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教學反思筆記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1日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內省、教學體驗、教學監控等方式,高二數學教師應當重視教學反思,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數學教學反思***一***

  教師的職業成長也是外在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完善的過程,意識到教師主體的積極參與對教師成長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相反,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的覺醒和能力的增強,而僅僅採用單純的我講你聽,缺乏雙向互動和自我實踐反思,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只有注重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反思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入其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

  一、 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

  1、什麼是教學反思呢?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 反思性教學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師範教育領域裡興起並迅速向普教領域延伸的新的教學實踐和理論。也是近年來國外盛行的教學方法之一。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張揚人的主體性,提倡個性的發展,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及特長,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發展。因此社會、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不僅體現在對教師專業知識的追求上,更重要的體現在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學效益的要求上。

  2、教學反思的意義:教學反思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並且予以改正,通過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後的教學方法更加完美。一個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外,還必須具備不斷反思的意識。一個教師不論其教學能力起點有多高,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這樣做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自我教學意識,增強自我評價、自我糾錯的能力,然後再回到實踐進行新的一輪反思,不斷迴圈,螺旋上升。另一方面通過對反思的探索,構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反思基本理念進行確認,將理論迴歸實際。這樣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向教學藝術的殿堂邁進。

  二、反思傳統的教學觀、建立現代的數學教學觀傳統教學觀下,教師的教學資訊交流為教師講,學生聽,是一種單向的傳輸方式。教師單向擁有權力,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程序、結果和質量評定等都由教師決定和負責。學生在教師的控制和監督下進行學習,學生的任務和責任是“應試”和接受評定。傳統的教學觀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只關注知識的掌握,技能的訓練,能力的提高。很少考慮如何通過數學教學使學生全方位地認識數學和體驗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精神,領略數學的美感,感悟數學交流,嘗試數學創造等。教師是絕對的權威,教學時眼中無人,心中無人,學生是模仿教師的機器。在傳統的教學觀下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一種不愛問、不想問:“為什麼?”,也不知道要“為什麼?”的麻木習慣。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被束縛,大膽猜想、幻想的翅膀被折斷。在加拿大的課堂裡,學生可以隨意打斷教師的講課,提出自己的問題和不同的觀點,而在我們的課堂裡,除非教師主動提問否則是不允許學生這樣做,學生也不敢這樣做的。在這樣傳統的教學觀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怎麼樣呢?

  三、當今課堂現狀反思

  1、反思備課觀備課是教師的重要基本功,備好課也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反思備課又是備好課的前提,青年教師尤其如此。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必須反思對備課的認識。教師要上好課,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因素是教師備好課,正好比感人的活劇,首先要有感人的劇本,動聽的演唱,首先要有動聽的詞曲。對於執教多年的老師來說,寫教案不過是一件簡單、重複、機械的工作。於是,他們對寫教案、備課頗有怨言,甚至照抄教案當備課以應付檢查的大有人在但目前有部分教師對備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常常聽到一些關於備課的言論:現象一:“教材簡單,沒什麼備的,照書本講就行了。”這些人備一節課花半小時都嫌多,某教案十分精簡,整篇教案不足一百個字。這種人懶得細想,教材雖簡單,但其內涵,外延極豐富,需要教師幫學生深入挖掘,從而透徹掌握教材,學生從掌握知識到發展智慧又是一個飛躍,更需教師對學生點撥、指引和訓練,寫簡案絕對完不成這些任務的。現象二:“買幾本《教案集》就行了,有啥備的。”這種人備課所花時間不多,有時備課嫌抄煩,乾脆就拿《教案集》走上講臺。這種人多的是模仿,少得是能動創造。別人的優秀教案是別人實踐經驗的總結,對於多變的活生生的自己的學生具有借鑑價值,但絕不應代替自己的思考與實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學生不同,教師不同,教師對教材教法的理解不同,概念怎樣闡釋,公式怎樣分析,習題怎樣處理,決無定法可言,別人再好的方法也無法面對每個教師自身的能力和他所面臨的學生實際。現象三:“同樣的教案年年寫,沒必要,拿舊教案上課行了。”有的雖然不是舊教案,其實是舊教案的複製。這種人以舊代新,不僅行動上表現了一個惰性,思想上也不求進取。看不到事物的變化、發展,墨守陳規。以不變應多變,必定課上不好,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2、反思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設計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是事關一節課整體的重要問題,是教師備課的目的所在。

  在老師的教案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對教學目標設計思想上不重視,目標設計流於形式,,認為可有可無。

  2、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是定位於學生而是指向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仍然是把教師當作是教學過程的主宰者。

  3、教學目標設計忽視對“情感目標”、“能力目標”的培養。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嚴重忽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反思一: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的指明燈,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南,有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誇張。教學目標如同寫文章時的大綱,大綱的好壞決定著文章的條理,決定著故事的情節,教學目標的定位決定著教學行為的實施,決定著是過程目標包涵在知識技能目標中實施,也決定著學生情感目標的達成。沒有教學目的課堂教學猶如放野馬,腳踏西瓜皮滑到那算那。

  反思二:教學目標的指向是學生主體,是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是學生學習之後所發生的變化。而“教會學生……”、“使學生掌握……”,是把教師作為行為主體,而學生變成了老師灌輸的工具。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是教學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互相制約,相互促進。因而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的“學”作為出發點,以學生活動作為行為主體,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目標成為教學實施的指南,真正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反思三:通過創設行之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對學生而言,數學學習過程既是他們接受、探究、處理、反饋數學資訊的過程,也是他們形成、表達、傳遞學習數學情感的過程。積極的情感可以促進學生學好數學,為他們的終生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沒情感的課堂如同嚼蠟,枯燥無味,尤其是數學課更是如此。

  3、反思教學過程現象1:逢課必“情境引入”,導致創設情境流於形式。案例:某教師在講拋物線方程時是這樣引入的:同學們,你們知道趙洲橋嗎?想不想看看?同學們回答:想┉。老師馬上打出趙洲橋的圖片,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提了起來,可後來卻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趙洲橋的圖片+知識新授,其次是趙洲橋的圖片+例題,再次是趙洲橋的圖片+鞏固練習,最後還是趙洲橋的圖片+總結。這種所謂的“情境”除了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又有什麼作用呢?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創設情境”,僅僅是為了給傳統教學“包裝”一下?給傳統教學加點“味精”嗎? “情境”創設至少有一個基本原則:從學生髮展的內在需要出發。如果情境創設不能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如果情境創設不是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協調發展,甚至是虛構的情境,這樣的情境寧可不要。不是所有教學活動的展開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創設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利,對於一些不好創設情境的教學內容,可以採取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講解。我們不能為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更不能是虛擬的,我們需要一個“求真”的教學情境。

  現象2:“我拼、我拼、我拼拼拼” 案例:公開課的一個普遍現象是:班級的桌子全都要重新拼一遍,有時兩兩相拼,有時三三桌子相拼,經過教師的安排依次坐好,後來聽得多了,才知道由於要進行合作學習。課桌一拼就表示走進新課程了?就表示合作學習了?再看,不管問題有沒有被討論的價值,教師一聲令下,學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投入熱烈的討論之中。反思:“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課堂教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重要途徑。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往的效率,也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不少教師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就其課堂形式來看,合作交流的過程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熱鬧的背後更多的是放任、隨意和低效。具體表現在:就教師而言,部分教師誤把“合作”等同於“合併”,認為提幾個問題,再把桌子拼拼,前後排學生圍坐在一起,就達到了合作的目的,而很少考慮小組成員安排的合理性及具體分工,導致學生對如何合作無從下手。同時部分教師給出的討論題目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想在哪討論就在哪討論,甚至於學生討論的題目並不具備討論的價值問題都也要在小組裡討論。有時討論的時間也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進入討論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要求下就結束了。就學生而言,討論中不能圍繞中心問題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從表面看很熱鬧,實際上,沒有思維撞擊的火花;小組中只由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髮言,沒有學生間的互動;學生間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夠,彼此不注重傾聽對方意見,小組間的交流很少,沒有真正的討論與合作,這種合作基本停留在個體獨立學習的層次之上等。

  現象3:刻意“孤立”文字──用教材教就不要求品味教材嗎?案例:常常見到這樣的現象:課堂上學生的書本始終沒有開啟過,有的甚至一上課教師就說:“同學們,請把書合上,這一節課我們講……”還有的課堂從開始到結束根本就見不到有課本。反思:上面的現象從一個極端走另一個極端。新課程標準提倡老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這一教學理念卻成了一些老師隨意處理教材的藉口,一些教師出於“用教材教”而不去吃透教材,甚至脫離教材。現代教學理念認為:教學內容不能只限於書本,它既來自課本,但也來自學生生活;教材不是學生的全部世界。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引領學生科學地補充教材,準確地加工教材,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天地。一些教師錯誤地理解為教材是可有可無的,以至於有的課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課外內容的補充上,課堂成了“資料展示廳”;有的教師甚至離開文字去大談從網上查閱到的資料;有的課堂甚至從開始到結束根本見不到有教材。以上種種,對教材本身的學削弱了。

  現象4:課堂提問表面熱鬧,其實華而不實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可以溝通師生的情感交流,調節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還是教師診斷學生學習狀況,有效改進教學的基本手段。“教學的藝術全在於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由於不太注意課堂提問的藝術和策略,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學習效果。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盲目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對教材和學生研究不深,使提問停留在淺層的交流上,抓不住問題的關鍵和要點,泛泛而問。由於問題的結果已經很明確,這樣的提問表面熱鬧,實質流於形式,膚淺,對啟迪學生的思維毫無意義。

  2、關注結果,忽視對規律的揭示;只關注結果是什麼, “對不對”,“是不是”等,很少引導學生探究過程,很少問“你發現了什麼”?“你怎麼想出來的”?

  3、提問只面向少數優等生,多數學生成了陪襯,被冷落一旁,他們缺乏體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逐漸對提問失去興趣。

  反思一:課堂提問要注重質,面向多數,而不是關注形式、數量、面向尖子。提問是為了啟發學生思考,不能啟發學生思考的提問都是拙劣的提問。那種“是不是?”的提問僅是表面的熱鬧,對學生是有害無益的。提問要考慮它的價值性,不能隨心所欲。

  反思二:提問要目的明確,表述清楚;教師提問要考慮到提什麼樣的問題,為什麼提這樣的問題。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問,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提問。是關注教學的認知目標,情感目標,還是能力目標。同時一個好的提問必須表達清楚,準確嚴密,詞不達意的問題會讓學生茫然失措,浪費時間。

  四、結論反思是改進教學實踐的一種方式,反思,能讓我們拒絕平庸;反思,能使我們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反思,使我們的教學經驗昇華。只有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深入反思,積極探索;只有注重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反思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入其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和能力才會有本質性的提高,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並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教中學並積極尋找新思維、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自覺而有效的反思者,從而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使自己從“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也許反思會讓你身陷沉思、迷惘困惑;也許反思使你輾轉難眠,然而你會發現:反思使我們的教學生命如東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暫新的日子。

  高二數學教學反思***二***

  ***1***抓學習節奏。數學的複習備考分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教學方式交替使用。沒有一定的速度是無效率的複習與學習,慢騰騰的學習訓練不出思維速度,訓練不出思維的敏捷性,是培養不出數學能力的,這就要求在高三複習備考教學的全過程中一定要有節奏,這樣久而久之,思維的敏捷性和數學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2***抓知識形成、重視解題過程的教學。數學的一個概念、定義、公式、法則、定理等都是數學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容易被忽視。事實上,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正是數學能力的培養過程。一個定理的證明,往往是新知識的發現過程。因此,要改變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方法,解題過程的教學就是數學能力培養的過程。

  ***3***抓複習資料的處理。複習備考的過程是活的,學生的學習也是不斷變化的,都在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複習資料並不能完全反映出來。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重溫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個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通過老師的引導,理解所複習內容在高中數學體系及高考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後知識的聯絡等。

  ***4***抓問題暴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一般少不了提問與板演,有時還伴隨著問題討論。因此可以聽到許多的資訊,這些問題是開放的。對於那些典型問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不能把問題的結症遺留下來,甚至沉澱下來。暴露了的問題要及時抓,遺留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地補,注重實效。

  ***5***抓課堂練習。數學課的課堂練習時間每節課大約佔20%左右,這是對數學知識記憶、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必須堅持不懈,這既是一種速度訓練,又是能力的檢測。學生做題是無心的,而教師所尋找的例題是有心的,哪些知識需要補救、鞏固、提高,哪些知識、能力需要培養、加強應用,上課應有針對性。

  ***6***抓解題指導。要合理選擇解題方法,優化運算途徑,這不僅是迅速運算的需要,也是運算準確性的需要。運算的步驟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錯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因而根據問題的條件和要求合理地選擇解題方法、優化運算途徑不但是提高運算能力的關鍵,也是提高其他數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7***抓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數學學科擔負著培養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任,它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與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的要求較高。數學能力只有在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地運用中才能培養和提高。

  高二數學教學反思***三***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減少失誤和紕漏,反思成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反思和與同事探討的過程之中,我發現在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較為普遍的問題:其一,對教學工作的困難認識不足,沒有耐心;其二,對學生的瞭解不夠,缺少愛心;其三,對數學教學的特點把握不好,不夠細心;其四,對數學教學的目的理解不清,不務根本。因此,高中數學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數學教學要有足夠的耐心

  1、耐心引導,關注學生的意志品質。不少學生對數學的印象是枯燥、難懂,教師則信奉“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對待學生的學習缺乏耐心細緻的引導,造成一部分學生討厭數學,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談不上使學生具備克服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的意志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考慮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給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克服困難的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既獲得成功的體驗,又有面臨挑戰的機會和經歷,從而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持之以恆、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應該有足夠的耐心。

  2、耐心輔導,關注後進生的發展。後進生是遲綻的花蕾,是待開的資源。後進生是相對的,是變化發展的,沒有一成不變的後進生,後進生是可以轉化為好學生的。那麼,如何轉化後進生呢? 對後進生要充滿愛心,只有熱愛後進生,才能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這就是說,對後進生要動之以情,要細緻耐心地進行輔導,使他們的心在溫暖的關懷中漸漸融化,點燃他們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養學生好問的學習習慣。高中數學是基於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在提出問題的前提下解決問題。其實,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更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細緻、耐心地回答好各種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使每一位同學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得到滿意的答覆,甚至對於學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問題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千萬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在答疑上多花時間、多下功夫。

  二、數學教學要有必要的愛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認識活動都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以教師的情感為轉移,如果教師把愛心寓於教學之中,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動作、表情,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佩服的感覺,學生就會以積極主動、勤奮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一些真誠的關懷和幫助,給學生以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使學生變“厭學”為“肯學”、變“肯學”為“好學”。這樣學生就會積極性高漲、興趣濃厚,從而產生學習的激情和動力。因此,調控教學的情感,創設一種民主交流、親切和諧、師生情感思維共鳴的課堂氣氛,是全面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途三、數學教學要有十分的細心

  不細心、粗心馬虎是學生的通病,也算是非智力性錯誤的一種,這一直都是一個問題。其實克服粗心大意、培養嚴謹細緻的思維品質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師要做好示範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範、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善於總結經驗、歸納方法。比如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再次,要教育學生養成驗證的習慣。看所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符合題目要求,代數式的變形是否符合邏輯,考慮問題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對於常見的易於馬虎的地方要經常性地強調,並要提出要求,這樣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分式的分母不為零、對數式真數位置大於零、直線的斜率等問題。然而,培養學生細緻、嚴謹的思維品質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潛移默化作用是相當重要的,老師自身的教學必須是細心的、嚴謹的。

  四、數學教學要有務本的精神

  身為教師,首先要務本,本立則萬法可成。何謂本?其一是以德為本,修身立德,這也是教師的社會責任所決定的。其二,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本,只要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那麼,他們就能隨時獲取知識。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都想亟不可待地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忽略了他們獲取知識的過程,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我們在無形中就偏離了教學之本。其三,以教本為本。這是一個更加具體的教學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幾年來,受社會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忽視了課本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課外的資料上。而大多數資料都有大量總結的公式和所謂的捷徑,表面是省時省力,其實質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到時候還是一無所獲,這就是捨本逐末所帶來的後果。因此,我們教學時要以課本為本,讓學生在學習、鑽研、挖掘課本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學和學習都是務實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徑。

<>的人還:

高二數學期中教學反思
高二數學教學反思及感想
相關知識
幼兒大班教師反思筆記
幼兒園教師反思筆記作文
幼兒園教師反思筆記
大班教師反思筆記
大班教育反思筆記大全
初中語文教師反思筆記
初中語文教師反思筆記
高二數學教學反思筆記
高二物理教學反思案例
高二地理教學反思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