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白楊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教學反思不僅可以反饋出教師們的教學情況的如何,更能夠讓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

  一

  《白楊》取材於六十年代支邊一事,寫一位新疆工作的父親,帶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藉以表達自己紮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裡需要,就哪裡紮根、發芽、成長。、

  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支邊者的高尚品格。這樣,借物喻人就成為本課教學之重點所在。因此,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是本課之教學目標。要完成這一教學目標,一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爸爸的話及最後一節的含義,二要抓課文中的聯絡點,即把白楊品格和爸爸的心願聯絡起來。這就是為本課教學樹起的“靶子”,本課的教學定位、定向於此。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突出以下幾點:

  一、抓思路,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一,同步進行

  課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楊的形象──白楊的特點──白楊的象徵意義這一順序來組織文路的。文中巧妙地運用了三個問句,承上啟下,串聯全文,句句遞進,引向深入。第一問句“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引出白楊,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第二問句“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理解其“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的特點;第三問句“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理解其象徵意義。教學中,應把三個問句作為“突破口”,並圍繞三個問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之正確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聯絡,挖掘內涵,深入理解體會文中寓意

  應該說,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體會出白楊的象徵意義爸爸的心願,本課的教學目的就已基本達到了。但由於時代的間隔,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願”是很難作到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應採用“上鉤下連”的方法,上接“特點”,下連“三個只知道”,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絡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願,也就是白楊的象徵意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而不知道父母帶他們來新疆安家落戶、紮根邊疆的心願,讓他們在這裡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而不知道邊疆還十分荒涼貧瘠,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文和道達到完美統一,可收到一舉數得之效。

  三、重訓練,以讀為本,兼顧聽、說、寫的訓練

  語文課要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首先須突出“讀”的訓練。可根據課文內容精心安排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默讀、齊讀、有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特別是重點段落的反覆朗讀,會大大增加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促進理解,促使感情共鳴,使語言文字中蘊含著的思想感情,通過口誦心惟,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進行思維訓練。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過程,實質上也是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思維過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思維也漸漸深入,對問題的認識就會逐漸深化。尤其是通過本課所設計的根據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的訓練,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對思想內涵的理解深度。再次應說、寫並舉。理解白楊的特點,要通過抓關鍵詞句完成。即找出“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這兩個句式歸納出白楊的特點,並相機用這兩個句式練說;等到理解了白楊的象徵意義這段文字後,再帶著對邊疆建設者的崇敬與愛戴,讓學生用這兩組句式去寫話,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進而可放手讓學生暢談“你父母對你的希望是什麼?你如何去實現它?”從而潛移默化,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

  《白楊》是五年級教材的內容,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課文按照“望白楊--說白楊--希望孩子也成為白楊”的思路,先寫一位新疆工作的父親,帶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裡需要,就哪裡紮根、發芽、成長。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歌頌紮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

  本課教學目標比較明確,在教學中,緊緊抓住題目,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寫作者一家從看到白楊--議論白楊--表白內心的順序;”在內容的理解上,抓住白楊的生存環境--大戈壁,白楊的特點生命力強,白楊的品格堅強、不軟弱、不動搖。結合父親的觸景生情,從沉思--嚴肅--一再沉思--微笑的情況變化,激發學生理解父親此時的心情,特別是用直觀的畫面展示“茫茫的大戈壁和高大挺秀的白楊”,對比強烈,讓學生去感受那淒涼的環境,領略白楊頑強的品性。抓住父親的“含意深刻的話”,激發學生去理解他此時的心情,懂得父親是認真而動情的,品讀出父親對白楊的讚頌與對邊疆的依戀。為理解“爸爸不僅介紹白楊,也在表白自己”打下基礎,讓學生從白楊的特性聯想到白楊的品格,聯想到一位紮根邊疆建設者的內心世界--紮根邊疆不動搖,從而讀通全文。

  在教學中採用“五讀”教學法,堅持從學生的問題切入與跟蹤,不斷調控與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悟讀--交流--彙報”的過程中去把握課文的內容,重視在閱讀中滲透知識點,如:修辭手法的作用等。突出讀的層次:泛讀--悟讀--復讀--選讀--評讀。每一次讀都結合在理解上,使學生在閱讀中促進理解,在理解中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

  但是,由於目標不夠集中,教學中有些環節有走過場的現象,如:關於人物對話的內容與表達方式等。評讀中,學生的能力沒能得到充分發揮。

  三

  我執教的《白楊》一課有許多特點,這裡且不談教學思路之清晰,詞句訓練之紮實,學潮指導之得當,讀書結合之緊密。談談其前瞻性的教學理念和發展性的教學評價及合作的學習的方式。

  一、充分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為語文教學指出了一條很好的教學思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習多積累,重感悟、重內化、重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絡。我在這方面體現得很位。

  首先我以生活作為學生理解課文的最根本的落腳點。《白楊》一課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體會到生活中人們的無私奉獻,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對白楊的敬意,實際上是對建設者的讚美。因而我緊緊抓住樹與人的聯絡。從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去反映無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在教學完第二環節,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讚美白楊樹的內容之後,我又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畫表現出來,學生非常樂於表現自己,同時也體現了個性化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評價的發展性

  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更多地運用發展性的教學評價。評價不再反映僅僅甄別選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我在教學中的評價語較為得當,每一句能恰到好處地敲擊在學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膽的表現,發揮自己潛在能力。

  例如:當一個學生不太敢發言時我這樣鼓勵學生說:“記住把愛心獻給別人,把信心留給自己。”這個學生回答後,我又鼓勵說:“你真了不起啊,朗讀好多麼重要啊,你充分抓住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正是有了這些鼓勵的話,學生才會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總之,我能緊緊以新課標為教學依據,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以教材作為培養和訓練學生能力的線索,我的這節課為語文新課標的實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本課設計如有不當之處,請領導批評指正,使我能茁壯成長起來。

拿來主義優秀教案設計
弘揚憲法精神演講稿
相關知識
五年級下冊白楊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雷雨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美術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