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的讀書筆記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讀書筆記精選空降,你激動嗎?歡迎來到,小編已經沏好茶,恭候多時。
 
  讀書筆記精選篇一
 
  買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被這個標題所吸引,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感覺自己處於絕望之中,感覺很彷徨、無助。但是我個人覺得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而且作為一個男人,更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不但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在家庭中也要無私的奉獻,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要挺住,都要想盡各種方法去解決。這正是我買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我想從這本書上學習的精神,想從韓國首位女總統朴槿惠身上學習她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她的精神支柱是什麼?
 
  首先讓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朴槿惠,她出生在1952年2月2號,是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韓國政治家,現任韓國總統,韓國第18任總統。是韓國曆史上首位女總統。東亞第一位民選的女總統、韓國唯一父女皆任總統之例子,精通英語、法語、漢語。從十二歲那年起,當她爸爸當上總統後,她就住進了青瓦臺,這應該相當於我們國家的中南海這樣的地方吧,專門給國家領導人和國家級幹部生活的地方,不過她自己說雖然搬進去了一個更大的住處,不過這個新家沒有以前那麼溫馨了,因為媽媽每天不但要忙著打理家裡面的事情,而且還要做好第一夫人的外交工作,已經很少有時間陪我們玩了,而且爸爸當上了總統之後就更少時間見面了,連在一起吃飯的時間也很少。他們一家人搬進了新的住處,爸爸當了總統,媽媽當了第一夫人,可是不幸的事情悄然接近了這個幸福的大家庭。當朴槿惠22歲的時候,母親遇刺身亡。她開始代替母親擔任第一夫人的職位,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讓她無暇顧忌戀愛和結婚這回事。二十二歲,對於別的女孩子來說,這是最美好的年華,滿懷著對愛情的憧憬,無拘無束的尋找著生活中每一點滴的感動。而對於朴槿惠來說,那種日子成為了落幕的夢想。
 
  幾年後,她的父親再次遭到暗殺。父母雙雙遇刺身亡的悲劇對於一個二十七歲的女子是什麼樣的打擊,不是我們這些外人能夠感受到的。朴槿惠對於父親遇刺那一晚描寫道:“我不記得那天晚上是怎麼熬過去的,恐怖的寧靜緩緩包圍,一開始只是一陣寒意襲來,接著全身上下開始不停地顫抖了起來。當一個人受到太大打擊時,聽說是哭不出來的,那晚我終於明白了。“此後一段時間他們直麵人情冷暖,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性在權利面前的背叛和善變。她在書中感嘆道:“人們在沒有明確的信念之下,為了追隨權力甚至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主張,彼此沒有信義只有算計。“朴槿惠認為,“那是一段非常苦澀的經驗,但也是人生中最昂貴的教訓。
 
  生活巨大反差讓她陷入到無限的絕望中,每天都在痛苦和煎熬中度過。在最絕望時候,是那些普通的人們用最質樸的感情給了她勇氣和力量。在默默的忍受中,選擇閱讀化解心痛。她閱讀了大量中國古典書籍。韓國文藝月刊曾發表過作者的一篇《遇見我人生的塔—東方哲學》的文章。其中有這麼一句話:“自與《中國哲學史》相遇,我恢復了心裡的寧靜,明白了之前所不能理解的許多事情。所謂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鬥爭,而是與自己的鬥爭。
 
  尊敬的朴槿惠女士:絕望沒能讓您失落沉淪,反而讓您變得更加智慧強大。正如您書中寫到的:“我選擇了希望。我的人生能夠走到現在絕不是光憑自己的力量。能夠強韌絕望以及常人無法承擔的悲傷,全都是因為我的人生不僅僅屬於自己。現在,我的人生正開啟另一條命運路程,我不會逃避。無論任何事情,我都會坦然接受並想辦法克服。因為上天給我的使命,正是創新的希望。”
 
  沒錯,人生不是與他人鬥爭,而且與自己的鬥爭,上天給我的使命是創新的希望,我需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客觀的分析目前的難題,正如現在岳母因為糖尿病住進了人民醫院,還沒有檢查出原因,還在等待結果的時候,我要提醒自己每天要面帶笑容的去見每一個人,每天讓自己處於最佳的狀態,因為如果我都不高興,身體不健康,我又如何去好好照顧生病的家人,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家人和小孩,如何在學校照看好學生,如何完成我們工作室交代的任務,更何況我也不是處於絕望之中,因為我對未來一直都充滿著希望!
 
  讀書筆記精選篇二
 
  題記:驀然回首,竹林建校已近三載。一路走來,有感家委會的不斷學習與成長。故於此特連載兩年前家委會家長,初學之讀書筆記一則,以資鼓勵。吾等初學時如呱呱墜地的嬰兒,如今似乎有將過哺乳三年之現象。此文下筆時乃是咿呀學語之初端,故淺陋處請允予見諒(若欲知作者近期之成長,可參閱文章《我什麼會為女兒選擇竹林書院》)。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這個話就是說餐具非常質樸,但是很乾淨,雖然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做的器皿要好。飲食能夠節約,但是能夠精心製作,即使是天天吃園子裡的蔬菜,粗茶淡飯也勝過山珍海味。一方面,這是教我們節儉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教我們修心。
 
  諸葛亮的《誡子書》說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君子修身養德必須要守靜,如果是羨慕榮華,心就靜不下來;而且要以節儉來修養自己的德行,如果是生活很奢侈,德行就不會很高。即使是有條件可以過得很好的日子,也應該節儉——以苦為師。淡泊是講他的生活清淡,減少外緣,這樣心能夠專注,能夠清淨,志向就明瞭了,念念可以不忘志向,修行成長就快速。寧靜是講他的心則能夠致遠,他能夠深謀遠慮,就有智慧。這些都要在節儉、寧靜的生活裡面得到。所以這一句在iy給我們強調節儉、淡泊、寧靜的這樣一種生活方式。
 
  一般人所追求的是金玉、是珍饈,但是為什麼人能夠安於瓦缶園蔬、粗茶淡飯?這裡頭有深意。人真正的喜樂,說實在的,不是從外面物質的刺激而來的,而是內心湧現出來的。像孔子的學生顏回,《論語》裡面講他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可是孔子讚歎他,“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為什麼簞食、瓢飲、居陋巷,還不改其樂?別人在他這樣的境遇裡面受不了,憂患得不得了。你看吃飯連碗都沒有,只能拿個竹子編的小簍,叫簞食,喝水連杯子都沒有,只能夠拿個葫蘆瓢當杯子,叫瓢飲,居住在陋巷裡頭。可是他快樂得不得了,不改其樂,正因為他有從聖賢之學當中得到無窮喜悅。人本來就是喜悅的,叫法喜充滿,就是因為我們有慾望、有煩惱、有迷惑,所以把這種本來喜悅的心境給抹殺掉了。現在把那些慾望、煩惱、迷惑去除掉,你的喜悅就汩汩流出來,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這種喜悅能推動我們持續修學,不僅自己學,還能為人講,自利利他。這個精神動力就在於這種不亦悅乎的喜悅,所以能夠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習聖賢之道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那些天天吃著山珍海味、住著豪宅、開著名車的人,其實是在麻醉自己的靈魂,而非享受來自內心的喜悅。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現代都市忙碌的生活,已經少了很多“三姑六婆”,為了確證一下古時的說法,特查證了“三姑六婆”。按古人的筆記講,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卦姑即以算卦為業的婦人,牙婆指女人販子,媒婆指專給人做媒的婦女,師婆指女巫,虔婆即妓院的鴇母,藥婆指女醫,穩婆即產婆。這裡三姑六婆並非實指,而是泛說那些搬弄是非、說長道短的中老年婦女。這些婦女,確實是淫亂盜竊等罪惡現象的中介。奴婢很漂亮,小妾也很嬌媚,容易爭風吃醋,引發家庭內部矛盾,所以這不是閨房中的福氣。
 
  這句話對我們當今社會還是有很強的教育意義的。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看韓劇美劇,論帥哥美女,每天都在一起聊天關注著各種娛樂新聞,其實我覺得這樣的生活空虛而毫無意義,只是助長一種浮躁的風氣,讓大家的關注點始終聚焦於外在的虛華,內心永遠也得不到真正的成長。也許是我太OUT了,在這樣的人群中很不合群,但是我真的覺得好浪費時間。這兩年也都不陪姐妹們去逛街了,感覺學習時間都不夠呢。學到的東西也能造福這群姐妹們啊,這不,已經幫她們解決了很多健康問題了!但是觀念改變太難了,還是要一起來學習才行啊。
 
  奴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豔妝。
 
  這是教我們戒除邪緣,防微杜漸。現在時常有關於保姆插足的事件報道,所以要防微杜漸——奴僕勿用俊美。人有錢應該多做佈施,多賙濟窮苦,這個是修福。如果反而不肯幫助,還拿這些錢去裝扮自己,買那些奢侈品,享受一時的快樂,這個快樂本身就是禍患。不用俊美的奴僕、妻妾不能豔裝,這些還只是從具體的行為上來說,真正改變還是要把這種貪淫的念頭徹底放下。念頭還有,就不清淨,這難免會有邪緣相湊合的時候,產生禍患。所以一定要使自己貪淫的念頭身心俱斷,身上固然不能做,心上都不能有,果自然就清淨,因清果淨就清淨。所以修身齊家要戒貪淫。戒貪淫當然還得要在事上認認真真的去做,事上不修,光懂得道理,那個不行。所以儉樸非常非常重要。
 
  現在經常看到一些朋友勸人“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然後所謂的“好一點”就是用各種高檔化妝品,買各種高檔的服裝、鞋、飾品,高價去做頭髮等等。外表雖然光鮮,但一被刮痧拍打,就排出那麼多黑痧和膿包,可見身體裡面毒素之多,再漂亮又有什麼用呢?
 
  讀書筆記精選篇三
 
  法國炙手可熱的作家,用最溫柔的故事治癒你的內心。受欺負的小男孩發現自己擁有特意功能,他可以和影子交談,知道別人的內心想法。而海灘的邂逅,麵包店的朋友,又給他帶來怎樣的生活?
 
  子熙說:治癒系書籍近幾年在市場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讀者在購買的時候也總是會傾向選擇這一類書籍。這本書,我兩遍。然後,我還是不喜歡主人公。可能是我沒有了解法國文化,主人公總是給我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在生活中逃避著。

 

懷念母親讀書筆記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
相關知識
優美的讀書筆記
冬夜的燈光優秀的讀書筆記
優秀的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優秀的讀書筆記
優秀的讀書筆記分享
童年優秀的讀書筆記
童年優秀的讀書筆記
神祕島的讀書筆記優美語句摘抄
水滸傳的讀書筆記優秀
樑衡跨越百年的美麗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