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會現象相關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社會現象定量研究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社會現象研究方法。與社會現象定性研究比較 ,社會現象定量研究具有五大特點 ,即數量性、客觀性、科學性、嚴密性和概括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現象相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社會現象相關論文範文一:稱兄道弟――一種社會現象的社會學分析

  在展開本文的論述之前,先對論述物件進行界定。本文所論及的兄弟並不指具有血緣關係的因年齡不同而自然形成的長幼之序,而是指在社會交往關係中交往個體因某種需要而相互或單方面做出的一種身份次序的安排或稱呼。這種安排或稱呼一般地也遵循年齡原則,但是某個個體與另外的交往個體並不因為年齡的不同就自然形成“兄”或者“弟”的關係,而必須經過某種儀式或認同,方可在交往雙方當中產生。稱兄道弟,這種說法的本身實際上也隱含了上述意思――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用“稱兄道弟”這幾個字去描述兩位親兄弟的交往方式的。

  界定了論述物件之後,筆者所要展開的第一個問題是:對稱兄道弟這種社會現象的描述。說稱兄道弟是一種社會現象,這裡並不存在誇張的意味。在中國,從村頭的混混無賴到街頭的流氓阿飛,從黑道上的幫派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群體甚至組織,從相互熟悉到路上的偶遇,都可以聽到“老大”、“老三”或“老兄”、“老弟”這樣的稱呼。另外我們從各種文化載體上也可以覺察到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首先要提到的便是我國的兩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與《水滸傳》,前者的桃園三結義,後者的一百單八梁山好漢,在我國可以說是人人皆知,而且一經提起,莫不豎起大拇指讚歎不已的。其次便是當代多如牛毛的武俠小說以及現今根據這些武俠小說改編的充斥電視熒屏的古裝戲,很多人如痴如醉地欣賞著這些“成年人的童話”中的俠義英豪、江湖義氣,幾乎就要拉上幾個拜把子兄弟去所謂的“江湖”上行俠仗義了。再從各種現代影視片上看,內地的、港臺的,均有大量片子涉及到了稱兄道弟這種現象,其中以港匪片為甚。外國的警匪片筆者也看了不少,卻極少聽到過黑幫成員之間稱兄道弟。如果讓一位英文翻譯把這種稱呼準確傳神地譯成英文,可能會難倒他的。

  筆者認為以上的描述已經足夠地說明“稱兄道弟”這種社會現象在中國的普遍性和有研究的價值了。但是,描述性說明是膚淺的,他不能解釋“為什麼”這樣的問題。下面是筆者所要探討的第二個問題,即“為什麼”。

  為什麼中國人在一個接觸較為密切、頻繁的交往圈子裡喜歡稱兄道弟?為什麼中國人認為“兄弟”是比朋友更密切的更容易接受和認可的一種交往物件?筆者認為必須從中華民族的文化特性、社會結構特徵中尋找。

  中國是個農業國家,自古以來一直以農業為本,以其他各業為末,重農抑末在中國實行了幾千年。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在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活。這樣的生產、生活方式必然導致人們社會交往、社會流動的缺乏,導致人們自我封閉和安土重遷。這種生產、生活方式和由之產生的人的特性,為統領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和家族文化的誕生、發展提供了可能。其中,筆者認為家族文化處於更基本的地位,因為以儒家為首的一系列處世觀念、宗法制度、政治綱領、政治體制等均為家族文化的反映、抽象和轉化。家族文化這種文化模式在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鞏固,已經牢牢地植入了中國人的文化本性之中。一部中國史可以說就是一部家族史。 正因為“家”在中國具有普適性,所以中國人小到日常生活交往,大到治理一個機構、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都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了某種與“家”有關的觀念和行為方式。

  到這裡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了:一種建立在農業文明基礎上的家族文化導致了稱兄道弟在中國的盛行。進一步,稱兄道弟這種現象是與家族文化模式系統中哪一個環節發生聯絡呢?這是筆者所要論述的第三個問題。

  我們知道,一個家庭最基本的模式是由父母夫妻和子女兄弟姐妹構成的。此模式已可反映我國社會的基本交往結構。社會中的上下級關係、前後輩關係便是模式中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社會中的同事、朋友等關係便是模式中夫妻、兄弟姐妹的關係了。由此可見,稱兄道弟正是家庭中兄弟姐妹等橫向聯絡在社會上的延伸。《論語?為政》中寫道:“孝乎惟乎,友于兄弟”;賈誼也在《道術》中說:“兄敬愛弟謂之友”。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表明,朋友之交不過是兄弟關係的延伸而已。然而,僅僅是如此而已嗎?恐怕未必,這裡面應該還有文章。

  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這個詞來描述中國人的交往模式,並指出這種格局是一種以家庭中的自我為圓心的同心圓交往格局。一個人的交往物件首先是家庭成員,然後是家族成員,然後才是社會其他成員。這種過程,這種差序,使得中國人在交往中很容易找到自己行為態度的標準:對哪些人熱情,對哪些人冷淡;對哪些人敬畏,對哪些人不屑。細細想想中國人的日常交往,覺得費老這個發現甚為了不起,它簡直說到中國人的骨子裡去了。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中國人對熟人,對屬於他那圈子裡面的人是充滿熱情;對於陌生人,對於與他們無關的人,則表現出一種漠然甚至討厭的態度。筆者曾多次在郵局碰到這種情況:一位值班小姐正在面無表情,話語冰冷地為我辦理業務,同時還時不時與同事說幾句。但她回過頭與同事說話時的神態卻截然不同:有笑容,有熱情;言畢,重新面對我時,又恢復到了冷若冰霜的樣子。我不得不為她臉上肌肉功能的健全而驚歎。中國人在交往中出現的這種差序狀態是家族文化的反映,而稱兄道弟,也正是一種差序交往方式,它與郵局裡那位小姐的行為模式有著某種共同之處。

  中國人交友比較慎重,也往往喜歡區分一般朋友和密友。一個交往個體,當他在交往中覺得他所處的一個交往圈子比較密切,比較牢固時,他往往有一種以兄弟相稱的衝動,並且堅信,這種稱呼將會極大地促進個體之間的感情。因為這種方式會使得他們獲得這樣一種感受:本圈子中的成員之間是比一般交往朋友更為密切的,而且,成員之間位置的排定亦有利於成員的日常交往行為――他們覺得按照這種排定的位置交往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稱兄道弟無論對於整個朋友群體來說還是對於互稱兄弟的成員內部來說,都是一種差序交往方式。

  不過,當筆者進一步對稱兄道弟這種差序交往方式進行思考時,覺得這種差序與費老所指的差序在涵義上有一定的區別。費老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一種同心圓擴充套件模式,他是從交往物件對於交往主體的親疏遠近程度的不同所以造成了交往上的差別這個角度上來說的。中國人的交往行為、思維方式,中國的社會格局的確像費老所提出的同心圓擴充套件式的差序模式。而在稱兄道弟這種現象上面,筆者以為它不但反映了一種同心圓差序模式,而且更反映了一種階梯形的差序模式。

  階梯形差序模式與同心圓差序模式並不矛盾,它們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這枚硬幣就是差序格局。同心圓差序模式反映了交往主體的交往發展方式以及由此帶來的態度改變,它描述的是這樣的一種情形:“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的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鄉土中國〉,第27頁;而階梯形差序模式反映的是交往個體在交往中的地位差別以及由此形成的態度差別,它描述的是這樣一種情形:交往主體就像一段階梯中的一級臺階,無論他處在怎樣的交往模式中,他均可以找到比他高的臺階和比他低的臺階――即使只是在自己的意識觀念當中――然後他就可以以此為依據,對交往物件採取不同的行為方式和態度。 前面筆者所述的基本家庭模式中的兄弟姐妹關係會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兄弟姐妹之間是平等的,不存在差序。然而事實上,在中國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間亦存在著明顯的差序:長子比次子地位高,兒子比女兒地位高;即使在一個家族當中的堂兄弟之間,亦因父親地位的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地位。所以說,中國的家庭,全方位地存在著階梯形差序。而整個這個社會,又是一個由家庭推而廣之的家族式社會,這樣的必然結果便是:中國社會是一個全方位地存在著階梯形差序的社會。

  接著,筆者將進入第四個問題:從稱兄道弟這種現象上面對中國人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進行一些分析。

  首先筆者想說明的是:稱兄道弟有助於一個人位置的確定。這個“位置”並非指西方那種團體格局社會中屬於團體成員――個體――的那個“自我”,而是指一種階梯形差序中的某一級“臺階”。如果只稱朋友,則不太好確定屬於你自己的那一級“臺階”了。“朋友”一詞暗示著平等,合作,尊重個性,允許個體有著自己的天地。互稱朋友的個體之間是靠著某種共同擁有的東西或相互承認並尊重的規則維繫著,這種維繫不會令你感到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力量壓著你,也不會令你有一種居高感和擁有特權感。而中國人所樂於從朋友中發展而成的拜把子兄弟這種關係,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成了拜把子兄弟,那麼你在兄弟中的位置便確定了,換句話說,你便成了一級臺階。或許有上一級,那便是你大哥;或許有下一級,那便是你的小弟。總之,你已失去一種“平等”,形成了差序。這種不平等並不只意味著你處於劣勢,也包括了你處於優勢這種狀態。而且,在兄弟這個整體與一般朋友之間,也呈現出一種階梯形差序――不平等,因為,對待兄弟顯然要與對待一般朋友不一樣。

  梁山好漢李逵一身武功卻最後陪著他的大哥――宋江悽慘地服毒而死,就因為他們是拜把子兄弟,所以宋有權利,李有義務,於是不平等――無論對宋江還是對李逵――產生了。“桃園三結義”之一關公,為了大哥可以過五關斬六將;張飛為了關公的死而亂髮脾氣,結果死於小人之手;劉備則置諸葛亮這個不是拜把子兄弟的朋友的勸說於不顧,不惜一切代價討伐孫權,其結果是阿斗“此間樂,不思蜀”。稱兄道弟到了這個份上,也可謂是千古絕唱了。中國人歷來都只是對他們的義氣津津樂道,少有人做出理論分析的。筆者現在把其列舉出來,只是想說明,中國人樂於在交友上營造一種階梯形的差序,而且能夠嚴格地按這種差序活動,甚至達到一種盲目的狀態也樂此不彼,以此為榮。

  其次,由此推之我們就不難發現,中國人在行為上、思想上非常注意明確物件的地位、身份等具有差序性的標誌,反過來其實也是注重自己正處於哪一級“臺階”,從而便於自己做出什麼樣的反應。這種現象表現在兩種情況上。一種情況是,一個交往個體,當他面對一個初次進入到他的交往圈子的交往物件譬如,最近搬來的鄰居、新來的同事、剛結識的朋友時,他往往迫切地想知道物件的地位、身份等各種背景,要不然,他會覺得在這個交往物件面前是十分的不安,甚至不知所措。另一種情況是,交往主體並不想知道交往物件的地位與身份,因為該物件對他來說是無關緊要的比如,一位匯款的先生對於郵局裡的一位業務員,於是交往主體往往表現出一種漠然或者是居高臨下的態度。因為他在觀念中會認為對方處於下一級的“臺階”之上,除非他從對方的外表中認為對方處於更高的一級“臺階”,而此時他就會表現出一種截然相反的態度的。在以團體格局為特徵的社會中,人與人的相處甚少出現上述情況。一方面,他們覺得個人有保守祕密的自由,與你交往是與你這個人而不是與你的背景;另一方面,他們有著一種眾生平等、天賦人權的觀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就連街頭的乞丐,也是滿臉尊嚴,而施與者,臉上也並無一種居高臨下、施恩自傲之情。可見,一個以團體格局為特徵的社會中形成的人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與一個稱兄道弟盛行的差序格局社會中形成的人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是存在較大區別的。

  最後筆者想論述的是:從稱兄道弟這種社會現象和由此抽象而來的中國人一般的行為模式、思想模式上面我們不難看出,從一般意義上來說,中國人平等觀念、主體意識不是很強。讀者也許會問:一個郵局裡的業務員對你愛理不理的,他不是主體意識強烈是什麼?筆者認為,這不是 一種強烈的主體意識,恰恰相反,他失去了他的“自我”,只是作為自己在觀念中設定的一級“臺階”而存在著。解思忠在其《國民素質憂思錄》一書中提到,“人格”一詞在中國過去的詞典裡找不到――包括《辭海》,這令他很驚奇。其實並不奇怪,一種農業文明孕育而成的家族文化並不要求你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因為這種家族文化已經在社會上造就了一種差序格局。這種格局表現在一個人的社會位置定位上,思想觀念定位上,則是一種階梯形的差序模式,你唯一需要做的事便是找到你的那一級“臺階”,然後按照這些臺階之間形成的某種既定的規則去互動。這種社會互動模式貫穿於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現在仍很有市場。

  總而言之,認真解剖、分析一下稱兄道弟這種在我國社會交往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可以觸控到一些蘊涵在現象之下的反映我國國民性的一些特質的;並且,這種分析與解剖有可能對改造我國國民性當中一些落後的東西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社會現象相關論文範文二:淺析中國當今社會“道德滑坡”現象原因

  論文關鍵詞: 道德滑坡 原因分析 德育教育 和諧社會

  論文摘要: 道德教育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佔有主導地位。國內外社會環境的變化給中國的道德教育帶來較大沖擊。對經濟體制改革思想準備不足、學校教育滯後、家庭教育單一、社會道德教育偏弱等是導致中國當今社會“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呼籲全社會重視德育教育,努力營造有利於和諧社會建設、經濟文化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

  目前,中國的道德狀況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社會“道德滑坡”現象分析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而且參加討論的人越來越多,範圍也越來越大,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問題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人們把?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壞賴祿蜆橛謔諧【??或歸於社會環境,或歸於法律法規不健全,或歸於學校教育不得力,或歸於個人自我修養差,等等,眾說紛紜,觀點不一[1]。筆者認為,導致中國當今社會“道德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 人們對突如其來的經濟體制改革開放,沒有做好 充分的思想準備,面對“繁榮”的局面,表現出 一種本能的接受,而不是主動“拿來”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始終在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在這個過程中,運動與建設相生,整頓與生產相伴。而從政治上和經濟上被解放了的人民更是帶著極大的熱情,帶著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對黨的無限忠誠,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的建設大潮之中。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極其單純,大家並不認為經濟收入少、加班加點、商品供應匱乏不對,相反,在做好分內工作的同時,還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可以說,為了工作人們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近乎瘋狂。在人們的思想深處有一道銅牆鐵壁似的防線,以傳統的和時代的道德觀自覺地抵制著所謂的資產階級思想。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在中國人面前展開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中國人耳目一新。面對突然的變化、豁然的局面、繁雜的環境、飛速發展的經濟和反差極大的生活,人們來不及思考,對某些社會現象沒有時間去做本質上的分析,而是以自己工作、學習、感覺上的需求,簡單而武斷地否定過去的體制和傳統的道德觀,並迅速地從一種單純的思想進入另一種單純的思想,而且帶著這樣的思想又一次投入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之中。這一時期的思想領域,舊的東西被丟掉,而新的東西又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人們的思想觀念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況,加之緊張的生活工作節奏,人們也就自然放鬆自我道德修養。可以說,這一次,中國人民打了一場思想上的無準備之仗,結果也付出慘重的道德代價。

  2 學校德育教育滯後是導致“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復,給教育界吹來一股濃濃的芳香,10年中人們對知識的極度渴望如火山岩漿迸發而出,校園沸騰了,又安靜了。教師學生都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攻克高考這座堡壘。學校的中心工作也非常明確,就是教學,說透了,實際上就是應對高考,就是提高升學率。“升學率”“就業率”也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對各級學校評估的標準,在這一標準的導向下,學校的教育目的就更明確。因此,多年來,學校教育過於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多地在關注學校的升學率和學生就業率,教學成績成了學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當然學校教育也在始終如一地不斷地完善著理論、追求著實效,在對學生進行著道德教育,但這些盡乎理想的理論,似乎觸及不到理想與現實間的巨大落差,有時也難以解答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面對如此紛繁的社會大環境和繁重的教學、課業負擔的重壓,真可謂杯水車薪,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和無奈[2-3]。其實,在應試教育之下大談德育教育,也只是空談,因為學校無暇也無力更多地顧及德育教育,德育起著點綴或應付檢查的作用。

  3 家庭德育教育的單一對孩子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中國人面對這一鐵的事實,對教育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孩子的教育成了每個家庭生活的中心內容和重點內容,成績成了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重點話題,而對孩子的品德培養卻少之又少,家庭德育明顯滯後。一方面,家長忽視對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和智慧開發,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讓孩子涉及與學習無關的事宜,諸如家務勞動、接人待物、參加各種活動等,而且眾星捧月式的家庭成員結構和生活氛圍,也沒有給孩子提供參加勞動和社會活動的機會。繁重的學習負擔和課外學習班充斥他們稚嫩的童年時代和快樂的少年時代,他們成了學習的工具。其結果是許多孩子高分低能,不能也不會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家長自身的道德素養不高,沒有意識到對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不良表現,不懂得教育,更不懂如何教育,視給孩子提供所謂的良好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為己任。再者,許多家長意識到德育的重要,但教育方式不適,粗暴行事,只告訴孩子應該或不應該做什麼,卻不與孩子溝通,其結果,或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使孩子沒有主見,只知順從。當家長髮現孩子身上的問題並欲糾正時,其已形成的生活習慣、品行性格、思維習慣糾正起來談何容易。這種家庭教育的滯後性,給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4 社會德育教育主流的無力直接影響學生良好道德觀的形成

  社會德育包含的範圍極廣,如今,媒體導向、通訊手段、現身教育、現實生活狀況等都對學生的道德觀念、道德品德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媒體宣傳是社會教育的一種極重要的手段,一個學生從他懂事的時候起,接受廣播、電視、雜誌、唱片的影響和教育要多於學校,這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師和家長的說服教育更具實力,更有說服作用。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歌星、影星、運動明星,每個學生心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偶像,或者是某顆“星”的粉絲,但對其他知名人士卻知之甚少。誠然,每一次的宣傳活動都有很好的主題,但這些主題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被形式所掩蓋,從而使得學生更多地關注宣傳的形式,而忽略內容。如今在青少年中間出現的“崇拜危機”與媒體宣傳不無關係。其實,在社會教育方面從未放鬆過,如1981年由第四軍醫大學學生張華因救落入糞池的老農而英勇獻身的事蹟引發的關於人生價值問題的大討論、“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倡導、社會主義八榮八恥榮辱觀的提出、英模的演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評選等,然而,學生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現實生活中不變的事實,給學生帶來的是“事實勝於雄辯”的影響和教育。其他如電腦、手機的影響、長輩和朋友的現身教育、金錢的誘惑等,這些“事實”現象使學生對道德教育失去足夠的信任[4]。

  5 經濟發展對德育教育產生巨大的衝擊

  經濟的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社會物質財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與此同時,許多社會現象在學生思想中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實也直接影響著學生道德觀的形成。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逐步展開,中國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從社會表象上看,在學生的眼裡,看到更多的是人們頭腦中利益多了,理想少了;見利忘義的人多了,見義勇為的人少了;騙子多了,老實人少了;奸商多了,標兵少了;假的多了,真的少了;索取的多了,奉獻的少了;貪官多了,公僕少了。而且,一些奉獻社會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面對如此繽紛的社會現象,那些理想的、理論的、書本的德育很難改變學生眼中的資訊,這種大於任何一種教育作用的“事實”教育,對學生良好道德觀念的形成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既不必做危言聳聽式的假設,也無需做杞人憂天般的推理,但歷史和現實已經反覆證明,一個沒有良好道德修養和道德規範的民族,不可能有一個繁榮、強大、興旺發達的美好前程。中國是一個有著5 000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道德榮辱的禮儀之邦。如果把中國每一時期的教育作一個比較,不難看出,無論是哪一個歷史時期,德育教育都佔著主導地位。其實,孩子就像一張沒有被塗抹的白紙,開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為他們打好底色,塗好和諧的色調,為其將來揮毫潑墨奠定基礎。因此,希望全社會對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勇於面對現實,找出不足,承認錯誤,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因為這關乎民族的發展,國家的強盛。

  參考文獻

  [1]李萍.中國道德調查[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5

  [2]丁丁.陶行知教育思想12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苗相甫,楊浩文.道德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張世傑.道德與人生[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

有關次貸危機政治論文
淺談寬容政治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社會現象相關論文
淺談化學教學相關論文
淺談眼科護理相關論文
淺談違章建築相關論文
淺談世界市場相關論文
淺談寬容政治相關論文
淺談稅收法律相關論文
淺談畜牧機械相關論文
淺談土木建築相關論文
淺談巨災保險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