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於丹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于丹說古往今來其實光陰之嘆是我們看到最多的感慨,這種感慨在《論語》裡面也不例外,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視訊片頭語一: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不過是從歲月中借來的一段光陰,自己把這段光陰過成什麼模樣,你的人生就是什麼樣。論語中孔子對自己的一生有著非常概括的總結,我們如何理解孔老夫子對人生的理解,請聽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為我們講《論語》心得之《人生之道》。

  視訊片頭語二:

  孔夫子將他的一生概括為:“吾十有五,而治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認為,這種人生的座標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其實人生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有社會年齡,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讓我們在二十歲,在三十歲就能夠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那麼,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呢?四十不惑又不惑在何處?五十知天命中的天命指的是什麼呢?什麼又叫做六十耳順?所謂的七十從心而欲,不逾矩,是不是就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呢?孔子對人生境界的劃分對我們現代人的意義何在?我們真正能夠理解這其中的含義嗎?請聽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為我們講《論語》心得之《人生之道》。

  于丹:

  古往今來其實光陰之嘆是我們看到最多的感慨,這種感慨在《論語》裡面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含蓄,但是這裡面有多少滄桑?

  劉禹錫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也就是蒼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多悲愴,古往今來川流不息。這就像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發出的無端之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就在這樣一種天地悠悠,江山有情,這樣一種物序流轉中,每一個人,一個渺小的人,一個轉瞬即逝的生命,我們能夠有什麼樣的人生規劃呢?很多時候是蒼茫的,有些一旦規劃了,就會覺得已經捨棄了許多,會留下許多遺憾。

  就在孔子看著流水驚歎的同時,他又給他自己,給他的學生,給千年萬代的後人提出了這樣的描述,他說自己是“吾十有五而治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子路篇

  這是一個粗略的人生座標,在這樣一個座標上會有幾個階段人要做的事情被特別的強調出來。今天讓我們從頭翻閱進去,看一看聖人所描繪的這條人生之道,對我們到底有多大的借鑑價值。

  其實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的這一段生命鐫刻成什麼模樣,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誌名,每一個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種理想,但是一切從人的社會化程序開始,從一個自然人,轉化成一個有社會規則制約的人,這就是學習的起點。孔子的“十五治於學”這可以說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是他給自己學生的一種要求。

  孔子自己經常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他說,沒有人是生來就瞭解很多事情的,我不過是對古人所有經歷的事情非常感興趣,而且我能夠孜孜以求,一直認真地學習而已。所以孔夫子說像我這樣的人呢,像我這樣有仁義之心的人並不缺少,但是像我這麼好學的人卻是很少。這就是從他十五開始向學的心情。

  今天我們知道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了,關於學習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標準說的好,什麼樣的學習是好的學習?是導致行為改變的學習。其實這顛覆了我們過去的標準,大家過去認為導致思維改變就是好的學習。比如說,一個觀點、一個理論、哪怕一個道聽途說的見聞,“入乎耳,發乎口”可以再去講給別人,就是一種學習。但在今天只有導致一個人整個價值體系的重塑,行為方式變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會要求,這才是一個好的學習。所以孔子的這種學習要求,早在2000多年前,他所提出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標準,“學以致用”。

  其實我們今天這個資訊時代,可學的東西太多了,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只是十五向學,比五歲還要早就開始學習了,但是都學了什麼呢?有很多孩子會背圓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長長的古詩,但是背圓周率對他的一生真的就有用嗎?今天的向學還有多少是孔子所說的那種為己之學能夠學以致用,所以在一個資訊時代,我們面臨的是悲哀是資訊的“過猶不及”,“過猶不及”這四個字也出自《論語》,《論語》其實認為所有好的東西都有它的度,與其貪多嚼不爛,把自己的腦子複製成一個電腦的記憶體,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溶入自己的生命。

  我們現在可以說,學院的教育它是有一個規範長度的,但是長度是確定的,寬度是不定的,每個人在有限的時光裡學到什麼,也許孔子這樣的一種學與思結合的方式會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啟發,只有走過這樣一個的光陰,這樣的一種歷練,逐漸逐漸地提升,有所感悟,才能夠抵達他所說的三十而立。

  畫外音:

  “三十而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幾乎每個年輕人到了而立之年,都會問問自己,我立起來了嗎?那麼怎樣才算立起來了,是否要有車,有房,或者有了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就算立起來了呢?而立之年對於人的一生又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呢?

  于丹:

  好,我們就來說說三十而立。

  三十這個年紀,在今天,可能在都市裡,在心裡斷乳期大大錯後的時代,三十歲還被很多人稱為叫男孩、女孩,那麼人能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樣的而立呢?這一個“立”字是什麼樣的擔當呢?

  其實大家知道在哲學上,黑格爾曾經提出過一種“正、反、和”三個階段,人最早所接受的教育,人的信念都是正的。人在剛剛讀小學的時候,甚至在小學以前,很多的童話,相信太陽是明亮的,花朵是鮮紅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滿光芒的,王子和公主最終是可以在一起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憂傷。其實這就是正的階段。但是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就會出現我們經常說的小憤青,二十多歲剛剛步入社會,就會覺得這個社會一切都不盡人如意,會覺得成人世界對自己欺騙了,這個世界充滿了醜陋、委瑣,充滿了很多卑鄙和欺詐。這個時候青春的成長有它特有的蒼涼,到了這個時候,人必然表現出一種反彈,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逆返心理。

  那麼走到三十歲,其實三十歲應該是人生“和”的階段,就是既不像十幾歲時候覺得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歲時候覺得一片慘淡。三十歲而立,這種立字首先是內在的立,然後才是外在社會座標給自己的一個符號。

  從內在的心靈獨立來講,什麼是好的學習?就是把一切學習用於自我,這是中國文化中要求的一種學習方式,人如何達到這樣一種融合境界呢?

  中國人的學習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另外一種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方式讀得很苦,需要皓首而窮經呢,把頭髮都讀白了,把所有的書讀完了,可以去批註了。瞭解了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種境界叫做《六經》注我,就是真正好的學習是融會了所有的典籍以後,用它來詮釋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說三十歲這個年紀,真正在中國古人的文化座標中,他是一個心靈建立自信的年紀。

  它不再與很多外在事物形成對立,而形成一種融合與提升,就像泰山上的一幅楹聯,叫做“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是中國人對於山川的一種感受,它講的永遠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對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盡頭,蒼天為岸,沒有邊界,人生走到山巒的頂峰,並不是一種誇張地說我把高山踩在腳下,而是我自己成為山頂上的一座峰巒。其實這就是“六經”注我的一種解讀。

  所以三十而立應該說孔子一直在教學生一種樸素的、簡約的生活方式,很多東西不該操心的不去操心了,把眼前做好。我們知道,孔子其實他對於神、鬼的東西不大提及的,這就是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學生問到這些事情,他都採取一種迴避的態度。曾經有他的學生去問鬼神

  FLASH:

  “老師,天上有鬼神嗎?那些鬼啊、神啊究竟是怎麼回事?”

  “人間的事你還沒有做好,為什麼要考慮鬼神的事?”

  于丹:

  那麼老師淡淡地告訴他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間的事你侍奉好了嗎?你這種學習還是先樸素一點,從眼前開始,學會人際關係,別去考慮鬼神。後來又問了一個很玄的問題。

  FLASH:

  “老師,人總會死的,死亡是怎麼回事呢?”

  “生的事你還沒有弄明白,幹嘛要想知道死呢?”

  于丹:

  老師又淡淡地告訴他:“未知生,焉知死?”。其實“未知生,焉知死?”這六個字對我們都是一個啟發,就是在你初期學習的時候,先把我們生命中能夠把握的東西儘可能學習並且建立,不用超越年齡去考慮那些遙不可及或玄而又玄的東西。只有這樣一點一點學起來,到了該立的年齡,才真正可以立起來。

  所以“三十而立”我的理解並不是一種外在的社會座標衡量你已經如何成功,而是內在的心靈標準,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了一種心靈的內省,並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一種自信和一種堅定。

  我們知道中國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詩說的好,叫作“獨釣寒江雪”。我們想一想,在這樣一個清冷的冬季,我們視野中的那個孤獨的蓑立翁,他釣的是什麼呢?沒有人在冬天能夠釣上魚來,但是他是為了釣雪而去。

  這就是魏晉人所說,你去訪朋問友,可以一夜跨越山郤,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門前不敲門轉身走了。為什麼?我想念這個朋友,我乘興而來,我到了,興盡而返。

  也就是說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內心真正認定的事情,這大概是一種立的標準,就是自己認可了,我一生所為有什麼樣的準則。當這樣的準則再流失過去,再走過十年,四十而不惑。

  畫外音:

  于丹教授認為,並不是每個人到四十歲時都能夠做到不惑,現代社會充滿了變數,四十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又非常大,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心不惶惑呢?

  于丹:

  其實關於惑這個概念,我們在《論語》的不同場合看見過闡述,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怎麼樣才能夠真正不惶惑這需要大智慧。從而立到不惑,這是人生最好的光陰,其實人在三十歲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收集他的資格,他的學習經驗、財富、情感、名譽這一切都是在用加法的,其實物質的東西越多,人是越容易迷惑的。

  怎麼樣能到四十不惑呢?這就是三十歲以後就開始要用減法生活,就是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學會捨去。其實我們的內心就像一棟新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都想要把所有的傢俱和裝飾擺在裡面,當最後這個家擺得像衚衕一樣時,發現沒有地方放自己了,這就被東西奴役了,而且學會減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絕了,甚至不想掙的錢你可以不受那個委屈了,當敢於捨棄的時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狀態。

  什麼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對很多世界給你的不公正啊、打擊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問為什麼不公平,而是在這樣一個座標上迅速建立自己應有的位置。

  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有這樣一句話,叫做:“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實極盡高明之後,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絢爛之極而歸於平淡,真正有過極盡璀璨,在你二十的時候,三十歲的時候,曾經風發揚厲過,那麼走過“不惑”的時候才表現為這樣一種淡定而從容。

  其實人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剛好是要用在為社會所用的時候,那麼再接下來走到五十歲,有一個意味深長的詞叫做知天命。

  畫外音:

  孔子所說的知天命指的是什麼?人們常說命運、命運,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難道孔子認為到了五十歲就應該聽天由命嗎?于丹教授認為,五十而知天命決不是聽天由命的意思,那麼孔子所說的天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于丹:

  什麼是天命呢?孔子自己其實曾經說過,他說人生走到一定的時候,走到你自己求學、學習到了一定時候這麼一個境界上,人是應該要“下學而上達”,也就是說要能夠了解什麼是自己的天命。

  剛才我們已經說到了,在孔子的經典思想裡面,一向是不主張談“怪力亂神”的,那麼他又怎樣看待天命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他說我從來不怨天、不尤人,即不抱怨說天命讓我就這樣了,也不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說是別人導致我這樣,我要學習的就是要達到上達,達到通天的道理,這裡的“知我者其天乎”是指天地大道的規則,讓自己如何能夠合乎大道。

  其實“不怨天、不尤人”是我們今天常說的話,就這樣區區六個字容易嗎?一個人如果做到這樣的話,那就是硬生生的把很多你可以宣洩出去的抱怨、苛責都壓在了自己的心裡,因為你不再向他人推卸的時候,就意味著你給自己少了很多開脫的理由。

  那麼孔子說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呢?就是因為自己一個人內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讀,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會上跟別人的要求、對別人的苛責都要重要的多。孔子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只有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地蜚短流長,只有小人總在琢磨說別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寧可在自己內心建立一個大道之約,那麼這種大道就是他所說是“天命”。不見得要去做很多很多的技巧,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在這裡說了“知命、知禮、知言”三個境界。

  篇二

  序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而論語中孔子與他的學生們談到理想時,孔子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定力與信念。于丹教授認為,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那麼,我們今天該如何理解理想的含義呢?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裡,孔老夫子的觀點與現代人對理想的追求是不是有矛盾呢?

  其實翻開《論語》,所有樸素的子句裡面全都閃耀著一種隱約的理想。孔夫子說匹夫不可奪志,哪怕是三軍可以奪帥。這句話在中國的民間流傳的很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志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發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看起來,最重要的不在於我們終極的理想有多麼高尚,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往往我們不缺乏巨集圖偉志,但我們缺乏到達那個志願之前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那條切實的道路。所以孔子在教學生的時候,在課堂上也經常跟學生聊天,聊天的話題就是說,你們隨便說說自己的理想。在論語裡面有一個比較長的段落,這在論語中是比較罕見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就是孔子跟學生坐在一起隨意地暢談理想。那麼有一天,他的四個學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坐在老師旁邊,然後孔子很隨意地跟他們講,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你們不要覺得我比你們年長几歲大家就很拘束,今天隨便聊聊,平時我老聽見你們說居則曰不吾知也,隨便待著的時候也沒有人瞭解我。其實這也很象我們今天,在課堂上看到的學生,經常說別人都不瞭解我有鴻鵠之志,我心中的想法,誰真正能夠了解呢。那老師說了,今天你們都隨便說一說,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今天假如我想聽聽你們的志向,你們會說什麼呢。聽老師這麼一說,他的大弟子子路,這是一個性格特別急躁率直的人,所以論語上寫的叫:子路率爾而對曰,非常著急地起來就說:老師我的理想是這樣的,給我一個大大的國家,這個國家有著外來侵略的憂患和糧食不足的危機,但只要給我三年的時間我就能把這個國家治理的富強起來,使老百姓不僅豐衣足食,而且人人有信念懂禮儀。這幾句話一出,我們想一想,對於那麼看重禮樂治國的孔子來講,學生有如此業績,可以轉危為安去拯救這樣一個國度會受到什麼樣的評價呢?誰也沒有想到孔子的反映不僅是淡淡的,而且稍稍有點不屑,叫做夫子哂之。冷笑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問第二個學生:求爾如何。問冉有這個學生,叫著他的名字,說冉求你怎麼樣呢。冉有的態度比起子路顯然要謙遜很多,沒有敢說那麼大的國家那麼多的事:我的理想是,給我一個小國,我去治理,我也只用三年,可以讓老百姓豐衣足食,但要讓人民都有信念懂禮儀恐怕要由比我更高明的君子來做了。我去治理,也給我三年,比及三年,我可以讓它做到什麼呢?可使足民,也就是做到老百姓衣食富足而已,至於禮儀的事情,冉有說我可不敢做,如其禮樂,以俟君子。想要讓大家在整個的民心上變得整齊,對國家有信念,做到禮樂興邦這樣一件事情等著比我更高明的君子來吧,我好像做不到。那麼他的話說完了,老師位置可否,接著問第三個人,赤,爾何如。叫著公西華的名字公西赤,你有什麼樣的理想呢?那麼這個徒弟就更謙遜了一層,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先亮出自己的態度,我可不敢說我能幹什麼事,現在在老師這兒,我只敢說我願意學習什麼事。〖畫外音〗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在一個禮儀中能夠擔任一個小小的角色,輔助著主持人做一點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了,至於治理國家管理人民這些事我可不敢說。大家會看到,這三個弟子的態度一個比一個要謙遜,一個比一個要平和,每一個理想都更接近自己人生的起點,而不是一個終端的願望,所以大家會看到這個幅度是逐漸收回來的。那麼到此為止,還有一個人沒有說話,所以老師又問了:點,爾何如。曾皙你還沒說呢,你覺得怎麼樣?這個時候曾皙沒有說話,論語寫得惟妙惟肖,值此一刻大家聽到的先是一陣音樂的聲音逐漸希落了下來,叫做鼓瑟希。原來剛才曾皙一直在專心致志地彈著琴,聽到老師說,這個聲音逐漸逐漸緩和下來,緩和到最後一聲,鏗爾,“當”一聲把整個曲子收住。象琵琶行所說的“曲中收撥當心畫”,有一個完完整整的結束,不慌不忙,舍瑟而作。什麼是作呢,過去學生聽老師講課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這樣跪坐在自己的腳後跟上,那麼老師發問,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蓋上,這叫作。所以把琴放在一邊,畢恭畢敬直起身來答對老師說話,這樣的幾個字描寫能夠看出來什麼呢,就是曾皙的內心是一個從容不迫的人,他是一個成竹在胸的人,他不會率爾而對,他會娓娓道來,所以他一上來呢還要先說一句,徵求一下老師的意見:〖畫外音〗老師,我的想法跟三個同學有點不一樣,能說嗎?那有什麼關係,人各有志,但說無妨。這個時候曾皙才從容地開始了他的描述:曰莫春者,就是到了大概三四月末的時候,就是春深似海的時候;莫春者,春服既成,穿上新做的春裝;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他說這就是我的理想。在一個春深似海的季節,穿上整齊乾淨的新衣裳,帶上幾位好朋友,再邀請上一批學生弟子,帶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剛剛開動的沂水中趁著春水把自己洗滌得乾乾淨淨,然後到鼓樂臺,舞雩臺之上,沐著春風,唱著歌謠,讓自己有一場心靈的儀式,在一個萬物開化、大地復甦春風萌動的季節,把自己融會進去,與天地在一起共同迎來一個蓬勃的時候,當你這樣一個儀式完成的時候,我們大家就高高興興唱著歌回去了。他說這就是我的理想,我只想做這樣一件事。那麼他的話說完了,一直沒有表態的老師,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老師長長的感嘆了一聲,說,我的理想也就是和曾皙是一樣的。那麼這就是四個人在談自己理想過程中老師唯一發表的一句話,然後他們就下去了,走了。三子者出,曾皙後。三個同學都走了,曾皙在最後去問他老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老師你覺得他們仨說得怎麼樣呢?老師也很微妙,他擋了一下先不想做評價,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無非是每個人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後曾皙不易不饒還要繼續問老師,夫子何哂由也?老師,為什麼子路說完後你冷笑了一下呢?問到了這個問題,老師不能不說話了,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老師說,這個祕密就是一個人你真的想要治理一個國家嗎,那麼最核心的東西是用禮儀去治理,而不是說詠一種強硬的措施,你心中真正有一種溫良恭簡讓,這是論語上所提倡的人生之道。有了這樣一種內涵,表現出來的所有措施都是可以變通的,這就是一個人的起點,那麼他說你看,子路說話的時候那麼草率,搶在大家之前就說出一個巨集大理想,其言不讓,沒有一點辭讓之心,所以我就哂笑他,因為他從內心缺乏這樣一種恭敬啊。

  【于丹心語】我們不缺乏巨集大理想,但缺乏到達的切實道路

  那麼接下來評價另外兩個學生,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與。說冉求說的那個就不是個國家嗎,難道說方圓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甚至更小一點那就不叫國嗎,也就是說麻雀雖小,五臟具全,不在於國土的疆域大與小,只要你出言說我去治國,那麼請你首先心裡面有一面鏡子,反躬自省,看一看我的學養,我的為人,我夠做這件事嗎,但是他的學生少了這個步驟。所以老師說難道他那不是治國嗎。接著又說第三個人,願意學禮儀的這個人,公西華,這件事情他應該說得很謙虛了吧,但老師說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合,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禮儀的事情還算小啊,他做的要是小事,那還有誰做的叫大事,那麼禮儀應該是最重要的,不僅是貫穿在每個人生活從始至終的,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從孔子對他三個學生隱約的否定和對於曾皙的支援中能看出什麼呢,其實他給了我們一個,人生腳下的起點。也就是說,讓我們手中每一天的生活方式跟你最終治國祭祀的理想終於有了一個勾連的橋樑。

  畫外音:論語告訴我們,理想無論大小高低,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內心的感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當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時常常會忽略了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一個人內心的感受和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每個人就在這樣一個匆匆忙忙、周而復始的工作節奏中,還有多少時間,多少空間能讓你真正看見自己心底的願望呢,往往我們被遮蔽的是心裡真正隱祕的心靈的聲音。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社會的角色。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講到有一個人他自己覺得有抑鬱症的前兆,每天很不開心,然後去看心理醫生。他跟醫生講,他說我們每天就是害怕下班,我在工作的時候沒關係,但是我只要回到家裡我就會感到惶惑,我不知道我心裡真正的願望是什麼,我無所是從,我不知道我在生活裡面該選擇什麼不該選擇什麼,然後越到晚上心裡面越會恐懼越會壓抑,所以夜裡頭會整夜失眠,長此以往我就很害怕,怕我會有抑鬱症,我這樣的症狀只有經過一夜的煎熬,到了第二天早上上班,進入我的工作狀態就好了,他說這怎麼辦呢。這個醫生一直聽他傾訴,然後想先給他一個建議,說你看我們這個城市裡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喜劇演員,他每天都有表演,他的喜劇演的好極了,所有去以後都會開懷大笑、忘懷得失,他說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演出,你看上一段時間回來我們再聊一聊,看一看你這種抑鬱前兆的狀態是不是有所調整,那個時候我們再來商量方案。醫生說完以後,這個人很久很久沒有說話,他抬起頭來望著醫生的時候,醫生看見他已經是滿面淚水。很久他對醫生說了一句話,他說我就是那個演員。其實這好像是一個寓言,但這樣的故事很容易發生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大家可以想一想,當每一個人已經習慣於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歡欣的表演,認為這就是自己的理想,這是成功的職業,在這個時候還有多少心靈的願望受到尊重呢,我們在角色之外還留有多大的空間真正認識自己的內心呢。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離開職業角色之後反而覺得倉惶。

  【于丹心語】成功的職業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說在隆冬來臨之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隻小田鼠忙忙碌碌地為過冬做準備。第一隻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糧食,把各種穀穗、稻穗一趟一趟地搬進田鼠洞;第二隻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禦寒的東西,把很多的稻草棉絮都拖到他的洞裡;而第三隻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悠悠盪盪,一會兒抬頭看看天,一會兒抬頭看看地,一會兒躺一會,弄得它的那兩個夥伴一邊在忙活,一邊在指責它,說你看你這麼懶惰,你也不為我們的禦寒過冬做準備,那真到了冬天怎麼辦呢,你看看你這麼遊手好閒。這隻田鼠也不辯解。後來冬天真的來了,三隻小田鼠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小耗子洞裡面在過冬的時候,發現吃的東西不愁了,禦寒的東西也都齊備了,然後每天在這裡無所事事,終於大家就百無聊賴了。當大家開始難受的要命的時候,第三隻田鼠開始給那兩隻田鼠講故事,他說就在那樣一個秋天的下午,我在田埂上遇到了一個孩子,他在做什麼;又在那樣一個秋天的早晨,我在水池邊看到一個老人,他在做什麼;我曾經聽到人們的對話,我曾經聽到鳥兒在唱什麼樣的一種歌謠,所有的這些我當時都記錄下來了。其實到這個時候,那兩個夥伴才知道這隻田鼠在為大家儲備了過冬的陽光。也就是說,這種表面看起來毫無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在這個時候會給人心一個淡定的起點。

  【于丹心語】表面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會給人心一個淡定的起點

  所有外在的儀式不過是為了一個內心的安頓,那麼這種安頓是需要我們去敏銳地感知世界節序變化,感知四時,感知山水,感知風月,這一點可能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講是特別的奢侈了,因為今天這種現代化,反季節的事情太多了,到了盛夏的時候屋子裡有空調,涼風習習;到了寒冬的時候屋子裡有暖氣,溫暖如春;到了春節的時候有夏天那種大棚裡的蔬菜,擺在桌子上五顏六色。也就是說,當生活一切變得如此簡約的時候我們還有遺憾嗎,這種遺憾就是四季走過,在我們的心上已經變得模糊,我們已經感受不到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上,由於四季分明帶來節序如流在我們心中還能激起什麼樣的反響,也就是說在自然生活中,在認知內心中,你越淡定越從容,越捨棄那樣一些激烈的、巨集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也許你就會有了更多的依據,這一切是為了讓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可以有擔當,能夠勝任,能夠做到最好。

  畫外音: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是否還能關注自己的內心?于丹教授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並不在於他給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標,而在於他內心是否能有一種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但是淡定的理念就能夠讓我們實現人生的理想嗎?

  其實看到《侍坐》這樣一篇小短文,在論語中會使很多人感到驚訝,因為他違背了我們傳統對於論語那種立志的判讀,他不同於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不巨集義,任重而道遠這樣的話。但是想一想,它是所有那種人生大道、社會理想內在的一個根本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內心的這種從容和對於自我的把握,在職業角色中我們只能是任職業擺佈,而不會有一種內心認同以後對這個職業的提升。在論語中有這麼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學生子貢去問老師:

  動畫:老師,你說什麼樣的人才叫知識分子呢?是不是讀了大學就算知識分子了。有文憑不等於有文化,一個知識分子一定是知道禮儀廉恥行為有所約束的人。

  我們知道士這個階層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這應該是一個很崇高的名譽,是那種無恆產有恆心,天下己任的一個階層。所以子貢說老師你告訴我,怎麼樣才叫做一個士呢,老師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篇。他說的最高的標準就是一個人他的行動之間,自己知道什麼是禮儀廉恥,也就是行為有所制約,有內心堅決的做人不妥協的標準;而這個人要有用,就是你要為社會做事,孔子講的並不是說一個人有了內心的修養就可以每天光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不管你拿到的是什麼樣的使命,做到不辱君命,這可不容易,因為你不知道你所拿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令箭,什麼樣的金牌,讓你去做說什麼事情都能做到嗎?所以孔子說最高的標準就是你出去可以做到不辱君命,這就叫做士了。學生覺得這個標準太高了,就又問他:敢問其次。您給我說再低一級的標準,比這差一等的,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就是孝悌之義。在宗族裡面大家認為你士一個孝子;而在鄉黨鄰里之間大家以你為兄弟,你能夠對所有人都是親和的,你能夠把你那種人倫的光芒放射出來,用一種愛的力量去整合周邊,不辱祖先。其實論語就是一個以人倫為基本出發點這樣的一個道德文章,所以呢它把次一等定為這樣的人。子貢又接著問:敢問其次。第三等,咱們再下一等說還有什麼人勉強夠著邊,能夠叫做士呢?結果孔子說出這個話,說了一句我們非常熟悉的話,大家聽了以後會瞠目結舌說這麼高的標準才是第三等啊。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說那種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一定把這事給你做到,這種他說叫硜硜然小人哉,什麼叫硜硜然,就是表現出來劍拔弩張,言語很急切,這樣的一種樣子,說我不計後果,不計方法,我把事給你做成,他說這種人勉強算第三等,就是能夠實現自己的諾言。其實大家今天想想說,這第三等也挺高啊,這個標準,言必信行必果今天有幾個人能做到啊,他學生也是這麼想的,子貢也覺得這仨標準太高了,所以又追問一句說:今之從政者何如?老師你覺得現在從政的人能夠上這三等嗎?結果老師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也就是說,老師把當時諸侯各國的從政者都沒有放在眼裡,認為他們離這樣一個士的標準還太遠太遠。其實在這裡所提出來的詳細的不同的標準,這是孔子對一個成熟的在社會職業崗位上有所擔承的人他的質量描述。我們來說說這個最高的標準,不辱君命四個字,我們再想一想那個最低的標準,硜硜然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說要做到不辱君命是在變通中沒有條件的把一件事情完成好,這需要調動我們多少人生的積累,這需要一個人有多大的勇氣,智慧和仁義之心,其實這樣一種不辱君命往往容易讓我們想起來戰國時候趙國的一個人,就是藺相如。大家看《史記.廉藺列傳》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故事,藺相如這個人無論是完璧歸趙還是沔池會都做到了不辱君命,其實這是不容易的,當趙王得到價值連城和氏璧的時候,秦王想要奪這塊壁,所以就告訴他說,哎呀,我給你十五座城池把這塊壁給我們拿過來,我們看一看,趙王當時就知道說虎狼之秦,這塊璧一旦進入將沒有辦法拿回來。藺相如說,那這樣,我們不去的話是自己理虧,我帶著這塊璧去如果不能換回城池,我的命和璧栓在一起,有我在就有這塊璧在。去了,看到秦王很隨便地在他的行宮裡面設酒宴宴請他,然後旁邊有大臣,有美人,大家嘻嘻哈哈在這兒很高興,然後說拿過這塊璧來我們看一看,以後指給大臣看,指給美人看,大家傳著看,藺相如一看就明白了,說這塊玉在這裡不受尊敬,就像趙國不受尊敬一樣,要拿回來也是很難的事情,所以他就上去跟他說,唉,這個美玉是有瑕疵的,你給我我指給你看,秦王就把這塊玉還到他手裡。藺相如拿到這塊璧以後,退後幾步靠在柱子上,怒髮上衝冠,持璧而立跟秦王說,他說你在這樣一個地方迎接這塊玉,你知道我們來之前,焚香頂禮、齋戒十五天,以示對秦國的尊重。我奉玉而來,而你隨便把這塊玉傳於大臣美人,這樣的一個懈慢的態度就讓我知道,你們是沒有真正想要用城池相換的,那麼現在好,如果你真要這塊玉,你也要這樣持戒焚香十五天,而且你先把城池劃給我們,我才能夠再把這玉給你,如果不然的話,我現在的人頭和這塊玉同時撞在金殿的大柱上。然後秦王就害怕了,說那好吧,趕緊按照他要的這個禮儀,但即使按照他的這個禮儀,藺相如覺得他一定是不會真正完成他的諾言的,所以藺相如決定連夜讓他自己的家人帶著這塊美玉逃回了趙國,他自己留在這兒最後做一個交代,最後他跟秦王講說我知道你沒有真正給我們城池之心,這個完璧已經歸趙了,已經回去了。其實這是他的不辱君命。沔池會也是一樣。其實這樣的故事在中國的仁人志士中,在古典記載的典籍中,不缺少這種例子,也就是說,在一個突變的情形下一個人怎麼樣能夠有所擔當,這其實是一個成熟的人在職業角色中所要得到的一種考評。其實這樣的故事我們不一一地列舉,回頭看一看會發現,人怎麼樣可以變得無畏,可以變得淡定而不倉惶,這是需要每個人在心中找到一個符號的寄託,這個寄託不見得是大家共同認可的一個巨集大理想,也不見得是大家都共同認可的說是一種權勢,一種金錢,一種情感,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達芬奇密碼,每一個人的生命鏈條中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東西,但凡找到這樣一個寄託,會給你這一生找到一個依憑,會找到自己的一個內心根據地。

  畫外音:于丹教授認為,理想不一定是大家共同認可的一種權勢或者金錢,而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在乎的東西是一種心靈的寄託,但是為什麼人們總要追求一個理想,理想之道又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論語中說道有多麼遠的這種理想,其實它一切都在一個樸素的起點上。我們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是這個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之一,也就是說,孔子經常所說的那種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一個人總在想著自己的衣食,這是不足以擔當一個君子一個士的資格,中國的知識分子所要的並不是一種生活的奢侈,但他們一定要心靈悠遊上的奢侈。所以有一次孔子要出遠門,子欲居九夷,因為我們知道他要把他的美政理想布化天下,所以要去未發達地區。臨走的時候,學生就勸他,曰,陋如之何,學生說,那麼一個簡陋的地方,破地方,你上那兒幹嗎去。那麼孔子怎麼回答,孔子淡淡的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那麼這個何陋之有就流傳下來,一直到唐代劉禹錫寫了《陋室銘》,這是大家都熟悉的,那麼《陋室銘》又怎麼樣形容呢,“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在這樣短短一篇《陋室銘》裡面,把古往今來的名士對於簡易的樸素居住環境的這種判讀全都呈現出來了,大家在一起談論的是不是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託,如果大家能夠在這樣一種絲竹之間,在大家的交流裡面可以有了那種心心相通,可以在你共同寄託的大事上有共同的理想,那麼這種簡陋,它就顯得一點都不重要了。所以其實什麼是真正的理想,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個起點,給我們儲備一點心靈快樂的資源,其實當我們回到論語,真正解讀了侍坐篇,看到了吾與點也這句喟嘆,知道了這樣一位萬世師表的聖人心中對於那種沐乎沂水,風乎舞亐,在暮春時節詠而歸,快樂回來的生活方式心存嚮往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種闡述跟莊子所說的獨與天地共往來是如出一轍的,也就是說所有古聖先賢首先是站在個人的價值座標系上,瞭解了自己心靈的願望,然後才會有巨集圖大志,走到這個世界上有所建樹。我們都想要一生建立一個大的座標,對於前方的遠景讓我們找到一個起點,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讓我們從論語裡面,也做孔子席前一個安靜的學生,跨越這個千古的滄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種淡定的容顏,想一想他讓我們去到自然中的這種鼓勵,在我們每一天,真正忙碌的間隙裡面哪怕說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不至於讓自己象那樣一個人格分裂的演員那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麼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裡,如果能夠調整這樣一套座標系統,我想論語會從千古之前傳遞出來一種溫柔的思想的力量,它傳遞出來一種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關照,它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篇三

  內容簡介:俗話說:人生不得意事常。那麼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們遭遇不得意之時,我們應該採取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呢?于丹教授認為,《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其實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這種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這種心理暗示的力量之大,將嚴重影響你的生活質量。

  于丹教授講了幾個小故事,一個女孩子因為她母親在治牙時突發心臟病去世而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40年後她居然死在牙醫準備為她治牙之前。而另一個認為自己非常寒磣、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只因為一個頭花,竟突變成一個快樂驕傲的小公主。還有一個毫無武功的日本茶師,用自己從容勇敢的內心,戰勝了一個囂張的日本浪人。這幾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現代社會中,我們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往往感到無力應對。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

  《心靈之道》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呢?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這麼多學生,也是家家都有煩心的事情。那麼他們是怎樣看待人生遺憾的呢?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有一天憂傷的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

  他的同學子夏就勸導他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衛靈公》

  子夏自稱自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話分幾個層次:

  既然生死、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且順應。

  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確實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

  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手足兄弟。

  所以,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的真君子,又何愁沒有兄弟呢?

  儘管這段話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是他也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就是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為什麼呀,為什麼呀,偏偏這倒楣事怎麼就落在我頭上呢?

  這樣只會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補足這個遺憾。這就是子夏告訴他同學兩句話,叫“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敬,是指人內心的一種端莊,一種正直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態度,使大家都可以尊敬你,那麼你再去做事情,儘可能讓自己少一點失誤。另外一點就是真正跟別人共事的時候,要恭而有禮,內心保持著一種恭敬,彬彬有禮,真正能夠對人有一份尊重,如果你能做到這樣,少一點過失,多一分尊重,那你能夠達到的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所以一個真正的君子,你還真正會內心憂患沒有兄弟嗎?

  而這樣的一種遺憾,其實如果我們放大的話,那可能它會被放得很大很大。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他說“如果你因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麼你也將失去星星了”。也就是說,你總看著自己人生的遺憾,你總在念叨著這個遺憾,這個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呀,甚至這個遺憾有可能會變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這個陰影在你的內心極而言之,它對你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刊的轉載,寫的是英國著名網球名星吉姆.吉爾伯特的故事。這個女孩子在小的時候經歷了一次意外,就是她跟著她的媽媽去看牙醫。這本來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但是一般我們知道,牙病是會引發心臟病的,可能她媽媽沒有檢查出來有這種隱憂,所以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了,以為跟媽媽一會兒回家了,結果讓小女孩看到的是驚人的一幕:她的媽媽竟然死在了牙科的手術椅上。

  ?這個陰影在這孩子的心中被放大到多大?也許她沒有想到要看心理醫生,也許她這從沒有想過應該根治這個傷痛,她能做的就是迴避、迴避、永遠迴避,所以她牙疼的時候從來不敢去看牙醫,直至她成為了著名的名星,她已經擁有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她疼痛的牙齒折磨得實在受不了,家人都安慰她,說牙醫請到家裡來,咱們不去診所,在家還有你的私人律師,有你的私人醫生,還有所有的親人陪著你,你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於是請來了牙醫。結果就在她海濱豪華的寓所,牙醫在旁邊整理手術器械的時候,一回頭,吉姆.吉爾伯特已經死去。

  當時倫敦的報紙,記述這件事情時用了這樣一句評價:吉姆.吉爾伯特是被四十年來的一個念頭殺死的。這就是心裡面暗示的力量,這就是她生命中一個至極的遺憾,這個遺憾以令人驚詫的方式放大,能夠結束一個人的生命。

  當然很多人不見得會面臨上述這種極端的例子,但大家一定聽到過這樣的說法,一個人在憤怒或憂鬱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撥出來的空氣,它都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會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

  我還看到過一個寓言,它說在一個小鎮上有一個非常窮困的女孩子,她家裡沒有父親,跟媽媽相依為命,靠做手工維持生活。她非常自卑,因為從來沒穿戴過漂亮的衣服和首飾。在這樣極為貧寒的生活中,它長到了十八歲。

  在她十八歲那年的聖誕節,媽媽破天荒給了她二十美元,跟她說,這是你的勞動所得,你用這個給自己買個聖誕禮物吧。她大喜過望,但是她還沒有勇氣從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過。她捏著這點錢,繞開人群,貼著牆角朝商店走。一路上她看見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無遺憾地想,我是這個小鎮上最抬不起頭來、最寒磣的女孩子。看到自己特別心儀的小夥子,她又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盛大的舞會上,不知道誰會成為他的舞伴呢?

  她就這樣一路嘀嘀咕咕躲著人群來到商店。一進門,她就覺得自己的眼睛都被刺痛了,她看到櫃檯上擺著一批特別漂亮的緞子做的頭花、髮飾。正當她站在那裡發呆的時候,售貨員對她說:小姑娘,你的亞麻色的頭髮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綠色的頭花,肯定美極了。她看到價簽上寫著16美元,就說我買不起,還是不試了。但這個時候售貨員已經把頭花戴在了他的頭上。售貨員拿起鏡子讓他看看自己。當這個姑娘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時,突然驚呆了,她覺得這一朵頭花改變了她整個人的容顏,突然之間,她變得像一個天使一樣容光煥發,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

  她不再遲疑,掏出錢來買下了這多頭花。他內心無比陶醉、無比激動,接過售貨員找給她的四美元后,轉身就往外跑,結果在一個剛剛推門進來的老紳士身上撞了一下,她隱約聽到那個老人叫她,但已經顧不上這些,就一路飄飄忽忽地往前跑。

  她不知不覺地就跑在了小鎮最中間的大路上,她看見所有人投給她的都是驚訝的目光,她聽到人們在議論說,沒想到這個鎮子上還有這麼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誰家的呢?她又一次踫到了她暗暗喜歡的那個男孩,那個男孩竟然叫住她說:不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榮幸地請你做我的舞伴?這個女孩子簡直心花怒放!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用剩下的這四塊錢再給自己買點東西吧。於是她又一路飄飄然地回到了小店。

  剛一進門,就看到那個老紳士微笑著對她說,孩子,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你剛才撞到我的時候,這個頭花就掉下來了,我一直在等著你來取。

  這個故事結束了。真的是一朵頭花彌補了這個女孩生命中的缺憾的嗎?其實,彌補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迴歸。也許我們沒有這樣一個靈異的時刻,我們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有幸遇到寓言一樣的機緣,但是這些東西會啟迪我們的心智。

  這些個故事裡面其實也有很多跟孔子在《論語》中的觀點不謀而合。其實孔子說一個人內心的在乎與不在乎,他的悟效能夠讓他明白這個世界很多很多的事理,也就是說,一個真正的君子,他內心的坦然與淡定是可以讓他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的。

  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前提是什麼?就是要求一個人在心中不要把現實中很多的陰影看得過重,不要自己認同在陰影之下,就像泰戈爾還說過一句話,他說,“烏雲自己遮住了太陽,但是它卻怨天氣不明朗。”有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心遮住了陽光,我們太在乎得與失,而在乎得失的人,在孔子的價值判斷體系中被指責為鄙夫,就是一個不上臺面的比較低階的人。鄙夫是什麼呢?幾乎意義等同於小人。

  孔子曾經說:“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論語?陽貨》像這樣的小人你能讓他去謀劃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後又害怕會失去。既然害怕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其實讓我們回到本初,誰的生命沒有遺憾?如果你能夠用一種內心的富足和飽滿,能夠用一種內心鮮活的力量去彌補這些遺憾,那你會成為一個坦蕩、磊落而勇敢的人。孔子所提倡的境界,“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說的就是這樣的境界。當所有這些憂煩、迷惑或畏懼壓在眼前的時候,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仁達,變得更加智慧聰穎,變得更加勇敢無畏,那麼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沒有了嗎?

  所以,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而不要藉助外在物質的得與失讓自己擁有一份淺薄的驕傲,這就是論語裡所倡導的一種人生觀。

  我們知道,孔子有一個大弟子,就是特別率性勇敢的子路,他對於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因為他老師曾經還調侃過,說過一句話,說這個世界要是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上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個時候,我就帶著子路。子路特別高興,他說老師到那個時候就想帶我一個人。結果老師後面還有一句解釋,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麼都沒有,我也就把他帶在我身邊吧。所以子路呢,是很勇敢,但是呢他勇敢又缺點內涵。他偏偏有這麼一天,找老師問勇敢的事去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君子應該不應該崇尚勇敢?孔子對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意思是說,君子崇尚勇敢這沒錯,但是君子的勇敢是有約制的,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一個君子只要有了這個義字當先的勇敢,他才是一種仁義之勇,如果沒有這個字的話,他會以勇去犯亂,因為勇敢可能會攪動起來大亂,而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一個小人身上,就更麻煩了,如果他心中沒有義字的話,那他就會直接成了小偷、劫匪。就為盜了。我們想想,真正小偷劫匪你不能說他不勇敢,他穿門打戶,甚至可能越貨殺人,你說他不勇敢嗎?也就是說,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那麼這個“義”、“道義”又是什麼呢?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

  假如一個人真正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後來蘇軾在《留侯論》中也曾經論述過勇敢,他把那種真正的勇敢叫做“大勇”。他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哉也。”

  在蘇軾看來,真正的勇者有一種“過人之節”,能夠忍受像韓信那樣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輔佐劉邦決勝千里之外,他不會像一般的人,所謂匹夫見辱,拔劍而起,一瞬間就繃不住了,這樣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也就是說,你自己真知道你是誰的話,這種勇敢有時候表現為氣度,有的時候表現為一種理性約制下內心的自信和鎮定。

  這就是一種力量。所以蘇軾在論述的這種勇敢中,他說,真正的大勇是那種突然面臨一件事,所謂泰山崩於前而不瞬,卒然臨之你不要驚恐,你能夠每臨大事有靜氣,去先面對這個格局。而無故加之不怒,這可不容易。我們想想,生活裡面我們可以要求自己是一個道德君子,我們努力不去冒犯別人,但你時不常就被別人冒犯了,你經常無緣無故地就遭受了一個事情的傷害,你能做到不怒嗎?其實當我們遭致這種意外的甚至無聊的傷害時候,你可能有兩種態度。

  一個人可能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頓暴打,然後他可能星期二就開始給各個朋友打電話,他要複述這件事,他跟十個人以上覆述這件事,每複述一次他可能又捱了一回打,到星期三的時候,他已經鬱悶地說,我不上班了,這事太鬱悶了。所以要找派出所,去給我通緝這個人,然後再找朋友,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到星期四,就情緒更抑鬱,開始跟家人吵架了,你說我為什麼挨這頓打?這一個星期有可能就這樣過去了。其實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你每天還在繼續捱打。當然你也可以一件事情發生了,你可以把這個傷害縮到最小,那就是讓它儘快過得去,找一個更為積極的事情,去抵消負面的意義。這樣做的話會騰出你更有用的生命,更有價值的時間,和一種更美好的心情,讓你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說,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夠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是因為你的內心有美好的東西,所以你看到外在的世界,才能氣定神閒。

  大家知道宋代的筆記小文中記載過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就是著名的蘇東坡他有個好朋友叫佛印,他經常跟佛印在一起兩個人蔘禪打坐。佛印老實,老受他欺負。蘇軾佔了便宜以後就很高興。回到家,就跟他那個曠世才女的妹妹蘇小妹說,“佛印今天又吃虧了。我們倆打坐,在那參禪,我就問他,說你看看我像個什麼呀?佛印呢就老老實實地說,我看你就像尊佛。”他說,“我就大笑著說,你知道我看你像什麼?我看你坐在那就像攤牛糞。”他說完了以後他妹妹就冷笑。蘇小妹說,“哥哥,就你這個悟性,你還參禪啦?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麼?是見心見性,就是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要是說看你像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你回頭想想,你心裡有什麼吧。”

  其實這個故事可以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大家想想,一樣的生活,對吧?大千世界,相差無幾,為什麼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整天指責抱怨,指責抱怨的人生活就真的那麼差嗎?其實就像同樣的一瓶酒放在那,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唉呀,這麼好的酒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心態不同。就在於你看見了什麼。而這種看見,是一種由德,由仁,而生髮出來的曠達的勇氣?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這種心靈的勇敢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間更加重要。

  孔子說:“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就是把君子跟小人他的表現兩者這麼來參照。所謂“君子泰而不驕”,就是一個人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靈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但是他沒有一種驕矜之氣。那小人是什麼?就是一個人張揚,一個人表現出來處處驕傲,甚至處處攻擊,他少了一種氣定神閒。關於這種驕傲,我們要分清一個人一生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風骨。

  一個有風骨的驕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張揚的,這就是所謂“泰而不驕”。那麼這樣一種篤定的生命力量,其實在東方文化中一直是被倡導的。我曾經看到過鈴木大拙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個日本江戶時期的故事。大家知道,日本參禪過程中提倡的是茶禪一體,人喝茶,茶道本身就是參悟的過程。那麼他寫道,當時有一個著名的茶師,他跟隨著他一個顯赫的主人,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裡辦事,捨不得離開他這麼多天,說你跟我去吧,每天好給我泡茶。那個時候是一個浪人、武士很紛亂的時候,所以這個茶師就很害怕,他說你看我又沒有武藝,咱們路上遇到點事可怎麼辦?他主人說沒關係,你打扮成武士的樣子,你挎一把劍不就完了嗎?你跟著我走吧。那茶師呢就哆哆嗦嗦地換上了武士的衣服跟著主人去了京城。

  一天,主人出去辦事,茶師自己一個人在外面溜達,這時迎面走來一個浪人,想茶師挑釁說,你也是武士,那咱倆比比劍吧。茶師說,我是個茶師,不懂武功。浪人說,你不是一個武士而穿著武士的衣服,就有辱尊嚴,你就更應該死在我的劍下!茶師一想,躲是躲不過去了,就說,你容我幾小時時間,等我把主人交辦的事做完,今天下午我們在池塘邊見。那個浪人想了想答應了,說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直奔京城裡面最著名的大武館,看到所有學劍的人在門前都排著大隊。他來不及等,分開人群就衝進去,直接到大武師的面前跟他說,求你教給我一種作為武士最體面的死法。大武師當時就很吃驚,說來我這兒所有的人都是為了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你是為什麼?茶師把與浪人相遇的情形複述了一遍,然後說,我只會泡茶,但是今天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求您教我一個辦法,我想死得有尊嚴一點。

  大武師說,那好吧,你就再為我泡一遍茶,然後我再告訴你辦法。茶師很傷感,說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後一遍茶了。他做得很用心,他很從容地看著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很從容地把茶葉放在裡面,洗茶、濾茶、然後一點一點地把茶倒出來,捧給大武師。大武師一直看著他泡茶的整個過程,他品了一口茶說: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茶師說:你要教給我什麼嗎?大武師說:我不用教你,你只要記住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就行了。

  這茶師聽後就去赴約了。浪人已經在那等他,見到茶師,立即拔出劍來說,你回來了,那我們來開始比武吧!茶師就老在想著那句話,就以泡茶的心面對這個浪人。只見他笑著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地把自己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端端正正放在旁邊;再解開身上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又拿出綁帶,把裡面的衣服袖口紮緊;再拿出綁帶把褲腿也紮緊,他從頭到腳,一點一點地在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閒。對面這個浪人就越看越緊張,越看越惶恐,因為猜不出對手的武功有多深。對方的眼神和笑容讓他越來越心虛。

  等到這個茶師全都裝束停當,最後一個舉動就是拔出他的劍來,欻,就揮向了半空,然後停在了那裡。因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該怎麼用了。此時浪人噗通就給他跪下了,說,求您饒命,您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有武功的人。

  其實,是什麼樣的武功是茶師取勝呢?這就是那種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是一種氣勢。所以武功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武功無非是一種技巧,而武功這樣的東西,包括我們的知識系統,所有這些東西的得到,都是可以由你自己一種真誠去感悟,你都可以把它化入生命,就看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你的心很敞亮,你有一種仁厚,你有一種坦率,你有一種心靈的勇敢,那麼你可能會收穫許多意想不到地東西。每個人都願意把美好的東西告訴你;但是如果你不是這樣的人,那麼即使是有教無類的孔子,他也不見得會對牛彈琴。

  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就是這個人可以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你就把這個人錯過了。相反,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那也不好,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著趕著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琴,追著不可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這也就是說,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之人,當自己是一種對對世界,有敞亮的心懷,那麼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它都是要教育你的,所有的東西都會是彌補你這種遺憾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其實《論語》給我們的永遠是一個人生動態的系統,我們不可以斷章取義,擷取任何一個橫斷面,我們不可以僵死的去理解,所有古典、聖賢思想的精華無非要化入我們每一個生命,當它在你的血液中流動起來的時候,你那種歡欣的態度本身就是我們今人對於古典最高的致敬。
 

論語學而為政心得
論語心得理想之道作文
相關知識
論語心得於丹講稿
關於于丹論語心得
學習於丹論語心得體會3篇
讀于丹論語心得體會之交友
于丹論語心得讀後感高中作文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
讀于丹論語心得體會
讀于丹論語心得筆記
于丹論語心得孝敬之道
于丹論語心得心靈之道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