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朱自清的一封信範文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詩人、散文作家。他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給朱自清的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1
尊敬的朱自清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中學生,當我學完您的幾篇作品,感觸頗多。 “桃花謝了,有再開到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您的《匆匆》告誡我們: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一去不復返、分分秒秒在鬧鐘中移動著,一圈又一圈,然而每一圈都演奏者不同的樂章,書寫了不同的情節。今天過去了,就再也不可能回來,明天也就變成了今天,今天的明天總是上演著今天的角色。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帶著五顏六色的朝氣冉冉升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時光,不要虛度年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是有腳的,我們要抓住它,並且駕馭它。
在您的《春》中,您為我們繪製出了五幅春之圖。春天在您的筆下顯得更加美麗、更加富有生命力。“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我想:“您在用心感受著春,故將春天氣象萬千、美不勝收的景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除此之外,您的詩集、散文集的語言清新、明快,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當我們走得越遠,收穫就越多,假如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我會踏著陽光普照的大地收穫更多的果實。
您的一個讀者:郭月萍
2011-4-28
2
尊敬的朱自清先生您好:
我讀過了您許多的文章,您的文章總給予人柔婉清麗、秀美含蓄之感。此時我會不禁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長初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間、如淪、如漾、如誅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因此,我想與您交流討論在讀書思路中的我的難題。
從您的文章《春》中,我感覺到花兒滿枝充滿活力的春天,“小草偷偷地從地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的惺忪中的活力,感覺到了“吹面不含楊柳風”的意味和“牛毛細雨”的柔情,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瑩,斧鑿般的犀銳,讓人難以忘懷,更讓人難以忘懷那個如“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一樣的春天。
你用一支充滿智慧的筆在紙上飛舞,描繪出的一個神奇而美麗的春天,您的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清秀之風,或許這就是我喜歡您的文章原因之一吧!我還讀過您的文章《背影》,您那純樸的話語為我們描繪了父子情深的畫面,平日,我讀了不知多少篇父愛、母愛之類的文章,每篇的文章文章總是那些自己生病之類的事情,估計這種文章恐怕是枚不勝舉、數不勝數的吧!這樣的文章早已缺乏了閃光點,更不用說讓人耳目一新了!而您寫的文章《背影》,卻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然後在再圍繞文章中心思想找出兩個生活中父母都能為我們做的不起眼的事。事例雖是父親為您買橘子,送您上車站的小事,但您卻將每一個動作都刻畫地很詳細,同時將您的父親的形象栩栩如生的為我展示出來。
不過,我想請教一下:為什麼您在那篇《春》中將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呢?為什麼您在那篇《背影》將橘子描繪在硃紅色,是橘本為這種顏色,還是別有用意?
我期盼著您的回答,同時,我想向您學習您寫文章的祕訣和技巧。再見了!請儘快來信哦!
此致
敬禮
3
親愛的朱自清先生:
您好!
“月兒缺了,有再圓的時候;草兒枯了,有再綠的時候;花兒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只是,聰明的你呀,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就一去不復返了呢?是他們在和我們捉迷藏嗎?那人是誰?又藏在哪裡?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嗎?又逃到哪裡去了呢?”朱自清先生,如果您能看到這段文字,是不是有點熟悉呢?這就是我對先生您《匆匆》仿寫,因為太喜歡,所以就仿寫了這樣的一篇文章。
雖然您的書我讀起來,以我的年齡,閱歷我還有很多不甚理解,但是並不妨礙我讀您文章的喜愛。
《綠》是朱自清先生您早期的遊記散文《溫州的蹤跡》裡的一篇,是一篇貯滿詩意的美文。在這篇《綠》中,您彷彿化身為一位善調丹青的能手,調動了比喻、擬人、聯想等多種手法,從各個角度,波瀾起伏地描繪了奇異、可愛、溫潤、柔和的梅雨潭水,把您的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融匯在這一片綠色之中。隨著您的筆觸,隨著您感情的波瀾,不僅我們的眼前出現了那微微泛起的綠色漣漪,而且我們的指膚間彷彿還能感觸到那閃著光亮的綠波的跳動,一種柔和、明快、親切的感情也會從心頭漾起。您甚至把她想象為“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想拍她、撫她、親她,別緻地把她叫做“女兒綠”,感情柔美到了極點。那明豔多姿的畫面,那逸趣橫生的情懷,多麼和諧地統一在一起了。在這飽含詩情、充滿生趣的綠意中。而是我們每一位讀者也深陷其中。
我想清華園中那池婷婷淨植的荷一定還記得您,那滿池的月光,那一地的清輝,還有您那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的內心感觸,一覽無遺的展現給滿池的月色。“在蒼茫的月光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荷塘的四面,層層開展層層推進。
尤其是您在文章的結尾用了“採蓮”的事來結束。從荷塘想起採蓮,再而想起《採蓮賦》和《西洲曲》來: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就這樣,整篇文章在如詩如歌如畫般的音調中落下了帷幕。
而您的一篇《背影》通過對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熱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不知令天下多少父子柔腸百結。掩卷沉思。慈父的背影仍在腦海中閃現,熙攘的人群中那樸實的父親及那件普通的大衣都使人難忘。那位慈父寫滿滄桑的臉頰上是否也同樣有著對遠去孩子的牽掛?您的《冬天》一文,串起三個感人心懷的片段。表達了親情友情的珍貴,讓我回味雋永。
就這樣,就這樣。
我就這樣沉醉於您篇篇精彩的散文中,品味著那優美的意境,清麗的文字。看流雲在字裡行間如何舒捲、人物如何顰笑、晨曦如何洇染天幕……而欲罷不能。
時光流轉,世事難料,國難當頭,作為學者,您本應悠閒地看雲捲雲舒,花開花謝。可你卻將一顆心捧給了祖國,你寧願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最終卻只拖著那僅有幾十斤重的身軀永久地離開了。您如同清華園裡那池蓮花一樣高潔的品行卻永留人們心間。你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影響著清華人,也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你的愛國熱情將和那些雋美的散文永遠傳承。
你磨飽含深情的文字是我們的精神盛宴,你高潔的品性更是給我們最好的洗禮。在文學的這條路上,您是我的楷模,是我理想的航標……我會沿著您的足跡一路追尋。
此致
敬禮!
您忠實的讀者:郭藝琳
周海亮的一封信原文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