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農業創富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9日

  《》以線上採訪,線下編輯、策劃的的運作方式,以圖文並茂、互動交流的方式,挖掘阿里農業商友以及社會範圍內在農業產業化和電子商務中的成功案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篇1:養殖土雞改變了他的命運

  本期嘉賓:蔡恕金阿里筆名:閩北生態土雞王 公司:建陽土雞蔡氏種雞孵化場

  本期主持:單爭來阿里筆名:展翅高飛890公司:衢州市海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緣於土雞, 從此養土雞改変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他就是我們農業論壇{福建建陽土雞蔡氏種雞孵化場 }蔡總,大家一直稱呼他:“土雞王”想了解他的創業歷程嗎?那就來關注下面的內容吧!

  單爭來:您好蔡總,在農村創業不容易,是什麼原因讓您走上了養殖土雞的致富路呢?那麼初期又做過什麼呢?

  蔡總:創業初期是困難的,以前我也是這樣想,即使現在我也感覺害怕,真的創業經過好難的,初中畢業後我也開始激情創業了,總想辦個廠直接當個老闆,坐坐辦公室指指揮,哪時心血來潮,看到一廣告,生產玻離扦維,包銷產品,感覺美亊來了,到福建南安學了技術,後來才知人家是騙培訓費的,創業熱情被冰到極點,可恨的騙子。創業不成沒辦法,又不願家裡種地,只好選擇打工了,在福州過了三年打工生活,在有次過年回家時看到父親養的土雞和鴨很好賣,我放棄了打工,研究起養殖土雞啝孵化,從此走上這條養土雞到專業育種推廣這條路,一弄做了十多年至今.........,

  單爭來:廣告一般騙人的比較多,還好早點識破,不然就要虧大了的。經過幾次輾轉,走上養土雞的路,並且做了10多年至今,那麼在其中一定也遇到不少困難吧?

  蔡總:創業路上的辛酸太多太多, 養土雞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自1998年以來進入養殖行業,已有十幾年,期間酸甜苦辣真的無法言表,剛從土雞養殖中嚐到甜頭,剛擴大了養殖量,可惡的非典來了,讓我欲哭無淚,收購商不來拉雞,已測大事不妙,大批養殖戶土雞出現積貨,價格一下突破成本線許多,5-6元斤的土雞及幾毛的雞苗連跳樓價都沒人要........。

  好在非典命不長,很快過去,土雞市場出現大轉,成雞收購價從8-10-13元跳躍式漲,從積壓土雞轉眼間出現土雞貨源緊張,因為幾毛的雞苗都無人要,我忍痛養了,結果又帶來想不到的回報,由哭轉笑了

  剛剛轉笑行情也好,我和養殖戶都認為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養殖戶訂苗熱情高,我全心投入土雞苗育種中,向農戶下了大量種蛋訂單,準備狠狠賺它一把,要命的禽流感來了,這次比上次更嚴重了,非但沒人收雞,連吃都沒人吃了,偶的天哪,這是啥世道?大雞沒人要,雞苗,雞蛋沒人要,真讓我欲哭無淚啊,

  經過這兩次連續的折騰,好多養殖戶和雞苗廠倒下了,好在禽流感來得快也去得快,大家懂的,但禽流感同時也為膽大的人創造了又一輪機會,我很無奈也沒辦法養了沒人敢要的苗,忍痛保住了種雞,沒想到禽流感過後,雞苗和成雞收購價直線上走,結果戲劇性的發展又從中轉敗為勝了,外行人也許無法體會其中養殖付出的心血。

  單爭來:也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受到重重打擊,也沒有“倒下”的蔡總,依然忍痛堅持保住種雞,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發展的結果還是不錯的。在此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是堅持,這幾年您又是如何在艱難的路上走出困境的?

  蔡總:這幾年自己總算從風風雨雨中闖了過來,養殖也從最初少量幾百只到上千只, 發展到上萬只, 並和周邊收購商建立穩定業務, 逐步從養殖過渡到孵化相結合,並在雞苗行業波動中不斷擴大,從非典最初原始手工孵化時期,非典後反而結束了手工孵化,弄了臺孵化裝置終於鳥槍換炮了,進入了半自動孵化裝置生產,禽流感時期過後,我又進入第二輪轉型,並上了規模,使用了3臺全自動孵化裝置,在困境中終於堅持下來,並不斷得到發展與壯大。

  單爭來:真像一首歌詞中寫到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祝賀蔡總養雞事業不斷的擴大。可以說現在發展狀況已經在高階運行了,那麼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阿里的?是怎麼想到利用阿里這個平臺,來增加自己的業務,並且對現在的銷售又得到什麼樣的效果呢?

  蔡總:2010年為了更好發展土雞, 我加入阿里,更愛上阿里、迷上阿里了,阿里佔用了我全部業餘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辛苦推廣,今年發揮了效果,終於打破了銷售瓶頸,我的土雞銷售領域終於走向省內外,

  如, 從閩北各縣市走向省內, 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並和同行多個誠信網商有了業務往來,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 合作也得到共贏。

  我相信藉著這個平臺,我們閩北世界文化遺產地[武夷山]優良雞種一定能讓世界同享,: 閩北生態土雞王願與阿里共發展,也願與養殖朋友們攜手並進,共創美好明天!相信有了阿里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單爭來:經過努力帶來不一樣的收穫,也希望今後讓您的土雞“飛”得更遠,與世界同享。最後請您給我們想從事養殖創業的朋友提一些建議吧/

  蔡總:我也打工過三年, 我也不願意做一輩子打工仔;所以我選擇了自己創業, 雖然創業初期艱難, 哪時想學養殖人家不教你呢, 怕你養好了影響市場, 只能到新華書店買養殖書邊看邊學, 記得有次三百多小雞, 得了白痢, 蛷蟲病了用''痢特靈''第二天早上一看暈了''全睡著了''損失夠大吧, 創業初家裡沒錢啊, 咱也虧不起,

  就這樣, 從失敗中總結經驗, 第二次養殖獲得豐收, 給了我很大信心, 哪時上城裡賣雞常想,有一天我也要住城裡來, 擁有一個自己的養殖合作社,我不養雞了我要育好多好多雞苗, 帶領更多的農民養, 讓建陽土雞走出建陽, 走出省內外,如今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終於從農村走向城裡,我的土雞也走向了省內外

  因此奉勸下剛入行創業的朋友幾句話, 把簡單的事情重複做起來,把養雞當做自己的事業,有一天你也會突然發現,創業其實也是很簡單的,關健要有興趣,肯幹, 肯吃苦, 看準一條路, 走下去,路總能闖出, 路是越走越寬的。

  篇2:大學生回鄉從事農業合作社,利用網路一年銷售甘蔗700萬元

  甘蔗種植戶在農家小院排行16,是廣東江門市新會區水潤果蔗專業合作社的銷售經理,沒有成立農家小院時,大家很少交流,就是論壇跟跟帖,小院成立後大家都成了兄弟姐妹,也就多了溝通的機會,最近聊起他的甘蔗銷售,他說“我的所有客戶基本上都是網上聯絡的”,這讓我吃驚不小,一個農業合作社盡然把電子商務運用的這麼好,不能不引起我的好奇。

  隨著交流的深入,發現甘蔗種植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農業合作社銷售人員,還是堂堂中國海洋大學國際貿易的畢業生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甘蔗種植戶的精彩人生:

  筆者:從名牌大學畢業到回鄉從事農業合作社,走的一定很坎坷吧?

  甘蔗種植戶:大學畢業後,我成功考取了公務員資格證書,不過遺憾的是這一證書等同一張廢紙,在現今社會上沒有關係就沒有機會。

  面臨就業抉擇, 我想既然做不了公務員,那就為人民做點事情,我願意選擇農業,我想從農業中做出成績,帶著村民走出貧窮。所以我向我父親提出了承包農場,做大耕戶。這一提議遭到父親極大的反對,因為父親做了一輩子農民,就想著自己的兒子不能再做農民,不願自己的兒子再受同樣的苦頭。

  我不想違背父親的意思,於是萬事從基本功學起,我在電器商場裡幹了一年銷售工作,目的就是練習口才、察言觀色和應變能力;然後我找了一家企業當業務員,到後來自己做起了小生意,事業上還算順利,不過心裡始終還是記掛著家鄉的父母和村民的務農之苦。

  黃皮果蔗,是我們雙水鎮的知名特產,我是一個很喜歡吃甘蔗的人,黃皮果蔗的汁飽、爽脆、蜜甜、口感好的優點使它在我心中排在眾多甘蔗品種之首,我覺得我們鎮這個甘蔗事業應該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在資訊閉塞的當時,價格一直控制在客商手裡,經濟效益不高。有一年的持續的嚴寒凍壞了不少甘蔗,導致農戶血本無歸,我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發誓要改變現狀,讓農戶種出來的甘蔗賣個好價格,讓農戶都過上富裕的日子。

  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黃皮果蔗,我開始在網際網路上釋出了一些黃皮果蔗資訊,此舉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客戶也陸續與我聯絡,從而也提高了黃皮果蔗的價格,也給我帶來了對農業發展的信心。

  父親見我給農民帶來了資訊和銷路,很是高興,並鼓勵我繼續努力,為甘蔗種植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筆者:是啊,做為父母並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離開故土,而是希望孩子體面的活著,一旦做出了成績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為家鄉的父老服務的。

  甘蔗種植戶:根據我自己的規劃,放棄了原來的生意,一心投入我的甘蔗事業上,經過幾年的努力推廣,建立了一定的客戶群,掌握了市場資訊,並給農戶帶來了增益創收,這也引起了上級政府和農業部門的關注,就在去年7月在農業部門的幫助下成立了江門市新會區水潤果蔗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宗旨是扶農、興農、富農,努力營造農民大家庭,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筆者:還記得你的網路第一單嗎?

  甘蔗種植戶:2008年,我在阿里巴巴發表了一些甘蔗供應資訊,沒想到引起了海南一家國營農場的注意,他們一同七八個人先後在8月份和12月份過來我們甘蔗地裡考察了兩次,瞭解了甘蔗的生長環境,特別是12月份那次見到了如此高大的甘蔗,並嚐了甘蔗的口感,對我們的甘蔗更是讚不絕口,我順理成章的簽下了我的第一筆從網路得來的生意,400畝地共480000尾甘蔗種,總值達24萬人民幣,並預收定金8萬元;大家可想而知當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興奮,這400畝共480000尾甘蔗種分四批出貨,共用了15天時間完成,我的第一筆從網路得來的生意就這樣圓滿的完成了。

  筆者:聽說有朝鮮的客戶找你要購買甘蔗種,你盡然建議人家不要買是嗎?

  甘蔗種植戶:是的,2009年3月,朝鮮的客戶打算試種150畝地甘蔗,我雖然心情喜悅,但是深入思考後,陷入了困惑:朝鮮地區沒有種植過黃皮果蔗,並且屬於北方地區,天氣白晝和黑夜溫差較大,未知因數實在太多,種植成功機率不好掌握,這筆單子不算小,萬一種不好,不就是等於害了人家壞了自己聲譽了嗎?從政治方面看,嚴重的話還會影響中朝友好關係,我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埋沒著良心賺錢吧?

  於是打電話給告知父親,父親是種植甘蔗的老技術,在培育甘蔗方面作出了驕人的成績父親聽後極力反對,他表示可以小批量試種,不能在未知數下大批量種植,這樣太冒險。

  最後朝鮮的客戶還是堅持要種75畝,就這樣,這筆單成功簽訂合同,當天並收到客戶打來的2萬元定金。

  筆者:現在還和朝鮮的客戶聯絡嗎?

  甘蔗種植戶:聯絡著呢,我和他們說用大棚育苗,然後移植大田,他們的技術經常打電話諮詢,多次邀請我到朝鮮指導,可是我自己也忙,走不開。

  筆者:則麼那麼忙呢?

  甘蔗種植戶:你真不清楚我的情況,我到今天為止,客戶的種植面積已達數千畝,都讓我過去,一個雲南的客戶打了無數次電話讓我去指導,一直起不了身。

  筆者:你是學習國際貿易的,有沒有想到有一天把生意做到國外去啊?

  甘蔗種植戶:阿里巴巴還真吸引了不少海外的客戶,經常接到海外的電話。

  甘蔗的最大生產國應該是巴西,但他們是榨糖甘蔗,如果說到水果甘蔗應該就我們國內做得比較好,所以韓國,菲律賓,還有東南亞一些小國都打過電話來,韓國需要榨汁,菲律賓需要種植,東南亞一些小國也需要種植,所以覺得網路的力量真是不小,先鞏固好國內,下一步就是國外。

  筆者:現在國家對於農業的合作社是積極支援和推廣的,能介紹一下你們合作社的經驗嗎?

  甘蔗種植戶:我們合作社工商登記在冊農民成員78名,工商未登記在冊農民成員246名,帶動非成員農戶278戶,成員覆蓋四條自然村,擁有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示範基地3000餘畝,是江門地區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果蔗專業合作社。現在農戶把加入合作社視為一種保障方式,加入合作社像是買了保險一樣,所以都願意加入。

  對於客戶對劣質甘蔗衝擊市場的擔憂,我們實現品牌化發展道路,我合作社嚴格執行社內相關質量條例,杜絕不良品的參雜,保證客商的權利。每根甘蔗貼上我們江門市新會區水潤果蔗專業合作社的標籤和國家無公害農產品標籤,做到對每根甘蔗的質量負責,我們會對一批信譽好的客商授予授權書,證明此客商為我合作社指定的經銷商。希望有實力的客商能與我社攜手合作,共創輝煌。

  現在的農村經紀人確實有很多都是能說會道的滑頭之徒,他們不顧農戶和客戶的利益,只管自己的錢包。

  農村經紀人應該是農戶和客商的連線橋樑,這一環節掉鏈會導致農戶和客商的雙方利益受到損害,此類不負責任的中介人會影響整個產地的名聲,希望客商們能找正規的中介人,可以優先考慮農民專業合作社。

  筆者:從2008年開始阿里論壇營銷,感覺你的回鄉之路還是走對了,對於未來有什麼想法?

  甘蔗種植戶:由農民轉為城裡人,再到城裡人轉為農村人,相信論壇裡很多人都有我這樣的經歷。我從事家鄉甘蔗的推廣工作已經有7年之久了,和以前的工作不一樣,我在果蔗推廣工作中得到很多快樂,我很願意去幹我這份工作,是有著神聖職責的工作,是推動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

  我在工作中結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讓我感受到祖國之大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自推廣甘蔗以來,前來的客商明顯多了,帶動了我們甘蔗產業的蓬勃發展,讓黃皮果蔗處於迅速擴大的狀態,讓我感受到成績對我的鼓舞,讓我感受到為人民服務的那種神聖職責,我選擇的路子我真的選對了。

  我說在網路銷售只要是勤快,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如今我的責任重大,我要肩負起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重擔,相信我是農業大卡車,運載著我們農業走向理想的目的地!

  篇3:丁均社:在阿里賣葡萄苗半年淨賺40萬

  這又是一個網商奇蹟,或者叫網商傳奇!

  2011年10月起至2012年4月底,7個月時間,丁均社通過阿里巴巴賣葡萄苗,賺了整整40萬,買了房買了車,還娶了媳婦。

  你可能會說,40萬不算啥。可是,在此之前,經歷了人生若干次起起落落的丁均社可是一窮二白、一無所有,使得他半年時間命運峰迴路轉的,不是別的,恰恰是他25年前就天天打交道的葡萄苗。

  一輟學後結緣中國葡萄學泰斗賀普超

  丁均社是西安楊凌人,家裡兄弟姐妹三個,1988年,丁均社18歲,讀高一,當時姐姐在上大學,弟弟也在上學,作為那個年代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家庭來說,要同時供三個孩子上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丁均社無奈之下放棄了學業。

  父親是當地出了名的葡萄種植能手,恰在此時,西北農業大學園藝系葡萄課題組在楊凌成立了500畝葡萄教學基地,用於對園藝系學生的教學和輻射全國的一個葡萄產業的推介視窗。丁均社的父親被聘為葡萄課題組組長,負責葡萄的栽培技術研發和基地日常管理。輟學後的丁均社跟在父親後面,和西北農大的教授們天天扎堆在一起,這其中包括我國著名園藝教育家、果樹遺傳育種專家、葡萄學泰斗賀普超教授和他的得意門生李華、王國英等,對葡萄種植技術產生濃厚興趣的丁均社整天跟在他們後面問這問那,深得賀老師的稱讚,丁均社也因此深得大師的真傳,在葡萄種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銷往雲南保山市的62萬株葡萄苗

  到1990年,20歲的丁均社和陝西林業學校的陳建民老師等幾位專家合資成立了當時楊凌農科城最早的一家苗木公司——楊凌中信苗木有限公司。葡萄園藝場、苗圃等生意做得是紅紅火火,摸爬滾打12年,每年丁均社都有10多萬元的收入。2003年,因為市場行情不好,加之中信苗木公司管理方面的問題,公司宣佈解散,丁均社的第一次創業在風光十二年後宣告結束。

  二八年人生起落後他又重操舊業

  2003年,結束了自己熱愛的果樹苗木繁育和推廣事業後的丁均社在楊凌開起了飯店,生意倒也不錯,然而這期間和前妻的婚姻破裂又把丁均社一夜打回解放前。在和前妻鬧離婚期間,前妻的孃家人仗著在當地有些勢力,半夜三更帶了30多人砸了丁均社的飯店,拉走了所有裝置,拿走了所有的存款,丁均社身上當時只剩下60元錢。此後丁均社的飯店也因為城市拆遷而被關停,真是屋漏又遭連陰雨,丁均社的人生因此墜入低谷,他頹廢了,跟著朋友借錢炒股票,時值2008年股票行情大跌,短短兩年丁均社就背上了20萬元的外債,親人和朋友相繼離他而去。

  銷往河北的60萬株葡萄苗

  2009年,丁均社又開了第二個飯店,這次沒掙到錢,只是勉強夠維持生活,堅持到2010年便也關門大吉,此時的丁均社已經走投無路了。

  就在此時,丁均社遇到了他現在的愛人,在她的鼓勵下,丁均社重操舊業——葡萄良種繁育和推廣。萬幸的是這些年他的葡萄新品種選育場一直沒有關閉,由父親替他經營著,所以剛開始就得心應手。丁均社迅速擴大了規模,短短一年時間園藝場由5畝迅速增加到現在的30畝新品種示範園、50畝苗圃。他所帶領的專業合作社也迅速增加到300多畝,社員增加到80多人。

  然而,幾乎是從零起步的丁均社此時又要重新站起來,談何容易?

  銷往寧夏的500畝葡萄種苗

  三借來5萬元重新上路,他靠阿里巴巴半年賺回40萬元

  沒有本錢,丁均社向朋友借了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2011年10月初,丁均社去河北調貝達種條和一些嫁接葡萄種苗,當時身上只有3.5萬元,到河北昌黎住的是小旅店,吃的是路邊攤,就連回家的路費也是精打細算。15號回到了家,當時身上只剩了8元錢。整整6天他就靠著這8元錢生活:在那幾天家裡原來存的能吃的東西都給我基本消滅了,餓了就吃泡麵、掛麵,渴了就白開水,朋友叫吃飯都以各種理由推掉。堅持到第5天晚上,丁均社下樓買了一盒煙一瓶啤酒,一個人獨自坐陽臺,回想以往,這個七尺男兒不禁潸然淚下……

  苗圃一角

  此時丁均社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阿里巴巴上,從2011年4月起,在朋友的建議和指導下,丁均社就開始在阿里巴巴上學習電子商務。對於一個對電腦都幾乎不懂的他來說,要在阿里巴巴上做成生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四月到十月他平均每天線上時間達到15個小時,每天都紮在裡面學習找尋新知識給自己充電,交流農業知識,發表帖子,推廣自己的店鋪。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河北迴來後的第六天,丁均社做成了做電子商務以來的第一筆生意,賣出了一批葡萄苗,賺了660元錢,這才讓丁均社如釋重負般的鬆了一口氣。那天晚上,為了慰勞自己,丁均社去下了一趟館子,要了一瓶啤酒兩個小菜,慶祝了一番。

  丁均社的新車

  接下來,丁均社的好運便接踵而至了。首先是這年11月他由一個普通的商友一躍成為了阿里農業版的正版主,丁均社積極性更高了,每天廢寢忘食的耕耘在阿里巴巴上。網路的魅力超出了他的想象,此時,苗木銷售也迎來了旺季,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如雪花般的飛來。從年前的10月初到今年4月中旬丁均社的園藝場總共銷售各種葡萄苗350萬株,純利潤達到了40多萬。每天園藝場門口車水馬龍、應接不暇,客戶來了一撥又一波、苗子裝了一車又一車。老爸老媽每天幫他打掃裝完苗子的現場都給累病了。

  丁均社剛買的新房就在這裡,2014年交房,恆大的品牌哦

  10多年葡萄良種繁育種植經驗成了丁均社再次迅速站起來的資本,人生起起落落的磨難練就了他不服輸的堅韌性格,同時阿里巴巴為他插上了事業騰飛的翅膀。2012年春節後,丁均社買了小車,上個月,丁均社在當地恆大集團開發的大型社群買了一套總價58萬元的精裝房,首期付了18萬,2014年交房,這幾天,他正和妻子商量著領證結婚呢。

阿里學前班講故事
阿里巴巴馬雲的故事
相關知識
阿里農業創富故事
返鄉創業農業致富故事
返鄉創業農業致富故事
回家創業農業致富故事
農業致富故事
農民實現創業致富故事
農業創業致富故事經歷
農村人創業致富故事
人才返鄉農村創業致富故事精選
大學生農村創業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