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物理時間的測量教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2月23日

  教案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編寫的供教學用的具體方案。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2 體驗探究長度間接測量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 價值觀目標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常用的計時工具和長度測量工具。

  2、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 1、長度的間接測量方法。 2、誤差和錯誤的區別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學生觀察課件上的兩個長度面積大小圖,並判斷是否相等。再讓學生用尺子在課本上進行測量,並與觀察結果進行比較,從而得出測量的重要性。這節課我們就先來學習長度的測量。

  一、長度的單位

  1. 請同學們目測一下課桌的長、寬、高,比較它們的長短。

  2. 要進行測量,就要有一個人們公認的測量標準,也就是測量單位。

  3.學生閱讀教材,知道長度和時間的國際單位及它們的一些常用單位,並瞭解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學生討論交流後,使他們體會到制定公認標準的必要性——引出單位。

  4.認識長度單位的符號及單位間換算關係。

  米m、千米km、分米dm、釐米cm、毫米

  mm、微米μm、奈米nm

  1km=1000m=103m,1dm=0.1m=10-1m,25px=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

  5.小活動:讓學生了解身上的尺,認識幾個單位1m 1dm 1mm 有多長

  估測身體某些部位的長度:如:一個指甲蓋的長度,手掌的長度,

  一拃的長度,自己的身高,一步的距離等

  二、長度的測量

  1.有時人們對測量結果的精確度要求很高,有時人們對測量結果的精確度要求不高。當精確度要求不高時,可以藉助自然現象或身邊的物品進行估測;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則要選用適當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2.實驗室中長度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3.出示常見的測量長度的工具:刻度尺、捲尺、三角板,並讓學生觀察,完成下面的問題:

  1它的零刻度線在哪裡?

  2它的量程即測量範圍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是多少?

  4.現在請各組同學分別用自己準備的刻度尺測量一下物理課本的長度和寬度。

  長度a/cm 寬度b/c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5.各個小組在交流的基礎上,總結出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刻度尺要放正,要緊靠被測物體。2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3為了測量更準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並記下單位。

  依據同學們的測量和記錄,每個小組的讀數都一樣嗎?你自己每次的讀數都一樣嗎?與同學交流、討論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三、時間的測量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長度的測量,那麼時間的測量工具是什麼?

  師:對照使用說明書,觀察桌上的停表,學會使用停表。

  師:以小組為單位,用停表測量一個同學從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時間,作好記錄。

  各組成員分工合作,並互相交流。

  師:既然能製作隨身攜帶的“人體尺”,那麼能否製作一個隨身攜帶的“生物鐘”?能否用這個“生物鐘”再來估測一個同學從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所用的時間?

  四、誤差

  1.誤差:測量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的差異就叫誤差。

  2.誤差、錯誤的區別: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3.產生、減小誤差的方法。

  讓學生交流討論體會到:在測量時,由於客觀或主觀因素的影響,如測量工具、測量方法、測量者等的影響,測量的結果和真實值之間總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就稱為誤差。

  對於測量來說,誤差是越小越好,那麼如何減小誤差?請同學們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

  在生活中,除了需要用刻度尺測量長度以外,人們還經常需要估測長度。你有哪些估測長度的方法?怎樣可以使估測結果更準確,更接近物體的真實長度呢?請同學們發表意見:

  學生交流:可以用目測,還可以用身體的某部分製作自身攜帶的“人體尺”,或將身邊的某物體作為“尺”去測量,如瞭解自己一砟的長度,走一步的長度等。為了提高估測的準確性,要經常用標準刻度尺測一測自己製作的“人體尺”等,看它的長度改變了沒有。

  利用你的“人體尺”能否估測出教室的長和寬?試一試,並交流估測結果。然後請兩位同學用皮捲尺精確測量,每位同學將自己的估測值與實測值進行比較,評價自己估測水平,找出差距大的原因。

  學生交流測量結果,評價自己的估測水平。僅憑自身能測出真實物體的長度,體現了學以致用,極大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長度的特殊測量

  輔助測量法、化曲為直法、等量替代法、累積法、滾輪法等

  練習題:

  1、下列有關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零刻線磨損的刻度尺不能用來測量 B、被測物體的長度不能超過刻度尺的量程

  C、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相平 D、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選用恰當的單位分別填入橫線上:1某人身高18.2 2物理課本寬18.23 3寫字檯高63.6 4玻璃的厚度約為5×10-3 5某原子的直徑約為3×10-10

  3、關於測量誤差和測量中出現的錯誤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B、錯誤和誤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C、誤差是不可以避免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D、誤差就是測量中的錯誤

  4、體育課上測量學生跳遠成績時,體育王老師選擇下列哪種尺子比較合適

  A、分度值為1mm的米尺 B、分度值為25px,量程為1.5m的軟尺

  C、分度值為25px,量程為10m的捲尺 D、分度值為1dm,量程為20m的捲尺

  5、四位同學分別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後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下列測量結果中,記錄正確的是 A、645.5px B、25.82 dm C、25.81m D、645.4px6、單位換算:10.28km= m= cm 283μm= nm= m

  3720s= min= h 436min= h= s

  7、下列物品的長度,最接近375px的是 A、橡皮的寬度 B、課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圓珠筆的長度

  8、現在通用的鞋的號碼是對鞋長的另一種記法,王強穿42號的鞋恰 好合適,則王強的腳長可能是 A、650px B、1050px C、550px D、525px
 

初中九年級物理槓桿教案
初三物理人教版電壓教案
相關知識
初中八年級物理時間的測量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液體的壓強教案
初中一年級地理地球的運動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摩擦力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上期中考試試題
初中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考試
初中八年級物理液體壓強的教案
初中八年級物理學生評語
初中八年級物理學生評語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