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的人物生平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畫家。字鹹熙。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於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青州***,故又稱李營丘。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李成***919~967***五代及北宋畫家。字鹹熙,唐宗室後裔。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曾任蘇州刺史,於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昌樂***,故又稱李成為李營丘。他博學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詩酒書畫,後醉死陳州***今河南淮陽***客舍。擅山水,師承荊浩、關仝,並加以發展,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捲動的雲,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捲雲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畫“淡墨如夢霧中,石如雲動”,這種“石如雲動”的形象成為以後畫家用李成筆法作畫的重要風格標記。他和范寬與另一位山水畫家關仝一起被稱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學他畫法的較多。畫跡在北宋時已經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無李論”之說。作品成功地表現了煙靄霏霧和風雨明晦的氣候變化中自然山水之靈秀,具有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的特點,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中描述為,“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墨法稍微者,營丘之制也”。今有《讀碑窠石圖》***圖中人物為王曉所畫***、《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傳世。李成對北宋的山水畫發展具有極大影響,師承者眾多,有許道寧、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詵、燕文貴等。明末著名收藏家王時敏在《煙客題跋》中有《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中對袁樞讚賞道:“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李營丘為士大夫之宗,米南宮乃精鑑之祖,***袁可立子袁樞***故使荊、關,董、巨真名跡歸其家。”
李成的人物作品
《讀碑窠石圖》
北宋 李成 絹本水墨 縱126.3釐米 橫104.9釐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宋初有所謂“三家山水”,這三家是山東營丘人李成、陝西長安人關仝和陝西華原人范寬。從畫面碑側有款題:“王曉人物,李成樹石。”可以看出,《讀碑窠石圖》是李成與人物畫家王曉的合作,畫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寫了幾株歷盡滄桑的老樹和一座古碑。此圖置境幽悽,氣象蕭瑟,古樹枝椏奇勁參差,背景空無一物,杳冥深遠,寓無限悲涼於其中。另外,此畫畫樹石時先勾後染,清淡明潤,饒有韻致。從這件作品中不難看出,李成藝術的“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無不與他企圖展示其敏感而豐富的內心世界緊密相關。
《晴巒蕭寺圖》
北代 李成 絹本淡設色 縱111.4釐米 橫56釐米 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藏
本幅以直幅形式畫冬日山谷景色,畫中群峰兀立,瀑布飛瀉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樓閣,山麓水濱築以水榭、茅舍、板橋、間有行旅人物活動。山石雄偉而秀美,皴染用筆多有變化,兼具關仝之雄渾與李成之清潤。畫家以尖利筆致畫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靜謐,雖非平遠之景,但依然具有李成畫風特色。估計此圖當完成於北宋前期,至少是李成傳派的作品。宋《宣和畫譜》中著錄有《雪霽江行圖》不知是否即此圖。
《寒林平野圖》
北宋 李成 絹本墨畫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李成“師荊浩未見一筆相似,師關仝則葉樹相似。”而且由於他獨特的創造才能,他在宋代“三家山水”中影響最大。李成對山水畫的突出貢獻,在於他擅長表現山川地勢與季節氣候的豐富變化,並有所寄託感喟。他創造的“寒林平遠”的形象已從荊關一派巨集偉壯麗的面貌中脫穎而出。本幅繪長鬆兩株,雜以枯枝寒樹,松樹枝作蟹狀,右上角有宋徽宗題“李成寒林平野”六字,前有“御書”半璽,畫上端有乾隆題詩及收藏印鑑。
有意義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