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詩集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席慕蓉的詩歌充滿著一種對人情、愛情、鄉情的悟性和理解。大家又是怎麼感覺的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假如能給我一個任性而不羞愧的機會,我想我就是這時候的席慕容。我也能這樣大膽地坦露我的渴望。我羨慕自由的人,我害怕被人懷疑,我的心裡有個柔美樸實的夢想,我難過的時候大罵讓我難過的傢伙,我要抱怨。可也知道這是任性的人才會這樣,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難免覺得羞愧了。就像作者所說回到現實就知道這些不可行。

  當自己不再表現出渴望和軟弱的時候,也是在以另一種勇敢的方式過活,擔當責任,回以一笑。這不是麻木,不是冷漠。這是我與作者不同的想法。嘗試就算最愛的事不能如願以償,也可以活的坦然,不覺的違背了自己。

  這樣,最後終結沒人能說出哪個是鏡裡的CD,哪個是***的CD,那都是真實的啊。虔誠的希望你會理解以前軟弱膽小的CD,喜歡後來勇敢堅強的CD。少年時候的我是前者,慢慢希望在長大過程中的我能成為後者。不是被迫這麼做,只是因為身上有了責任,不能不顧一切的做事。還有倪婕眼裡所謂殘酷的現實。我會希望成為後者,就算過程會很痛。

  成長需要付出代價,我體會到了,很不好受。不能一直懶下去,不能隨心所欲,不能講話不考慮後果,不能糾纏一件事不放,必須放棄有時候。那種成熟的成就感都***的,留到我50歲回望的時候再說吧。但很清楚接受責任的人會成功,就算不圓滿。而那些任性到底,不顧一切的人最後傷害了自己還有親人。

  我想我不會逼迫自己去做距離夢想太遠的事業。又或者就讓自己愛上後來的事業。 說不定那些所謂的羈絆和放棄會讓我更加去珍惜我曾留戀的人和事。手和心還是CD的,我想我會選擇的。讓自己不會太累。

  至少我還喜歡看書,寫文哪。這裡我是會說心裡話的。文字就是CD休息的小島,永遠不會變。

  篇二

  高中時候朋友送過我兩本席慕容詩集回家閒來無事又翻出來細細品味了一番,實在是感觸席慕容的文字功底可以把文字的魔力發揮的淋漓盡致,讓我深陷其中欲罷不能。

  《我摺疊著我的愛》澄明熱烈,真摯動人,充滿了田園式的牧歌情調和舒緩的音樂風格。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美極,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充滿著對人情、愛情、鄉情的領悟。這是我的最愛,只能意會不能言語。

  在詩集中無意中讀到那首《印記》甚是喜歡。

  “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 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總有一些什麼,會留下來吧!留下來作一件不滅的印記,好讓好讓那些,不相識的人也能知道“。不僅僅被詩中的含義打動更被那美麗的文字吸引,讀過不少的書,也讀過很多唯美的文字,卻從未有一位作家像席慕容那樣給我如此多的記憶。

  “青春有時候很短暫,有時候又極為漫長。我很想知道,因為我曾如你一般年輕過”,是啊,我們可能在青春有著這樣的那樣的傷痛和無奈,何不讓她淡淡流去,只在時光中驚豔。在我們的世界裡,時間是經、空間是緯,細細密密地織出了一連串的悲歡離合,織出了極有規律的陰差陽錯。而在每一個轉角,每一個繩結之中其實都有一個祕密的記號,當時的我們茫然不知,卻在回首之時,驀然間發現一切脈絡歷歷在目,方才微笑地領悟了痛苦和憂傷的來處。

  小時候,很嚮往著長大後無拘無束的生活,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是在偶爾間回想起年少時的嬉戲,想象著每次在外玩瘋了回家很晚,媽媽那半帶憤怒半帶嗔怪的模樣。是啊,慢慢的,我們告別了過去,不再有那些無憂無慮的輕鬆,席慕容說:“煙塵滾滾/一路行來/我很可能是迷了路了/不然 自己怎麼會/在舉手投足裡/越來越不像起自己來了。”她又說:“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或許我們曾有著迷惘和憤懣,有著傷感和離愁,而這些卻真正構成了最美的青春年華,就像席慕容告訴我們的:青春,最為詩意。

  “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上了大學之後,離開了父母的懷抱,開始學著自己獨自生活,有時候會突然想起父母,想起遠方的家,有時候想著想著啊,就突然想起席慕容說的那句話,“故鄉是一首清遠的歌/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請用美麗的顫音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這些詩句,有時候就好像是一個慈善長著對我的娓娓訴說,那麼真摯,那麼善解人意。我始終認為,席慕容的詩歌一定有一種魅力,在她的詩歌中沉醉,而後,在美中徜徉,迴歸最真的自我。

  篇三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席慕容的詩和散文,尤其是詩,字裡行間都散發著淡淡的羅蘭香,清新朦朧,如夢似幻。她的詩總是帶著淡淡的苦澀,可卻能很好地表現她對生命的熱愛,對青春的追憶。她書寫的,不只是那種她夢想的“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的美麗”的愛情,更是為了紀念難忘的青春裡的愛的印記。這個寫出優美詩句的女子曾說“寫詩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她寫詩,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她的詩裡,有愛情、鄉情,每一種感情都豐富細膩,讓人沉醉。

  很喜歡她是那首《一棵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候…看似淡淡的語氣,卻包含了濃濃的情感,如果那棵樹有自己的意識的話,我想那應該是它心底最美好的願望了吧。當青春嬌豔的花朵綻開了深藏紅顏的時候,總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時看見,最好那個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沒有誰會喜歡紅顏空逝,在宿命中獨自徘徊,一覺醒來伴隨著你的只有那雨後零落了的花,無限孤單,卻又苦於無人欣賞。“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多麼震撼人心的決心,多少人曾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來了又還,我們是否想過要努力留下誰?多少事在我們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記憶,為此我們是否曾想過要努力爭取不要留有遺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後驀然回首卻發現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嘆息和四個字—不過如此!

  一直在想,那個讓席慕容反覆書寫的他究竟會是怎麼樣子。後來我終於明白了,那個所謂的他不是那個讓她心動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許早已淡去,席慕容書寫的,是對逝去的青春的追憶和對那些飄渺不定的愛的感覺的捕捉,她將難以直接表達的愛都賦予給了一個個記憶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樣的邂逅,那樣的暮色,那樣一棵會開花的樹,無疑都是對青春的愛的見證,哪怕一切終如雲煙,她也要問一句:“難道青春必要愚昧,愛必得憂傷?”

  席慕容的詩的世界裡,鄉愁是一支永遠迴旋著的曲調。祖籍內蒙古的她,在46歲以前,從未見到過故鄉,深遠而遼闊的內蒙大草原永遠只在詩人心中魂牽夢繞。“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不會老去。”濃郁的鄉愁,貫穿在席慕蓉的字裡行間:“像那草原千里閃著金光,像那風沙呼嘯過大漠,像那黃河岸、陰山旁。”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內疚和悔恨,總要深植在離別後的心裡……在暮靄裡向你深深俯首,請為我珍重,儘管他們說,世間種種最後終必,終必成空。”這句詩出自她的另一首詩《送別》。作者錯過了某些東西,首先感到的是後悔和遺憾,但作者善於調節自己的的心情,所以最後說道“世間種種,最後終必成空,”不管是自我安慰還是看透,總歸是很有效的調節了自己的心態。可現在的我們總是容易沉迷於一件事,一種情緒,一個人……不知是忘了將自己從中抽身,還是不想,不願,以至於生活總是渾渾噩噩,然後繼續著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我們需要的就是像作者那樣的心態,珍惜現在。回憶過去,是為了現在能更好的生活。

  席慕容的詩總是給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間,不止是《一棵開花的樹》或《離別》……
 

智慧背囊讀後感
北極光的微笑讀後感
相關知識
席慕蓉詩集讀後感
席慕容詩集讀後感精選
席慕容詩集讀後感大全
席慕蓉詩歌讀後感讀書心得
席慕蓉散文讀後感
席慕容經典詩集讀後感
顧城的詩集讀後感
海子詩集讀後感
顧城詩集讀後感
席慕容散文集讀後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