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句子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甜甜的泥土》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甜甜的泥土全文賞析

  一、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

  朗讀教學應貫穿於語文課堂教學的始終。通過朗讀第1節的環境描寫,領會這清冷的景色描寫,除了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已經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劇命運,也為下文奶糖的融化作了伏筆。因為“立春”了,大地回暖,但“西北風呼嘯著,殘雪在馬路上翻卷”,在春寒料峭之際。這種氣候只是即將回暖中的一絲逆流,其寓意是十分深刻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遠嗎?”朗讀時在平緩的語調中蘊含些深沉。接下來4個小節的動作、神態等描寫,寫出了那位媽媽在等待孩子時的熱切而又焦急、期待而又失望的情態。這一部分人物心理波瀾跌宕。朗讀有較高的要求,由等待的凝重,到希望在即的欣喜、激動,到熱切地尋找,到期望破滅陷於失望、惆悵,而語音、語調則由平緩轉為急促。

  文章6―18節,主要刻畫一位離異母親的形象。中午放學了,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在說說笑笑中走出了校門,唯獨她看不見自己的孩子。她為兒子才過八歲,中午放學了卻沒有回家吃飯而震驚,她是那樣地焦慮、悲痛、無奈。這一情節中她情感表達不能自己,以致言語羞澀,答非所問,顯得斷斷續續、急急巴巴。由於人物極度悲傷,朗讀時要引導學生特別注意語調、語氣,要把母親痛苦後的木呆,掏糖時的悲咽,回話時的茫然這種複雜的感情表現出來,從中體會這位母親對兒子的至愛之情。這裡是朗讀的重點和難點。

  看門的老頭是陪襯,卻為人間之愛“無所不在,無所不有”作了註腳。他因身份的關係,說話的語氣、語調、速度與小亮媽是不同的,朗讀時也需要注意。

  小亮的學校生活,朗讀時要輕快些,以體現他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甜蜜的快樂;他埋奶糖時很低沉,與前面形成鮮明的對比,由歡快轉入害怕,朗讀時要注意表現出小亮生活在特殊環境中受壓抑、痛苦、欲尋求解脫的心理特徵,應低沉、慢些。

  課文的最後3節,王小亮精心設計“埋”下的奶糖,卻被“一夜之間地溫回升,冰雪消融了”,他非常珍視過去的媽媽給他帶來的幸福甜美,被一夜之間的寒冷化為烏有了,他“忍不住滾下淚來”,這種傷心、悲痛,著實令人同情、感動。這些內容在朗讀時要求顯得低沉些。然而小說出人意料地化悲為喜,從“一會兒”起到文章結束,從神態、動作、心理上表現王小亮豁然開朗,他用舔泥土的方式來再一次感受媽媽的愛,在晦澀中給讀者以亮色,顯示作品的意義,應讀得輕快、高昂些。

  有感情地朗讀,能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深情的朗讀中,學生能更好地感受人物的鮮明形象,領略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領悟作品的深刻意義。

  二、體會構思藝術,賞析重點句子

  小說以“奶糖”為線索,從“送奶糖”發展到“分奶糖”,高潮是“埋奶糖”,前面顯示的是悲劇。然而這“奶糖”經過小亮“放在舌尖上”的“舔”。主人公感覺到的是“甜”,是“笑”,這一細節完成了小說由悲劇到喜劇的過渡,我們可以把本小說當作正劇來處理。這體現了作家縝密的構思,它如同歐・亨利的作品一樣,給人一種出人意料的感覺。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文章最後一句――“他,又笑了:那泥土,甜甜的。”是全文最重要的句子。這十個字,獨字句和短語句的綜合運用,竟用了四處標點符號,在短促的語言裡表達了主人公此時獨特的感受。

  如果把第一個逗號去掉,語法重音在“笑”上。加了逗號。一方面突出了小說的主人公“他”――王小亮;另一方面又顯示他此時的神態――“笑”。其實,“他,又笑”這三個字,都應該讀重音,因為“又”在這裡是邏輯重音,強調再一次。這裡的“又”,不僅是上面文章中出現“笑”的“重複與繼續”。而是表示“轉折”,“又”還應理解為“卻”。因為它緊承上文“哭”,是在他“凝視”後,“摳起一點泥土放在舌尖上”時,此時此地他的真實表情的流露。冒號起提示、解釋的作用。他為什麼“又笑了”?,因、為此時的他只能通過舔泥土,才體驗到母愛。“那泥土”,是苦澀的,然而在王小亮的感受中,卻是“甜甜的”,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說,母愛是博大的,她已感化了泥土,不是嗎?這裡既交代了笑的原因,又點明照應了題目。值得玩味的是,作者將“甜甜的”這一定語置於“泥土”之後,突出了泥土的無處不有,這種甜甜的感覺也應無處不在。

  三、把握文章主旨,領悟作品意義

  學習本文,應認識母親對孩子的拳拳之愛和深切體會人間處處有真情。因此,“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應是文章的主題。原先的媽媽愛小亮,老師、同學愛他,門房的老頭也愛他,為什麼爸爸和後來的媽媽不怎麼愛他呢?他們是小說悲劇的根源,它向人們提出了一個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離異家庭的孩子是無辜的。是最需要人們關愛的弱體。這樣的父母也應該愛他才對啊,我們都應該關愛像小亮這樣的孩子。你看,小亮多麼聰明、乖巧,他樂觀、自立、懂道理,善於調節自己的情感,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他天真地創造了悽美的“埋糖”,使讀者震驚,又使情節悲喜交織,這裡寄託了作家希望小亮們的生活能像糖一樣甜的美好心願,所以,教學中應強調“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樂觀處事”,“在自立中求自強”。當然,八歲的小亮也許未必想到自立、自強之類,但對於我們的教學物件來說,其教育意義是顯然的。為此,課堂上適時地進行獻愛心活動。設計“我給王小亮獻份禮物”,可以激發學生的送溫暖、獻愛心的熱情。

  處在變革時期的學生,對家庭的感情。對父母的情感有弱化的趨勢。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安排學生“談談家中的喜怒哀樂”,要求學生用富有哲理、詩化的語句來表達,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說話水平,又可以激發愛家的熱忱,達到對課文意思的深入理解、學會生活的目的。

  甜甜的泥土原文賞析

  西北風呼嘯著,殘雪在馬路上翻卷。雖已立春了,天還是很冷。

  她,倚著學校門口的一棵楊樹,一動不動,宛如一座雪雕。

  一陣電鈴的急響。她黯淡的眼神裡,射出熱切的光。

  一群唱著歌兒的孩子,跨出了校門,沒有她的兒子;又一群說說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馬路,也沒有她的兒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沒有了。

  吱呀呀的大鐵門,鎖住了沉寂的校園。

  她一陣暈眩,幾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撲過去,雙手緊抓鐵欄使勁地搖著。

  “幹什麼?”傳達室的老頭面帶慍色走了出來。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學了。”

  “知……道……”她目光呆滯地低聲喃喃著,無力地垂下腦袋,慢慢鬆開手,從大襟棉襖口袋裡,掏出一包裹得很緊的、還帶著體溫的糖:“大伯,麻煩……給孩子。”

  “叫什麼?”

  “王小亮。”

  “幾年級幾班?”

  “今天,剛過,八個生日。”

  “我是問幾年級幾班!”老頭顯然有點不耐煩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搖搖頭。

  老頭奇怪地打量著這神經質的女人:“你到底是什麼人?”

  回答他的是奪眶而出的淚水和踉蹌而去的背影。老頭在疑惑中嘆了口氣,似乎明白了什麼。

  下午,這包糖終於傳到二年級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驚喜極了,這最喜歡吃的奶糖好久沒嘗過了。他那雙小手在衣服上來回蹭著,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顆,給要好的夥伴發兩顆,又恭恭敬敬地給了老師五顆。“吃呀!”他快活地叫著、跳著,連那隻張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學們在嘻嘻哈哈的笑聲中和他一起分享著歡樂,只有老師悄悄背過了身……

  放學了,小亮還沉浸在歡樂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驀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裡還剩下的捨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懼感襲上心頭。他好像又看到:現在的媽媽揚起細眉在爸爸的耳邊嘀咕什麼,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氣勢洶洶地向他走來。他愣怔著,不知如何辦才好。他使勁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腦袋,吮著指頭,想了許久,瞅瞅四周無人,迅速將糖埋入路邊的雪堆中,還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這一夜,小亮睡得特別香,特別甜。他夢見過去的媽媽笑著回來了,現在的媽媽垂著頭走了,真高興。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別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淨,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鍋,然後才背上書包拿塊冷饃悄悄溜出門。他要趕緊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間地溫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漿和雪水混在一起,滲入大地。潮溼的地面上,歪躺著幾張皺巴巴的糖紙和那根作為標記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滾下淚來。他傷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視著。一會兒,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凍裂的小手指,摳起一點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絲絲的。

童年精美句子
關於魯迅的隨筆
相關知識
甜甜的泥土句子賞析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八課跨越百年的美麗句子賞析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句子賞析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六課北京的春節句子賞析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七月的天山句子賞析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一夜的工作句子賞析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各具特色的民居句子賞析
簡短的優美句子賞析
濟南的冬天句子賞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優美句子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