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論文
針對目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趨向,我們要堅持正確的教育觀,遵循教育規律、教育科學,規範辦學行為,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策略探究》
摘要:幼兒園教育是小學教育的“準備階段”。其真正含義是:品質、習慣、能力、態度等方面的準備,而非階段性的知識準備。針對目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趨向,我們要堅持正確的教育觀,遵循教育規律、教育科學,規範辦學行為,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習慣 能力 情感 態度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68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社會對幼兒園教育質量要求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幼兒園教育的科學發展面臨重重挑戰。一些違背教育規律、不敬畏教育科學、錯誤的教育價值取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正嚴重干擾幼兒園的正常工作,使幼兒教育偏離了科學發展的軌道。
目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產生的原因:一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家長急功近利、過度焦慮的思想作祟;二是部分幼兒園以“生存壓力”為由,用各種所謂的幼兒超前教育與經濟捆綁起來;三是優質教育資源分佈不均,幼小銜接標準不統一。從而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
鏡頭一:家長期盼幼兒園老師教授小學低年級數學、大量識字、拼音等內容。
鏡頭二:幼兒報名入學時學校進行知識測試,並以此評價作為幼兒發展優劣的標尺。
鏡頭三:部分社會輔導機構大肆渲染學前知識學習的“優勢”誤導家長。
鏡頭四:部分幼兒園教育一味迎合家長“需要”,開設所謂的“小學知識教育”課程,而忽略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培養。
如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促進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有效銜接,我園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究:
1 營造氛圍,家園同步,統一認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頒佈對於有效轉變公眾的教育觀念,提高廣大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家長的科學育兒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廣大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指導、建議。因此,我園對全園教師進行專題集中學習培訓,認真解讀《指南》精神內涵、基本框架、教育理念。指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排解教育困惑,牢記各領域教育目標、教育建議,規範辦學行為,著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夯實幼兒園教育理論水平,保證幼教隊伍的專業化。以內涵建設促進幼兒素質教育。堅持“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注重幼兒體驗式、探究式、發現式學習和過程評價,而非脫離幼兒生活經驗、高於幼兒認知水平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在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氛圍中,不跟風,不盲從,不迎合,而是尊重教育規律和教育的科學性,即著重關注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自主的學習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幼兒園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進行的。經過家庭有意或者無意的影響,孩子在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已經能夠表現出明顯的個性特徵。孩子進入幼兒園以後,幼兒園會以特有的方式按照既定的目標,進行有計劃的“再加工”。如果家長不配合幼兒園做好工作,不僅會給幼兒園教育帶來困難,而且還會影響老師正常教學。只有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緊密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進行有效教育。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園充分藉助網路、幼教宣傳月、家長開放日、家委會、家園聯絡手冊、幼兒成長記錄、家教宣傳欄等平臺向家長宣傳《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南》、《綱要》,幫助家長了解幼教發展的動向,強調科學的教育理念,明確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牢固確立幼兒教育的獨立地位和特點,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發展觀。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幼兒園教育是小學教育的準備階段”的真正含義,即:品質、習慣、能力、態度等方面的準備,而非階段性的知識準備,使其克服浮躁情緒,緩解思想焦慮。正如大班幼兒王某某的媽媽所談:過去看到別人家即將升小學的孩子,從幼兒園回家之後,就要忙著做100以內加減法、書寫漢語拼音,甚至家長借來小學一年級課本輔導孩子學習,心裡不免有些著急,對幼兒園的教育產生懷疑,錯誤地認為幼兒園不重視幼小銜接教育。通過《指南》學習,幫助家長進一步明確3-6歲幼兒學習發展目標,樹立科學兒童觀、教育觀。
在做好家長宣傳的同時,我們還主動與小學溝通,通過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教研室共同研究幼小銜接,幼兒園、小學互通教育內容、教學方法。規範小學招生辦法,定期舉辦幼小銜接專題講座,形成了幼兒園、幼兒教師、家長、小學老師四位一體的教育合力,從而解放了幼兒,排除了“小學化”對幼兒園教育的干擾。
2 強化教科研,提升教育質量
“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反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讓幼兒快樂地成長,並不是片面讓幼兒無目標沒有挑戰的嬉戲,幼兒時期正是成長髮展的關鍵期、敏感期,幼兒適度、適宜、建構式的學習不僅是好奇心滿足的過程,也是建立自信、體驗成功、快樂的過程。我們通過大膽創新園本課程;積極開展幼小銜接園本教研;“一日生活皆課程”――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課題研究;教師適宜行為研究;幼兒園活動區課程研究等教科研活動,讓教育迴歸生活,真正體現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使習慣養成教育貫穿於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
對即將升入小學的幼兒家長存在的種種焦慮,我們向家長進行了正確的引導:一是鼓勵家長激發幼兒上學的自信心,幫助幼兒做好社會適應性與抽象邏輯思維的準備:二是調整幼兒學習生活規律,學會守時、自律、自理;三是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幼兒安心學習的氛圍;四是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懂得遠離危險,確保自身安全;五是學會規範行為,學會自律、自理,懂得安全自我保護,不要給同伴造成危險;六是做好幼兒及家長的心理疏導,加強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的培養,使其身心愉悅地渡過幼小銜接的適應期。
作者簡介:林元1970-,女,大專,小學高階教師,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雲龍幼兒園,山東煙臺 26400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淺談幼兒園生活化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