大學管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管理簡單來說是管理主體組織並利用其各個要素,藉助管理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大學生的情緒管理

  摘要: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的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就業等方面的壓力,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通過加強情緒管理,可以使大學生正視和理解各種情緒困擾,學會恰當表達和控制情緒,有效處理情緒問題,自覺豐富情感體驗,從而建立正常、積極的情緒生活。

  關鍵詞:情緒管理 改變認知 理性情緒療法 注意轉移

  一個人的情緒狀態能夠通過情緒管理表現出來。情緒管理對於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促進個人成功成才乃至提升人生幸福指數都有重要作用。

  1 情緒管理的內涵

  情緒管理是一個人對自己情緒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區分等能力和對他人情緒認識與適度的反應能力。它是研究人們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互動和控制,是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和維護良好的情緒狀態的一系列過程和方法。情緒管理通過提高人們對情緒的自覺意識,控制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從而不斷自我激勵、自我完善。情緒管理具體包括情緒識別、情緒調控、情緒表達、自我激勵等多方面內容。第一,情緒識別,即瞭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培養情緒認知能力。情緒智商的核心是情緒認知能力,即當自己的某種情緒剛一出現就能覺察的能力。完整的情緒認知能力不僅指情緒的自我認知,還包括對他人情緒的識別,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第二,情緒調控,即培養情緒自我控制能力。情緒調控主要是指對負性情緒的控制、疏導和消除,並培養積極樂觀的情緒。它是在準確識別自己情緒的基礎上,分析這種情緒產生的原因,並通過適當的方法予以緩解。情緒的產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正確進行情緒的歸因能幫助人們提高情緒的自我理解和領悟能力。第三,情緒表達,即合理地表達情緒以發展人際交往的能力。人們在交往過程中會因為交往內容和方式的改變而體驗到各種情緒,情緒也深深地影響著交際的內容和方式。正確的情緒認知和表達可以抒發內心的感受,讓別人更瞭解你,增進彼此的關係;錯誤的情緒表達方式往往會出現許多防禦性不良互動,會讓彼此關係變得緊張。情緒管理要求我們在學會識別自己和他人情緒的基礎上恰當地表達情緒,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第四,自我激勵,即通過自我調動,建立和維護良好的情緒狀態。這就要求人們瞭解良好的情緒狀態的表現,為實現一定的目標進行自我調動,指揮自己的情緒。如能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不斷明確目標,使情緒專注於目標等。通過自我激勵,培養良好的情緒,控制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不斷自我完善。

  2 大學生情商管理的策略

  2.1 改變認知

  改變認知指當不適度、不恰當的情緒反應出現時,個人理智地分析和評價所處的情境,正確地分析引起情緒反應的主客觀原因,理清思路,冷靜地做出應對。對同一刺激,不同的認知和評價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積極的認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時,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認知角度,靈活的看待問題,努力從客觀事物中分析、尋找合理積極的因素。理性情緒療法又稱為ABC理論,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於上世紀50年代創立。它關注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的三個方面:理性、情緒和行為。其中,“理性”是指思維、推理和認知;“情緒”指各種情緒狀態、心境和感受;“行為”指具體的做法和反應。埃利斯的ABC理論認為:情緒並不是由某一誘發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經歷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其中AActivating events指誘發性事件,指的是人記憶中的、當前體驗到的或將要發生的令人擔心的各種境遇的總稱,BBeliefs指個人在遇到誘發性事件後產生的相應的信念,即對誘發事件或情境的看法、解釋與評價。CConsequences指結果,即由信念和看法所引發的情緒和行為。情緒方面的結果既包括焦慮、憤怒、抑鬱及其他不愉快的情緒,也包括幸福和滿足感等積極的和愉快的情緒。行為方面的結果可能是積極的,自我救助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自我傷害的、適應不良的,比如在遭受挫折後,對他人進行指責或報復,就是一種自我傷害性的行為結果。埃利斯指出,情緒C不是由某一個誘發事件本身A所引起的,而是由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B所引起的。因此A只是C產生的間接原因,B才是C產生的直接原因,是B決定了C的性質。

  依據理性情緒療法,我們之所以會有不良情緒,主要是因為我們把一些希望和期待推向了一個絕對的境地,諸如“應該”、“必須”、“要求”等,這些“要求”和“必須”再加上我們非理性的自言自語的述說,就形成了偏執的、不容妥協的非理性信念。當這些非理性信念和荒誕的聯結相結合時,就會產生諸如焦慮、憤怒和抑鬱等強烈的不良情緒。

  2.2 接納相處

  接納相處,指的是接受自己的不良情緒,不否認、不排斥不良情緒,把不良情緒當作客觀現實接受下來並與之和平相處。這裡推薦森田療法。它的核心理念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所謂“順其自然”,就是承認自然的規律,包括世界發展的外自然的規律及生理、心理髮展的內自然規律。順其自然,就應該認識到並接受“人非聖賢”這個事實;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狹隘之心的事實,認識到不好的想法在頭腦中閃現,是精神活動中必然會出現的事情,是一個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變的。所謂“為所當為”,就是在承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去做你應當做的事情,即外自然規律下的事情,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觀的現實中。通過做事情,將人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注意所做的事情,從而減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內部的精神能量。

  依據“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的治療原則,意志不能改變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變人的行為,而行為的改變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情感,並陶冶一個人的性格。要擺脫痛苦,就得正視現實,接受現實的挑戰,通過實際行動體會生活的意義,在實際行動中體會成功的自信。

  2.3 注意轉移

  注意力轉移就是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它事物或活動的自我調節方法。人的情緒容易受到外在的事物與場景的影響,所以,外在的事物和場景發生改變,情緒也會隨之改變。   注意轉移有兩種途徑:①做事轉移。當焦慮、悲傷、抑鬱等不良情緒出現時,最好的排遣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來。卡耐基說:“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藥,也是最美好的藥。”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不佳時,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或者做一些能讓自己專心投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將不愉快的心情暫時忘記。感覺是隨行為而動的。當事情做完時,我們甚至可以發現,原來造成我們心情不好的原因已經消失了。例如:看喜歡的書、和朋友玩、做義工、聽音樂、看電影、睡覺等。②運動轉移。體育運動使人感覺敏銳,觀察力加強,促進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展,並能增強自信心,培養靈活、果斷、勇敢、頑強的意志。研究發現:一組抑鬱症患者服藥四個月,另一組每週運動三次,每次45分鐘,連續四個月結果都有明顯改善。六個月後,運動的一組效果更好。另外,維吉尼亞大學心理治療教授布朗博士研究了一百零一位沮喪的學生,將他們分為運動組和不運動組。布朗博士發現:二星期慢跑五天,十星期就能明顯地降低沮喪分值。而一星期跑三天的人,亦有同樣的成績,但在這期間不運動的人,卻沒有任何改變。

  2.4 理智控制

  2.4.1 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解嘲,就是當自己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產生不良情緒時,為了消除或減輕內心的苦悶和煩惱,用言語或行動不失幽默地為自己掩蓋或辯解被人嘲笑的事,編造一些“理由”,以此進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客觀存在。與其固執己見,“鑽牛角尖”,不如自我解嘲、自我化解。放棄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重新設計自己,追求新的目標。

  2.4.2 自我暗示、自我激勵。自我暗示是指通過言語暗示、想象某種事物存在等方式,對自身施加影響,達到放鬆緊張心理、緩解不良情緒的目的。通過調動人的內在因素,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人們的自信心和意志,從而戰勝自己,超越自己。例如當考試焦慮出現時,不妨這樣自我暗示“我已經儘自己的努力做好備考了,我相信自己在考場中能發揮得很好”。通過這樣的自我暗示,增強自信心,減輕緊張焦慮的心情。

  2.4.3 昇華。昇華就是利用強烈的情緒衝動,把它引向積極有益的方向,使之具有建設性的意義和價值。這是一種高水平的調適,通過其他事情成功來改變自己的失敗處境、改善自己的心境。如屈原被放逐以後,寫出《離騷》流芳百世;司馬遷遭受凌辱,身陷囹圄,卻以《史記》傳世;歌德於失戀中得到靈感與激情,以《少年維特之煩惱》成就永恆的經典。

  參考文獻:

  [1]葉素貞,曾振華.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杜麗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用教程[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3]孫娜.大學生情緒管理方法新探[J].學理論,20108.

  [4]薛永蘋.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作者簡介:

  王曉帆1979-,女,陝西西安人,助教,研究方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社會發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大學管理論文範文
大學公共關係管理論文
相關知識
大學管理論文範文
大學管理論文
幼兒園教學管理論文範文
談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大學護理論文寫作大全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論文
有關小學教學管理論文
小學教學管理論文
小學教學管理論文教學管理論文
小學管理論文範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