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的成語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成語是現代漢語詞彙系統中特殊的一類,在結構、語義、語法、語用等多個方面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不入虎穴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shàn***善王交朋友。班超帶著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說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班超向主人說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說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嚴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著戰鼓躲在營地後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不是被大火燒死,就是被亂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後,便和班超言歸於好。

  “不入虎穴”這個成語常和“焉得虎子”連用,意思是說,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篇二:樑上君子

  東漢時期,在潁***yǐng***川有個縣官叫陳實,他辦事公正,很有聲望。

  一天夜裡,一個小偷溜進了陳實的家裡,躲在房樑上,被陳實發現了。他沒有喊叫,裝著沒有看見一樣。他穿好衣服後,就把兒孫們叫醒來到自己住的房間裡,非常嚴肅地對他們說:“你們長大了一定要愛惜名聲,從嚴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損害別人的事。有些人原來並不壞,而是對自己放鬆了要求,染上了壞習慣,慢慢地變壞了的。這些人如果嚴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陳實說到這裡,馬上用手指向房樑上邊說:“你們看,樑上的那位君子墮***duò***落到了這般地步,是慢慢地變成的啊!”

  躲在樑上的小偷聽到後,又慚愧,又驚慌,連忙從房樑上跳下來,向陳實磕頭認罪。陳實的兒孫們要找繩索捆綁小偷,但被他制止了。陳實見小偷苦苦求饒,便說:“看你這個樣子,並不像個壞人,你大概是因為生活上貧困,才不得不這樣做的吧?”說完,讓家人取出兩匹綢緞,送給小偷,勸他改邪歸正。小偷痛哭流涕,感恩不盡地一再表示今後絕不當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樑上君子”這句成語。“樑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竊賊的代稱。後來“樑上君子”還用來比喻那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脫離實際的人。

  篇三: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攻打曹操失敗,投奔荊州劉表。為了日後成就大業,他留心訪求人才,請荊州名士司馬徽推薦。司馬徽說:“此地有‘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多方打聽,得知“臥龍”就是諸葛亮,此人隱居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耕作自養,精研史書,是個傑出人才,便專程到隆中去拜訪。

  他前後一共去了三次,頭兩次諸葛亮避而不見,第三次才親自出迎,就在茅廬中和劉備共同探討時局,分析形勢,設計如何奪取政權統一天下的方略。劉備大為歎服,願以諸葛亮為師,請他出山相助,重興漢室。諸葛亮深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打動,答應了劉備的請求,離開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此後,諸葛亮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幫助劉備東聯孫吳,北伐曹魏,佔據荊、益兩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漢政權,形成與東吳、曹魏三國鼎立的局面。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秉承劉備遺志,繼續出兵伐魏。他在向後主劉禪上的一道奏表中寫道:“先帝不嫌臣卑微鄙陋,屈尊枉駕,前後三次親自登門,訪臣於草廬之中……”流露出對劉備給予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成語“三顧茅廬”由此而來,比喻訪賢求才,真心誠意地邀請別人。

  篇四:大器晚成

  東漢末年,有個叫崔琰***yǎn***的人。他從小喜歡舞槍弄棍,不好讀書。到了二十多歲才開始求師愛學。由於他很有靈氣,再加上學習刻苦,所以他後來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受到曹操的器重。

  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性情沉默,不好講話,人看起來也不很聰明,所以很多人看不起他,甚至貶他才智不足,認為他沒有出息。崔琰卻不這麼看,他常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顯露頭腳,崔林年紀大些的時候,一定會成大器的。”後來崔林果然做了很大的官。

  成語“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比較晚。
 

過五關斬六將的意思是什麼
甘寧談笑自若對敵
相關知識
東漢時期的成語典故
楚漢時期的成語典故
東晉時期的成語典故
楚漢時期的成語典故精選
有關三國時期的成語典故
東坡畫扇的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
戰爭時期的成語故事
東晉的成語典故大全
古代漢語的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