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文化的圖片欣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中國唐朝時期茶文化的興盛成功的將我國茶文明傳遞給後人和傳揚到世界。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2

  3

  4

  5

  唐代茶文化的歷史

  在我國的唐朝時期,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陸羽所著的《茶經》,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業專著,是唐代及其以前有關茶的歷史總結,是中國第一部茶葉百科全書。陸羽《茶經》內容十分豐富,包括茶的起源、歷史、種茶、製茶、煮茶、飲茶、茶器具等有關茶的各個方面。因此陸羽《茶經》的問世,是中國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在陸羽和《茶經》的影響、倡導下,茶的飲用和茶葉文化,在我國全國範圍內進一步較快發展了。

  茶文化發展的**時期在唐朝,在這個時期陸續出現了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等等關於茶的延伸事物,茶的生產和銷售規模空前龐大。唐代中期,由於茶葉生產、貿易發展成為一種大宗生產和大宗貿易。而安史之亂以後,朝廷的國庫拮据,在公元782年,德宗李適接位以後,依戶部侍郎趙贊議,“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徵收茶稅,這是我國第一次抽收茶稅,茶稅成為當時朝廷的經濟來源之一,說明了當時茶葉生產銷售規模的龐大。唐代是茶開始由日常飲品演變成飲食文化的重要時期,在唐代以前,我國南方一些地方飲茶、種茶的歷史雖然已久遠,但是還沒有撰刊過一本茶的著作。茶之有書,是從陸羽著述開始的。陸羽的《茶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書,其歷史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它為後人的譜寫茶書開創了思路,後來不少文人墨者著寫的茶文,如張又新的《煎茶水記》,溫庭筠的《採藥錄》,裴汶的《茶述》等。這些作品從生產和品飲茶葉的不同方面補充《茶經》,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傳統茶學,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唐代茶的實際和知識。可以說茶文化就是在這種氛圍下產生的。唐朝以茶為禮,以茶相饋盛極一時,在圍繞茶的飲用上,還興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風尚,例如茶話會就是在當時興起的,至今仍然是社交活動中極為常見的一種聚會方式。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闢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聯部分。

  唐代茶文化的思想

  《茶經》“五之煮”載:“其味甘, 也,不甘而苦, 也;啜苦咽甘,茶也”,在中國茶文化史上有此光輝而燦爛的一頁,令人油然而生對中國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倡導“以人為本”,提倡人文精神的現代社會,至今仍然缺少依據茶湯品質類別而分別命名的產品。依據茶湯質量分門別類地引導人們重視茶葉的炙焙、煎煮、沏泡、衝點、品飲技藝,為茶藝類茶道思想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中國有句俗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朋自遠方來,主人親自奉上一杯清茶——這也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茶可淨心,茶可怡情,茶可養性。

  茶,凝聚著中國人的哲學。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問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唐代茶道的思想與特點
相關知識
唐代茶文化的圖片欣賞
古代茶文化的圖片欣賞
鐵觀音茶文化的圖片欣賞
信陽茶文化的圖片欣賞
關於茶文化的圖片觀賞
日本茶道文化的圖片欣賞
古代茶文化的詩詞欣賞
中國茶文化的圖片
唐代茶文化的研究綜述
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