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代幼兒教育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初始階段,也是重要且特殊的階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探析現代幼兒教育理念》

  【摘 要】幼兒教育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初始階段,也是重要且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並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幼兒教育在我國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猶如農業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兒教育如果出現偏差,則整個教育體系是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的。“以人為本”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國的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由於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偏差,使得兒童問題或獨生子女問題越來越突出。迴歸幼兒教育的本身,是有利於幼兒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現狀;誤區;教育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見教育對於人的重要性和艱鉅性。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幼兒教育是基礎中的基礎,猶如大廈之地基,大廈能否歷經風雨而依然不倒,就取決於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長過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兒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好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幼兒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是比較困難的。所以,用什麼樣的指導思想或價值取向能夠有效的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這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一、幼兒教育的現狀

  上世紀初以來,我國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有歐美的色彩並影響至今,包括幼兒教育在內的教育理念很大一部分也是承襲歐美,這些幼兒教育理念的最大特點便是強調對人的智力或智慧的培訓,但這個特點恰恰也是它的致命弱點。因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要擁有智力之外,還要有很多非智力的東西比如情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會出現人格的分裂或人的異化。這些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領域執行至今,已經逐漸顯現出危機。

  1當前的幼兒教育內容過於偏離幼兒成長髮展的實際。當前因為受到傳統陳舊思想的影響,導致了幼兒教育內容過於偏離幼兒成長髮展的實際。內容的選擇和課程設定都與幼兒的實際脫鉤,違背了幼兒的成長規律。比如在幼兒教學中往往是過多的注重知識的傳授和灌輸,成人化教育趨勢明顯。還有就是不發幼兒園過於標新立異,忽視幼兒成長髮育的客觀條件,任意增加教育內容和難度,超過了幼兒的接受能力。

  2幼兒園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後。當前幼兒園陳舊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對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也起到了阻礙作用。比如有的幼兒園因為缺乏管理的具體目標,管理模式粗放,經常是工作雜亂無序,教育行為只憑工作上的熱情和經驗。還有的幼兒園辦學只是為了賺取利潤,很少去認真思考如何才能改善辦學條件和提高教育質量。

  3目前的幼兒教育思想落後,教學方法也過於老套。當前很多的幼兒園教師教育思想非常落後,有的想當然認為幼兒教學也就是幫家長看孩子,無需教授什麼知識,還有的認為幼兒教育就是準小學教育,需要教授類似小學內容的語文和數學知識。另外,當前的幼兒教學方法也很少去從幼兒生長髮育的實際去考慮幼兒教育,很少去關注幼兒的能力和興趣的培養,教師總是不停的講知識和提出要求,幼兒只能被動按照老師的要求強行記憶一些所謂的知識。

  二、幼兒教育的誤區

  造成幼兒教育如此現狀的根源在於我們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育的定位出現了偏差。我們應該明白,社會生活正是因為個體的多元性而顯得精彩,而教育理念特別是幼兒教育理念是屬於人文學科範疇而不是自然科學範疇,它必須包涵和豐富人的個性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作為人文科學範疇的幼兒教育理論,其研究的物件並不是與主體無關,主體也不是與客體分離,而且,往往正是主體對客體的參與才使得其物件能被認識,其真理能被理解。

  人才是教育的目的,不論是國家、社會、或是個人,都希望教育使人成材。但問題是使人成材不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合群的社會人。如果教育的最終目的只是使人成材,並且讓這種思想成為流行的教育理念的話,那麼在實踐中會演變出這樣一個事實: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讓學生有一技之長而不管其是否具備良好的社會德性就成了教育的唯一價值取向。其後果是,每個學生在教育體制中完成教育後,或許會擁有各種技能,但很難有健全的人格。

  但問題是,包括很多教師在內的流行觀念認為,名和利就代表著成功,所謂“成功人士”就是賺了錢,出了名的人,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學生的分數越高,老師就越認為他是好學生。這種觀念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老師教育學生的目的不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是追求學生成績。自從自然科學誕生以來,以其精確性而風靡全球。不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作為研究進路。但對幼兒教育理論帶來的最根本弊端是造成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割裂。

  三、幼兒教育觀的探討

  馬克思指出,全面發展的個人也就是能夠適應極其不同的勞動需求並且在交替變換的職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後天的各種能力得到自由發展的個人。就幼兒教育而言,就是要“以人為本”並以此要求社會、家庭、學校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遵循人成長的規律,以人的成長為教育價值取向,讓學生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品格,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通過獲得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的能力以培養他的幸福感並由此讓他幸福的生活著。不管教育有何種功用和貢獻,有一個很世俗的事實是: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所謂人才是先成人後成材,成不了人就成不了材,即使他擁有超強的技藝,也同樣會被社會邊緣化。而“成人”指的是具有做一個合格公民的基本身心條件,諸如形成良好的品德、崇高的責任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正常的智力水平等,這是作為一個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對從事何種工作的人來講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因為,盧梭提出了最好的解決之道:“一、從我門下出去,我承認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侶,他首先是人”。也就是說,對幼兒教師來說,在教育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在思想觀念中要把學生當作一個未來的社會人看待而不能把學生當作棟樑對待;二、“你要記住,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成為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並不是由於他的無知,而是由於他自認為知。正是由於幼兒涉世不深,對人對事大體是處於一種無知狀態,所以幼兒沒有犯錯的能力。對於任何一個幼兒而言,其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動首先是為了保持其生存和幸福,所以,在評價所有一切自然的物和人造的東西時,他所根據的是它們對他的用處以及它的安全,生存和舒適的顯而易見的關係。他的話語都忠於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完全是出於他自己的心意,是否需要是幼兒作出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行為是否會給他人造成損害以及造成什麼樣的損害,幼兒是不會加以考慮地,也沒有能力加以注意,所以教育者必須具備這樣一個常識:幼兒沒有判斷能力,其行為的作出是以其喜好和需要為動力和出發點,教育者在評價幼兒的行為時就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教育者在對幼兒作出評價性行為時應以為是否有利於其成長而不是以是否有利於自己管理為標準,與此同時,教育者還應該採用大禹治水的疏導方式來矯正幼兒的行為。

  總之,幼兒教育是一切其它教育形式的基礎,所以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同樣也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援。幼兒教育事業現今已有巨大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幼兒教育事業從業者努力改變的,希望今後不久幼兒教育事業能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廖志濤.走出幼兒教育的誤區[J].中國機關後勤,20029.

  [2]劉銀珍.淺析幼兒教育的特點及其保障機制建設[J].學理論,20127:167-168.

  [3]王文勇,林強,王啟明.簡談我國幼兒教育的幾個問題[J].新東方,20122:75-79.

論以人為本的教育論文
論現代教育與網路發展的論文
相關知識
論現代幼兒教育的論文
幼兒教育的論文免費例文
幼兒教育的論文發表
幼兒教育的論文免費
農村幼兒教育的論文
淺談幼兒教育的論文
淺談中國幼兒教育的論文
有關日本幼兒教育的論文
論幼兒教育的論文
關於家長幼兒教育的美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