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開放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終生學習,終生接受教育是我國開放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基於物聯網的遠端開放教育

  摘要:物聯網強調物品的互聯,被看做一種通過各種資訊感測裝置使現實世界中各種物件互為連通而形成的網路,具有“4A”通訊的特點,即在任何時間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任何人anyone、任何物anything都能順暢地通訊。現代遠端開放教育是指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使學生可以突破傳統教育方式的限制,實現遠端教育與開放教育的結合。文章在介紹了物聯網概念、特徵和泛在學習的理論基礎上,針對目前遠端開放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物聯網在遠端開放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物聯網;遠端開放教育;泛在學習;“4A”通訊

  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近年來物聯網受到各國的廣泛關注。根據ITU的描述,在物聯網時代,人類在資訊與通訊世界裡將獲得一個新的溝通維度,從任何時間、地點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連線擴充套件到人與物和物與物之間的溝通連線。本文基於對物聯網的概念、特點的分析,針對目前遠端開放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物聯網在遠端開放教育中的應用。

  一、物聯網概念和特徵

  物聯網The Intem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物聯網強調物品的互聯,被看做一種通過各種資訊感測裝置使現實世界中各種物件互為連通而形成的網路,物聯網將解決廣域或大範圍的人與物、物與物之間資訊交換需求的聯網問題,物聯網採用各種不同的技術把物理世界的各種智慧物體、感測器接入網路。物聯網通過接入延伸技術,實現末端網路個域網、汽車網、家庭網路、社群網路、小物體網路等的互聯來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訊,在這個網路中,機器、物體和環境都將被納入人類感知的範疇,利用感測器技術、智慧技術,所有的物體將獲得生命的跡象,從而變得更加聰明,實現了數字虛擬世界與物理真實世界的對應或對映。

  物聯網具備以下四個特徵:一是連通性:連通性是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國際電信聯盟認為,物聯網的“連通性”有三個維度:任意時間的連通性、任意地點的連通性、任意物體的連通性;二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感測器、二維碼等隨時隨地獲取物體的資訊;三是可靠傳遞,通過各種電信網路與網際網路的融合,將物體的資訊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四是智慧處理,利用雲端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慧計算技術,對海量的資料和資訊進行分析和處理,對物體實施智慧化的控制。

  2010年9月,物聯網技術作為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被列為國家重點培育的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而被提到國家戰略高度。物聯網將引發的第三次IT產業化浪潮,必將引起產業間、地域間甚至國家間的競爭格局的重大變化。

  二、遠端開放教育的特點和現狀

  當今人類社會的主要經濟形態是知識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終生教育和構建學習型社會已成為共識。開放與遠端教育被認為是應用資訊通訊技術,實現終生教育,加速人力資源開發,推動知識經濟發展的教育形態。我國的開放與遠端教育由於資訊傳送方式和手段不同,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以郵件傳輸的紙介質為主的函授教育階段;二是以廣播電視、錄音錄影為主的廣播電視教學階段;三是通過計算機、多媒體與遠端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網上遠端教育階段。每一種遠端教育形式的發展和壯大都和當時的資訊通訊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這三種形式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函授面授課時短且學生工學矛盾突出;電大是單向傳播,學生處於受眾角色,師生互動差;網路教學部分解決了師生互動問題,但是其所提供的虛擬學習環境以人機互動為主,學習者缺乏與現實世界的互動,而物理教學環境與虛擬學習環境的整合也容易停留在表層。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遠端教育理論也相應發展。因特網的迅猛發展使得基於認知學習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網路教育得到了普及。當前,泛在學習已經成為許多遠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泛在學習U—Learning是指任何學習者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資訊的一種學習方式。泛在學習的學習理論基礎是情境認知學習理論。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本質是個體與他人、環境參與實踐,構成群體之間的合作與互動的過程。知識和概念都只有通過社會化的運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個體參與實踐活動與環境相互作用是學習得以發生的根本機制。它關注物理的和社會的場景與個體活動的互動作用,認為學習不可能脫離具體的情境而產生,情境不同,學習者受到具體的情境影響也不同。情境認知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設計要以學習者為主體,內容與活動的安排要與人類社會的具體實踐相聯通,最好在真實的情景中,通過類似人類真實實踐的方式來組織教學,同時把知識和獲得與學習者的發展、身份建構等統合在一起。

  由於物聯網“4A”通訊的特點,只要接入物聯網就能夠實現了數字虛擬世界與物理真實世界的感知和控制。通過物聯網,不但使得現實世界的物體互為連通,而且實現了現實物理世界與數字化虛擬世界的相互連通,能夠更加有效地支援人機之間的互動、人與現實物體之間的互動以及人和人之間的社會性互動。基於物聯網的遠端開放教育使得現實教學環境中的每個物理物件都具有數字化、網路化和智慧化的特性,因此可以無縫地和數字化虛擬學習環境進行連通與整合,可以即時地捕捉、分析師生的教與學的需求資訊,並進行相應的調整,為師生提供智慧化的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物聯網的思想與泛在學習和情境認知學習理論的核心思想不謀而合,物聯網可以為泛在學習的實現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援,而情境認知學習理論則為泛在學習提供了理論支援。

  三、物聯網在遠端開放教育中的應用及思考

  一基於物聯網的遠端開放教學實現模式

  我們設想可以把基於物聯網的遠端開放教學實現分為兩種模式:一是學校直接面向學習者,可以利用行動通訊運營商提供的M2M業務平臺,學校只負責建設相關基於物聯網平臺的教學內容,學習者使用智慧行動通訊終端可以隨時進行學習。物聯網智慧行動通訊終端能提供更為智慧化、全面化的通訊服務,只要接入網路就能實現智慧化的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有效通訊。因此,物聯網能更好地支援泛在學習和移動學習的實現,徹底解決傳統遠端開放教育的工學矛盾問題。二是通過網路教學點組織教學,此時網路教學點的地位相當於傳統遠端教育中的函授站和網大教學點,對於智慧行動通訊終端無法解決的複雜教學內容,如實體遠端實驗、研究性學習等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

  二物聯網在遠端開放教學的應用

  互動反饋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助於教師及時瞭解學習者的學習情況並相應調節教學程序。而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差恰恰是傳統遠端教育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基於物聯網的遠端教學,可以利用學習者手中的智慧終端進行實時教學測評,如統計學習者聽課、答題、測評投票等情況。在教師端分析實時測評結果並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進度與內容。隨著技術發展,還可以利用物聯網智慧終端的感測器實時監測學習者的多種體徵資料,如血壓、體溫、眨眼頻率、腦電波等,實時感知學習者的注意力、緊張度、用腦情況、疲勞程度等。教師端根據這些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學,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與學習,還可以有效幫助教師修改教學計劃調整教學活動,促進學習者之間交流和互動。

  三物聯網在遠端實驗教學的應用

  對於理工科專業學生而言,實驗教學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理工科許多課程很枯燥,如果沒有相應的實驗,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理工科一些課程很難學懂,有些理論知識必須通過一定的實驗才能理解。可以說,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傳統遠端開放教育領域始終無法有效解決遠端實驗教學的問題。目前,常用的遠端實驗教學手段如下:

  1 錄影或CAI課件實驗教學。此種方式學生利用錄影或CAI教學課件來學習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及特點等。但是學生並不能實際動手操作,只能算是看實驗,達不到實驗的預期效果。

  2 集中到各地教學點進行的實驗教學。

  此種方式可以給學生提供基本的實驗教學環境。但是要求學生集中教學,工學矛盾比較突出。而且由於各遠端實驗教學點條件的限制,對於一些需要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裝置完成的實驗或者存在安全性問題的大型實驗無法為接受遠端開放教育的學生提供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條件。當前,雖然很多高校建有開放實驗室,但普遍存在分散管理、封閉使用、無法提供遠端實驗服務的問題。

  3 虛擬實驗教學。

  虛擬實驗是指藉助於多媒體、模擬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在計算機上營造可輔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傳統實驗各操作環節的相關軟硬體操作環境。虛擬實驗建立在一個虛擬的實驗環境平臺模擬之上,而注重的是實驗操作的互動性和實驗結果的模擬性。此方式結合計算機網路技術可以實現網路虛擬實驗。在此種方式下,虛擬實驗通過數學模型的抽象來表達,利用計算機軟體模擬來實現。實驗的過程以及實驗結果過於程式化、理想化,不能真實有效地反映實驗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與問題。因此,實驗教學效果也大打折扣。

  目前,大部分的遠端實驗教學方法在教學效果上都不很理想,並且很難取得有效性的突破。究其原因,遠端實驗教學除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直觀性、真實性、互動性不足的缺點,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學生在進行遠端實驗時沒有身臨其境動手操作的感覺和真實的實驗感受,缺乏現實的實驗體驗。這個問題在進行遠端虛擬實驗時表現得尤為突出。心理學研究揭示,在知識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概括起來主要有智力、非智力、環境、教師指導等因素。對遠端實驗教學來說,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狹義上來說,即為心理因素甚為關鍵,如何幫助學生克服身處異地與教師缺乏交流、無法面對實驗儀器、裝置而帶來的不真實感,從而調動其積極性完成教學,是遠端實驗教學方法探索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基於物聯網的遠端實驗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共享的、智慧化的實驗教學環境。由於物聯網的物物相連的特性,接人教學實驗物聯網的裝置利用自身感測器實時採集實驗資料,並傳送給進行遠端實驗的學生,學生也可以遠端控制異地接人物聯網的實驗裝置,學生實驗過程的操作和資料資訊也被感測器實時採集,並傳送給實驗裝置和指導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的是真實實驗而不是虛擬實驗,實驗過程中的資料與操作都是真實發生的,而教師的指導也更加有針對性和實時性。尤其對於需要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裝置完成的遠端實驗,利用物聯網可以有效開展真實遠端實驗。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聯網在遠端開放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廣泛,優勢明顯。並且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日益成熟,相信其對遠端開放教育的發展會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篇2

  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研究

  【摘 要】近年來,開放教育在我國得以迅猛發展,並且已經成為人們進行終身學習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手段。然而,隨著開放教育的規模發展,其也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其中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本文分析了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優化策略

  開放教育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具有明顯區別,這些學生來自社會各個行業,年齡差距較大,學習基礎較差,思想較為成熟,且大都為成人在職學習,因此管理難度更大。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準確掌握學生特點,分析學生心理,結合開放教育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一、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

  1、合作辦學監管不夠。

  目前,開放教育與地方辦學大都採取與當地教育機構建立教學服務站中心的合作方式,網院與服務站之間並非上下級關係,而是合作關係,學生管理工作大都是當地教學服務站中心負責。部分當地教育機構可能同時為多所學院的教學服務站中心,這就容易出現管理混亂、工作失誤等問題。部分教學服務站中心只負責學生招生工作,針對學生的支援服務不到位。還有部分開放教育機構對教學服務站中心疏於管理放任自流,或者雖有一些好的意見和舉措,卻無法在教學服務站中心有效落實,相互脫節現象較為突出。從整個開放教育來看,教學服務站中心是薄弱環節所在。

  2、校園文化薰陶較少。

  通過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精神境界,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影響學生。然而,開放教育的學生並不在學校進行學習,大都為網路自學,學習環境相對自閉,很少與接觸大量人群。儘管網路能夠實現隨時隨地的溝通交流,然而其畢竟是虛擬的世界,與現實社會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因此,缺乏校園文化薰陶成為開放教育的一大難題。

  3、學生管理難度較大。

  開放教育大都實行完全學分制、選課制和彈性學制,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學習課程和安排學習時間,並且可以提前或者延後畢業。這種完全學分制條件下,學生能夠自由支配學習時間,學習的靈活性較大,然而學生管理工作難度也相對增加。

  4、學生管理隊伍落後。

  開放教育機構大都以學生學費作為運轉資金,因此招生如果達不到一定規模機構可能無法生存,然而,學生人數如果達到一定規模以後,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專職管理人員卻很少,不能向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理想的教育和服務。此外,部分開放教育機構學生管理隊伍缺乏專業知識,針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導不夠,無法有效解決學生管理工作中難題,影響和制約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5、相關法律制度缺乏。

  我國目前已逐步建立了一些開放教育的規章和條例,其對於學生管理工作發揮了很大作用。然而,開放教育的多元化快速發展,目前的法制建設仍顯薄弱,相關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我國應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在保證教學質量,頒發學業證書,維護教育秩序,保護師生權益等方面都制度相應的法律規範,確保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實現學生管理工作向著法治化方向發展。

  6、學校人文教育欠缺。

  我國大部分開放教育學生都為成年人,因為時間、空間的分離,工作與學習的矛盾、社會與家庭的重任等方面因素影響,許多人都以能夠拿到畢業證為根本目的,部分學生急功近利,缺乏學習熱情和動力,考試通過作弊過關。在開放教育學習過程中,開放教育機構通常對於學生的人文教育關注較少,導致學生缺乏應當具備的一些能力和素質。

  二、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優化策略

  1、全力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學生管理工作要想真正實現以人為本,開放教育機構必須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治校,建章立制,規範管理。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法治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給開放教育教育管理法治化、規範化奠定了基礎。各開放教育機構應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學生管理工作規章制度,使學生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全力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2、完善學習支援服務系統。

  開放教育學生在學習方法、技巧、技術和資源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實際困難,此外還要面對缺少學習交流、情感缺失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保障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全方位的學習支援勢在必行。這方面我們可以學習借鑑英國開放大學的成功辦學經驗,例如細緻、周到的學習支援服務等。我國開放教育機構還處在整天忙於招生的階段,尚未意識到完善學習支援服務系統的重要意義。各開放教育機構應建立學習支援服務研究中心,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實際困難,並制定解決策略,為開放教育課程開發和教學改革提供合理化建議。從而逐步實現全民性的高等教育,提高全民素質。

  3、建立健全學生導師制度。

  開放教育機構應該根據每門課的課程特點、學生數量配備一定數量的輔導教師。通過接受過專門訓練的輔導教師,為每名學生提供良好的支援服務。輔導教師要切實履行自身職責做好教學輔導工作,具體包括:根據統一標準及時批改作業;為學生提供學習建議;監控、參與網上專題討論;以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回答學生問題;在學習中心開展面授輔導等。有調查表明:針對開放教育學生而言,很多學生缺少有效學習策略,因此更希望在學習方法和策略上得到導師的指導和諮詢。所以,開放教育機構應建立健全學生導師制度,幫助學生做好學習策略的指導和諮詢。

  4、打造專業學生管理隊伍。

  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敗,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擁有一支專業的學生管理隊伍。從西方國家來看,開放教育機構針對學生管理隊伍的素質要求極高。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要求高校學生諮詢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獲得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碩士或博士學位。而開放教育的特殊性,更要求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專業化。然而,目前我國開放教育的管理隊伍專業化程度還不高。這就要求開放教育機構應借鑑西方高校的有益經驗,通過各種渠道提高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知識和學歷層次,打造專業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

  5、大力提倡學生參與管理。

  開放教育學生相比普通高校,更加關就自身利益問題,因此其參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也很高,因此應創造更多機會,大力提倡學生參與管理。學生可以自主開展活動,賦予學生自主管理許可權,增強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學生自選班長,定期輪換,讓每位同學都能充分參加班級管理活動,鍛鍊獨立自主精神,進行自我管理等。

  6、實現多種教育有機結合。

  開放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儘管師生相對分離,教師不好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也無法推心置腹地進行情感交流。但也可以通過開設公民教育課,舉辦各類人文講座、學者巡迴講座等。此外,開放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應貫穿人文教育。要充分發揮網站、bbs論壇等作用,做好“環境育人”工作,做好與學生的網上互動活動,通過潛移默化地影響進行人文教育,將開放教育機構的精神、理念傳承給學生。

  三、結語

  開放教育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門科學,我們要全面認識開放教育中學生管理面臨的新問題,及時研究並提出適應新形勢的學生管理模式,豐富開放教育理論,總結開放教育工作。

2017小學語文教師論文題目大全
地理學教育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電大開放教育論文
有關大學生教育論文
大學生教育論文
大學生教育論文心理健康論文
電大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畢業的自我鑑定怎麼寫
電大學期教育畢業論文
電大小學教育本科畢業論文
電大幼兒教育畢業論文
電大學前教育參考論文
電大小學教育本科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