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學習語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普遍不高,許多學生不僅課外不學,課內也不學,那麼高中生該如何學習語文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學習語文方法:多讀書開拓視野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定是一個喜歡讀書和學習的人。讀書使教師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增強了駕馭課堂的能力,因而能夠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使教學面貌大大改觀。讀書使教學的視野進一步開闊,使學生能夠學到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我們的教學實際包含兩個過程:教師教的過程和學生學的過程。如果教師在上課之前不學習,缺乏感性和理性認識,為了圖方便,到"教學參考"中"順手牽羊",那麼學生得到的只是照搬來的枯燥、乏味的答案;反之,如果教師能在課前把學習的過程、感受、規律一併教給學生,並引導他們一步步地嘗試,那麼學生非常願意學,就能輕鬆愉快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於漪老師說過:"教學參考書畢竟是別人的勞動,只有自己的勞動所得才是帶著生活露水的鮮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學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個性的時候,才是學生收穫最大的時候。"

  知識的積累是教師貫穿一生的任務,所謂"要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強調的就是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不斷滿足學生的需求。一桶水總有用完的時候,在網路資訊時代,我們要有長流水,以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活到老,學到老,是教師應有的不可或缺的學習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空裡把學生引入有趣的語文世界。

  高中生學習語文方法:從小事著眼

  週記要寫得有內容,就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留心身邊的事情,尤其是別人看來不起眼的小事;留心自己的發現、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聯想等等。並做到分主題、分專題或分欄目來寫,如天下見聞、世相雜談、奇思妙想、科學小記、生活小品、課堂聯想等等,這樣,方向才明確、內容才具體。

  譬如,生活成本一直在飆升。一個學生、一個家庭生活成本的飆升,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如果你能發現這個問題,就必然會去關注你的或家庭的,甚至別人的、社會的生活成本支出,如食品、交通、住房、醫療保健、教育、家居用品、服裝、娛樂等等。一定的生活成本既體現一定的經濟規律,反映一定的經濟發展,對應一定的生活質量,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複雜問題。這樣,小事情反映大問題,小發現往往就是大發現。如此,信手拈來,週記可寫的內容就很多。

  高中生學習語文方法:觸類旁通

  生活和事物都是有內在聯絡的。

  聽課要能聽出知識、問題的內在聯絡。抓住知識、問題的內在聯絡便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高一課文,魯迅《紀念劉和珍君》中的:“我獨在禮堂外徘徊”;《孔雀東南飛》中的“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蘇軾《赤壁賦》中的:“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就可以思考,這三處“徘徊”其意境和形象是否相同?

  這三處“徘徊”意境和形象顯然是不同的。“我獨在禮堂外徘徊”中的“徘徊”,是激憤於烈士的無辜罹難,面對死難烈士,千頭萬緒都徘徊心頭,該用什麼去追悼死難烈士;“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徘徊”,是以孔雀起興,生動形象地比喻了夫妻依依不捨的別離;“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的“徘徊”,是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月光似對遊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

  還有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前後四節採用的都是復疊的表現手法,但塑造的意境截然不同。《雨巷》以此塑造的是一對青年男女,在雨巷不期而遇而又無言分離的情境;《再別康橋》以此塑造的則是對於母校那種一往情深、別情縷縷、離緒重重的眷戀心緒。

  在《雨巷》首尾兩節裡,戴望舒分別用了“逢”與“飄”兩字,巧妙地表達了“我”的期待和追求是那樣臨近而真切卻又是那樣遙遠而渺茫;在《再別康橋》首尾兩節裡,徐志摩分別連用三個“輕輕”和兩個“悄悄”,巧妙地營造了詩人悄悄來到和與康橋悄悄再別的情景,表達了微波輕煙似的離情別緒。

  可見,沒有聯絡便沒有觸類旁通,而“聯絡”,只能生髮於頭腦中的知識、問題儲存中。


高中生如何學好古文
高中生怎麼學好地理
相關知識
高中生如何學習語文
初中生如何學習語文初中生語文學習技巧指導
高中生如何學習地理高中生學不好地理原因
高中生如何學習
高中生有效學習語文的具體方法
高中生正確學習語文的方法
高中生如何學好古文
高一學生該如何學習語文
高中生如何學好英語的十條建議
高三學生應該如何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