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速度的教案
速度是高中物理運動學中的兩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對它們的準確理解是學好運動學的前提,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物理速度的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義,知道在不同的時間內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的問題.
2、理解瞬時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時速度是精確描述變速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時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的習慣.
物理速度的教案【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速度的定義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學生介紹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講述比較詳細,通過兩種通俗的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過渡到一個統一標準,自然地給出比值法定義速度.對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講述也非常便於學生的接受,且適時給出了速率的概念;課後給出的“閱讀材料”和“做一做”對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擴充套件思維有很大的好處.
教法建議
在學生看書自學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要讓學生參與速度的定義過程,通過一些討論突破瞬時速度這個難點,配合一些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在引入速度概念時,也可採用,給出兩個具體的勻速直線運動的例項,讓同學體會,介紹一種運動要抓住其本質,本質應是相對不變的,位移是變化的,時間是變化的,觀察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此比值是不變的.分析比值的含義,由此得到速度的定義.講述平均速度時,最好給出一個具體的例項來說明.
物理速度的教案【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速度的定義,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理解.
教學難點 :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主要設計:
一、速度:
【方案一】
1、提問:在百米賽跑中,如何比較運動員跑得快慢?
展示媒體資料:運動會上百米賽跑的資料
2、提問:兩輛汽車都行駛2h,如何比較哪輛車更快?
3、提問:如果兩物體運動的時間不同,發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誰運動的更快?
4、提問:什麼叫速度?速度的物理意義?速度的單位?速度的方向?
5、討論:如何在位移影象中求速度.
【方案二】
1、給出如圖所示的甲、乙兩輛汽車做勻速直線情況,請同學觀察它們的特點.
2、引導同學思考與討論:
1如何向別人介紹這兩個的運動?誰運動得更快?
2只比較兩車的位移,或只比較兩車的運動時間,能知道哪輛車運動底快嗎?為什麼?
3引導:在介紹某一事物時要抓住其本質,本質應是相對不變的.位移是變化的、時間是變化的,觀察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此比值是不變的,分析比值的含義,得到速度的定義.
3、討論速度的單位、向量性等.
4、討論:如何利用位移影象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一平均速度:
1、提問: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有什麼特點?
2、提問:如何粗略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什麼叫平均速度?
3、提問:在百米跑的過程中,前半程和後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嗎?
4、練習:在百米跑的過程中,某運動員10s鍾到達終點,觀察記錄得知,他跑到50m處時,用時5.5s.經過5s時跑到45m處,分別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後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時間和後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
二瞬時速度:
1、引導啟發:某人靜止在A位置,與慢走經過A位置,或快跑經過A位置,情況是不同的運動狀態不同,這種不同需要用瞬時速度來描述,第一種情況瞬時速度為零,第二種情況的瞬時速度小於第三種情況的瞬時速度.
2、引導啟發:百米賽跑運動員,若全程用10s,則10s內的平均速度為10m/s,若測出每一秒內的位移,如第1秒內的位移為8m,則 m/s,第二秒內的位移為9m,則 m/s,第3秒內的位移為11m,則m/s,這樣對運動員的情況就瞭解得比較細緻了,若能知道每個0.1s內的位移,則對運動情況的瞭解就更細緻了,若能知道每個0.01s內的位移,則對運動情況的瞭解就更細緻了.要更精確的掌握物體的運動情況,則需要知道物體各個時刻的速度.
3、提問:什麼叫瞬時速度?什麼叫速率?
4、展示多媒體資料:汽車速度計及理程計,讓瞬時速度的概念更加具體化.
5、練習書後“做一做”,模擬打點計時器.
物理速度的教案【探究活動】
請你想辦法測量下列物體運動時的平均速率:
1、人走路時的情況.
2、人騎自行車時的情況.
3、某人在運動會上400m跑時的情況.
4、公共汽車執行時的情況.
並思考:平均速率與平均速度有什麼不同?
高一物理向心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