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在期中考試來臨之際,教師們要如何準備好試題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共22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2分***
A.黃暈***yūn*** 蜿蜒***wān*** 飛竄***cuàn*** 舐吮***shǔn***
B.纖弱***xiān*** 蠕動***rú*** 寒噤***jìn*** 恪守***kè***
C.慍怒***yùn*** 喧囂***xiè*** 孱弱***chán*** 懲罰***chéng***
D.憎恨***zēng*** 倒戈***gē*** 哂笑***shěng*** 祈禱***qí***
2.下列詞語中共有四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劃出來,並依次改正在下面橫線上。***沒有劃出就改正不得分***。***2分***
穿流不息 捨生取義 一愁莫展 嘔心瀝血 心馳神往
別出心裁 拙拙逼人 侃侃而談 融匯貫通 戛然而止
3.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2分***
A.乍暖還寒***剛剛開始*** B. 孔武有力***很、甚***
C.幾處早鶯爭暖樹***暖和的樹*** D.稍遜風騷***差,不及***
4.下面文學常識表述無誤的一項是*** ***。***2分***
A.胡巨集偉,我國著名歌詞作家,曾以創作《長江之歌》、《共青團團歌》而聞名全國。胡巨集偉30歲時曾因創作《黃河頌》而名聲大振。
B.朱自清,字佩弦,江蘇省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收在《朱自清文集》裡。
C.《錢塘湖春行》的作者韓愈,字退之,唐代散文家、詩人,是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D.《愚公移山》相傳為戰國時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列禦寇所著。今人多疑是魏晉人偽託。
5.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 ***。***2分***
A.全班同學和團員在課堂上都能積極發言。
B.一隻狗在一隻麻雀看來該是多麼大的怪物啊!
C.通過這次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D.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6.李明同學說話喜歡引經據典,在下面幾種情境講話時,他引用的古詩文恰當得體的一項是*** ******2分***
A.同學張華要到外地去上中專,李明給他送行時說:“‘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張華,你一人遠走他鄉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學劉欣作文時想找一句表現讀書樂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說道:“這還不容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學一起去春遊,面對著滿園盛開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說道:“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張海學習上得過且過,不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長地對他說:“‘學而不思則罔’,你可不能總是淺嘗輒止啊!”
7.閱讀下面這則新聞報道,請用一句話概括新聞主要資訊。***不超過25個字******2分***
本報訊***見習記者 何明潔***為了引導學生文明健康上網,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團成都市委和清華同方三方主辦的“綠色上網”萬人簽名活動,在成都三原外國語學校舉行。活動當天,三原師生製作了1600多件徵文作品和電腦軟體。參加活動的同學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網,遠離精神汙染。
據瞭解,此次“綠色上網”萬人簽名活動將途經20站,歷時4個月,三原外國語學校是該活動的第12站。
8.詩詞默寫。***6分***
⑴ ,小扣柴扉久不開。
⑵東城漸覺風光好, 。
⑶ ,江船火獨明。
⑷《鷓鴣天·代人賦》中運用對比手法說明春光不在城裡,而在農村的詩句是: , 。
⑸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寫出國家和個人的境遇的詩句是: , 。
⑹《沁園春·雪》點明主旨的句子是: , , 。
⑺中國的酒文化享譽世界,請你寫出兩句含“酒”字的詩。
① ②
9.仿照下面兩句話,再寫一個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語意連貫。***2分***
讓我們來做花的事業吧,把花香傳給別人;
讓我們來做葉的事業吧,把花頂過自己的身軀;
, 。
二、閱讀理解。***共48分***
***一***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語段,完成以下各題。***8分***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10.這段文字選自《孟子·公孫丑》。孟子,名_____,是儒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孟子》是記錄他的言論、活動的書,而另一部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 》。我們曾學過其中幾則語錄,如“學而不思則罔,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不亦說乎?” ***2分***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2分***
⑴行拂亂其所為_____ ______ ⑵人恆過_____ ______
⑶衡於慮_____ ______ ⑷入則無法家拂士_____ ______
12.與“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中的“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兩狼之並驅如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
C.溫故而知新 D.一年歸,妻跪問其故
13.對“所以動心忍性”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因為這樣***,所以他的心驚動起來,性情也堅韌起來
B.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的原因。
C.***通過這些***,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
D.***所以這樣***,是因為他的內心警覺,他的性格堅定。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6分***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4.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當的一項是***? ?***。***1分***
A.鄭人有欲買履者***想要***? B.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同“座”***?
C.反歸取之***同“返”***? D.遂不得履***終於***
15.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1分***
A.自度其足 度已失期 B.置之其坐 且焉置土石
C.至之市而忘操之 操蛇之神聞之 D.何不試之以足 其目以毛帚掃之
16.下列句子朗讀時停頓不當的一項是*** ***。***1分***
A.鄭人/有欲買履者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何不試之/以足
17.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1分***
寧信度,無自信也。
18.這則寓言諷刺了哪些人?***2分***
***三***閱讀下面現代文語段,完成文後各題。***8分***
忽然,教室的鐘打了十二點,緊接著響起了午禱的鐘聲。這時,普魯士軍隊操練回來的軍號聲在我們窗前響了起來……哈墨爾先生面色慘白,在講臺上站了起來。他在我眼裡,從來沒有顯得這樣高大。
“我的朋友們,”他說,“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他無法說完他那句話。
於是,他轉身對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按著粉筆,用最大的字母寫出:
法蘭西萬歲
寫完,他仍站在那裡,頭靠著牆壁,不說話,用手向我們表示:
“課上完了……去吧。”
19.語段從 、 、 三方面描寫哈墨爾先生,表現他 的思想感情。***2分***
20.選文中有一句話暗示了小說的社會背景,是哪一句話?***1分***
21.“他在我眼裡,從來沒有顯得這樣高大。”這句話是 描寫。他在“我”眼裡從來沒有顯得這樣高大的原因是什麼?***2分***
22.哈墨爾先生“使出了全身力量”寫字的細節表現了什麼?***1分***
23.你能理解哈墨爾先生“寫完,他仍站在那裡,頭靠著牆壁,不說話,用手向我們表示”這一動作表情嗎?談談你的看法。***2分***
***四***閱讀下面一篇說明文,完成後面習題。***10分***
①常常能聽到這樣一種說法:“人的腦子用多了,會死掉許多細胞”、“人腦多用了會笨”,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②事實上,人的肌體的各個部位,幾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腦子也是一樣。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經科學家研究證明,人的大腦皮層,大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也叫神經元。這麼多數量的腦細胞,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足夠足夠了。有人計算過,如果一個人活到100歲的話,經常運用的腦神經細胞只不過10多億個,還有80%—90%的腦細胞沒動用。所以,根本不會有什麼“腦子多用會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於運動”,這是生物界的一個普遍規律。人的機體,用則靈,不用則衰;腦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聰明。因為這些勤於用腦的人,腦血管經常處於舒展的狀態,腦神經細胞會得到很好的保養,從而使大腦更加發達,避免了大腦的早衰。相反,那些懶於用腦思考的人,由於大腦受到的資訊刺激比較少,甚至沒有,大腦很可能就會早衰。這跟一架機器一樣,擱在那裡不用就要生鏽,經常運轉就很潤滑。外國就有過這樣的研究,科學家觀察了一定數量的20—70歲的人,發現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到了60歲時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維能力,而在那些終日無所事事、得過且過的懶人當中,大腦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於前者。
④除了懂得腦子多用只會聰明、不會笨的道理以外,我們還應該瞭解“多用腦、可防老”的道理。這對老年人來講尤為重要。我們常說,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如果大腦遲鈍了,身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當然也不會旺盛。所以,保持大腦的活力,就能促進其他機體、器官保持活力;大腦如早衰,也會影響其他機體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往往是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互相影響的結果,老年人保持著勤於用腦的好習慣,就會有一種很好的心理狀態,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滿活力。
⑤“勤於用腦,延緩衰老”,這個道理是很科學的。老年人如此,何況我們青少年呢?讓我們大家養成勤於用腦的良好習慣吧。
24.用自己的話對第②段中畫線部分的內容進行概括。***1分***
25.第③段中畫線的部分綜合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說明方法,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分***
26.第④段說明“多用腦,可防老”的道理,談了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腦能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人的機體的各個部位,幾乎都是越用越健康”,這句話中的“幾乎”能刪去嗎?為什麼?***2分)
28.把全文分為兩個部分,請用“‖”劃出。***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29.你在生活中也經常用腦,讀了這篇文章,有些什麼體會?***2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問題。***16分***
石縫間的生命
林 希
①石縫間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它們沒有條件生長寬闊的葉子,它們有的只是三兩片長長的瘦的薄葉,更有的,它們就在一簇一簇瘦葉下自己生長根鬚,只為了不向母體吮吸一點乳汁,便自己去尋找那不被覺察到的石縫。這就是生命。如果這是一種本能,那麼它正說明生命的本能是多麼尊貴,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團一團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們的莖葉裡湧動著苦味的乳白色的漿汁,它們的根鬚在春天被人們挖去做野菜。而石縫間的蒲公英,卻遠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長得那樣茁壯。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它們的葉因枯萎而失去光澤,它們的根深埋在石縫狹隘的間隙裡。它們默默地為攀登的人準備了一個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適者生存的規律儘管無情,但一切的適者都是戰勝環境的強者,生命現象告訴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縫間只有這些小花小草,也許還只能引起人們的哀憐;而最為令人讚歎的,就在那石巖的縫隙間,還生長著參天的松柏。它們使高山有了靈氣,使一切的生命在它們面前顯得蒼白遜色。它們的軀幹就是這樣頑強地從石縫間生長出來的,每生長一寸都要經過幾度寒暑,幾度春秋。然而它們終於長成了高樹,伸展開了繁茂枝幹,團簇著永不凋落的針葉。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上,聳立在高山峻嶺的巔峰。只有那盤結在石崖上的樹根在無聲地向你述說,它們的生長是一次多麼艱苦的拼搏。有時,一株松柏,它的根鬚竟要爬滿半壁山崖,由此,它們才能迎擊暴雨的侵襲.它們才終於在不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為自己佔有一片土地。
⑤願一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悽悽艾艾。願一切生命都敢於去尋找最艱苦的環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白已,認識自己,從而錘鍊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
⑥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是生物學和哲學的統一。它又是美學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奇輝煌。
30.閱讀全文,指出“石縫間倔強的生命”為什麼使作者“感動得潸然淚下”。***2分***
31.⑴第②段中,作者讚美了無名野草“生命本能”的尊貴。這裡的“本能”是指什麼?請用文中的詞句概括。不超過15字。***2分***
***2***第③段中。作者從“蒲公英”的生長中感悟到生命“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這句話在文中具體指的什麼?***根據這段文字作概括******2分***
32.第④段寫“石縫間的松柏”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松柏的?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剄松柏具有怎樣的品質?***2分***
33.文中畫線的句子在結構和內容上起到什麼作用?***2分***
34.作者在最後一段中指出“石縫間的生命”是美學的。品賞全文,你認為“石縫間的生命之美在哪裡。***3分***
35.下面這段話是作者由自然界生命本體的認識提升到人生哲理的一段議論。請你從讀過的名著中,選擇一個能體現這段議論內容的人物的生活經歷,作概要的敘述。***必須交代書名和作者******3分***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錘鍊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昇華。”
三、寫作。***50分***
36.從下面作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⑴題目:在我人生的儲蓄罐中
⑵我們不要總回顧過去,也不要總希望未來。因為擁有了現在,我們就能彌補遺憾的過去;擁有了一串充實的現在,我們就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就會擁有一個飽滿的人生。
請以“擁有現在”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體裁不限***詩歌除外***,文章不少於600字。
北師大版初一下冊語文檢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