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現代文閱讀是廣東高考語文考試中經常出現的題型,在備考階段考生需要多做現代文的閱讀訓練提高做題技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廣東高考語文閱讀原文

  在東晉名士中,陶淵明是隱士。南朝鐘嶸在其文章《詩品》中說陶淵明“文體省淨,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他是一名躬耕隴畝的普通人,所寫的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是他畢竟又不是一般人,而是位詩人。六朝期間,幻設的故事、歸隱的套語多的是,何以大家就這麼相信陶淵明在紙上呈現出來的人格與生活?

  這就關乎陶淵明詩文的特點了。鍾嶸“文體省淨,殆無長語”的評價,極可深思。語言在表達思想感情時,我們希望它是透明的,如此才能令人觀文而見心,毫無阻隔。但語言往往不透明或不甚透明,故常因語言而生誤解、滋歧義,乃至形成障蔽。孔子說“言之不文,行而不遠”,華美的文辭,固然可幫助作品傳遠,然其可能造成的誤解與障蔽亦更嚴重。這就是老子要提醒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緣故。我國的文學,自漢以來就不斷增強其文的性質,到了魏晉,華靡更甚。陶淵明棄文就樸,放棄了一切多餘的修飾與無聊的廢話。這一方面表現了他刪繁就簡、捐華崇實的態度,令人相信他人德甚高;另一方面,詩歌的語言又從美回到了信,語言與作者的心境情思才又可以不隔了。故陶淵明說歸田說飲酒,而人皆信之。

  如此“省淨”的文體,相對於南朝“儷采百字之偶,競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的時代風氣來說,是太樸拙、太接近日常語言了。杜甫說“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遣興》***,陳後山批評他“切於事情,但不文耳”,均就此而言。更無怪乎鍾嶸雖對他有那麼多讚美,仍只將他列為中品了。

  可是,陶淵明詩文的“不文”卻比較複雜。初讀若不經意之作,但讀著讀著卻讓人感到其中頗有意味可供咀嚼。這種意味,不是由語言性的美感,即華辭產生的,而是詩中顯示的生活態度、人生體會等“意蘊”造成的。這些“意蘊”,對一些人生體驗比較豐富的讀者來說,特別耐人尋味,讓他們覺得陶詩比一般文采美麗的作品更深邃、更雋永。但陶詩的這種效果,不全由其“意蘊”造成,也跟其“語謂”的特點有關,即看起來不文,自然樸素,但用語甚為精妙,在樸拙的語言中表現出精確與洗練。

  陶詩的這些特點對後世追求超越語言華美之層次、達到所謂“看似尋常最奇崛”的渾樸境界,或“不求工而自工”的詩人格外有啟發,難怪陸游讀陶詩要感慨道“我詩慕淵明,恨不造其微”了。

  陶淵明詩文的這種好處,可稱為平淡。平淡不是寡味,而是返璞歸真的中和之美。達到此種境界,除其人德之外,由文學角度看,與其取徑古雅有關。他的文學觀接近漢人,其創作亦有復古傾向。於是這就像個鐘擺:由漢到魏晉,越來越文;這時復古反彈,稍復古直,遂文質彬彬矣。

  廣東高考語文閱讀題目

  1.本文揭示了陶淵明作品在“語謂”方面的特點。以下評論,沒有涉及陶淵明作品這一特點的一項是 *** ***

  A.對《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中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兩句,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評論道:“只十字,而雪之輕白虛潔盡在是矣。”

  B.對《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中的“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兩句,今人袁行霈評論說:“‘亦’字表現物我契合的境界,是極平淡而又極有趣的。”

  C.北宋唐庚在《唐子西文錄》中說:“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陶元亮《桃花源記》言:‘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

  D.樑昭明太子在《陶淵明集》的序中說:“有能讀淵明之文者,馳競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亦乃爵祿可辭!”

  2.下列有關陶淵明及其詩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陶淵明在作品中表現了歸隱田園的人生志趣,描寫了日常的飲酒生活。這些內容能讓人信以為真,跟他使用了“省淨”的文體大有關係。

  B.陶詩在樸素平淡中不乏深邃、雋永的內涵。這既是由於陶詩寄託了生活、人生等方面的豐富意蘊,也是由於陶詩用語精妙,耐人尋味。

  C.陶淵明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平淡,是一種文質彬彬的中和之美。這種風格的形成,就是因為他在創作上拋棄華靡,追求樸素古雅。

  D.陶淵明的人格和作品都受到了鍾嶸的關注。對於前者,鍾嶸極力推崇;對於後者,鍾嶸有不滿意之處,故只將其詩列為中品。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孔子與老子對文采的看法有所不同。孔子說“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從反面強調了華辭有助於作品流傳的作用,而老子則認為美言是不真實可信的。

  B.鍾嶸評價陶淵明“文體省淨,殆無長語”,認為他的作品去掉了不必要的修飾和廢話,達到了語言透明、毫無阻隔、觀文見心的程度。

  C.鍾嶸將陶詩列為中品,陳後山批評陶詩不文,而陸游卻對陶詩極為推崇。這些不同評價是由時代風氣、陶詩的藝術特徵等多種因素造成的。

  D.陶淵明作品的平淡,不是枯槁乏味,而是精心錘鍊之後才達到的常人難以企及的渾樸之境,對後世“不求工而自工”的詩人很有啟發。

  廣東高考語文閱讀答案

  1.D

  2 .C

  3 .B

佛山中考現代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丁家齋高考閱讀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廣東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吉林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江蘇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海南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西藏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河北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上海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上海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四川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北京高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