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萬年牢說課稿
四年級語文老師的教學活動,要符合中年級學生心理特點,認知規律,那麼在進行《萬年牢》說課稿設計時,老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萬年牢》說課稿,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萬年牢》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辛苦了!
感謝領導給予我們鍛鍊的機會,為我們搭建溝通對話的平臺,感謝老師們的認真傾聽。下面我就對這堂課的設計意圖與大家交流。
當初選擇《萬年牢》出於三點考慮。一是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沒有在這樣公開的場合上略讀課文,我需要嘗試。二是因為網上沒有發現這篇課文的課堂實錄,一些教學設計也都是非常簡單的,而我需要的是更具有原創性的教學。三是因為在閱讀教材時發現課文思路清晰,緊緊圍繞三個“萬年牢”做文章,而我的想法是讓我的課堂樸實一點,簡單一點。在研究的過程中才發現其實沒那麼簡單。
1、課前讓孩子們聽歌曲《冰糖葫蘆》的MTV,讓他們有一種新鮮感,繼而產生一種好感。然後圍繞冰糖葫蘆歌曲和圖片進行談話,從而進入課文。第一次試講,光讓孩子聽歌曲,然後以一幅誘人的冰糖葫蘆圖吸引孩子,通過說感受讓他們更靠近冰糖葫蘆,喜歡冰糖葫蘆,從而能夠更快地走進課文,走進“萬年牢”。可孩子們說感受時,涉及的只有一種想法,想吃糖葫蘆。我們教研組的老師認為,給孩子欣賞圖片的時間太短,他們還來不及有什麼感受。於是我們設想在聽歌曲時,同時欣賞一組糖葫蘆的圖片,這樣孩子們的想法感受可能會更豐富,可結果還是一樣。孩子的興趣點是吃。再說,這些圖片與課文的內在聯絡也不大。那天,王老師給出了主意,就用馮曉泉的MTV。
2、對三個萬年牢的理解,都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是就這個句子本身來理解“萬年牢”,第二步再聯絡課文作具體的理解。比如說第一個萬年牢,讀著讀著,張老師覺得很奇怪,父親為什麼給糖葫蘆起“萬年牢”這個名字,你再讀讀這個句子,能幫父親說說理由嗎?孩子們說理由的過程,就是對第一個萬年牢的理解。孩子們,父親為什麼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在這裡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學會針對問題有選擇地圈圈畫畫,並且適當做一些批註。培養學生讀書時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的習慣。努力做到多種感官並用,集中精力學習。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從字裡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
3、在理解第二個萬年牢時有一個環節,讓孩子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走正道的生意人。這是我課前佈置學生蒐集瞭解的,一方面讓孩子瞭解什麼是走正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去挖掘生活中走正道的生意人,感受生活中的美。因為孩子看到太多的坑門拐騙的事情,如果讓他們說說身邊的生意人,他們會羅列出一大堆不正經的生意人。一直以來我都是這麼想,我不希望孩子接觸太多負面的東西。所以讓孩子觀察社會生活,總是選取那些美好的人和事,讓孩子在瞭解社會過程中,受到健康風尚的薰陶感染。當然,孩子也應該知道“醜”,只是我們的孩子畢竟小了一些,我總想首先用美去佔據孩子的心靈,從而引發他們去崇尚美,追求美。
4、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源於學生的興趣與需求,把教學內容蘊涵在任務之中,學生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得到了尊重,學生自然會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被調動起來了。讓孩子再現父親和老闆對話的情景,這個任務驅使孩子去閱讀,去思考,去探索,去判斷,去構思,去創造。任務驅動的過程,其實是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的一個創造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再現當時的情景,學生必須認真閱讀課文,把父親做人做事的態度鉻記在心。在小練筆的過程中,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旅程,徹底的人文薰陶。學生所寫的內容,是他對道德的一種判斷,是他的真實想法。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文與道同構共生,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諧統一。通過對空白點的挖掘,激發思維,主動積累,學會讀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讓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生動活潑的走入課堂共落到實處。王崧舟先生說過如何來烹調語文味十足的課,它需要哪些佐料?品詞是的,誦讀是的,練筆也是的。
5、本來在小練筆結束後,我們過渡“面對老闆的行為,認真實在的父親幹了不到一年,毅然辭去了這份相對走街串巷來講比較安逸的工作,辭去了這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籃叫賣”的日子。孩子們,父親“提籃叫賣”意味著什麼?”有的孩子說:“意味著父親的收入得不到保障。”“意味著父親會更加辛苦,風裡來雨裡去。”
孩子們,父親走街串巷,提籃叫賣,是那麼的辛苦,“父親心裡苦嗎?”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指引。生活中誰不會碰到困難,關鍵是面對困難的態度。孔子曾經誇獎他的學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也許有人會說,生活就是這樣,窮日子富日子都得過,那有什麼辦法?顏回真正令人敬佩的,並不是他能夠忍受這麼艱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嘆抱怨的時候,顏回卻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我們的目的不只是讓孩子瞭解父親提籃叫賣的辛苦,重要的是父親面對這些困難的態度。父親寧願過著這種清貧的日子,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的心中自有一番樂土。這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做事的一種態度,做人的一種態度。因為時間有限,再說畢竟是一篇略讀課文,你什麼都想抓,什麼都想做,那是不可能的,要捨得放棄。於是,我們就把想要表達的內容儘可能地隱藏在老師的評價語裡,希望這樣的一種生活態度能夠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點影子。
5、文字三次出現“萬年牢”,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係。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父親如何能做出品質上乘的萬年牢?那是因為他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我本來以為,金玉良言不能再三重複,否則,就會成為陳詞濫調。我們要告訴孩子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到第三處“萬年牢”已水到渠成,無須再多言,我只讓孩子們盡情地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我想,一切盡在不言中。事實上,我們太理想化了。孩子,畢竟才四年級的孩子,他們還沒有完全具備這種整合的能力,他們對這三個萬年牢的理解還是一塊一塊的,需要我們引導把分散的珠子串聯起來。所以經過討論,我們對三個萬年牢又進行綜合,三個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絡?那天我在試講的時候,一個孩子說得非常精彩,做糖葫蘆做生意就是在做人。
有些老師可能會有些疑問,你的教學中哪裡體現出略讀課文,抓的點也不少,挖掘得也不淺。雖然,略讀課文不像精讀課文那麼嚴格細緻,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讀書停留在初讀階段,不加總結與反芻,讀到的東西就會成為過眼煙雲。事實上,粗知不等於淺知,粗知不等於少知。我們說,粗知是相對精讀課文而言的,略讀課文少了識字、學詞學句等許多頭緒,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但在閱讀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比如今天讓學生思考“父親為什麼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時,我們重點抓了兩個句子,“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晒。”“父親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 學生對字詞句進行了品讀,像“一點兒、都要、甩”等,在這個品讀的過程中,孩子們明白了父親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是因為父親選料嚴,工具好,手藝精,這個品讀的過程,更是在為理解父親的認真實在做服務。因為父親的認真實在才會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通過重點精彩部分賞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粗知”,賦予了“粗知大意”比較豐富的內涵。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萬年牢》教學設計稿
【教學內容】
《萬年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八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僱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地道德風範,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課文的研讀,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絡生活實際和同
學交流讀後的體會。
【教學難點】
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係,學會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課題,激起閱讀期待
1、板書課題:萬年牢
生齊讀課題。
2、談話質疑:
師: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生:我想知道“萬年牢”是什麼意思?
生:課文的插圖上有兩個人,還有糖葫蘆,我想知道“萬年牢”跟這幅圖有什麼關係?
生:我想知道“萬年牢”指的是什麼?
師:同學們光讀題目就有了問題,這很好,有問題,我們要學會自己找答案,該怎麼辦?
生:讀書,到課文中去找答案。
設計意圖:“學起源於思,思起源於疑。” 由於課題寓意深刻,發人深思,而這三個字又讓人一時難以琢磨。所以,本環節由課題引導學生去問,在問中走向文字,拉近師、生、文字的距離。教學中問題的提出由學生在開課時讀課題而生,這使學生由一個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學習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樣一個滿腹疑問的時刻,學生的閱讀期待被瞬間激起,打破了以往的開頭格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萬年牢”
1、通讀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字詞:
多音字:把、悶、削
認讀詞語,並結合句子理解詞義:走街串巷、掉皮損傷、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
3、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作記號,並在書上做簡單的批註,讀後根據自己的批註進行交流:
⑴故事圍繞著哪一件事展開?
⑵課文中三處描寫了“萬年牢”,想想分別是什麼意思?
4、討論交流上述問題。
5、試一試讚美“父親”,並找出讚美的依據:
著重抓住下列語句,讀議結合,體會父親的商業道德高尚:
⑴“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採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作為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麼認真和實在。
⑵對於製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苟,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⑶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闆邀請去當夥計,每月有工錢,由於父親看不慣老闆變著法兒賺錢的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著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設計意圖:“知識和能力”作為三維目標中的一維,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此環節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首位,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學會針對問題有選擇地點、鉤、畫。培養學生讀書時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的習慣。努力做到眼看、手畫、心想、口答,多種感官並用,集中精力學習。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讚美,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從字裡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培養學生自問自答,自行尋找答案依據的習慣。
三、讀議結合,感悟理解“萬年牢”
1、第一處的“萬年牢“是指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 ,這叫萬年牢。”
⑴為什麼叫“萬年牢“?
***這裡的“萬年牢”是指父親所做的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體現在蘸糖均勻,還不怕冷、熱、潮。這樣的產品靠的是實在和誠信,必定會成為經久不衰的產品,因此稱它為“萬年牢”。***
⑵這種“萬年牢”的糖葫蘆,父親是怎麼做出來的?
①選料的講究。
②每一個環節的一絲不苟。
⑶小結:
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有“萬年牢”的產品質量,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板書:產品***
⑷讀出父親的自信和自豪。
2、第二處的“萬年牢”是指什麼?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⑴什麼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⑵聯絡生活實際,說說我們身邊的人是如何“憑著良心做買賣的”?
⑶父親是如何走正道的?畫出文中與此有關的詞語。
***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
⑷“萬年牢”指什麼?
***認真實在地做出來的產品會受到顧客信賴,憑著良心做買賣贏得眾多的回頭客,這是生意的萬年牢。***板書:生意***
⑸讀出父親的真誠和正直。
3、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什麼呢?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⑴體會父親教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從產品、生意上的“萬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準則上來,一個具有誠實可靠品質的人也是“萬年牢”。******板書:人品***
⑵讀出父親對我的諄諄教悔。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絡?
啟發學生懂得: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只有萬年牢的人品才能做出萬年牢的產品。這三次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補充板書:線條***
設計意圖:我採用“質疑問難──感悟理解──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問”出疑點,“說”出難點,“讀”出重點。學生始終在老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四、聯絡生活,深入體驗“萬年牢”
1、依據板書,用自己的話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抓住父親做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做生意時誠信、實在和具有誠實可靠的品質這三方面,由父親的為人說出三處“萬年牢”之間的聯絡。***
2、文中做大買賣的老闆,他的生意經對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發表各自的看法。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萬年牢》評課稿
聽了姜銀平老師執教的《萬年牢》一課,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吃透教材,把握住了課文的主旨。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先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講了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最後講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們樹立了如何做人處事的榜樣。姜老師在課前顯然經過了認真深入地思索研究,把握住了這篇課文的主旨,緊緊圍繞三個“萬年牢”做文章,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二、思路清晰,教學過程流暢。
姜老師的這堂課思路清晰,主要從下面四個環節展開教學,步步推進。
1、欣賞匯入,激起閱讀興趣
這堂課用課件出示各式各樣的冰糖葫蘆圖片,使學生對普普通通的冰糖葫蘆產生了一種好感,有學生說:“我以前不喜歡吃冰糖葫蘆,可這麼漂亮這麼誘人的圖片,我真的好想吃啊!”
學生對冰糖葫蘆產生了好感,他們就會“愛屋及烏”,對閱讀這篇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一激趣匯入,為本堂課的學習開了一個好頭。
2、初讀課文,檢查字詞,整體感知“萬年牢”。
在這一環節中,姜老師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自讀要求非常明確,所以學生在交流時,一下子就找到了3個“萬年牢”的句子,進行了整體感知,節省了教學時間。
3、自讀自悟,重點感悟三處“萬年牢”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關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教教學用書》有明確要求:一是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在這篇閱讀課文中,姜老師能引領學生既從句子本身來理解“萬年牢”,又聯絡課文作具體的理解。讓學生根據閱讀提示,默讀課文,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並在書中作簡單的批註,然後根據自己的批註進行交流。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從字裡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特別是在理解第一個“萬年牢”是,聯絡課文中具體事例進行說明,教給學生方法,然後用這種方法自學第二、第三個“萬年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真正做到了放手讓學生來學。
4、迴歸全文,探究3個“萬年牢”的聯絡
這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四年級的孩子還沒有完全具備這種整合的能力。為降低難度,姜老師有意引導學生對照板書來說,因為板書有提示作用,這樣,學生對3個“萬年牢”關係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5,作為排在本單元最後的略讀課文,姜老師注重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簡單回顧,並安排課後練筆,使我們組制定的小專題《讀寫結合,提高課堂效率》真正落到了實處。整堂課教學過程流暢,樸實有效,體現出了教師的綜合素質。
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事情,本堂課有這麼幾個值得商榷的地方,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1.在學生指出三個帶有“萬年牢”的句子時,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萬年牢”指的是什麼後,找出具體段落,又出示了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目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所以我覺得應該細讀,也就是抓住父親做糖葫蘆時的幾個動作來理解,這樣既教給了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落實了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又教給了學生寫作方法,也就是抓住人物動作來表現一個人的特點,這是學生寫作時的一個難點,但老師沒有這樣做,使出示的這段話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2.在這三個“萬年牢”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第三個,也就是教人怎樣做人,這句話應通過多次朗讀讓學生真正體會它的含義,這樣就重視了朗讀和讀後感受,強化了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
3.在做最後的小練筆時,老師說學習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練習,可是什麼寫法老師沒有引領學生概括出來,學生有些不明確。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對之處請指出。
四年級下冊語文萬年牢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