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散文讀後感三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餘秋雨的散文表現出對中國文化、歷史和文人的深切關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w,希望您喜歡!

  《中國文脈》讀後感

  讀完了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脈》,全文近三萬字,共計425頁,一氣呵成,粗線條概括了中國文化***以文學為主徑的小文化***的經脈。餘秋雨先生的文化眼光、概括力和藝術感覺都是超常的,表達力更是一流,因此文章寫得中氣充沛、淋漓酣暢。而這種駕馭歷史、囊括文化、指點江山、評判古今的做法,沒有巨集大的視野、敏銳的洞察力、鮮活的欣賞力與聰穎的表達智慧,也無法奏其功。

  餘秋雨先生是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他學風嚴謹,善思求真,具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不凡氣度和才情,二十多年前他孤身一人走遍中華大地,考察並闡釋諸多被埋沒的文化遺址,《文化苦旅》等著作轟動一時;十多年前他又不辭艱辛穿越全球數萬公里,考察人類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對當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在《中國文脈》一書裡,他以“文脈”提綱挈領,生動解讀中國三千年文化史,讓那些隱沒的高階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綱舉目張。他以高視野、新角度和強烈的文化使命感寫作本書,目的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牆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淨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布,期待天才再臨”,期待中華文化的復興。

  餘秋雨先生像一位畫壇巨匠,以充沛的才情,飽蘸深情的筆墨,大氣磅礴地勾勒出漫長的中國文脈畫卷,流露對中華文學家園的滿腔撫愛和關切之情,時而工筆重彩,繪聲繪色;時而妙筆生花,***恣意;時而清新點染,靈光流動……畫卷從充滿了稻麥香和蟲鳥聲的《詩經》開始,蜿蜒曲折,飽滿生動:百花齊放絢麗多姿的先秦諸子;行吟在江風草澤邊孤傲而爛漫的屈原;忍辱負重奮筆疾書“以史立身”的司馬遷;叢林邊上的文化望族曹家父子仨人曹操、曹丕、曹植;竹林裡風骨飄逸、奇譎多才的魏晉名士阮籍、嵇康;在田園中氣定神閒、流淌潔淨淡遠之氣的陶淵明;在唐詩巍峨頂峰瀟灑行走的幾男子:李白、杜甫、王維;宋代數個同時足踏在文化巔峰和政治巔峰上瘦骨嶙峋的身影: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蘇軾;元代定國安邦的奇才耶律楚材;在酒和山水中浸潤的怪才黃公望;明清六百年的鬱悶中,一枝獨秀的曹雪芹……他們是文脈畫卷中俊俏的峰巒,餘先生用詩意充沛的筆墨夾敘夾議,讓那些在漫長曆史長河中漸漸模糊的形象清朗而感人。同時,對影響文脈至深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評價,並深入剖析文脈之根——精神之脈和人格之脈,於中國文明有重大意義的佛教文化,精闢論述其生命力、影響力和獨特魅力;對玷汙集體人格的負能量——小人,展開精細解剖和分類,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閱讀《中國文脈》過程中,我總是忍不住會想起明朝文學家楊慎所作《臨江仙》中的兩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的,在中國文脈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屈原、司馬遷、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就像滾滾長江,呈現過一波又一波讓人矚目的璀璨,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終究會淘盡一些璀璨,有些璀璨也註定會成為不可複製的經典,就像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紀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創作的元雜劇,讓中國文脈在元代突然超常發達,但是元代之後,風華耗盡的元雜劇,像一個衰落的英雄,完成了生命過程便轟然倒下,拒絕有人以“振興”的說法來做人工呼吸、打強心針。儘管後世怎麼投入力度,也無法追趕元雜劇的依稀蹤影。對此,餘秋雨評價說:“文脈,從來不是一馬平川的直線,而是由一組組拋物線組成。要想繼續往前,必須大力改革,重整重組,從另一條拋物線的起點開始。一切需要刻意“振興”的文化,都已經與文脈無關。而且,極有可能擾亂了文脈的自然程序。現在社會上經常有人忙著要把那些該由博物館保護的文化遺產折騰到現實生活中來,而且動靜很大,我就很想讓他們聽聽元雜劇轟然倒地的壯美聲響。

  然而當我從“文脈”的本意在於“脈”出發,品讀完了余文以後,卻惶恐地感到,或許是我錯誤地理解了餘先生對於“文脈”的定義!人家原本不是把“文脈”解釋作“文學衍生”的脈絡或脈搏,而應別有它意,否則不可能出現我上述那麼多問題。於是重新審視,哦,原來問題的癥結點在於餘先生強調的是“等級構成文脈”。原來他不是在文學的長河裡搜尋魚群遷徙的痕跡,而是在比較哪條魚最大!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大學排名錄、富豪榜是世俗愛好的做法,用在文化上自然也可區分大樹與細草,但卻與文脈無關。你完全可以在文學品相上區分等級,例如把先秦諸子分成孔子、孟子為第一等級,老子、莊子為第二等級,韓非子、墨子為第三等級,別人也可以見仁見智地作其他區分,但你卻無法把文脈分成等級。儘管你可以說文脈到了唐朝呈現得最為旺盛,因為有了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杜牧,你卻無法說唐朝文脈的第一等級是李白杜甫、第二等級是王維白居易、第三等級是李商隱杜牧……

  我認為在21世紀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任何一個學者都是狹陋的,都不可能實現知識的全覆蓋。能做的只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概括,否則會時而顯露知識的罅隙,留下硬傷。當以文學人物的“噸位”為座標來排序時,恰恰是捨棄

  也就割裂了文脈。經典不可複製,此話擲地有聲,既承認了人類一切文化壯舉由盛而衰的必然規律,同時也提出,敬畏經典,對經典高山仰止,不啻是當今傳承經典、保護經典,乃至延續中國文脈應該有的一種積極態度。如此,才能重整重組,在大力改革中創造與推進新的中國文脈。中華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很難用語言來表達。從黃帝時的甲骨文開始,經歷悠悠幾千載,中間湧現過多少精彩的詩篇?雕鑿過多少令人驚歎的石刻?描繪過多少美妙的線條……

  《文化苦旅》讀後感

  假期閒來無事,再捧餘秋雨《文化苦旅》,一則可以在炎熱的酷暑裡除卻心境的煩躁,二來可以再次享受一下餘教授豐盛的文化大餐。餘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站在不同的視角、以深邃的思想、獨特的見解、瀟灑的文字對中國文化以及相關的歷史、景觀、人物進行了別具一格的詮釋,讀來發人深省,歎為觀止。

  偶讀其中《西湖夢》就有別一樣的感覺。餘秋雨在此文中寫到:“奇怪的是這個湖遊得太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來。”他說:“它貯積了太多的朝代,於是變得沒有朝代;它匯聚了太多的方位,於是也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虛幻,像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了虛渺。”上海世博會的時候,我與單位的同事一起去看世博展,當然也就不得不去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的西湖了。事實上,當我把從文字中,從畫卷裡、從視訊中所瞭解的西湖與自己親身見到的西湖在腦海裡疊加起來,對比起來,總感受不到西湖那“人間天堂”的至善至美的真實。按理說,身在西湖中,會有一種真實的感受,但是正如餘教授所說:“遊覽可以,貼近卻未免吃力。”的確,西湖讓人感到一種疏離感,就像腦子中有一幅畫,本是那麼清晰、明朗,但你一伸手去捕捉它,它卻變得那麼虛幻,不可觸控,無法貼近。

  餘教授在《西湖夢》中對與西湖相關的人物蘇軾與白居易的評價也頗有意思。蘇軾修築蘇堤,白居易修築白堤,餘教授說他們不過搞了一個別人也能搞的水利工程。但是在他看來這一水利工程卻真正的體現了“中國文化良心的社會實績”。這便使我想起了某些官員為官一任、為官一方不作為、亂作為或者***的行徑與蘇公、白居易格格不入:蘇、白不管是仕途得意還是與失意,不管還是東顛還是西簸,但無論身處何方,心中不變的是搞一點別人也能搞的利民工程。不像有的官員、騷客升則喜、降則悲。甚至以“隱居”來回避社會現實,不敢直麵人生與社會。對此,餘教授對像隱居孤山20年的林和靖這樣的人是這樣評價的,說這種隱居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自衛與自慰,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機智,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狡黠。他們不能把志向實現於社會,便躲進一個自然小天地自娛自耗。在自娛自耗的同時,儘管他們在文化的另一面有所建樹,而這種文化只能像書籤一樣,夾在民族精神的史冊上。應該說知識分子是推動文明發展的先鋒戰士,如果在現實社會中,碰了壁、受了阻,就急流勇退、“隱居”、“自娛自耗”,文明的突進也會因此被消解。想想看,而今像魯迅一樣的文化鬥士真的太少了,多希望范仲淹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能多起來。在這物慾橫流的浮華年代,知識分子更應該秉承蘇、白的文化良心去推動人類文明的程序。

  在《西湖夢》裡,餘秋雨教授則以理性的心態對蘇小小作出了令人折服的評價。對這位世人尊貴地長久安享景仰的妓女,餘秋雨認為她的形象本身就是一個夢。她很重感情,但她也不會因一個男人的負心而“鬱憤自戕”,而是從對情的執著大踏步邁向對美的執著。她不願做姬做妾,勉強去完成一個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視著精美的高牆。她不守貞節只守美,直讓一個男性的世界圍著她無常的喜怒而旋轉。她不像其他有文學價值的名妓,為了一個負心漢或一個朝廷顛簸得過於認真。她頗有哲理感的超逸,成為中國男人心頭一幅祕藏的聖符。

  而對於白蛇娘子,餘秋雨則認為:這個是妖又是仙的形象,於她本人來說,成妖成仙都不甘心。她理想最平凡最燦爛,只願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然而這一點帶給她的是空前的災難——被鎮於雷鋒塔下。多殘忍啊,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的權利也給剝奪了。悲!想做人的卻做不了人,是人的卻常常被逼成妖或者甘願墮落成妖精。

  總認為,餘秋雨先生對上述人物的分析,詮釋給人啟迪。那些在歷史長河中不曾被淹沒的人物又彷彿生活在我們現實生活中。

  《千年一嘆》讀後感

  餘秋雨先生通過對世界文明的現代形態的實地考察,以日記的形式寫就《千年一嘆》一書。這本書完全記錄了從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的考察歷程,幾乎囊括了人類早期的文明古國。

  他多是避開繁鬧之地,尋訪古堡,神殿,陋巷,陵墓這些處於隱祕狀態下的文化廢墟。我認為其中的景色描寫部分固然精彩,但應位居其次,而餘先生一次次探究文明興衰的緣由,才是他真正要與讀者分享的。這一次考察意義的所在,餘秋雨先生在第一章已說得明白,“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有沒有必要走到底,硬把腳印延續到今是禍是福,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辨別一下別人的腳印,研究一下它們離去的原因。”這無疑會引發讀者對人類命運的思考。

  文明,一個亙古悠遠的字眼,在漫長的歷史巨集流中,享受著幾千年的孕育成長,卻又經歷了一場又一場剎那間的摧殘與淹沒。餘秋雨先生實地勘察了幾大文明發祥地的古蹟及今天的現實圖景,經過一番梳理後的結論是:“人類幾大發祥地,都已衰落,無一例外。”不過“相比之下,希臘的情況較好,希臘當初衰敗的直接原因我看有兩個,一是雅典人和斯巴達人曠日持久的政治內耗,二是既要迎接外敵又要不斷遠征,造成致命勞損。”至於埃及文明、兩河文明、恆河印度文明則等而下之了,前者“一開始就缺少明澈的理性,沉醉於自身的神祕。”中者,“整體傾向實用,缺少深厚的人文基座,”因此直接誘發大量的戰爭,而後者,其內部原因,“至少有一半與宗教迷誤有關”。他們的文明曾與中華文明一起輝煌過,輝煌的程度一點不比中華文明差,但今天都已衰落,無一例外。昔日的輝煌已被風雨侵蝕的黯然失色,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供後人憑弔。

  餘秋雨先生通過對這幾大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的探討,在對比中又找到了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的原因。他認為戰爭、社會失序、愚昧和保守是文明衰落的最主要原因,而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恰恰避免了這些。雖說也有戰爭,卻是世界上唯一沒被長期役使的民族。而一種文明能否儲存下來應該在於它是否能在文明的初期將文明大眾化、多元化。任何一種文明的產生之初,都是個人的、單一的,當這種文明被一類群體接收後,就從個體崇拜階段進入全體認可階段,這種認可就是多元化的基礎。當認可經過一段思考,到適當時期,尤其是思想政治放鬆的階段,多元化就會萌發、發展,迅速到達高潮,經過一個時期的沉澱,再多樣化。如此下去,迴圈反覆,生生不息。只有大眾化,文明才不會隨一個或幾個個體的消亡而滅亡,只有多元化,才能彼此平衡協調,併為每個不同的時代提供最優的選擇。才能使人們解放思想,思考更新的思想。

  中國的文明剛開始時也不過是一種原始的造物文明,之後出現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至今各種思想層出不窮,不勝列舉。沒有大眾化、多元化的文明,一兩個人的死或一兩次戰亂就足以至其於死地。而大眾化、多元化的文明,一個統治者的死或幾次戰亂反而為文明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較大的自由度,從而使文明得以蓬勃發展。說到這兒,我倍感欣慰。中華文明是幸運的,創造了文明,守護著文明,傳承著文明,自成體系的多元發展又不忘引進優秀的思想,讓外域文明在中華土地上煥發新奇色彩。看著那些古文明的殘照,我暗自慶幸中華文明的輝煌,但他的付出有誰能看到。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有必要看看《千年一嘆》,它讓我們更瞭解世界,更理解中國。文明,走過了幾千年,仍會繼續走下去。我們用流傳了幾千年的語言交談,每一步都是祖先的腳印。請允許我,向天祈禱:中華文明,有天地同在。

中學生必讀現代優美散文
餘秋雨的廢墟讀後感
相關知識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三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3篇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千年一嘆的感想
張曉風散文讀後感三篇
賈平凹散文讀後感三篇
安塞腰鼓散文讀後感三篇
梁實秋的散文讀後感作文
梁實秋散文讀後感3篇
張小嫻散文讀後感6篇
韓少功散文讀後感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