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導向審計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審計風險主要來源於企業財務報告的重大錯報風險,而錯報風險主要來源於整個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舞弊風險。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風險導向審計淺析

  摘 要:2006年,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了《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準則》,提出了“風險導向審計”一詞。2007年1月1日,該準則體系的實施,標誌著中國以風險導向審計為基礎的審計準則體系的確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制度的實施對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優勢的發揮。分析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中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問題;建議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註冊會計師面臨的審計風險驟然增大。為了適應審計環境的變化,審計技術模式經歷了從賬項基礎審計、制度基礎審計、風險基礎審計到風險導向審計轉變的過程。風險導向審計是與現代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一種審計模式。

  一、審計技術模式的發展

  一賬項基礎審計

  這是審計方法模式發展的第一階段,在審計方法史上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本階段以憑單核對為中心,以審查賬目有無舞弊為目標,注重憑證、賬簿、報表的詳細審查,比較費時費力。在企業規模不大,經濟業務比較簡單的情況下,這種審計方法基本能適應需要。但隨著經濟業務規模擴大,為了保證審計質量,必須尋找更為可靠的、更為有效的審計方法,這就產生了制度基礎審計。

  二制度基礎審計

  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斷出現,社會公眾更多關注的是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真實性,即使是未揭露的差錯和舞弊,只要不會對財務報表構成重大的影響,並不是審計的主要目標。而且,實際上企業為了管理的需要,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嚴密有效,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報表的公允性。在審計實踐過程中,審計人員也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對於審計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種從審查內部控制制度著手的審計方法就應運而生了,這就是制度基礎審計。

  制度基礎審計面對新的環境,相比於賬項基礎審計是前進了一大步,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著重大的缺陷。制度基礎審計使審計人員過於依賴內部控制的測試而忽視審計風險產生的其他環節。隨著企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企業的不穩定性增加,許多企業破產倒閉,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充分把握被審單位各方面的情況,考慮各種風險因素。

  為了適應新的情況,必須發展一種新的、多維的審計技術,以降低審計人員所面臨的錯綜複雜的風險,以迎合高度風險社會的審計工作需要。因此,風險基礎審計就應運而生了。

  三風險基礎審計

  由於制度基礎審計的不足,適應不了社會公眾對審計的要求,風險基礎審計方法隨之興起。相比制度基礎審計,風險基礎審計更加註重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引進了審計風險模型,即“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通過該模型把審計證據聯絡起來,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對高風險領域進行大力度的重點審計。

  四風險導向審計

  隨著近年來國內外審計訴訟案件逐漸增多,風險基礎審計也暴露出來一些問題。審計人員在運用該模型時評價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具有相當大的主觀性,且很多時候審計人員要完全區分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是比較困難的。在這個基礎上,風險導向審計產生了。風險導向審計以戰略觀和系統觀思想指導重大錯報風險評估和整個審計流程。將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結合起來,稱其為重大錯報風險。因為不論是企業存在的固有風險還是控制風險,都會給企業財務報告帶來重大錯報風險。審計風險模型調整為“審計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 ×檢查風險”。

  二、中國實施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評估工作開展不到位

  風險導向審計的關鍵是通過對風險進行全面的識別和評估,針對評估出來的風險,對企業實施個性化的審計方案,以降低審計風險。儘管大部分會計師事務所都開始運用風險導向審計,但由於風險評估方法單一及對風險評估工作本身投入不夠,導致審計人員不能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和行業風險作出恰當的評估。

  在實務中,從風險評估方法看,其評估方法仍是以主觀、定性的評價方式居多。風險評估往往受到評價者個人經驗、思維方式、獲得資訊量等因素制約。在對審計風險的判斷中,分析性程式的運用往往僅限於財務資訊。從比較方法看,由於缺少行業可比資料資源,多運用縱向時間序列的比較,行業橫向比較較少,無法準確評價被審計單位在整個行業、社會的水平。從風險評估工作本身投入方面看,存在風險評估階段不運用分析程式,專案組高層次人員不參與風險評估工作,專案組沒有會計、審計領域以外的行業或其他方面的專家,風險評估工作在期末才開始等問題。由於風險評估程式執行不到位,往往導致重大錯報風險無法識別。

  二審計人才資源不足

  風險導向審計要求註冊會計師必須具備紮實的審計、會計知識,瞭解相應的法律知識、風險管理知識和企業管理戰略知識等。而目前中國很多審計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相對單一,既精通會計、審計專業知識,又具備風險分析和判斷能力,瞭解行業監管和管理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比較欠缺,完全開展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人才資源不足。

  三對風險導向審計的認識存在侷限性

  目前很多審計人員對風險導向審計的認識存在一定侷限性,把原本因為自身能力不足導致的審計成本增加、審計效率降低歸咎於實施風險導向審計準則,如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迫使審計人員比以前更嚴格地執行準則及對工作底稿要求的加強等因素導致的審計成本增加。在剛開始執行風險導向審計時,很多審計人員覺得風險評估增加了工作量,卻並未帶來實際上的成果。對風險導向審計認識的侷限性制約了其優勢的發揮。

  三、關於實施風險導向審計的改進建議

  一完善審計準則體系,提高審計準則的可操作性

  新審計準則在風險控制、審計目標、審計方法和審計程式等方面雖然制定了較完備的制度規範,但不夠細緻具體,缺少對事務工作的指引。因此有必要細化政策,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相關指南,以便使審計人員執業能夠有章可循。

  二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審計人員職業能力

  對於事務所來說,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應嘗試招聘不同學科背景的人員。多樣化的學科背景更有助於註冊會計師在面對不同行業背景的審計客戶時,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和麵臨的環境。科學搭配審計專案小組成員,以組成有綜合能力的審計專案組。同時,還應轉變審計人員觀念,使其能從系統論和戰略管理理論出發,將風險控制措施和策略與戰略目標聯絡起來,熟練運用風險導向審計技術和方法,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巨集觀總體把握。

  三加強專案質量監督和複核工作

  專案合夥人和高階審計人員要對審計過程中的重大判斷和結論執行嚴格的複核程式。在整個審計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工作的監督,保證審計工作的確是按照風險導向審計的技術模式高質量地完成。同時,制定處理違反相關職業道德行為的政策和程式,加強執業人員的道德建設。

  四加快硬體建設,促進審計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加快輔助審計軟體的開發和運用,提高資訊化程度,充分利用輔助審計軟體進行審計測試,開展審計工作,使其成為節約審計成本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 胡春元.風險導向審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6.

  [2] 呂傑.中國風險導向審計的實際應用[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5.

  [3] 王彥秋.風險導向審計應用現狀及其改進問題淺析[J].現代商業,2013,5.

  篇2

  論風險導向審計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與之伴隨的審計環境也隨之發生著重大改變。註冊會計師面臨的審計風險驟然增大,制度基礎審計已不能適應這種審計環境。為提高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在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是很有必要的,並且是可行的。本文從風險導向審計的起源出發,詳細描述了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審計風險 風險導向審計

  風險導向審計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在高風險社會環境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多維的審計模式。在西方國家,風險導向審計因其具有的優勢已成為註冊會計師審計的發展潮流。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經濟環境的改變,企業受到內部和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經營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審計的職能受到質疑,審計所起的作用與社會公眾的期望差距越來越大,註冊會計師受到的法律訴訟越來越多。註冊會計師以往所採用的以測試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的制度基礎審計明顯不能適應這種環境。為彌補審計期望差距,提高審計效率和降低審計風險,在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1 風險導向審計的起源

  審計產生以來,它始終處於一種被動狀態,一直努力滿足社會經濟的需求,此目標始終得不到滿足。這種雙方在目標一致性上所存在的差距常常使審計人員捲入不愉快的責任訴訟糾紛中。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之間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不斷加大對審計的需求,並且不斷提高對審計目標的期望。社會公眾期望審計人員能夠一絲不苟地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嚴重的舞弊行為。但審計人員卻認為,審計人員即便非常勤奮,也不能保證不被管理人員所矇蔽。社會公眾對審計人員的期望與審計人員對自身職業認識上的差距,審計職業界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各抒己見。為解決審計人員與社會公眾的期望差距,社會公眾要求審計人員對各種風險進行思考,如何才能降低審計的相關風險。

  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審計成本的增加是審計領域面臨的與經濟領域相同的問題。審計市場的激烈競爭,導致會計師事務所有關審計收益下降。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生存的一席之地,為了審計市場上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達到期望收益,努力提高審計的效率,同時降低有關審計的成本。顯然,提高審計費用是不可能的。為了生存和發展,審計人員必須尋找效率更高的審計方法來降低審計成本。傳統審計對審計資源在高風險與低風險兩個不同的領域不能有效的分配,往往使低風險審計專案的審計過量和高風險審計專案的審計不足,從而導致的結果是審計沒有達到期望效果,也不能夠降低審計成本。風險導向審計是以風險評估分析為基礎,確定審計的重點和範圍,以及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審計證據,從而大大降低審計成本,提高了審計效果和效率。

  風險導向審計質量的依據是以專案為基礎的審計風險。首先,瞭解企業經營型別及所屬行業特徵、企業內部監督控制機制。然後,對資料、資訊的技術分析,對財務報表所反映的資訊予以分析,確定企業會計準則是否遵循。通過審計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資料與資訊提出審計。風險導向審計是適應外部風險社會的壓力和內部降低審計成本的要求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比制度基礎審計更成熟、更科學。

  2 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我國註冊會計師審計還處在以測試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的審計階段。風險導向審計尚未在我國廣泛應用。伴隨我國市場經濟的平穩快速的發展,國內企業之間、國內企業與國際企業的激烈競爭,隨之而來的競爭失敗企業破產也越來越頻繁,導致審計風險日益增大。以制度導向為基礎的審計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審計環境,審計職業介面臨嚴峻的挑戰。為降低審計風險,審計職業界必須尋求效率更高的審計方法。通過風險導向審計的起源可以看出,風險導向審計能夠適應我國當前的審計環境,降低審計風險。因此在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是很有必要的,並且是可行的。

  2.1 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的必要性

  2.1.1 從審計物件分析我國有必要應用風險導向審計。

  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時為適應當時的審計環境,完成一定的審計目標而應用一定的審計模式。制度基礎審計階段註冊會計師為適應當時的審計環境和股權投資者的需求,審計重點轉向內部控制部分的企業的管理制度。註冊會計師通過了解、測試和評價內部控制設計的合理性和執行的有效性來保證會計報表的可靠,防止重大錯報和舞弊的發生。制度基礎審計在當時看來提高了審計效率,降低了審計成本。但是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加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既受本國經濟環境的影響,也受到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經營環境的多變,導致企業風險增大,從而企業破產與兼併的現象日益頻繁。註冊會計師採用制度基礎審計已不能實現審計目標。所有的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使得註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利用風險審計規避風險。

  2.1.2 會計師事務所運作機制的轉變為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提供必要性。會計師事務所經過一系列脫鉤改制後,各事務所基本上都失去了原掛靠單位的扶持和庇護,業務來源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長期固定地壟斷,審計市場的業務份額重新“洗牌”,每一事務所都要在市場上公平競爭去爭取業務。這使得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不在運作機制發生改變,強化了其責任和風險。會計師事務所成為在經濟上獨立、脫離政府機構的獨立體,同國際接軌完全走向市場。一旦因註冊會計師本人故意或者過失,導致社會公眾利益受到損害,社會公眾就可以藉助法律渠道追究註冊會計師所要承擔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風險導向審計為註冊會計師審計業務過程中,既可以使審計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又可以利用高效率的審計技術。

  2.1.3 為適應外部職業環境的變化我國有必要應用風險導向審計。

  我國註冊會計師職業始於1980年上海成立的上海計師事務所。隨著社會公眾對審計的需求的增加,審計風險也伴隨著發展。註冊會計師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審計業務的範圍不斷擴大,公司的利益相關者也由股東發展到顧客和一般公眾等。與此同時,公司的責任也發生了變化,由誠實經營、合法利益企業資金,轉變為社會公眾提供及時、有效的審計意見。註冊會計師作為鑑定者對公司財務報表負責。由於社會公眾主要依賴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所提供資訊,這就加重了註冊會計師所要承擔的經濟責任與法律責任。因此,用風險導向審計去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註冊會計師在審計業務中的審計風險。

  2.2 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的可行性

  2.2.1 新審計準則的制定為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提供可行性。

  審計準則是對審計人員資格及其工作質量提出的原則要求。審計準則的制定,有利於提高審計業務的指令性。同時能夠明確註冊會計師的職責,在發生訴訟時,以此為依據進行辯護,維護自身的利益。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新的審計準則,將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和方法引入了新的準則體系中。為了更好地指導註冊會計師有效地識別、評估和應對審計風險,還制定了專門的準則,包括《瞭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並評估重大錯報風險》、《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式》等5項審計準則。不僅如此,上至有關一般原則與責任的審計準則,下至有關審計證據、利用其他主體的工作和審計結論與報告的審計準則,也無不強調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瞭解、評估和應對。很顯然,準則框架體系全面滲透著風險審計理念,要求註冊會計師將風險導向審計的觀念貫穿於審計的全過程。

  2.2.2 審計人員素質的提高為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提供了先決條件。

  審計人員素質是影響風險導向審計應用效果的關鍵因素。《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的頒佈標誌著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制度逐漸進入制度化、規範化的發展時期。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繁榮帶來了註冊會計師事業的快速發展,更多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審計隊伍中。

  2.2.3 會計師事務所的改製為我國應用風險導向審計提供可行性。

  會計師事務所在改制之前絕大多數為國有官辦,只有個別的合夥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體制,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制約中國註冊會計師事業發展的首要因素。註冊會計師由於負有限責任,風險意識不強。事務所的改制,使得註冊會計師風險意識和質量觀念得到大大加強。改制後,事務所生死存亡與合夥人的命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如果出現重大錯誤由於負無限責任,將承擔巨大的經濟責任,甚至傾家蕩產。這使得註冊會計師面臨的風險加大,客觀上勢必要求註冊會計師尋求一種全新的審計模式以降低日益增大的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1]阮瀅.引入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實現制度基礎審計模式創新[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55:46-48.

  [2]謝榮.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研究與實務發展[J].會計研究,20044:51-55.

  [3]張俠.對中國推行風險導向審計的構想[J].審計視角,20056:94-95.

  [4]李榮梅.推動風險導向審計運用的思考[J].中國註冊會計師, 20054:26-27.

風險基礎審計發展論文
內部審計論文題目
相關知識
風險導向審計論文
試論煤炭企業風險導向審計
風險基礎審計論文
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新環境下的企業風險管理與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風險基礎審計發展思考論文
風險基礎審計發展論文
合同管理風險控制研究論文
風險投資管理論文
企業市場營銷風險管理初探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