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體制改革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改革開放以來,以適應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提高民族素質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核心指向的教育體制改革推動中國教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繼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摘 要:黨的報告指出,教育的發展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河南高等教育經歷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要著力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實現科學發展,使河南的高等教育再上新的臺階。

  關鍵詞:河南省;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

  進入新世紀以來,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大形勢,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高等教育在辦學規模、辦學空間、師資力量和辦學實力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貢獻也大比重增加。然而,在擴招大環境下的跨越式發展是難以持續的。高等教育的辦學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造成教育內部的失衡,制約教育的發展,這是與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所不相容的。“高等學校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就必須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教育較其他發達省份還有一定的差距,應該抓住歷史機遇,促進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

  一、新世紀河南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

  在新世紀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中,河南高校的數量增加迅速,從辦學的規模上看,全省高等教育已步入大眾化教育階段。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到2011年年底,河南省共有普通高校包括本科、專科、高職院校117所,其中,本科以上院校47所,專科院校70所。在近幾年高等教育的外延式發展中,由於河南省原有高校不斷合併組建、新高校不斷變化發展,高校數量迅速增加,在校學生數量迅速增加,毛入學率快速提高。河南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00年達到了8.7%,2011年提高到24.6%,提前實現了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目標。河南省高校招生人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從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間,高校學生數增加了4倍多,從2000年的28萬人增加到2010年的149萬人。可以說,河南高等教育的發展,為中原經濟區崛起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二高校的軟、硬體建設得到提升

  從高校校園的建設上看,在各級政府的支援下,大多數高校都建立了先進的新校區,優化了河南省育人環境。為適應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河南省在鄭東新區興建了龍子湖高校新園區,一所所環境優美、功能完善、佈局合理的大學呈現在大家的眼前。全省各地市也相繼為高等教育辦學提供場地,建設集生態、人文、科技於一體的新校園,加速了河南省城市化建設步伐,拓展了河南省高等教育的辦學空間。

  從高校的軟體環境上看,高校教師整體素質明顯提高。河南省高校現有專任教師 82000人,其中8193人具有博士學位,29658人具有碩士學位,達到教師總數的46%;在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中,6478人具有正高職稱,21300人具有副高職稱,達到教師總數的34% 。2002年,原人事部等七部委啟動“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到目前為止,河南省進入“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9人,學術帶頭人已達1230人,其中不少人的研究課題在國內外處於前沿陣地。

  三高校結構得到優化和調整

  重點大學數量、重點學科數量和重點實驗室數量,以及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比例結構等指標,是考查高等教育結構優劣的重要指標。從2000年到2011年,河南省按國家統一部署對高校進行結構調整,將部屬院校劃歸河南省實現省部共建,使河南省高等教育資源得到了明顯擴張。此後,伴隨著國家高校建設程序,河南省高校合併升格,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最近幾年,河南省積極推進大學建設“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屬骨幹大學建設,完善重點高校建設和學科建設的規劃和績效考核辦法,積極爭取特色重點學科建設,實現依靠重點學科帶動重點大學建設,分層次、分批次建設好強勢特色學科、重點學科、重點發展學科。經過幾年的重點建設和結構調整,河南省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達到3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有望達到244個,全省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增強,整體辦學水平明顯提高。

  四高校的社會和科技服務功能加強

  伴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科學技術對經濟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科技推動力對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河南高校不斷加強產、學、研相結合的平臺建設,提升了科技支撐引領能力,開拓了經濟增長方式,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為全省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動力。目前,河南高校承擔的多項國家級科研專案,有一大批已達到了國內外的領先水平。同時,河南省為了加強高校與企業的有效合作,還建有多種形式的科研成果孵化基地,促進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總之,河南高校利用高校的重點實驗室,充分發揮人才、技術、資訊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承擔科技攻關專案,努力開展技術創新,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真正發揮了高校“動力源”的作用。

  高校的科技貢獻率不斷提高,社會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在近五年的科技成果建設方面,河南省獲得的“973”和“863”國家級專案,80%以上來自高校。從科技成果獲獎情況來看,省政府公示的所有自然科學獎都出在高校。在全省科技精英隊伍中,主要學術、技術和學科帶頭人,大都在高校工作。

  二、河南高等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河南高等教育基礎差、底子薄,從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起點上看,這一基本省情並未得到根本改變,與河南現代化建設對人才資源的迫切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河南高等教育事業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辦學觀念落後

  目前,高等教育還有很明顯的應試教育的傾向。高等教育發展的觀念有待進一步轉變。要培養新型創新人才,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培養現代化思維、創新化品格,具備國際化視野和理念。河南高等教育的發展有待探索出一條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道路。

  二高階人才匱乏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是辦學理念、人力資源的競爭力。河南的高校嚴重缺乏學科帶頭人,缺少大師和名師,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影響到高校的內涵建設,影響到高素質學生的招收,影響到未來學科建設的發展。另外,河南高校在辦學特色、管理體制和校園文化諸要素建設上落後,輻射力和凝聚力不強,競爭力不足。   三整體佈局不合理

  由於盲目追求高、大、全,部分高校將大學之間的正常競爭,演繹成規模、門面和硬體的競爭,沒有注重質量、特色和內涵建設。有實力的學校集中在省會,地市教育資源有限;不同型別的高校在辦學層次和人才培養模式上雷同,專業學科沒有出類拔萃的特色優勢。河南省目前還沒有一所“985”院校,“211”院校也僅有鄭州大學一所,博士點、碩士點嚴重不足,高層次、有特色的教學科研型學校較少,重複建設、定位相同、專業相似的學校較多,成為制約河南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一個瓶頸。

  四經費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是一種有限的優質資源,其規模受國家和社會投入的制約。隨著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國家和社會的投入總比例逐年下降,使河南高等教育的投入明顯捉襟見肘,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速度緩慢。從普通高校教育事業費增長情況來看,河南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河南省2009年生均預算內事業費支出在全國居第28位,與其他高等教育發展規模相當的省市相比,經費投入明顯偏低。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經費投入,與發達省市相比有較大差距,根本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

  三、河南高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建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0年》明確提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河南省高等教育事業要著力提高人才培養水平,著力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著力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著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從注重量的外延式擴張轉到注重質的內涵式發展,促進全省高等教育科學發展。

  一樹立內涵式發展理念

  建立一流的大學不能囿於高校自身的發展軌跡,要在發展觀念和發展道路上有新突破, 跳出本校本省的藩籬,具有國際化大視野、多元文化視野,使河南高校在發展觀念和發展思路上更具前瞻性。在與時俱進大膽創新的方針指引下,著力於高校的內涵式建設,使河南省高校的發展走上康莊大道。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師生比16∶1來計算,河南高校教師隊伍還需要繼續擴大。在現有教師力量短缺的情況下,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師的潛在優勢,鼓勵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多從事教學工作,提倡教授、院士多給本科生上課;高校園區內的學校可以互聘專家、學者和教授,互相承認學分,允許學生跨校選課。要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注重教師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增強他們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

  三注重特色品牌建設

  高校的競爭不僅是綜合實力的比拼,更是發展特色和個性差異的凸顯,我們要在辦學特色上有突破。中州大學的聾啞生班就是立足於自身辦學優勢,得到社會認可的、人無我有的特色教育。高校要主動配合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進一步優化院系設定,調整學科專業結構,解決人才培養雷同、辦學定位趨同和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問題,做強高等教育的品牌特色。

  四爭取政策支援

  政府管理部門需要統籌兼顧,充分發揮政策的調控和導向作用。我們要提高高等教育資金的使用率,必須建立以績效評價為主的投入機制。河南高等教育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高核心競爭力,不僅要合理科學使用經費,而且需要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的投入機制,開拓多元化高等教育經費投資渠道。另外,質量是發展內涵式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政府要重視質量規劃,樹立多樣化的質量觀,使高校內部加強質量控制,構建“政府巨集觀管理、學校自我保證、中介評估服務、社會需求調整”的內外結合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五踐行“負責任的教育”,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負責任的國家需要負責任的教育,要成為負責任的國家和民族,必須辦好負責任的教育。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責任心是一個人品格和能力的承載,是一個人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要素。高校也一樣,要辦好負責任的教育,必須依靠負責任的學校;要培養負責任的學生,最終必須依靠負責任的校長和教師。河南省的高校要在承擔社會責任上有新突破,社會責任是高校承擔的獨特使命與責任。近代中國的北大、清華、西南聯大等,很好地履行了大學的社會義務和責任,為中國造就了許多熱血兒女和博學鴻儒。當今的高校更應當勇挑社會重擔、引領社會進步、宣傳主流價值、規範社會價值觀,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陳娜,劉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策略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7.

  [2]張大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11,5.

  [3]蔣建華.踐行“負責任的教育”[N].光明日報,2013-04-01.

淺析中西方高等教育的比較論文
中美教育差異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中國教育體制改革論文
依法治國法律體制改革論文
中國教育體制論文
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論文
中國教育之我見的論文
論中國教育不平等的論文
電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論文
基於電子商務企業崗位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論文
公共財政與稅制改革論文
中職教育實習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