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改進建議
【摘要】在當今資訊時代,資訊使用者的需求也隨之發生了較大變化,使現行財務報告體系的侷限性日益顯現,據此分析產生的財務分析指標的效用很難滿足資訊使用者的需求。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指出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有所發展,就要重視企業的財務分析,建立建全適合現代經濟需求的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關鍵詞】財務分析指標;侷限性;途徑;對策
一、我國財務分析指標的現行狀況
我國財務分析指標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
(一)償債能力分析指標
(二)營運能力分析指標
營運能力是指企業基於外部市場環境的約束,通過內部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料的配置組合而對財務目標所產生作用的大小【1】。營運能力的分析包括人力資源營運能力分析和生產資料營運能力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資金增值的能力,它通常體現為企業收益數額的大小與水平的高低。企業盈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和發生的費用與成本這兩個因素。
(四)發展能力分析指標
發展能力是企業在生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壯大實力的潛在能力,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的增長、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待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個企業的發展能力概括了該企業的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償債能力,是企業實力的綜合能力。
發展能力分析指標主要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成新率、三年利潤平均增長率和三年平均資本增長率。
二、我國財務分析指標存在的侷限性
財務分析指標的資料於財務報表,因此,財務報表的侷限性將制約著財務分析指標。
(一)報表資訊並未完全反映企業可以利用的經濟資源
眾所周知,列入報表的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實際上,企業有許多經濟資源在報表中或是受客觀條件制約或是愛會計慣例的制約並未在報表中得以體現,報表僅僅反映了企業經濟資源的一部分。
(二)企業的報表資料對未來決策的價值受到限制
受歷史成本慣例的制約,財務報表只報告已發生或已執行的經濟交易事項的資訊,而不報告未發生或未執行的經濟交易或事項的資訊,缺少企業背景資訊和前瞻性資訊,因此企業的報表資料對未來決策的價值受到限制。歷史成本慣例使會計資訊在通貨膨脹面前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堅持歷史成本慣例,將不同時點的貨幣資料簡單相加,會使資訊使用者不知曉他所面對的會計資訊的實際含義,也就很難對其現在和未來的經濟決策有實質性參考價值。
(三)企業會計政策運用上有差異使企業自身的歷史與未來對比、企業與企業間的對比沒有現實的意義
由於會計政策的差異問題的存在,企業在不同會計年度間採用不同會計方法以及不同企業以不同會計方法為基礎形成的資訊具有極大的不可比性。
(四)會計資訊的人為操縱使會計資訊失真,從而誤導資訊使用者
不誠信行為的存在使企業對外形成財務報告之前,往往對資訊使用者所關注的財務狀況以及對資訊的編號進行仔細分析與研究,進而粉飾報表,以達到資訊使用者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期望。其結果,使資訊使用者所看到的報表資訊與企業實際狀況不一樣,誤導了資訊使用者作出錯誤決策。
三、完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途徑與對策
(一)增加非財務分析指標
從國內外目前的理論和實踐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除定量指標和定性說明企業背景及各種預測的資料外,還應增加以下幾種非財務分析指標:
1.市場佔有率:市場佔有率反映企業市場營銷方面的經營業績,表明在同類產品中企業產品的佔有份額。企業產品佔有份額高,市場佔有率就高,說明企業的市場營銷做得好,產品受消費者所喜愛,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比較高,在市場競爭中才能處於主動地位。調查表明,市場佔有率在眾多的非財務性評價指標中雄居榜首。
2.產品品質:產品品質是指產品的質量水平,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產品在生產階段符合企業製造標準所表現出的品質;另一方面是指產品在售後階段符合客戶要求而表現出的品質。它可以通過廢品率和顧客退貨率這兩個計量指標加以綜合反映。
3.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指在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方面的能力。企業管理重心正由實物資本轉向技術、知識、人才等無形資本,因此在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時應該關注企業的諸如市場價值,品牌價值,新產品的開發能力等非財務性指標。
(二)充分利用現金流量資訊,注重現金流動負債比
企業的現金流量特別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是償還債務最直接的保證。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越過流動負債,表明企業即使不動用其他資產,僅以當期產生的現金流量就能夠滿足償還債務的需要,因此,在分析評價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時,既要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更應關注現金流動負債比【3】。現金流動負債比等於年經營現金淨流量除以年末流動負債。該指標是從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動態角度對企業實際償債能力進行考察。由於有利潤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夠的現金來償還債務,所以利用以收付實現製為基礎的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指標能充分體現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淨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證當期流動負債的償還,直觀地反映出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實際能力。由於現金是償付債務的最主要手段,若缺少現金,可能會使企業因無法償付債務而被迫宣告破產清算。從這個意義上講,該指標比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更為嚴格,更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
(三)充實部分財務指標內容,提高財務分析指標的準確程度
1.淨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平均淨資產,指標公式中分母的淨資產中,實收資本(股本)反映的是賬面價值而非市場價值。一般地,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後,賬面價值與其市場價值數額相差很大,因此根據兩種不同的價值計算出來的淨資產收益率自然也會相差甚遠。由於市場價值反映現時價值,賬面價值僅僅是歷史資料,所以根據賬面價值計算出來的淨資產收益率不能真實地反映出股東資本的現時收益率,而根據市場價值計算出來的淨資產收益率更能真實地衡量出股東資本現時的使用效益【5】。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使用者需求的變化,隨著現代交通和通訊技術的發展,相互分割的市場正在走向世界一體化,以交易價格為基礎的傳統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不再是唯一可靠的資訊源,公允價值的逐步形成及其具有的客觀性已得到越來越多人士的承認和運用。因此,淨資產用市場價值代替賬面價值,真正地衡量出股東資本現時的使用效益,對股東作出合理的投資決策意義更為重要。
2.存貨週轉率。存貨週轉率是一定時期的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的比率。計算公式為:存貨週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分子銷售成本不能正確反映一定時期存貨總週轉額,因為並不是所有存貨流轉時都用銷售成本核算。主要表現在:企業銷售原材料;債務重組過程中用原材料抵債;在建工程領用產品;用存貨進行非貨幣性交易換入其他資產;企業存貨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存貨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將存貨捐贈等。以上業務都涉及存貨的流轉,但不增加存貨週轉總額。可見以銷售成本作為存貨的流轉總額,常常會導致流轉額低估,從而低估存貨的週轉速度。雖然原材料的銷售、用原材料投資、在建軍工程領用存貨、非貨幣性交易、以及存貨抵債等到不屬於企業的主營業務,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經營非常靈活,此類業務在企業時有發生。存貨的週轉速度加快,而存貨週轉率指標卻不能做出正確反映,會影響管理者對存貨使用效率的判斷,使之不能準確制定存貨的儲備額,嚴重的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6】。因此,在計算存貨週轉總額時,把銷售成本中不能包含的週轉額加以彙總,並計算銷售成本與彙總額的和,作為存貨週轉總額。
3.總資產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是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淨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總資產中的對外投資形成投資收益,不能形成主營業務收入,因此,總資產中的對外投資與主營業務收入並無直接關係,應把它從總資產中剔除。另外,企業的營業總資產不僅會帶來主營業務收入,而且會帶來其他業務收入,應予以加上。這樣分子為營業收入淨額,分母為扣除投資後的營業總資產,計算出的結果更為準確。
(四)增加淨利潤現金含量指標,以反映淨收益的質量
通常講,每股淨利(稅後利潤/總股本)和淨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淨資產)是評價企業獲利能力的常用指標。每股淨利指標只是表明股本的獲利能力,它未能反映出企業其他資本專案如資本公積等的獲利能力。衡量企業總體獲利能力的指標應首推淨資產收益率,它直接反映了所有者權益的單位淨利。但無論是每股淨利,還是淨資產收益率,都只是從數量上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而淨利潤現金含量(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淨利潤)指標,則是從質量方面對企業和獲利能力作進一步的說明。由於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的企業收入中,大多包含應收賬款等債權資產,如果這些資產的質量不高,難以如期變現,勢必導致企業淨利潤中含有一定的“
水分”;如果這些資產是企業通過關聯交易等手段人為形成的,那麼由此而產生的淨利潤對投資者來說是“陷井”而不是“陷餅”。淨利潤現金含量比率反映了當期實現的淨利潤中有多少是有現金保證的,可用以衡量企業收益的質量。該比率大於1,則說明企業銷售回款情況良好,收益質量高;若該比率小於1,甚至出現負數,則在判斷企業獲利能力時,必須慎而又慎。
【參考文獻】
[1]張新民.企業財務報表分析[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2]唐文彬,韓之俊.關於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的修正[J].上海會計,2002,(2).
[3]劉新華.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缺陷及對策[J].財會研究,2001,(8).
[4]錢桂萍.對存貨週轉率計算的思考[J].財會通訊,2001,(8).
[5]王敏豔.淨資產收益率作為財務業績尺度的不足[J].廣西會計,2000,(4)
現金流量表的會計分析與財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