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新素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作文是語文課程最重要的教育教學內容之一,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規則與底線、尊重、堅守

  一、作文素材

  再熟悉不過的一個故事:為了救患有闌尾炎的媽媽,7歲的小愛迪生找來幾面明晃晃的大鏡子,讓油燈的光聚在一起,機智地讓家中房間變亮,醫生因此成功實施了手術。

  對於這則出現在人教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名人軼事,很少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直到8年前,數位語文教師開始和它“死磕”。死磕的理由也相當充分——沒有任何一本愛迪生傳記提及此事,更何況愛迪生7歲時,醫學史上還沒出現對闌尾炎手術的論述。

  二、構思點撥

  這些年,我們學的究竟是不是“假課文”?漫天的質疑、聲討、抗議,如雪花撲面而來,凝結成一個大大的問號。令人欣慰的是,面對步步緊逼的讀者,教材編者沒有讓步,他們也較上了勁。

  有編者堅決迴應,《愛迪生救媽媽》絕非“杜撰”的故事,它是“有來路的”。一部77年前的美國黑白電影,以及一篇34年前的人教版初中英語課文,就是這篇文章的素材來源。

  素材的確存在,至少,這不是一篇“比三聚氰胺更毒的假課文”。雖然救母的真實性仍然難以求證,但最起碼,它有源可溯。要不是讀者和編者“掐架”,恐怕大家到現在也不知道,愛迪生救媽媽一事,除了一部老電影,並無其他可以相互佐證的資料,而在故事的原產地美國,普通人幾乎都沒有聽說過這則名人軼事。

  不過,除了釋疑,編者似乎還大喊了一聲“打住!”一個聲音冷靜地說,“教材可以批評,但不要炒作。”

  不過,只要是理性的聲音,爭議更激烈也無妨。倘若雙方都擺出自己的觀點和依據,辯論,較真,“假課文”的質疑豈不會煙消雲散?就怕不“較真”。有編者委屈地迴應,“語文不是歷史”,主要功能應是為教學服務。也有教師淡然稱,不必糾結真實性,只要價值觀向善就行。

  然而,這兩種觀點都經不起推敲。如果語文教學純粹是傳遞知識,我們的課文怎麼會經過千百回的精挑細選,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旋律一致地弘揚美好高尚的情感?可見,我們的語文教育不可能迴避價值觀的潛移默化。但為了弘揚善的價值觀,就可以拋掉真實的核心嗎?

  真與善衝突時,寧要樸素的真,也不要摻假的善。一個並不完美的真實形象,遠勝人為塑造的高大英雄。

  :紛飛的謠言與我們浮躁焦慮的內心世界

  近日,一段“櫻桃核有毒,5顆毒倒成年人”的視訊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記者向醫學、營養學專家求證,專家表示,這一訊息為假命題,櫻桃核致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5月26日《京華時報》***

  微信朋友圈作為一個區別於家庭、工作場所的“第三空間”,曾經給老百姓帶來了愉悅的使用者體驗。然而,不論是屢見不鮮的“炫耀性晒娃”,還是不厭其煩的拉票,抑或層出不窮的謠言,微信朋友圈不斷上演著“變形記”,早已面目全非,讓一些人選擇了遠離甚至退出。那些缺乏科學依據的謠言,為何能在微信朋友圈上大行其道?

  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風險社會,“櫻桃核有毒”無疑觸碰了老百姓關於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敏感神經。在一個“吃貨”盛行的時代,有不少愛吃櫻桃的消費者;危言聳聽的“櫻桃核有毒”不僅會影響商家的生意,也會加劇老百姓的心理恐慌——儘管吃5顆櫻桃核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為了最大限度地自我保護,人們往往採取一種封閉性的社會排斥,對櫻桃“望而生畏”。

  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將謠言看成一種社會情境,它一旦被許多人相信,就會進一步增加相信者的人數,進而對社會功能造成影響,導致人們的認知偏差,激發負面的社會情緒,形成單向度價值判斷和同質化思維。在有效資訊供應不足的背景下,具有刺激性的謠言對受眾的精神需求的滿足,謠言內容與受傳者預期的吻合以及受傳者之間的相互印證, 進一步加劇了謠言“亂花漸欲迷人眼”。

  許多謠言並不高明,只要我們多一些獨立思考和審慎思維的能力,謠言就會被粉碎。在微信朋友圈,謠言為何成為“打不死的小強”?說到底,急劇的社會變遷,讓人們普遍缺乏定力,處於一種浮躁、焦慮的狀態;而在一個多元的時代裡,多種不良社會心態交織雜糅,讓謠言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

  紛飛的謠言,讓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走調、變味。在微信朋友圈,每個人都有那麼幾個喜歡轉發、分享謠言的朋友。你高冷地不屑一顧、義憤填膺地討伐,他卻樂此不疲、信誓旦旦地相信謠言是真的,甚至對你進行“道德捆綁”。思考的惰性和文化的快餐化,讓許多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原本沒有什麼生命力的謠言,就又多了一些生存空間。

  在社會信任缺失的當下,謠言進一步切割了稀薄的信任存量。“櫻桃核有毒”猶如一面鏡子,觀照出一個時代的病症。只有讓真相越早抵達,謠言才會越快攻破。不論是提升製造謠言的違規成本,還是公共部門、科研機構及時以“信”闢謠,抑或提升公眾參與、減少謠言的以訛傳訛,治理五花八門的謠言,顯然需要多方合力。

  :別讓“甩老族”肆意踐踏養老責任

  將老人送進養老機構,支付一段時間的費用之後,就不管不問了,這樣的子女有一個共同的稱呼——“甩老族”。前段時間,各地一些養老機構發生多起“甩老”事件,老人家屬無一例外都是欠費玩失蹤,養老機構又不能把老人趕出去,只能貼錢照顧。像這樣的“甩老族”在鄭州也有,而一些民營養老機構本身運營就困難,在遭遇這些違背誠信的“甩老”行為之後,不僅維權困難,經營更是雪上加霜。***5月24日《河南商報》***

  “甩老族”的出現,讓人心寒,尤其是在已經邁入老齡化社會,且老年人口還在劇增的中國,各地頻發“甩老”事件,應該對此引起重視。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讓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家庭的作用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中國,傳統的家庭養老仍是主流,子孝孫賢,是能讓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因素。“甩老”事件頻發,則讓人擔憂老年人的養老處境。

  這些“甩老”事件,很多都發生在養老院,子女在把老人送進養老機構後,就不管不問,不再支付費用,而養老院出於人道等各方面考慮,又不可能把這些遭受遺棄而且往往還是病重、羸弱的老人趕出養老院,養老機構為此承擔了本應是老人子女承擔的費用。而很多養老機構都是民營,這樣就給養老院造成了更大的經濟和人力負擔。

  這樣的“甩老”事件越來越多,需要養老機構更為重視對老人家庭條件的調查,看老人子女是為了“甩掉包袱”還是真心為了讓老人能更好地安享晚年。當然,這樣的措施也無法阻擋那些惡意遺棄老人的不孝兒女。這就可以借鑑國外經驗,如立法實行老人財產託管制度,讓老人入住養老院後,養老機構可申請變更老人的監護權,對老人財產實行託管,用以支付養老費用。同時,也要加大對遺棄老人的不孝子女的追責力度,不能讓這些不孝子女遺棄了老人,還能逍遙法外。

  其實“甩老族”並不止表現在把老人送到養老機構就不管了,不孝子孫將老人遺棄到養老院,還是有希望養老院替其養老之意,而有些老年人,其子女也不送老人去養老院,也不贍養老人,或對老人實行家暴,比如在生活上,對老人不好,讓老人吃得不好,穿得不暖,甚至時時咒罵老人,這些雖然沒有驅趕老人出門,卻可能讓老人生不如死,也是一種“甩老”;有些“甩老族”則會把老人從家中趕出去,也不送養老院,讓老人無處安身等等。這些情況,養老院並不知情,更具有隱蔽性,這樣的“甩老”事件甚至更為常態而頻發。

  別讓“甩老族”肆意踐踏養老責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撫養我們長大,我們就要贍養他們終老,敬老愛老,也體現的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讓“甩老族”受到法律與道德的夾擊,讓“甩老族”沒有生存土壤,才能讓老年人老有所養,才能讓社會變得更文明而有溫度。


高中語文必修三第四單元作文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中作文熱點新素材名人名言
語文作文素材新穎方法
高考語文作文新素材
語文作文新素材
高考語文作文最新名人名言素材
語文作文最新素材精選
最新高考語文作文名人語錄素材
最新語文作文哲理故事素材
最新語文作文素材哲理故事
最新語文作文素材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