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論文發表
物理學本身是和自然現象、科學技術、社會生產和口常生活緊密相連的。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物理學史在高中物理的實踐
摘要:物理學史指的是物理學科在歷史程序中不斷髮展的過程,其中還記錄了人類對自然界物理現象的認識以及研究,由此可以說,物理學史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寶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講授物理學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於學習物理的熱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本文將對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進行研究分析,從而幫助教師順利開展教學活動。
關鍵詞:物理學史;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越來越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因此就應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了物理學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一併瞭解到物理知識所對應的歷史。此外物理學史還能夠讓學生了解正確的物理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在社會發展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從而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物理學史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提高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熱情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學內容僅為書本上的知識,教師並不會對物理知識進行拓展教學,因此就會導致教學氛圍沉悶,使學生對於學習物理的熱情也大大減退,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無法對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就應該將物理學史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並用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課堂氣氛變得輕鬆活躍,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於學習物理的熱情,從而使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
2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對於許多高中生來說,日常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單純的物理概念講解已經無法讓學生對物理知識形成系統的記憶和理解,當物理概念數量不斷增加的時候,學生就會將這些相似的概念混淆,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因此,教師將物理學史融入到教學當中,就可以使學生了解到物理概念的提出、分析以及論證過程,進而讓學生對物理概念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並且瞭解到其實質與內涵,使學生逐漸的形成物理思維。此外,教師對學生講授物理學史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改善課堂氣氛,使學生的緊張感得到緩解,從而使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1]。
二、物理學史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1將物理知識與物理學史融合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物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是不同的,其他學科的知識需要經過不斷研究分析,學生才能夠得出結論,但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邏輯方法直接得出結論,雖然過程簡單,但是其中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都非常強。此外,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忽略物理學的發展歷史,就導致學生無法體會結論產生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就不是很好。因此教師就應該將物理學史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學當中,使學生充分了解物理知識產生的來龍去脈,從而使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比如教師在教學生“牛頓定律”的時候,就可以將牛頓的分析研究過程以講故事的方式說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知識背景,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
2教師豐富自身物理學史知識
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於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想要物理學史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不斷豐富自身的物理學史知識,從而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此外,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現階段的物理教師並沒有充分的認識到物理學史對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從而忽略了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就應該對物理學史進行深入的瞭解,並且還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以此來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確保在教學過程中將物理學史與物理知識完美融合,從而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使物理學史真正的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價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
3加強對典型史實的研究
物理學在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面十分廣泛,學生無法對這些知識進行一一學習,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應該選取一些典型的人物或者事例,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典型案例作為某一問題的重點型別,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之後,還應該與同學一起分享這些著名物理學家研究出的偉大成果,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物理知識背後所蘊含的歷史事件,以此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於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為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帶來幫助。
4創造歷史情境
由於學生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會放鬆精神,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一開始上課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教師就應該通過及時的引導,來幫助學生快速集中精神。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佈置作業,讓學生對某一典型物理事件進行分析探討,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將事件進行情景再現,並讓學生扮演事件中的角色,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學生就能真實的感受到物理學的發展過程,從而對物理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結論
將物理學史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熱情,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使學生的物理成績不斷提高。因此,教師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物理知識與物物理學史進行完美融合,並且要加強對典型物理史實的研究,從而使物理學史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羅玉霞.新課標下將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D].湖南師範大學,2014.
[2]張小軍.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7:156.
[3]劉馨,肖利.物理學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0:50.
篇2
高中物理網路教學模式初探
[摘要]高中物理教學是一門難度係數很大的理科學科,教師受多方面的影響,課堂型別基本固定,大多延續舊的上課模式。然而課改的春風吹來,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高中的物理還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同時高校要求選考物理學科的專業佔的比例相對較多固然是個有力條件,但是“物理難學”的印象可能會使不少學生望而卻步。客觀地分析,教學的起點過高,“一步到位”的教學思路是導致學生“物理難學”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也響應時代的召喚,資訊化也很快步入課堂網路教學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特點,在教學目標規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達到合格標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價值。
[關鍵詞]高中物理網路教學
1 實施網路化教學的目的
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謂“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援現代人在資訊社會有效地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四種最基本的學習能力,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其中學會認知是使學生掌握認知的手段、方法,即學會如何學習。所以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傳播知識過程,而是一個知識再生產過程,是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
網路的發展為資訊的傳遞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空間,作為一種創新教學的嘗試,我們在高二年級的部分班級進行了網路教學實踐。教學內容是物理課本人教社第二冊的第六章至第九章,至所以選擇這部分內容的原因是:①這部分內容涉及近代物理,網上資源比較豐富。②這部分內容適宜於學生自主學習。
2 不同於常規的教學模式
2.1 教學環境的轉變。
網路教學是在網路教室進行,整個教室有30臺與因特網相聯的計算機,學生二人一臺計算機,學生的學習工具除了普通的課本、筆、紙外,還有聯網的計算機,整個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教室裡進行,但教學環境卻是真正的因特網環境,所謂的遠端教育體系、終身學習、社會化學習這種看起來遙遠的事情,一旦呈現在同學們面前,同學們的心情是很激動的,他們感覺到了資訊社會給學習、生活帶來的變革。
2.2 師生角色的轉變。
作為創新教學的嘗試,教學中我們沒有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而是採用國外近年來興起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提倡的學習方法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等四大要素,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2.3 教學過程的轉變。
上課時學生進人教師主頁,閱讀本堂教學的目的,內容及學習提綱,然後利用教師提供的網址進入相關同站進行自主學習,並在教師主頁所設定的聊天室和留言板上探討問題,發表看法、觀點。利用聊天室和留言板的好處是:①可以照顧某些不願當眾回答問題的學生的羞怯心理。②可以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③便於教師批改,並及時反饋。④適宜個性化學習。
3 結論與思考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們在高二年級進行了統一測試,把網路教學與常規教學在知識點的掌握方面作了比較。
從統計成績看,網路教學比常規教學還略好一些,這就增加了我們擴大實施網路教學的信心,原先認為網路教學對學生的感性認識和表象思維的建立有幫助,但對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可能存在問題,而測試結果表明,網路教學同樣可以建立完整的概念體系,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當然,網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的意義建構,如何進行分析評價,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科學的評價體系,但從網路教學的實施情況來看,學生在以下幾方面比常規教學有了極大的提高。
3.1 學習興趣提高。
網路教學把集文字、圖象、聲音於一體的多媒體教材替代抽象、枯燥的物理課本。虛擬技術使看不見、模不著的微觀世界和一些複雜的物理過程生動直觀地顯示在學生的眼前,如:a粒子散射實驗,原子核衰變等,加上與現實問題相聯絡的物理事實,使學生感到物理就在身邊,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學生學習興趣也隨之提高。
3.2 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提高。
網路教學通過關鍵字的查詢,聊天室和留言板的設計,為學習者的雙向交流提供了廣闊空間,達到“人――機―一人”相互交流,即學習者人通過多媒體網路機與教師和其他學習者人進行互相交流,協作學習。
3.3 學會資訊資源的利用。
網路教學的實施,使學生初步形成了資訊社會所必須的資訊獲取,資訊分析和資訊加工能力。
3.4 增強了對現代教育的認識。
資訊社會使知識的創造、儲存、學習和利用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音像影視技術、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網路教學完全改變了“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如網上資源遠不夠豐富,學生主動建構的能力還比較差,教師本身的教育觀念,現代教育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但只要我們明確教改方向,這些問題在實踐過程中會逐步得到解決的。因特網把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和資源庫以超文字結構組織起來,特別適合於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
總之,在教學中順應時代,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過程。基礎教育必須全面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物理學作為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必須在思想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變革。
學習數學建模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