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四季評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一年級語文《四季》通過對春天的春草、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小編為一年級語文老師整理了《四季》評課稿,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四季》評課稿1

  劉**老師講的《四季》,這篇課文通篇只有四句話,而且是一種模式,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一年級小朋友上課很遵守紀律,除此之外,還有我們高年級學生一去不復返的天真可愛。稚嫩的聲音讀起課文來特別好聽。

  劉老師講起課來非常自然大方,生動有趣,還準備了各種卡片,讓課堂看起來非常活潑。她以圖片匯入,通過複習舊知識匯入新知識,匯入自然。對識字採用的是隨文識字的辦法,節省時間。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通過圖片欣賞的形式,讓小朋友們直接了當的對每個季節的基本特點有所認識,明白四季的不同。課堂設計的非常合理,時間安排也很恰當,板書設計很漂亮,是很成功的一堂課。

  一年級語文《四季》評課稿2

  今天聽了一節市級語文研究課,是一節一年級新課標教材的閱讀課,《四季》第二課時,感覺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愉快。

  一、教師注意情境的創設

  這節課老師始終注意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引起引起學生學習慾望,開課創設一個童話故事情境:這節課我們要到秋伯伯和冬爺爺去做客,想去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在接下來的過生字關時,也是那麼主動積極。

  學習秋天和冬天的兒歌時,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什麼就知道秋天來了,冬天來了,然後放剪輯的典型的秋天、冬天特點的錄象。孩子們完全進入了情境,跟著錄象一會兒讚歎,好美啊,一會兒自發讀兒歌:紅葉舞,黃葉飄……師生邊看錄象,邊自然地抒發感受,其樂融融。學生對秋天、冬天有了更多的認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想象能力在回顧生活經驗中,在看錄象中,在說畫面中也得到了發展。

  讀書指導很巧妙,讓學生身臨其境,如指名讀“穀穗彎彎”這一部分時,老師很自然地一問:小穀穗在哪兒呀?我們班有沒有小穀穗?能不能邊做動作邊讀。學生讀後,老師評價;小稻子成熟了,多自豪啊,誰還是?既是表揚又暗含朗讀指導。

  讀“小雪人把肚子一挺那一部分”時,老師說:“那小雪人在哪兒呢?我們下位找找小夥伴,把雪人的樣子讀出來吧。”學生投入地讀著,彷彿自己就是那彎彎的穀穗,那頑皮的小雪人,在讀中,在表演中,還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彎彎、挺、鞠躬‘等詞語的意思。

  二、在合作中進行互動

  這節課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合作的形式很多,如,四人小組商量怎麼識字,同位合作表演讀,下位找小夥伴讀,分組比賽讀等等,但是沒有流於形式,合作中形成了真正的互動,比如四人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在後來的反饋中看出來效果很好,學生用了熟字加偏旁,遍兒歌,比較等方法識字。比如你怎麼知道冬天來了,學生的回答一個一個都很精彩:看到窗戶上結了冰;小兔子找食物找不到了;河面結了一層薄薄的冰,越結越厚,釣魚的時候就要鑿一個洞……思維的相互啟迪,這才是真正的互動。

  也有幾點想法,閱讀課文是一個整體,不能把兩課時決然斷開,這節課雖然學的是秋冬兩季,與前面兩段的界限太分明沒有一個整體的感覺。關於四季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很豐富的,引導學生回憶和多媒體錄象都是不錯的。但是課前應該給學生更廣闊的收集空間,收集有關的圖片,兒歌,親自去感受秋天,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展示會更積極,學生的視野會更開闊,我們的課堂會更開放,更有活力。

  一年級語文《四季》評課稿3

  這是一節能較好地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理念,而又充滿情趣,具有時代氣息的低段閱讀課,這節課在設計中有以下特點:

  一、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遵循“讀書內化”的閱讀教學規律,本課設計了“初讀──精讀──熟讀──背誦”四個環節,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直接地、反覆地接觸課文。從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到有感情地朗讀,到擇段背誦,以至全文背誦,“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指導思想和訓練的層次性十分明確。教學過程中,還注意強化閱讀教學的多功能,在讀中識字、學詞句,積累語言,培養語感,進行口語交際,拓展想象,學會合作、創新、競爭和評價;在讀中認識四季,抒發愛美的情懷。使閱讀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學知識、長本領、身心發展、潛能開發的過程。

  二、努力開掘語文學習的豐富資源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讓學生在豐富的、整合性的、視野開闊的情境中學習語文,能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本課教學,在課前要求學生了解四季的知識,畫畫自己最喜愛的季節。在課堂上,他們藉助圖、景理解課文,學習語言;觀看動畫課件,展開想象;朗讀課文,練習說話。這些充盈著情感的教學,引發了兒童的共鳴,促使他們積極參加學習實踐。課未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聯絡已有的經驗仿編兒歌,啟用兒童的求異思維,讓他們在實踐中探索運用語言的規律,享受美的情趣和創造的樂趣。整節課的教學,知識面廣,資訊量大,實現了課內外、學科間、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聯結、貫通、互補,語文課堂教學也因之更充實、更具活力。

  三、改革方式、方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閱讀教學是個性化行為”。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以學定教,把原本屬於學生的權利還給學生:一是選擇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後再選擇自己的夥伴進行合作學習,學習的結果也讓學生自己彙報、補充,教師只是中國撥作用。二是評價權。學生的朗讀,發言儘量讓他們去評價,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活動形式有個體獨立、同桌之間、群體小組、男女生分隊、自由組合等等,教法生動活潑,學法為兒童所喜聞樂見。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活動與交往是發展的源泉。”這些活動有靜有動,實效性強,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由於沒有拘束、強制,課堂氣氛輕鬆。愉悅,學生在動靜相間的活動中,在自主與合作、主動與互動中動腦、動口、動眼、動手,大面積地參與,自始至終地參與,差異性地參與,使課堂成為學生自主發展的世界。


猜你感興趣: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一年級語文書給奶奶送陽光
相關知識
一年級語文四季評課稿
一年級語文學生評語
一年級語文教師評語
一年級語文學科評語
一年級語文學科評語
一年級語文作業評語
一年級語文作業評語
一年級語文教師評語集錦
一年級語文老師評語
一年級語文老師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