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二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是中華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遺產和精神遺產,也是全人類共有的文化財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三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作者:李耳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註釋:
1、無名、樸:這是指“道”的特徵。
2、小:用以形容“道”是隱而不可見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從。這裡是說沒有人能臣服它。
4、自賓:賓,服從。自將賓服於“道”。
5、自均:自然均勻。
6、始制有名:萬物興作,於是產生了各種名稱。名,即名分,即官職的等級名稱。
7、可以不殆:不殆,沒有危險。
8、猶川穀之於江海:之於,流入;一說正文應為“道之在天下,譬猶江海之與川穀”。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翻譯: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解讀:
任繼愈認為“老子的哲學,無論在世界觀方面或在辯證法方面,都具有這種素樸的、直觀的特點,老子的書中也是用直觀來說明自然現象的普遍聯絡的。老子對世界的本原,說‘無以名之,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又把道叫做‘樸’***通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有時把道叫做‘無名’***一章,“無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無名”。
三十七章,“……鎮之以無名之樸”。四十一章,“道隱無名”***。從這些例子可以證明老子書中的道,實在是混然一體‘無’名或‘樸’。把老子的道看做純精神的客觀實在為絕對理念,與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學討論集》,第20頁***我們知道,《道德經》裡所講的“道”,就是指物質世界的實體及其變化的原因和規律。“道”是永恆的,既如無名之樸,是極幽微的;而且還適用於新舊轉化運動的客觀規律。
張鬆如說,老子的所謂“道”,只是由思維形式表述的一些東西,並不直接適用於對待客觀現實的事物和現象。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無名、樸”,並且還適用於新舊轉化的客觀規律,在整個“大、逝、遠、反”的程序中,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質和現象、形式和內容、可能和現實、以及動靜、因果等等關係性的辯證範疇。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