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戰略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基於我國現實國情,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發展仍存在相當的難度,推進這場改革的關鍵在於通過何種方式或途徑以有效地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等教育管理問題解決策略

  摘要:高等教育是進行知識文化傳輸的重要場所,也是國家培養高階人才的重要基地。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高等教育在新時期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在詳細調研的基礎上對高等教育中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並且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希望我國的高等教育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管理;法治建設;有效措施

  0引言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國的高等教育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高等教育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培養和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高等教育為我國培養了大批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的高等人才,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高等教育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進而有效解決,我們才能更好地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為實現中國夢,為努力建設新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1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法治建設方面

  高校是進行文化傳播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在高校中進行法治建設,不僅能夠使高校更快地適應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需要,更能夠有效促進高校的發展。在加強高校法治建設的過程中,高校由此培育出來的法治理念更是與我國的法治文明和中華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的關係。實際情況是,我國高校的法治建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校紀校規幾十年沒有變化,根本就不能有效適應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非常淡薄,在高校中法制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這些都需要高校及時進行立法建設,對一些陳舊落後的校規校紀進行及時的清理,儘快解決我國高等教育中法律法規嚴重落後的現狀。

  1.2專業結構和課程設定方面

  在傳統的大學教育中,我們一直重視把整個學科體系作為中心進行課程開發,這樣就導致理論知識非常系統完整,但是我們對社會需求的把握不夠及時有效。什麼樣的教師就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嚴重限制了人才的發展。傳統的高等教育中,理論性的課程非常多,必修課非常多,但是實踐教學課和選修課非常少,在進行專業教育的時候,往往墨守成規,沒有良好的創新精神,不能有效適應社會的發展。

  1.3教育機會公平方面

  近年來,高等教育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有效地增加了入學機會,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使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受教育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高等教育應該是公平的,教育公平對於滿足群眾的接受教育需求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高等教育只是實現了初步的公平,在很多領域和很多社會階層並沒有完全實現公平化。

  1.4高等教育管理隊伍人員素質方面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在高校管理隊伍中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程度也比較低。許多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的主動性不高,在工作中效率低下,思想觀念陳舊落後,這些不利因素都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1.5職業素質培養和就業指導方面

  從目前的就業狀況來看,我國高校畢業生在工作中缺乏的不是理論知識以及工作經驗,欠缺最嚴重的是職業素質。隨著這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企業在面向高校畢業生進行招聘的時候,開始更加關注應聘者的職業素質。在高校教育期間,重點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方面的教育,可以提升大學生整體質量和提高高校的社會聲譽。

  2解決高等教育管理中問題的有效措施

  2.1加強依法治校

  1加強法治理念教育。高校在進行學生管理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樹立法律至上和公平公正的理念,高校的管理者以及教師應該帶頭積極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努力提升自身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以及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依法管理和依法教育,努力加強對學生法律法規意識的培養和理念的灌輸。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進行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如開展第二課堂或者是在法制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在學校集體活動中積極開展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教育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法制法規學習氛圍,積極推進校園法治建設程序。

  2完善學校章程與制度。要在積極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條例,要儘可能地制定公平公正的規章制度,在最大範圍內合理地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要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學生和教師作為主體進行法制建設。

  3建立健全校園民主監督機制。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是進行校園法制建設的有效保障,在進行學校的法制建設的程序中,要積極建設民主的法制建設監督機構,有效發揮學校的監督職能。通過讓學生和教師參與民主監督的方式提高教師和學生參與法治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校的管理部門中,充分發揮紀檢部門和審計部門的工作職能,及時公開高校的校務建設情況,為民主監督提供便利。

  2.2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定

  高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階人才,所以高校在開展一系列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一點作為學校工作的中心,只有緊緊圍繞人才培養這一中心,我們才能更好的進行高校教育的課程設計和教育模式的轉換,我們在構建課程體系的基礎上,要進行教育方法的深入改革,把傳統的封閉式教學轉換為新時期的大課堂教學,充分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要求進行因材施教,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2.3高等教育要改革創新

  1改革教育管理中的不公平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腐敗和違法現象,特別是一些地區實行考生低分錄取或者是保送錄取等政策,這不僅嚴重影響到了教育的公平,更對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在進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堅決革除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的規章和制度,一定要在高等教育中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確立學生在高校中的主體地位。同時積極發揮學生在高校建設中的監督管理作用,讓學生成為學校和自己的主人,使高校真正實現教育民主。在學術方面,學校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確保學術的嚴肅性,完善學術評估的相關工作體系。

  2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在進行高等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做好整體設計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統一管理思想,做好重點管理,把教育實踐和辦學工作積極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積極更新教育思想,創新管理理念。

  2.4加強高等教育管理隊伍建設

  1切實提高管理人員素質。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的管理隊伍也應該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不斷強化自己的理論知識,充實自己的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們在積極主動學習其他高校管理經驗的時候,一定要切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所學到的先進管理經驗,有針對性地更新自己高校的管理工作制度,開闢適合自己的管理道路。

  2建立科學的人員評價標準。每一個高校都是一個小型的社會,高校的組織結構十分複雜,行政組織有不同學科和不同層次的區分,所以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們的高校管理人員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學術能力和學術水平,與此同時還應該具有非常強的管理能力。高校只有切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高校管理,建立科學的人員評價標準,努力培養優秀的管理人才,才能不斷完善高校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高校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

  2.5加強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和就業指導

  一個符合現代化社會需要的人,一定一個人格健全,思想健康,具有一定技術和知識的人,所以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僅要傳授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要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把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作為人才培養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把“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大學生職業素質拓展”等課程作為課程設計中的一部分。此外,高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素質。

  3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高等教育的核心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在高等教育中一定要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大學生作為重要目標,高校建設只有緊緊圍繞這一方針,才能有效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韓喜平,常豔芳.論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路徑[J].大學教育科學,2010.3:45-50.

  [2]張慶明.論我國高校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方式的轉變[J].民營科技,2009.3:105.

  [3]王莉芬.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借鑑[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62-165.

  [4]徐強.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1.35:245.

  [5]曾冬梅,黃國勳.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略——從教育的內外部關係規律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教育與現代化,2002.2:79-80.

  [6]謝延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5-8.

  [7]張彪.淺析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山東工業技術,2013.14:250.

  範文二:高等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高等教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其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促進優勢學科和薄弱學科均衡發展;激勵政策要兼顧基礎學科和專業學科各自的特點;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科研和開發為教學服務的理念;充分發揮不同層次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學生誠信和教師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全面提升師生素養;學生要自強自立、尊師愛友、勤學好問,有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積極支援班幹部工作,遵章守紀。只有紮實做好這些環節的工作,才能促進高等教育可持續地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是立國之本。高等教育是整體國民教育的重要支柱。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其健康發展的切實保障。建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管理日趨成熟和完善。但也難免仍有偏頗之處,極端失衡之時,常發生對個人、集體乃至社會有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問題有涉及教師管理方面的,也有學生管理方面的,也有全域性性的。比如,不能處理好優勢學科與薄弱學科之間的關係,為迅速提高學校學術知名度,向優勢學科制定一邊倒的激勵政策,致使薄弱學科的發展更是雪上加霜,舉步維艱,學科之間的發展嚴重失衡,繼而影響整個專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影響薄弱學科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不能正確處理基礎學科與專業學科發展之間的關係,為了迅速提高科研經費總量校際間的排名,激勵政策與科研經費持有量掛鉤,間接地向專業學科傾斜,也嚴重影響了基礎學科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不能正確地處理好教師教學、科研和開發工作之間的關係,由於教學工作與學校的知名度不能直接顯著掛鉤,從而制定政策時輕教學重科研與開發,致使有些教師在教學上投入精力不足,基本上是疲於應付,造成教學質量明顯下滑,同時也影響認真從事教學工作教師的積極性;不能正確處理不同層次教師之間的關係,論資排輩,給年輕教師職稱待遇等方面設定過多苛刻條件,或者只考慮近期科研成果對學校學術地位提升的貢獻,不考慮有較深資歷教師對學校貢獻的歷史沉澱,都會影響一部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學生誠信和教師敬業素養存在不足,考風不正,違反考紀的事件還不能完全杜絕,嚴重影響健康學風教風的樹立;個別學生生活習慣不良,不能正確處理和其他同學之間以及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極端惡性事件時有發生;一些學生還不能高度領悟學習的目的,造成學習態度不端正,積極性不高,成績不佳,對前途感覺渺茫;有些學生還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係、普通學生和班幹部之間的關係、缺乏對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敬畏,損人利己,急功近利,集體榮譽感淡漠,紀律渙散,不服從班幹部管理甚至發生矛盾的事情時有發生等。把握好高等教育這些方面正確的辯證關係,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針對所存在問題應採取的對策

  一各個學科之間要均衡發展

  學科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有客觀原因,如實驗室規模和硬體裝置條件差異、部門隸屬關係不同、地理位置優劣等。也有主觀原因,如歷史沉澱是否厚重、人員結構是否合理等。對於優勢學科,做到有所謂,給予特別的激勵政策,錦上添花,使其在國內甚或在國際上名列前茅,由此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繼而帶來物質和聲譽上的豐厚回報,進入良性迴圈。這樣做無可厚非。但是,高等學校最終是要以培養高質量的專門人才為目標。對每一個專業都有一個自身所要求的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些知識體系需要若干個學科來支撐,缺一不可,不可偏頗。任何一個學科實力的缺陷都會影響培養的整體質量水平。所以,對於相對薄弱的學科同樣需要加大力度進行扶持,做到雪中送炭,這是保障乃至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採取的手段。否則,由於畢業生質量的下降,學校聲譽勢必會受到拖累,優勢學科所帶來的亮點也難免會曇花一現,不可能做到可持續科學穩定發展。

  二基礎學科與專業學科區別對待

  科學發展有其自身規律。科學發展的源動力是社會實際需要。專業學科與社會實際結合緊密,源動力的敏感性最強。社會實際需要一旦出現,直接催生的就是相關專業學科的成果,當然也伴隨著與之相稱的豐厚回報。專業基礎學科為專業學科提供理論保障,隨著社會需求相應科學問題的深入,會逐漸觸及,其價值也會逐漸顯現出來。基礎學科為專業基礎學科提供全面的理論支撐。其受社會實際需求的影響最不敏感,滯後程度最大。但是,最終所涉及到的基礎學科科學問題,也是最根本的、影響最深遠的,所帶來的是社會實際深層次的全面進步。根據這樣的科學規律,對專業學科、專業基礎學科和基礎學科政策上應區別對待。否則,會起到拔苗助長、殺雞取卵的負面效果。專業學科出成果的週期最短,專業基礎學科次之,基礎學科最長。對專業學科可以要求其緊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快出成果,快出效益。對基礎學科要耐得住寂寞,允許其做一些短期內無顯著成果的前期紮實工作。對於專業基礎學科的情形介於兩者之間,一方面鼓勵其對社會實際問題進行昇華,創造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對所涉及的科學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凝練,尋求更深更廣更紮實的知識儲備。

  三明確教師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

  高等學校教師承擔著教學、科研和開發等各類職責。要正確把握這些職責之間的辯證關係。高校教師應該以教學為中心,科研是為了保證理論水平的不斷提高,開發是為了應用實踐能力的不斷加強。不可顛倒。科研院所的中心工作才是科研,生產實體的中心工作才是開發。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和開發上,勢必會削弱教學工作精力的投入,影響教學質量。高等學校各項政策的出臺都不應該動搖和削弱教學的中心地位。

  四充分發掘教師潛力做到各盡其能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對人才培養力度的逐漸加大,高校高層次教師也不斷得到補充,現階段基本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局面。老教師具有教學經驗豐富,對問題洞察力敏銳、分析能力強等特點。年輕教師掌握計算機、外語等工具紮實,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無論是在教學工作中,還是在科研和開發工作中,構成一個有機的相互協調的集體。老教師為年輕教師傳授各方面的經驗,指引科學研究的方向;年輕教師為老教師提供先進的計算、交流的工具和新思維,共同促進團隊和學科的進步和發展。科研方面激勵拔尖人才湧出的同時,也要給予普通教師經費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如前所述,科研是為教學服務的。科研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使教師把握該學科科學理論的前沿。只有高等教育所有參與的教師整體水平得以提高,才能促進高等學校整體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五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嚴肅考風考紀

  考試是課程結業的衡量手段。考試成績是檢驗教學各個環節完成效果的重要指標。對學風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目前我國高校基本都實行了學分制。但嚴格來講並非完全的學分制,課程學分申請並非無條件完全開放的,具體安排也沒有完全自由申請的常設機制。這種安排介於學年制和學分制之間。這也是由目前整體高等教育所處環境的狀況所決定的,也是與之相適應的。學生誠信、教師敬業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還需要繼續加強。現階段若貿然實施全方位的學分制,則會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管理秩序。但最終學年制必然要走向學分制。目前學生誠信還存在著缺失,考試作弊等不良考風考紀現象依然存在,實行完全學分制,會對誠信考試的學生造成不公平,對學風產生負面影響;同時,有些教師敬業等價值觀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通過各種渠道讓教師從命題、閱卷等環節予以不正當的照顧,也會敗壞教風,從而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引發校園諸多不穩定因素。在學年制向學分制過渡的現階段,對選修課和必修課區別對待,必修課嚴把課堂教學、課後作業等各個教學環節,選修課則主要關注結課成績考察環節,是完全正確的。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專業知識延伸的方向;同時,在學風教風有待提高的情況下,保證必修課的教學,避免畢業生質量產生太大的波動。[1]

  六學生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建立正確人際關係

  學生入學後要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其年齡基本上也都在十八歲以上,屬於成年人,是公民,有選舉權、被選舉權以及其它憲法賦予的權利。就不可能像中學以前的生活,都被家長和老師包辦。要開始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無論做什麼,都要先會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機體健康的人。“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個口號應該響應。生命在於運動。還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等良好的生活習慣。繼而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遇事要學會“零彙報”,不要“無彙報”。開學回到了學校,要主動給父母報聲平安。老師給佈置的任務,要有始有終。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有個迴音。這樣老師才能及時瞭解動態,以便更好地把握程序或對計劃做出靈活的調整。老師和家長對學生教育的目標是高度一致的。學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就應該聽老師的。老師固然也有錯的時候,但應該都是善意的。既然老師閱歷比學生豐富,雖然不能保證每次決定都是完全正確的,但對的概率總應該比學生一無所知隨機選擇對的概率高。要懂得最基本的禮儀。比如接、打電話等。給父母、老師打電話,要先告知對方自己是誰。接聽父母、老師的電話,應該最後結束通話。善待同學和室友。能在一起學習生活是一種緣分,要互助互愛。

  七學生要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

  毫無疑問,學生主業是學習。中學階段,教學內容會反覆地講。特別是高中階段,提前一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就把課程內容講完了,剩下時間就是複習。而大學每門課都有其教學計劃。最好通過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課後溫習、做作業、章節小結以及結課前總結等多個環節訓練達到對內容的掌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大學擴招前,學生有固定的班級自習教室,課表上也都安排有各課自習輔導的具體時間。大學擴招之後,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都給師生交流帶來了諸多不便。現在有問題最好抓住課前課後的時間找老師及時答疑。事後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如即時通訊工具和電子郵件等,和老師進行聯絡。學會知識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增強獲得知識的能力。還要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以使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得到普遍提高。學生將來應該漸次成為能自食其力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優秀的人。學習之外業餘生活可以是豐富多彩的。應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學好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創新,應該是主流,是成功率最高的。至於其它,在法律和各項規章制度允許的範圍內,只要自己感興趣,都可以去嘗試。首先要做必須做的事情,其次是做喜歡做的事情。學生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學習,學好專業知識。其次是做喜歡做的業餘的事情。首先要成為合格的某專業學生;有精力和能力的話,其次成為有某項業餘特長的某專業學生。當然也不排除例外。大學稱之為大學,就應該是開放的、包容的。容納不同型別的人才,容許各種各樣成功道路的存在。比如畢業之後走上管理工作崗位的,他們在學校也有很多就是專業學習上的佼佼者。這正是“通過學習專業知識,增強獲得知識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素養”的實證。可以把必須做的事情和喜歡做的事情顛倒。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不止一二。但是追求成功的同時,就要有承受失敗的思想準備。成年人,應該有所擔當。教師講好每一節課,是其基本職責。結課時能否及格是有教學大綱作為客觀標準的。最終能否畢業也是根據專業培養計劃來執行的。評判的過程不應該夾雜任何人為的因素。某門課不及格,僅僅表明這門課本次考試時學生沒有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不能畢業也僅僅表明這一階段學生沒有完成該專業培養計劃。對此不應有任何褒貶之分。[2]

  八學生要有集體榮譽感遵章守紀

  從原始社會一個人鬥不過一頭野獸,需要兩個人合力開始,就有了協作。這兩個人,也就構成了一個最小的集體。班級集體也必然是內部所有同學的有機結合。任何一個有活力的集體都有相應的行為準則。班級政策的制定屬於規劃中的最優化問題。最優化決策有相應的約束條件和目標函式。班級的政策是在整個班級內實施的,並且目標是要使整個班集體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把目標函式設定為個人的利益最大化,則每個人得出的決策過程會各不相同,也肯定都不會與班級利益最大化的決策過程完全吻合。個人的利益最大化相應的就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的自私的一面。要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要有犧牲小“我”顧全大“我”的思想準備。全體同學都是生活在這個班集體裡,如果不能通過每位同學的努力,使所在班集體的利益實現儘可能的最大化,整體上班集體裡每位同學的利益也會更遠地偏離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班集體政策的制定、執行和監督必須有相應的主體。有班集體必然要有班幹部。有民主必然要有集中。某項政策出臺之前要充分醞釀討論、發揚民主,但最終制定和執行必然要有集中。為了抑制每個人自私的一面,政策的執行必須要有有效的監督機制。當然,學生管理能力鍛鍊也是整體素質提高的一個重要方面,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等過程的參與要有儘可能大的廣泛性。甚至,鍛鍊是首要的,榮譽是其次的。如果最終班幹部是競爭上崗,獲任班幹部要對其他參與者有感激之情,因為有了後者才更大程度地調動了前者積極性,激發了其聰明才智。其他參與者也要對獲任班幹部表示祝賀,承認現實,把這個過程作為一個歷史事件翻過。回顧既往,如果之後走向社會從事管理工作,在學校裡班幹部這項具體榮譽與最終所能達到職位的高低並不完全成正比。所以,對此儘可平靜面對、坦然處之。學校各項政策制定之後就要切實地執行。至於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必要的動態變化,則有待不斷完善和修訂。但在某個階段,就像遊戲規則,既然是一個參與者就要嚴格遵守。如在足球比賽裡,你可以選擇犯規去延緩或徹底瓦解對方的進攻,但對接下來裁判給予你的黃牌甚至是紅牌也要欣然接受。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揚每個人有利於班集體的善,抑每個人有損於班集體的惡,這是必然的。制定和執行政策的個體利益與班集體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為了避免制定和執行政策的個體,由於一己私利可能給班集體利益造成的損害,就要對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監督權屬於班集體,屬於班集體的每個人。班集體是其每位成員的班集體。只有當班集體利益取得了最大化,才能整體上實現班集體中每位成員的利益最大化。班集體的每位成員都應該為班集體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

  三、結束語

  高等學校優勢學科與薄弱學科必須均衡發展,做到點面結合,既做到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既突出高度又寬厚基礎;根據基礎學科和專業學科各自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促進各學科全面發展,避免顧此失彼的局面;教師要以教學為中心,樹立科研和開發為教學服務的理念,保障教學工作可持續發展;各個層次教師要優勢互補,制定政策要不同特點兼顧,充分發揮每位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構成一個有機的充滿活力的集體;加強學生誠信教師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樹立積極向上的學風教風,建立健康校園氛圍;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尊師愛友,和睦相處,要認識到學知識、學獲取知識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質的漸次學習目的,做到勤學好問,要樹立集體主義理念,自身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結合,凡事顧全大局,無私奉獻,要積極關心和參與班集體活動,無條件支援班幹部工作,對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有敬畏感,做到有令必行,違紀必究。只有處理好這些方面的辯證關係,才能使高等教育管理有序地可持續發展,教育水平再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李佔鬆.我國本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32:23+39.

  [2]李佔鬆.大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0833:177-178.


高校本科畢業生出國留學狀況的研究論文
高等教育問題論文
相關知識
高等教育戰略論文
高等教育畢業論文
高等教育課程論文
高等教育問題論文
淺談中美高等教育差異論文
初等教育畢業論文範文探討
初等教育畢業論文範本
中專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教育策略論文
廣東高階教育職稱論文
高校體育弱勢群體的成因與教學策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