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本科自考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不僅要求護士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能,同時對護士的自身涵養、語言、儀表、服務意識以及協作精神都有一定的要求。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談無縫隙護理管理對護士工作積極性和護理質量的影響

  [摘要] 目的 研究觀察無縫隙護理管理對護士工作積極性以及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以2015年1―3月作為對照組,另以2015年4―6月作為實驗組,分別方便抽取護理人員共30名作為研究物件。對照組採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實驗組採取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對護士工作積極性以及護理質量水平方面的差異進行對比。 結果 實驗組護士工作積極性評分均值為9.0±0.5分,明顯高於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溝通、健康教育、病例書寫、病房管理、以及護理操作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於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引入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可改善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對提高護理質量水平有重要影響,值得在實踐工作中推廣應用。

  護理服務作為對臨床治療的輔助性活動,其質量水平的高低將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預後水平產生直接影響。護理管理模式的科學選用已成為保障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前提所在[1-3]。如何通過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實現護理質量的飛躍,已成為當前醫院管理者高度重視的研究方向之一[4]。無縫隙護理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管理工作模式,以滿足患者需求,提高護理滿意度為目標,徹底打破傳統護理管理中存在的條塊分離局面,力求消除各種縫隙因素,以實現全面、完整的管理[5-8]。為研究觀察無縫隙護理管理對護士工作積極性以及護理質量的影響,該研究中以2015年1―3月作為對照組,另以2015年4―6月作為實驗組,分別抽取護理人員共30名作為研究物件。對比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與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作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2015年1―3月作為對照組,該組中方便抽取護理人員共30名作為研究物件;另以2015年4―6月作為實驗組,該組中方便抽取護理人員共30名作為研究物件。均事先告知所有護理人員研究內容與方法,徵得護理人員同意。對照組所抽取護理人員中,男性為1例,女性為29例,年齡區間為20~42週歲,平均年齡為28.5±1.5歲,工作年限區間為1~15年,平均年限為6.5±0.9年,3例為主管護師職稱,3例為護師職稱,24例為護士職稱;實驗組所抽取護理人員中,男性為2例,女性為28例,年齡區間為20~42週歲,平均年齡為27.5±1.3歲,工作年限區間為1~13年,平均年限為6.2±0.5年,3例為主管護師職稱,3例為護師職稱,24例為護士職稱。對比對照組、實驗組護士人員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中採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不做特殊處理。

  1.2.2 實驗組

  實驗組中採取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成立無縫隙護理管理工作小組。將科室護理人員按照護理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年限、專科知識、以及職稱等級,結合護理人員自身的性格特徵進行分組,實施責任包乾制,對職責範疇加以量化,以明確各位護理人員應承擔的職責。科室護理人員可劃分為多個責任小組,每個小組內宜設定5名護士,其中1名為組長,1名為責任護士,3名為護士,在年齡上進行老、中、青搭配。

  3名護士主要負責對患者生活起居的護士以及無創技術基礎操作,1名責任護士主要負責有床技術操作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與健康宣教,指導護士展開基礎護理工作,1名組長則負責對患者各項技術性的治療與護理管理。護士長要求護士做到對患者的每一項治療內容及護理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準確、及時、有效執行醫囑,保證患者的安全。同時參加疑難病例的討論和負責危重患者的有創治療、高技術性的護理工作。

  並通過查房、開例會等方面對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監督;②科學排班。科室護理人員的排班方案需要作出合理改進,實施人性化的彈性排班制度。其中,護士長按照行政班上班,責任班相對固定,同時實施大夜班、小夜班雙板制,實施8h在崗以及24 h全程負責的工作制度。護理人員對班次有特殊需求時需要提前1周時間提出報告,由護士長提前1周將班次安排好。在高峰時間段、薄弱時間段、以及夜班班次中加大護理人員的配置比例,緩解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需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年限,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在病區護理部排班本首頁中增設排班留言卡,其作用於是方便有調班計劃的護理人員將申請填寫在上方,以便及時作出調整,確保護理的持續性。

  同時,護理部需增加設定1名機動性護理人員,以不影響護理工作正常執行為前提下進行調配。同時,排班中還需要遵循新+老的原則搭配,以便對患者進行連續性的動態觀察與整體性護理;③構建三級式質量監控工作體系。選擇醫院優質護理示範工程領導小組、護理部質量控制工作小組、以及病區護理服務質量控制小組共同展開對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執行情況的監督控制。定期考核護理質量,對護理制度進行量化處理,以物質以及精神獎勵無縫隙護理管理中表現較佳的護理人員。同時,在考核中需總結組性的問題與缺陷,提出整改意見與要求,進而構建一個具有的全方位、主動性、以及個性化的無縫性護理管理系統。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個組護理人員在工作積極性以及護理質量水平方面的差異。工作積極性用自擬調查問卷進行評價,總評分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人員積極性越高;護理質量水平共設定護理溝通、健康教育、病例書寫、病房管理、以及護理操作五個專案,單項評分割槽間為0~2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佳。

  1.4 統計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資料採用SPSS13.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護士工作積極性以及護理質量水平均為計量資料,用x±s表示,採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士工作積極性對比

  實驗組護士工作積極性評分均值為9.0±0.5分,對照組護士工作積極性評分均值為7.6±0.2分。實驗組護士工作積極性評分明顯高於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596,P<0.05。

  2.2 護理質量對比

  實驗組護理溝通、健康教育、病例書寫、病房管理、以及護理操作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於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護理質量的提高與護理管理工作的實施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對護理質量的管理是護理管理的核心所在,護理關係必須不斷創新與發展,以保障其有效性[9]。已有資料中認為[10-12]:構建科學、系統的護理管理體系,除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水平,還對護理學科的發展以及護理人才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無縫隙組織這一概念於20世紀90年代產生,首先在美國地區推行[13]。這一組織模式強調以患者的最終需求以及滿意度為指導方向,針對護理管理中存在的條塊分離現象進行改進,以全面管理的方式消除護理服務中存在的縫隙因素,讓患者享受到更加全面與細緻的護理服務。

  我國國家衛生系統自2010年開始啟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性工程活動,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打造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價值備受重視。該模式以現代化的護理管理理論作為指導,以科學管理準繩,自患者入院到出院實施全方位的護理管理[14-15]。在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下,護理工作能夠更加的有的放矢,環環相扣,各個環節密切聯絡,一方面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將“讓患者受益”作為追求目標,體現了優質護理服務的本質,實現了對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該研究中資料顯示,實驗組護士工作積極性評分均值為9.0±0.5分,明顯高於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溝通、健康教育、病例書寫、病房管理、以及護理操作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高於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與在王文?Z,林醒珍在“三位一體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在查房模式的應用分析”一文中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實驗組護士業務知識成績評分為8236±14.8分,對照組護士評分為6235±10.32分,實驗組顯著高於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基本一致,證實研究結論具有可靠性。綜合分析認為: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作為一種科學且先進的護理管理方式,充分強調團隊作用於的發揮,力求實現在護理技術、護理管理、以及護理服務層面的無縫隙。

  在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實施中,各個級別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標準均得到了明確的界定,讓每位護士能夠全面投入到對患者的護理服務工作當中,通過對崗位職能與工作內容的明確,可真正實現崗位、任務、以及責任到人的護理管理工作目標。在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的作用下,整個護理過程變被動為主動,護士參與護理工作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得以提高。加之對排班系統進行了優化,保障了護理服務的連續性與系統性,增加了高峰工作段、薄弱時間段、以及夜班班次中的護理人力,對緩解護士人員工作壓力,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結合上述研究資料可得出結論為:引入無縫隙護理管理模式可改善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對提高護理質量水平有重要影響,值得在實踐工作中推廣應用。

  <<<下頁帶來更多的

護理畢業論文
護理本科生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護理本科自考畢業論文
護理專業本科自考畢業論文範文
業餘護理本科自我鑑定範文
醫院護理自考畢業論文範文
本科自考畢業自我鑑定
成人護理本科自我鑑定範文
護理本科自我鑑定範文
漢語言文學自考畢業論文
本科音樂畢業論文範文
關於工業設計本科生的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