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改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是高中語文教育的一場深刻變革,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和核心,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的理念大體符合實際,是中國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符合世界發展潮流,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選修必修的課程結構確立,雖系由傳統發展而來,但必修的基礎性內容不足,選修不便操作實施,對教師的要求過高等脫離了實際,有待完善。為此,筆者做了如下幾點探討:

  1 研究會考新時期下語文教學的要求,認清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

  會考、新高考是不同性質的考試,會考是水平的考試,目的在於檢查考生在規定時間內規定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試題內容主要取材於課本;新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目的在於為高校選拔能夠繼續深造的合格新生,試題內容取材於課本之外,主要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但會考和新高考的試卷也有共同之處,即注重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只不過會考主要是讓學生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來解決學習過的課文中的問題,而新高考是讓學生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解決未曾接觸過的問題。因此說,會考和新高考的試卷給我們普通中學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指明瞭方向。對此,我們應有深刻的領會。

  研究考試、分析試卷的特點,就是要將其隱含著的對我們平時教學的要求揭示出來,從而準確地把握語文教學的根本。只要我們平時的教學抓住根本***語文教學就是要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即培養和提高學生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不放鬆,我們的學生就能從容對付當前的會考和新高考。否則,只能是平時按考題形式講課文,複習時按考題形式作練習,捨本逐末,到頭來學生的語文能力還是不高。對此,高中語文教師更應有清醒的認識。中學生條件的限制,語文素質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而會考和新高考又彷彿正衝著我們的弱點而來。因此,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必須端正教學思路,要把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為我們語文教學的出發點歸宿點。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走出誤區,才能主動適應會考和新高考。

  2 變革教材體系。構建科學的高中課程方案。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和憑藉,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教學改革的成敗都與教材有著直接的、必然的聯絡。現行高中教材***必修本***雖然經過反覆修訂而成,但仍存在很大的侷限和缺陷:***1***作為全國統用教材,僅此一種,很難照顧到各地不同的教學實際。***2***就高中階段的學習情況來看,這套教材內容尚顯單薄,與高中學生應該具備的學習視野還有較大的差距。***3***教材編排採用單元文選式,從高一到高三,選文難度差別不大,聽說讀寫訓練沒有一條明晰的線索。***4***教學目標先後次序不明確,難以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年級之間、單元之間甚至課與課之間缺乏必然的聯絡。一種文體分佈在三個年級,各種文體交錯穿插,教師難以使之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過程始終處於一種混沌狀態,學了第一冊不知道對學習第二冊起什麼作用,學了第二冊也不知道比學第一冊提高了多少。***5***語法修辭等基礎的語文知識都穿插在初中教材中,高中語文教材中穿插的單元知識與訓練內容本身構不成知識學習體系,也構不成能力培養體系,與單元學習內容也沒有必然的聯絡。

  3 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的思想活起來。

  傳統的教學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絕對正統的課本教育,知識傳授僅限於課本,就課論課,所有習題答案都以教師為準,課堂上教師一人主宰,課堂教學要求課堂一定要安靜,不能隨便說話,在教師心目中,規規矩矩才是好學生,那些愛說好動的學生不但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有時甚至會受到斥責,以致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都是少講多聽,即使有時學生髮言,但這發言必是在老師設計之中,結果本應是生動活潑的課堂變得死氣沉沉,死水一潭,課堂效率可想而知。

  呂叔湘先生就此一針見血地指出:“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那是白講,是無效勞動。” 因此應轉變觀念,建立一種“大語文”觀,讓單一的課本知識傳授變成多樣化的傳授,讓一言堂變成群言堂,鼓勵學生多動腦、多質疑、多發現;在閱讀與寫作方面要大膽嘗試、探索,要讓學生完成從“學答”到“學問”的轉變。

  要使學生產生這樣的改變,就必須倡導教學民主,推崇教師“寓教於樂”,學生“寓學於樂”。因此,教師的角色必須轉變一下,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感到教師的可信、可親、可愛,從而產生一種親近之情。對於學生不成熟的甚至是荒誕的想法,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給予恰當的肯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教學藝術說到底就是鼓勵的藝術,在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教師做到既善於發動,又善於傾聽,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相信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多引導、多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其次與學生平等對話,積極倡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角,使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見解,敢於標新立異,敢持不同見解。充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氣氛,為學生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銳意進取的品格。

  4 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

  首先,教師必須在授課過程中儘量縮短講析的時間,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通過精心策劃,重點闡述、引導啟發、設定情境、集體討論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樂學善學,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保證學生通過課堂能獲取豐富的文化知識、擴大視野、增長見識,激發興趣和靈感,除了課堂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外,還可以採用朗誦、演講、辯論、情景劇表演、討論甚至實地參觀等多種寓教於樂的形式。

  其次,作為語文教師必須為學生們構建一個開放的語文學習體系,提供更多的語文實踐形式。根據課文內容,向學生推薦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外作品,如與之相關的原著、文體相似或主題相似的文章等,鼓勵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在社會中進一步學習與實踐。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獨立、自主、合作的實踐中得到發展。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既然學生存在學習個性、能力水平的差異,教師就應轉變觀念,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方法,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分析和綜合,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給學生創造積極思維的條件和思路。   另外,要注重實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是語文教學現代化的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實現教學技術和手段的現代化是提高高職語文教學水平的重要內容。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開拓創新,引進先進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充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將其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知識資訊變成圖片、動畫、影視錄影,並附以音樂、效果等,具有身臨其境、視聽結合、圖文並茂、聲像並茂的效果。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封閉式,促進了課堂教學活動的全面開放,使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效率得到全面優化,為課堂教學格局的改變和模式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為課堂教學現代化提供了技術條件。因此,實現課堂教學現代化,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5 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

  首先,要幫助學生激發起良好的學習狀態。

  激發起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是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幫助的一個基本著力點,而這一點又常常為我們所忽視。課堂上要“激發”而不是指責,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探索精神要來自學生自身。近年來,我們看到一些比較精彩的觀摩課,往往教師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則處處在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思路;教師光彩奪目,學生黯淡無光。這就是學生的學習狀態沒有得到激發的具體表現。

  為此,我們應該做到以下三點:第一:自由。所謂自由就是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一個基本點。第二,寬鬆。所謂寬鬆,我們想就是允許學生說錯話,說真話。我們的語文課程如果不能夠將孩子的經驗、孩子的認識真正整合起來,那麼孩子的經驗就無法完成再構,從而形成新的體驗,更談不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了。第三,民主。課程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夥伴、協作者的關係。我們的課堂就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學生敢想、敢說,願意想、願意說。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狀態。

  其次,要幫助引導學生在真正意義上轉變學習方式。

  新課程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要徹底改變學生以往被動學習的方式。陶行之先生曾說過:“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正是他在1919年5月把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全部課程的“教授法”改為“教學法”。他還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80多年過去了,陶先生的話還沒有過時。學習方法轉變的關鍵是解決學生怎麼學的問題。比如說朗讀,可以有學生自由讀,教師領讀,全班齊讀;還有對課文怎麼分析,怎麼理解,等等。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的學習方法仍然僅僅停留在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接受狀態,那麼,新課程的理念就無法得到落實,學生的個性就無法得到張揚,就更談不上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了。

  總之,語文新課程教學要有新的理念,而新理念需藉助於具體的手段來實施,給學生留出學習時間,留出創新的空間,是語文教學使學生個性張揚、思維勃發的重要方式。願每一個語文教師豆以教材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平臺,深入語文新課程改革中,尋找教學的更好的新“***”,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擁有思維創作、創新的空間,使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學習,讓學生是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吧。那樣,我們的教學也就會得到不斷的提升發展的。

  篇二

  1.引導學生開發和利用身邊的語文課程資源。

  歷來,我們都把教科書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就只侷限在語文教科書上,而生活才是真正的教科書,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語文,只有讓學生帶著生活經驗與體驗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讓教學“活”起來,才能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下廣告牌中所出現的錯別字,或分析電視廣告中吸引人的廣告語。有學生舉了“鐳射仿偽”這一例子,通過這個生動的例子,區別了“仿”與“防”的意義。有人對“鶴舞白沙,我心飛翔”這個香菸廣告語作了精彩的分析。“鶴舞白沙”是描寫,“我心飛翔”是抒情。“鶴舞白沙”是一個美妙的意境,晴天麗日下,潔白的沙灘,蔚藍的大海,輕盈的白鶴在翩翩起舞,此情此竟,“我心”當然隨之“飛翔”,帶給人們的是一種高雅的享受。這就是這則香菸廣告的成功之處。

  2.指導社會調查實踐,積累寫作素材。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往往出一個題目,或寫一則材料,就讓學生閉門造車,而學生往往會因為沒“米”下鍋而咬爛筆頭。不如讓他們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到工廠農村部隊去到社會生活中去感受生活,汲取寫作營養。

  寫作實踐也表明,只有廣泛地佔有材料,才能保證選材的質量,生活空間狹窄,生活內容單調,選材單一這些似乎是中學生作文的通病,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壓抑,學校和社會活動的蒼白單調,逐漸養成了學生的思維惰性,情感的激發缺少特定的契機,導致了思維的單一,致使學生作文千人一面。所以,要使學生能在作文中展示生活的豐富多彩,讓他們的感情與熾熱的現實相連,使作文能真正表現青春的熱情、社會的變化,就必須建立開放式的作文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實踐,拓寬素材來源。

  3.熟悉高考大綱,做到課標與考綱雙掛鉤。

  課標是平時教學的依據,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直接依據,二者不可忽視。2012年全國課標卷考查內容和試卷結構都完全符合《2012年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考試大綱明確了語文高考的範圍:“按照高中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組,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這個規定明確了課標與考綱的關係,實際上也明確了高中語文教學和備考的方向,我們應該以此為基礎,合理安排必修課與選修課,夯實基礎,突出重點。

  4.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以往的語文大綱在講到課堂教學時,基本的表述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本輪課改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怎樣的一種方式呢?首先看這句話,它的中心語是“學習方式”,而不是“教學方式”。不要小看一個詞語的變化,實際上預示著課堂上師生角色關係的轉變。“教學方式”,主體是教師,是以教師的教為主體,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雖然也強調要運用啟發式,以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教師的主體地位始終沒變,學生始終在教師的掌控下、在教師的預設中“戴著鐐銬”學習。“學習方式”,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教師哪去了呢?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怎樣組織和引導?這要涉及段落開頭那句話的修飾語――“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由此可以確定,所謂組織和引導,一是要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在自主學習中遇到問題時給予及時的引導;二是要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各抒己見,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引導他們形成合作意識,富有團隊精神;三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質疑、重新審視、探究解決疑問的途徑和辦法,從而讓學生能夠自我構建知識和能力。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時代的呼喚,隨著資訊化社會的到來,必然伴隨著資訊的急劇膨脹,新知識新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為此,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他們具備獲取新知識新資訊的能力,才能讓他們自如地應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只有這樣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才能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慾望和興趣,從而使語文學習真正成為一種生命的活動,充滿激情和智慧。

  5.不斷學習,不斷研究,變“教書匠”為“學者型”的教師。

  時代在向前發展,新事物、新觀念、新手段、新方法不斷出現,教師不能墨守成規,抱殘守缺,也要與時俱進,但學習的目的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人為我用,而不是為了點綴自己,不是使自己成為當年魯迅筆下的“假洋鬼子”。作為教師,既要學習新的理念、新的課程標準和大綱、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手段,更要花大工夫研究活生生的學生。21世紀的中學生接受的資訊量特別大,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已經和上世紀的中學生大不一樣,對他們的評價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對他們的教育內容、手段、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以人為本,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著眼於學生之間的差別,採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讓所有的學生都有較大的進步。還要善於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課改本來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太多現實的經驗可供借鑑,需要教師們不斷地回頭看,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因此要特別注重寫好課後反思,寫好學生教育追蹤記錄,做好個案分析,在大量的個案分析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上升到理論,再用這個理論指導自己的課改工作,這也就是哲學上所講的“實踐—理論—實踐”的迴圈反覆的過程。

高中語文課本寫作素材積累大全
高中語文課本作文素材集錦
相關知識
高中生物課改論文
高中生物課改論文
高中語文課改論文
高中政治教改論文
高中語文新課改論文
高中政治新課改論文
中學政治課改論文
高中物理課改經驗文章
有關高中化學實驗論文
高中化學實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