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核心考點
在政治的考試中,都有哪些考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即由新民主主義轉變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性的社會形態。這一社會形態不同於以往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獨立的社會形態,它仍屬於社會主義體系。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中,雖然非社會主義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但社會主義因素不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已經居於領導地位。由於社會主義因素的優越性和領導地位,加上當時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的國際條件,建國初,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得到了蘇聯等國家的承認和支援,這些都決定了社會主義因素將不斷增長並取得最終勝利,非社會主義因素將不斷受到限制和改造,新民主主義社會將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其次,關於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特點,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特點要從其經濟成分、階級構成、主要矛盾等方面加以理解。由其經濟成分和階級構成可以推匯出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
先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成分,很多同學在複習過程中已經知曉新民主主義社會存在著五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看到這兒,可能沒什麼大問題,但下一句——其中主要的經濟成分有三種:社會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就使很多同學費解,搞不清楚到底怎麼來的這3種經濟成分。在此略加分析:其實5種經濟成分中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則是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向社會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過渡的形式。因此,3種經濟成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便指由原先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以及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過渡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構成。在這些經濟成分中,通過沒收官僚資本而形成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掌握了主要經濟命脈,居於領導地位。
再看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階級構成,結合階級構成分析主要矛盾。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力量。其中,經濟成分中所指的社會主義經濟其代表階級是工人階級,個體經濟的代表階級是農民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代表階級是民族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都有自己獨立的發展方向,而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既可以自發地走向資本主義,也可以被引導走向社會主義,其本身並不代表一種獨立的發展方向。基於此,三種基本的經濟成分及與之相聯絡的三種基本的階級力量之間的矛盾,就集中表現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條道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兩個階級的矛盾。隨著***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
***二***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第二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中增加了一個考點,即“唯物辯證法與‘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以同志為的黨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結合的創新成果,也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發展的觀點:事物永恆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特徵之一。“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等實踐創新為基礎的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形成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從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結合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會議上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是體現了事物永恆發展的觀點。
聯絡的觀點:“四個全面”是有機聯絡、相輔相成的。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動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國”是法制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政治保證。
當然,“四個全面”戰略思想也體現了唯物辯證法中矛盾的觀點,在當前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四個全面”就是主要矛盾。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要善於發現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才能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三***
一、 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提出背景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在科學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所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是對我國邁向更高階發展階段的明確宣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對於我們進一步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 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提出
2014年5月10日,同志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明確提出新常態。他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2014年7月29日,他在中南海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進一步指出: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進一步增強信心,適應新常態,共同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4年11月9日,同志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的演講中,集中闡述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三大特點,指出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2014年12月9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同志詳盡分析了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趨勢性變化,並強調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一重要論斷將新常態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2015年3月30日,在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同志進一步對新常態下實現經濟新發展、新突破提出了明確要求。他強調,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向形態更高階、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階段演化,這是我們做好經濟工作的出發點。
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到底新在哪裡?
老師認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經濟發展新常態之所以“新”,不僅在於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若干新的特徵,而且包含新的戰略方針、新的制度條件,包含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
***1***新的戰略方針,突出體現為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同志反覆強調,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為了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而不應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國內生產總值。必須明確,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是不要發展,不是不講GDP,而是要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必須準確把握這種發展條件和發展要求的變化,更加自覺地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我國邁上更高階發展階段必須越過的坎。因此,組織經濟活動,既要看發展,又要看基礎;既要看顯績,又要看潛績;既要注重GDP增長,更要注重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提高。
***2***新的制度條件,突出體現為確定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推動作用。
同志明確指出:“在新常態下,要實現新發展、新突破,制勝法寶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和牽引是經濟體制改革,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頂層設計,明確提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市場與政府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分工配合、協調共進。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標誌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戰略部署,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市場、政府兩個方面的作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通過法治予以切實保障,才能更好地保障新常態下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新的思想方法,突出體現為強烈的問題意識。
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深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是新常態下必須掌握的方法論。同志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問題。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許多新矛盾新問題,比如,經濟下行壓力的問題,經濟結構調整的問題,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問題,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問題,等等。只有樹立強烈的問題意識,有效破解前進中的難題,發展才能開啟新的空間。正是針對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戰略舉措,比如提出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提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建設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等等。
***4***新的工作理念,突出體現為不為壓力所動的戰略定力。
同志反覆強調,要保持戰略定力,敢作為、勇擔當;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這些要求在新常態下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同志突出強調的是敢於擔當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攻堅克難的力量,以及“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責任意識。面對新常態下的經濟減速,一些人患上“換擋焦慮症”,對此同志指出,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要沉住氣、有調控定力,保持巨集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面對經濟結構調整中最為突出的化解產能過剩問題,他強調,再難也得幹,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打好這場攻堅戰,向歷史和人民交代。在新常態下,既要增強攻堅克難的勇氣,也要保持強大戰略定力;既要有憂患意識,也要有歷史耐心。只要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目標前進,就會在新常態下把握新機遇、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發展。
考研政治高頻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