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成長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一個人的自我心理成長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它在於對自身成長的渴望,在於對自我成長的追求,它是在一次次的失敗嘗試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是一種水滴石穿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我的心理與我應當具有的心理素質》

  姓名:崔文憲 班級:土管2班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我的成長、我大一的心理感受、我該擁有怎樣的心理素質,來淺談我從開始的迷茫、無知知、墮落現狀,到逐漸認識現狀,逐漸為自己找到目標,找到自己的路,並沿著自己找到的路堅定的走下去。

  【關鍵詞】迷茫;焦慮;無所事事;堅強;堅定;積極;學習;

  1 我的成長

  我來到人間已經渡過了20個春秋,我的出生給家裡增添了許多歡樂。在溫暖的家庭裡慢慢地成長,從一個不懂事的幼兒變成了一個有禮貌守紀律的少年。聽媽媽說過,嬰兒時的我胖乎乎的,好聰明,剛到了九個月就會說話了,把媽媽叫得很開心;10個月就會學走路了,搖搖晃晃,東倒西歪但不讓我扶,有一次從床上掉下來至今臉上還留有傷巴一眨眼的功夫,時間老人已把嬰兒時期帶走了,小學時期緩緩走來,我對小學很不喜歡,媽媽送我去小學很不甘願,有一次下課後,想回家了就去爬鐵柵門,被老師和媽媽批評後才慢慢地安下心來。小學畢業後,我進入了我們那的中學讀書,這座優美的校園裡,我對學習有比較大的變化,表現比較積極,在學習上能多看課外書籍,,同時注意積累好詞好句,堅持每個星期寫一扁日記,因此語文成績比較理想,對作文比有興趣,作文經常被老師表揚;數學成績還算可以,進入中學以後,已使我漸漸懂事起來,我也不再貪玩了,;我也再不會抱怨作業的多少了,學會了化壓力為動力,學會擠海綿似地擠時間了,遇到困難總會堅持下來。一直到高中,我一直就是這樣的性格。

  2 我大一的心理感受

  我一直認為大學是一個人真正步入社會的“”。大學教育是以為社會培養中高階人力資源為根本目的,而這些中高階人力資源可以說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在大學生即將踏上社會之前,大學生的知識、能力和道德體系都還在生產“過程”之中:知識可以積累,能力可以培養,道德可以修正——這種一切還“有待完成”的特徵,使得大學教育擔負國家現代化工程之重大責任。大學是吸收新知識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因此,大學的競爭力可說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可是當我步入大學以後我大失所望,我發現我國的大學教育無論是在知識體系、能力體系,還是在道德體系的教育上,都存在諸多的漏洞。

  儘管大學是進入社會的,但沒有想到,大學在我國居然成了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滋生的溫床,並造成“象牙塔”一定程度的與世隔的狀態。目前的大學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傳統的延續,死記硬背、考試為主、讀死書、死讀書、理論脫離實際、教學內容和方法陳舊落後等現象十分普遍。中國的大學教育,把學生關在自設的象牙塔裡,脫離實際疏離民眾,還有意無意地培養學生高人一等的意識,“我們是天之驕子”,“我們是註定要幹大事”„„這些意識非常地害人。現在,一說大學生就業難,矛頭就直指大學教育脫離實際,實際情況本來也是如此!因為大學教育脫離實際,當然所培養的人才就很難找到工作啊!其實,尤其是大學,更應該順應市場規律,緊密聯絡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符合實際需要的人才!

  當我走進校園,深入到自己的學習環境和學校地方後,我發現這個地方與我之前在書中讀到的寧靜的大學校園不同,這裡各色人等紛紛擾擾,大小汽車進進出出,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商業海報或者廣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媽悠然自得。那種在中小學可以聽到的琅琅書聲在大學裡卻寥寥無幾,大學怎麼竟然不如小學?這些大學生們都不讀書麼?我很困惑。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後,我更加見識了大學裡很多人是怎麼樣上課的:早晨上課鈴響了之後有很多人穿著拖鞋邊吃早點慢悠悠地晃進教室,吃完早點後看看上面的老師,講得沒意思,於是爬著再補一覺。有的學生乾脆一睡不起,大學裡有句話是這樣流傳的:“一覺醒來一看錶十點了,繼續睡到十一點半,起來連早點、中飯一起吃了。”晚上十一點後,應該是夜深人靜、正值休息的時候,如果你此時走進大學裡的男生寢室,你絕對可以看到他們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打遊戲、玩麻將或者是看武俠小說,好不熱鬧。鮮見一起讀書、共同討論人生智慧的場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學生去網咖包夜,或者在寢室聯機打遊戲,他們的日常交流溝通內容就是遊戲,以至於很多學生迫不得已,為了和同寢室的哥們“打成一片”而“學習”打遊戲。遊戲已經成為了大學裡男生的主要“學習內容”,而且不少人發奮用功地學習了四年。

  當我從大學裡走過,深入到自己的學習環境和學校其他地方後,我發現這個地方與我之前在書中讀到的寧靜的大學校園不同,這裡各色人等紛紛擾擾,大小汽車進進出出,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商業海報或者廣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媽悠然自得。那種在中小學可以聽到的琅琅書聲在大學裡卻寥寥無幾,大學怎麼竟然不如小學?這些大學生們都不讀書麼?我很困惑。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後,我更加見識了大學裡很多人是怎麼樣上課的:早晨上課鈴響了之後有很多人穿著拖鞋邊吃早點慢悠悠地晃進教室,吃完早點後看看上面的老師,講得沒意思,於是爬著再補一覺。有的學生乾脆一睡不起,大學裡有句話是這樣流傳的:“一覺醒來一看錶十點了,繼續睡到十一點半,起來連早點、中飯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點後,應該是夜深人靜、正值休息的時候,如果你此時走進大學裡的男生寢室,你絕對可以看到他們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打遊戲、玩麻將或者是看武俠小說,好不熱鬧。鮮見一起讀書、共同討論人生智慧的場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學生去網咖包夜,或者在寢室聯機打遊戲,他們的日常交流溝通內容就是遊戲,以至於很多學生迫不得已,為了和同寢室的哥們“打成一片”而“學習”打遊戲。遊戲已經成為了大學裡男生的主要“學習內容”,而且不少人發奮用功地學習了四年。,但是給人感覺就是一次課都沒有上,這樣說或許顯得有些誇張。但常常事實就是這樣。大學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愉快,還是有那麼多人在認真學習,還是有那麼多作業要做,或許是從小就灌輸了大學就舒坦的思想,或許是由於大學自由的原因反應了自己的懶惰,沒有考慮過未來,沒有任何理想,這樣走下去的人生註定不會精彩。每天過著萎靡的生活,中午下午甚至是晚上上自習的時間都是在玩電腦,打DotA,說寂寞男人打DotA,真的是說對了來,大學也許是決定人生的重要一段,大學老師也說大學你要學到知識,你還得找到一個女朋友,兩件事都是相當關鍵的事。還沒有考慮過異地戀,因為那對雙方都很傷,這樣的感情不能維持太久,也許一個你喜歡的和一個會生活的,或許後者更好吧。很多時候只能保留這樣的美好回憶,讓他們在自己以後的生活中傷心時的棉花糖吧。一個學期又結束了,和第一學期一樣我希望下學期能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可還是受不了各種誘惑,懶惰似乎已經成為生活一部分,這學期比上學期更加頹廢,比上學期稍好一些的就是不再那麼迷茫,我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些什麼了,忘記那些理不清的東西,做些更加實際的東西變得尤為重要。朋友看起來比什麼都重要,他們在任何時刻都能幫助你,你從不會不開心,因為他們和你同甘共苦。同寢室4年一定會有深厚的友誼。聽說寢室室友要輟學準備出去打工,我感到略微傷感,還是期待能和他共同讀完這4年。

  3 我該擁有怎樣的心理素質

  大學相對於高中來說,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而不是全部了,想要使得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有意義,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全方位的能力。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做事情才不會盲目,讀書交友還是參加活動都會下意思的往這方面靠攏。其次,不要拒絕經歷。多參加些活動,多認識些人,多讀些書,大學裡面形形色色的活動,比賽,社團,志願服務等非常多,如果認準了其中的一項或幾項,踏踏實實投入進去做,用心去體驗,到了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發現你之前所用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認識人會讓我的眼界開闊,尤其是比我身份高的人,等我認識他們之後,才會體味到什麼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關於讀書那就不必說了,讀書多的人涵養深厚,談吐舉止都會跟淺薄的人不一樣。多出去走走,不要等到後來才後悔。我的大學同學肯定分佈在神州大地各個地方吧,大學四年至少我是一年會去一個遠地方,旅行會讓人忘卻煩惱,心情舒暢,大學課程不是很緊張,出去走走,看看各地的風土人情發現世界原來是這麼大,努力在某一方面做到優秀,獲得大家的尊敬。大學不必社會,要獲得認可不一定非要多麼有錢,可以學習很好,或者是學生會領導,或者某一方面很有才能,再或者是電腦高手,不管怎麼樣吧,在某一方面做到優秀絕對會讓你擁有樂觀自信的心態,這是戰勝頹廢的最好辦法。

  大學是人生關鍵階段,在這裡,我終於放下高考的重擔,第一次開始追逐自己的理想、興趣。這是我們離開家庭生活,第一獨立參與團體和社會生活。我們不再單純地學習或背誦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第一次有機會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親身實踐。這是我們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夠的自由處置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支配所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因此,安排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就顯得異常重要。大學這四年到底應該如何度過是我每個大學生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接下來就讓我來談一下到底應該如何度過大學生活。首先,態度決定成敗,我對人生的態度直接決定著我們這四年會怎樣走。我想怎樣活?我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才有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他就進入了空虛。那我應該以什麼標準來確立自己的目標呢?

  目標和我們的眼光和我們目前的能力極其相關,或許我不能主宰自己的眼光,但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那我們的眼光自然地就會得到提升。

  在確立了目標以後,我們仍然可能感到迷茫,因為目標就像一條遼闊的大海,而我們是一艘帆船,即使我們天天看著這條大海的盡頭,但只要不使出所有的力氣划槳,所有一切精彩的故事將不會發生,一路上所有的風景將跟我們無緣。當我們向盡頭邁出一步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生命的過程,我們將會遇到生命的種種機遇與挑戰,我們生活的內容從此展開,而目標也已悄悄沉睡在了我心靈的某個角落,只有當我迷失方向時才清醒過來。因此,目標的確立就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讓我們有了人生奮鬥的方向,而且會在我們失敗時教會我們很多東西。光有端正的態度、明確的目標是遠遠不夠的,我還得有明確的行動。關於在大學四年到底應該怎樣做得問題,我想從以下這幾方面來談談。

  自我認識方面:

  在做任何事之前,我首先應當正確地認識自我,這樣才能防止走彎路,作出正確的決定,做到事半功倍。比如說我們應當分析一下自己是內向型還是外向型的,內向型的適合做自己喜歡的專心致志的工作,外向型的可能適合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對自己的判斷下錯了,可能造成一輩子的痛苦和折磨。大學的大在於它的博大,這裡容納了無數人才,我們在這種環境中定要快速地自我定位,儘快地認識新的自我,接受新的挑戰,走向成熟。

  在生活方面:

  對很多同學來說,上大學可能是第一次遠離故鄉,遠離家。我應以此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在遠方對我們的牽掛和愛,學會感恩,常給他們打電話,發簡訊,讓他們知道我們也在想念他們,以此來促進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在學校,宿舍就是我們的家,寢室室友就是我們的親人。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許會有摩擦,覺得對方小心眼。其實當時光流逝後,自己會覺得那點小事太微不足道了,根本不值得生氣。所以每當我們遇到這種事時,千萬要告誡自己那不必,真的不必。對於同學,大多數大學生會用自私、無聊來形容同學關係,因此上網、網戀甚至逃跑回家成為一些同學的選擇。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在將來成為我事業的夥伴,或是會對我的事業產生重要影響,亦或是幫助我,同時我自己也應該努力,是自己具備幫助他們的能力。

  在學習方面:

  在大學裡,學習是個大問題,我已失去曾經那對學習的那股熱情,我自己都變成了獨立的個體。雖然我仍得聽從老師的安排,聽從課程的安排,但已沒有人強制我們學,於是我變得自由散漫,對學習毫無興趣。雖然有時候仍會因為自己的不踏實而會有一絲愧疚,但那始終擋不住外界的誘惑和與生俱來的惰性。對此,我應該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少呆在宿舍,多去圖書館或自習室。大學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後一次系統化地學習,大學擁有最豐厚的學習資源。如果我們不常去圖書館,那等於是把大把大把的資源給浪費掉了,畢業後再也沒有機會再接觸那些寶貴的資源了,那將是多麼遺憾的事。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際網路,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為適應今後的工作或進一步的深造做準備。讓我們把握現在,衝進圖書館!

  在學習時,我定要和高中的學習區分開來,我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東西,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不僅要學習本專業的知識,還要適量的學習其它專業的知識,學會查詢書籍和文獻,以便接受更廣泛的知識和研究成果。要習慣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

  我一定會使我的大學充實,成為名符其實的大學生。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兒童心理教育論文參考範文
有關心理案例的論文
相關知識
自我心理成長論文
自我心理測評論文
淺談職校生的心理成長論文
自我心理分析論文
大學生自我管理研究論文
大學生自卑心理探索論文
大學生自殺心理淺析論文
大學生自卑心理淺析論文
自我成長心理分析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