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小學教育處於國民教育的基礎地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一:小學教育專業英語口語課程改革分析

  摘要:自新課改之後,為適應基礎教育階段對小學英語教師的新要求,作為培養未來小學英語教師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小學教育專業英語口語課程必須進行改革。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英語口語課程為研究物件,找出影響學生英語口語提高的因素,提出相應的策略,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師範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以滿足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需求,適應基礎教育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教育專業;英語口語;課程改革

  2004年教育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師範院校和教師培訓機構要進一步樹立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指導思想,……根據新課程改革對師資的要求,改革教師教育培養模式,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辦學質量。要注重加強綜合課程師資的培養,努力為中小學輸送適應新課程要求的新型師資。”[1]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小學英語教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對承擔小學英語課程的小學英語教師的要求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由於種種現實因素,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令人擔憂。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對課堂教學效果影響深遠,為了滿足師範教育的需求,現行的小學教育專業英語口語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進行改革,因此,探討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英語口語課程改革對提高未來小學英語教師英語口語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如何適應基礎教育階段對小學英語教師的新要求,找出符合目前英語口語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並且具有鮮明特色的英語口語課堂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已成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

  一、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英語口語課程的現狀

  從2001年到目前為止,我國小學已經開設英語課程長達十四年。然而,各地區小學英語教學還處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諸多不足,一是教師緊缺,二是師資英語水平低,特別是英語口語較差,三是師資配備結構不合理,這些都是小學英語教育中無法避免的問題,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提高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師範生們的英語口語便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目前高校中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只能通過公共必修課程《大學英語》的學習才能接觸到英語知識,雖然《大學英語》課程裡設定了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方面要求的標準,但是在不少高校中,大學英語基礎課程分為精讀或讀寫譯和聽力或聽說兩大類。精讀課占課程總學時的3/4,而所謂的聽力課由於受師資、班級規模等制約,大都只是進行集中聽力訓練。此外,大學英語課程考試中普遍沒有口語測試,這也使習慣於應試教育的學生忽略口語學習。[2]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是培養具備小學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能夠勝任並創造性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小學英語教師。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的學生屬於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因此該專業的學生想要單純通過《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是比較難的。而英語口語的掌握和運用是學生們成為未來合格小學英語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因此,《英語口語》課程對該專業師範生們來說非常重要。英語口語是一門口頭表達型課程,是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學生主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專業方向必修課,旨在通過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英語口語訓練,使學生具有較流利正確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語言運用習慣,保證他們使用英語語言時的正確性和準確性。筆者所在二級學院的小學教育專業開設的《英語口語》課程有6個學分,共96學時,分3個學期授課,每個學期32課時,每週2個課時一學期按16周授課。選用的教材是《英語口語教程》1、2冊,由姚保慧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授課使用的教室是配備多媒體裝置和藍鴿教學系統的教師語言實訓室。

  二、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英語口語課程存在的問題

  雖然上了三個學期《英語口語》課程,通過一系列口語技能訓練,師範們的英語口語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基本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但是筆者在不間斷地授課之中還發現當前英語口語課程存在著一些不足。

  1.課程中三維目標落實不夠到位。新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學生在過程中掌握方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但是在《英語口語》課程的課程目標中,三維目標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不夠到位,主要表現在:過於注重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學生學習過程與採用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關注度不夠;較為偏重學生英語口語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而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教學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則相對薄弱。比如學生英語語感好,發音正確,會話流利,能針對某一主題侃侃而談,卻不一定能發揮好自己的口語優勢去上好一堂優質英語課。

  2.缺乏語言交際環境。克拉申在輸入假設中提出英語口語的流利程度是隨時間的累積自然而然地達到的,不能直接通過教學就學會。[3]而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則依賴於在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學習者通過接收大量的語言輸入後轉化為語言輸出來實現。事實上,學生每週只有2個課時固定的英語口語學習時間,課堂成為他們學習和訓練口語的主要陣地,很難實現大量英語語言輸入和輸出這樣的目標。而且在課堂的學習中,很多時候是按照各樣的專題活動來模擬真實的語言場景,學生想要獲得身臨其境感覺比較困難,加上掌握的語言知識沒有得到經常性的使用,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會出現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用英語交流的情況。

  3.課堂中學生主體地位意識不足。新課改之後,各個學科的教學都強調要改變以往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模式,採用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教學模式,但是在英語口語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師的講授式教學仍舊成為主導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沒有實現根本性的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意識不足。由於英語基礎知識不夠紮實,語音語調不夠標準,許多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口語沒有自信,害怕出錯,羞於在課堂之中開口練習,處於一種學習上的被動態,沒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發揮自己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課程評價方式過於簡單。當前英語口語課程的評價方式還是過於單一。考核採用期末口試的方式,選用教師語言實訓室的錄音裝置進行錄音,成績評定由期末口試成績和平時課堂表現成績相結合決定,其中期末口試成績佔總分的70%,平時成績佔總分的30%,以百分制計算。評價的內容、方法、主體等還是有些單一,還不能做到真正全面地評價學生。[4]終結性評價在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總體評價中佔據主要地位,形成性評價未能體現出其特點和優勢,不能恰如其分地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收穫,反而考試過程中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了學生考試成績,進而干擾到對學生最終學習效果的評價,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小學教育專業英語方向英語口語課程改革的對策

  1.建構和落實三維目標。新課改提出的“三維”課程目標,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了全人發展的新時代要求。[5]在英語口語課程中,首先應該提出對專業知識和能力要求更明確更詳細的要求,把小學教育專業中師範性的特點融入到學科知識教學之中,如把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正確課堂用語、與學生交流用語等教學技能訓練加入到課程內容學習裡。讓學生增強自身英語口語水平的同時鍛鍊自己作為師範生教書育人的能力。再次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態為主動態,創新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英語口語的學習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恆的過程,因此英語口語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每個學生英語基礎不同,掌握知識能力有高低,但是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採用不一樣的學習方法,經過自己的努力之後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最後在課程的學習中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習俗和禮儀,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能讓學生受到西方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

  2.創設語言交際環境。一個好的語言環境對學習語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課堂是師範生們接觸英語最密集的場所,教師要牢牢抓住這一重要場所。通過語音視訊的播放,幫助他們糾正發音和語調;學習英語歌曲和繞口令可以幫助他們消除內心學習外語的緊張感,培養出英語語感;英語電臺和新聞可以幫助他們“磨耳朵”———掌握英語發音節奏和語速;而英文原版電視劇和電影則可以讓他們模仿英語國家人士地道的說話方式,進一步瞭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和文化。單純地依靠課堂的時間創設語言交際環境是不夠的,教師還要利用課外的時間開設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和各項英語專題活動等各種方式來拓寬學生練習英語口語的渠道。還可以邀請外教和外國留學生參與到上述活動之中,讓學生有機會真正使用到英語,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鍛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創新英語口語教學方式。高校自擴招以來,學生人數不斷地增多,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人數也日趨增多,每個班級的人數都在40人左右。對於英語口語課程而言,大班化的教學非常不利於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教師沒有辦法兼顧到眾多的學生,每個學生得到課堂練習口語的機會就更少了,極易出現教師由課堂中的引導者變主導者,學生由主動學習者變被動學習者的情況。教師容易顧此失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挫傷,因此口語教學必須創新教學方式,符合高校教學的特點。因為高校教學的主要特點應該是:由教師直接控制轉變為師生共同控制資訊的傳遞;教師教的成分逐漸減少,學生自學的成分逐漸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遞增;教學方法與研究方法的相互滲透和結合。[6]針對班級人數眾多,而口語教學又需要小班化教學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這一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採用分任務式的小組化教學。口語學習中最需要夥伴合作,因此學生可以先自由找到一位練習的夥伴,再跟另一組同學組成4人小組,教師給每組佈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分為基礎任務和提高任務,由組長負責監督組內基本任務完成情況,提高任務可以由組員在完成基礎任務之後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選擇是否完成,最後教師對每組的學習成果做點評。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練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在課堂中適當的“留白”———留出學生自我學習的機會。

  4.建構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當前英語口語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健全,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太過單一,往往側重於把他們平時課堂上的表現和期末時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然而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學應著眼於促進學生髮展,側重於觀察和衡量學生的表現;著眼於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激勵教師轉變觀念,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7]因此要建構多元化的課程評價體系,採用多元化、過程性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首先要確定出評價的標準,由檢驗學生真實學習成果的具體量化指標組成。學生可以對照標準先做自我評價,然後學習小組成員之間開展互相評價,最後教師也給出相應的評價。最終的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本人,讓其充分了解到這一階段自己的口語水平,發揚學習中的閃光點,彌補不足之處。這樣既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又能讓他們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今後的學習找出努力的方向和樹立清晰的學習目標。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已成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迫切的需要,而小學教育專業英語口語課程改革是培養服務地方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基礎教育階段的新型小學英語教師,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04,03.

  [2]林蘭.大學英語口語教學芻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6,05.

  [3]馮穎妍.小學英語口語有效教學設計研究[D].廣州大學,2012.

  [4][5]姚錦蓮.面向新課改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課程改革之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2011.

  [6]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66-267.

  [7]王貴彬.論英語口語課程評價系統[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9.

  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論文範文二:國學啟蒙教育與小學教育研究

  摘要:90年代逐漸開展起來的“國學熱”遇上了21世紀的全球化背景,儲存本土國學教育的內容,結合西方的思維訓練和現代化學習方法,使之融入語文教學尤其是小學啟蒙教育中來,才能夠保護好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文化,迎接全球化趨勢影響下文化領域的挑戰。

  關鍵詞:全球化;國學;小學教育

  隨著“地球村”的建立,全球化的潮流不光發生在政治、經濟領域,也發生在教育領域。西方教育思想和教育內容在帶給我們全新啟示的同時,也帶給我們一些擔憂,比如西方的文化影響力是否會高於本土?它的流行是否會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傳承?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從教育入手,從教育著眼,以小學教育為切入點,弘揚傳統文化。“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一方面,增加文化軟實力靠的是人才,而良好的國學啟蒙教育對從小形成傳統文化信念、培養愛國情感有幫助。另一方面,教育內容和方式方法理應隨環境而變,不斷修正,以達到教育目標。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多元、有競爭力同時又有傳統文化功底和現代技術運用能力的人才。因此,國學啟蒙教育進入小學教育意義重大。通常意義上的國學啟蒙教育,是指用國學經典來啟蒙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論語》《大學》《詩經》《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經典書籍,影響孩子的年齡層可以從幼兒到少兒。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舉例書籍為《三字經》。

  一、道德教育的啟蒙角色

  國學啟蒙教育應用到小學教育中應該是一種德育實踐,也就是一種“做人的教育”,對小學時期的孩子品德具有奠基作用。比如《三字經》中會教孩子怎麼對待家人、師長、朋友、上司,比如“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告訴孩子們要孝敬親人、恭敬兄長、友愛兄弟姐妹,通過講故事、講道理這樣循循善誘的方式,規範孩子的品行,健全孩子的人格。小學時期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特點是好奇心強,內心純真,接受力和想象力特別強。比如在教學實踐課給孩子們講《三字經》時“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這一段的時候,提問孩子們“夏代為什麼會滅亡呀?”會聽到“因為他們朝代的君主不好,所以就下崗了”這樣孩子氣又成熟的答案。然後追問“那什麼樣的君主才算好君王呢?”有的孩子就搶答說“受人們愛戴的,德才兼備的人就是好君王。”這說明,孩子們的思想和理解潛力都超過成人想象。所以我們應該意識到國學經典讀物可以引發孩子們的思考,並且是修正他們道德觀的好機會。比如“首孝悌、次見聞”強調“百善也要孝為先”,“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寫出了應該遵守的道德順序,在這樣的講解中,把好的道德價值觀樹立起來,讓孩子們在朗讀和思考中潛移默化的習得,就會起非常大的作用。從上面的實踐案例可以看到,開展國學啟蒙教育,從近處說,可以幫助孩子們讀書識字,提高記憶能力和文學接受能力;從長遠看,可以協助他們培養福德,增長智慧,求取人生幸福,進而肩負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神聖使命。這種國學經典的薰陶能“養正氣,養心”,啟發孩子心裡“真善美”的本性,使他們成為道德價值觀端正、知識廣博、行為優雅的人。通過幾千字的精煉概述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二、通識教育的傳遞角色

  國學啟蒙教育從知識的層面上看是一種通識教育。因為《三字經》寫於宋代,歷經了數個朝代的更替,帝王君主的治國興衰,囊括了很多內容,人文自然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很多知識和故事;對其他學科比如歷史、地理都有鋪墊,同時也沒有遺漏地滲透了生活常識,如五色五味五行、六穀六畜、七情……首先是典故多,比如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把孟母為了教導兒子,三次搬遷,為了督促兒子學習,用剪刀剪斷機杼上的織布的例子,用十二個字概括,簡潔明瞭,好理解,也讓孩子們能夠意識到母親勸學的用心良苦,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武王伐紂的故事“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刻苦學習的囊螢讀書,程門立雪的典故———“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諸多典故的作用,一是傳遞知識,告訴孩子們歷史上出現過的經典人物;二是說理授課,讓孩子們瞭解歷史故事背後的道理。上到為人處事“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下到朝代更迭,“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從天地到人到四時到萬物,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都是怎麼發展變化的。其次是地理知識的講述。比如“曰春夏,曰秋冬”,讓孩子們知道四季是什麼,“此四時,運無窮”進一步說了,四季是迴圈往復的,“曰南北,曰西東”展示了地理方位。

  三、語言能力的培養角色

  語言功底是進行所有學習的基石,包括積累和表達兩個部分。根據科學實驗,孩子的語言能力養成,14歲前是關鍵時期,也就是小學畢業之前的時期。那麼這個階段培養語感就顯得非常重要。《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樣的國學經典啟蒙讀物大多是三五成組,易誦讀易記憶,朗朗上口。經常聽到和朗讀“融四歲,能讓梨”的孩子自然能夠潛移默化地形成謙讓的意識,而語言詞彙和故事積累的豐富,也會使孩子在向他人講述時能夠“引經據典”,博學多識。

  四、思維能力的訓練角色

  通過誦讀傳統文化典籍,不光是可以親近我們的祖先,瞭解他們的故事,同時也是鍛鍊思考能力的一種途徑。比如夏是怎麼由“禪讓制”變成“世襲制”的?商紂王為什麼成了亡國君?他的貢獻又是什麼?周武王是怎麼維護八百載的統治的?被任用的賢才譬如姜尚又是怎麼被發現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倡“從做中學”,結合到思維領域就是從思考中成長。通常思維的理解習慣是按順序,按邏輯,由少到多,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從《三字經》這樣朗朗上口的淺近教材入手,感受語言的優美,瞭解生活習俗、傳統禮儀、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進而理解作品大意,體會其意境情感,思考事情發展的線索和變遷規律,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建構,確是一種有效的鍛鍊。以上幾種角色體現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學啟蒙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過去就有的、好的德育啟蒙功能和通識教育傳遞功能應該保留,新的多媒體形式也可以適當採用,諸如聽書、PPT文件展示、電子書等形式……也就是說,傳統國學的內容+現代科技的手段。當然我們也要辯證的考慮問題,比如不能過度擴大化國學啟蒙教育的德育功能,不能忽視先進裝置把有溫度的文化變得冰冷,失去它原本的韻味……

  參考文獻:

  [1]王應麟.三字經[M].氣象出版社,2005.

  [2]張雪琳,施肩吾撰,李竦編.西山群仙會真記[M].

  [3]龔偉.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科學學科能力測評框架構建及應用研究[J].學科教育,20143.

  [4]崔國富.“從做中學”的生命教育價值解讀———杜威實用主義經驗論生命教育思想探析[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9.

例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網上銀行論文參考樣本
相關知識
電大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論文
地理學教育本科畢業論文
小學教育專科畢業論文
電大小學教育本科論文
小學音樂教育本科畢業論文
小學教育本科畢業生自我鑑定
函授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自我鑑定
函授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自我鑑定
淺談藝術教育本科畢業論文
電大工商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範例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