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敦喬魯遺址
群位於溫泉縣查幹烏蘇山口南麓山前臺地草原。方圓7公里範圍內,數十座形制相近、規模不等的石柵墓葬點綴在茵茵綠草間。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歡迎大家閱讀!
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叢德新正率考古隊在這裡進行發掘。群包括11處舉
行某種儀式的石堆祭祀遺址、60餘座石柵墓、約30座石堆墓。其中,石柵墓石棺中所葬均為一人,石棺均為東西向,棺中只有殘碎的人骨遺存,人骨有焚燒痕跡,推論葬前應焚燒過;每個石棺中均有一個陶罐,年代久遠,均已殘碎成灰,偶有殘片。群的出土文物包括少量的石器、陶器、青銅器、經過焚燒的人骨碎片、以及大芸***即肉蓯蓉***等植物孢粉。
叢德新介紹說,對遺址群中的木片遺存進行C14測定,年代為距今3700至3900年。這一段、這一地的歷史,在中國的傳統史書甚至傳說中並無隻字片語。關於中國北方、西方族群的記載,即便最早見於先秦史籍中記述商周王朝對“丁零”***又稱狄、狄歷、翟等***的戰事,也是公元前約1200年的事。
“阿敦喬魯”是蒙古語,意為“像馬群一樣的石頭”。這裡的石頭,據說是冰川時期的遺存,石棺及石柵所用石材,有的重約1噸,且均為片狀,以當時人力、畜力,如何搬運就位,如何將不規則的巨石破解成片狀,使用什麼工具,令人費解。遺址群的核心是一片長22.5米、寬18米的方形“石城”,“我們初步確認這是個祭祀遺址。”叢德新說。
石構建築
在丘陵***小山***西部的南坡上,有一處大型石圍建築群***編號為一號居址***,依地勢從坡底向坡頂分佈四個層級的石構建築遺蹟,由五座石構建築組合構成***編號順序為F1-F5***。建築遺蹟均由大型石塊組成的雙石圈構成。2012年度發掘的三座房址中,編號為F1的房址地表平面形狀為長方形,形制工整,由大石塊砌成兩圈石圍,南部有向外突出的石砌門道。長22***外***~18***內***米,寬18~14.6米***同上***;石圍之間的距離0.98~1.33米。F1的石牆基本由豎立的大石塊組成,石塊高出地表0.3~1.0米。個別的大石塊***材***為人工修整而成;最長的一塊長近3米,露出地表1.1米餘。房址內遺蹟呈中軸對稱分佈,基本可以劃分出四個單元,顯示出了不同的功能分割槽意義。在房址內的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個獨立的四分之一圓形狀的石圈***東南角為雙圈***遺蹟。分別出土了零星的家畜的骨骼和陶片,以及純淨的灰土。在F1的中部,由大石塊組成的雙道石圍***牆***將房址分為前後兩部分,石圍***牆***與南牆平行。在後半部的中間也有兩條南北向的石圍將其縱向分開,形成東北部和西北部兩部分。東北部內堆積的石塊基本為南北成排分佈,部分儲存有相同走向、上下疊壓的二~三層的石塊堆積。西北部的石堆主要部分呈圓形,大部分為單層堆積。在房址內的其它位置,還有零散的石塊堆積。F1的北部東西兩端各有一間向北突出的長方形範圍,東西對稱。西北角上的長方形範圍內,也儲存有成排的石塊。此外,F1記憶體在數座窖穴。
F2、F3位於F1的北側,其中F2位於F1的北側東部,亦為雙石圈建築,南側與F1相接,在中心處保留兩塊大石。石圈呈不規則長圓型,長約17米餘,最寬處約14米餘;F3則位於F1的北側西部,呈南北長的半圓形,最長徑約17.8米,東側的石圈與F2的西牆***石圈***相接,在西側弧園石圍的中部,有明顯的缺口,推測為門道處。
新疆青銅時代遺址
位於新疆西北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縣城以西約41公里處。叢德新向記者介紹,阿敦喬魯為蒙古語,意為“像馬群一樣的石頭”。從山上到山下綿延的巨石,放眼望去宛如一群群奔跑的馬,所以當地人稱之為“阿敦喬魯”。
阿敦喬魯考古工作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創新工程重點專案之一。考古所從2010年開始調查這片遺址分佈區,2011年試掘,2012年6月至9月,叢德新帶領阿敦喬魯考古專案組的同事對遺址和墓葬進行了三個月的田野發掘工作。他們共發掘了3處相互連屬的房址和12座墓葬,發掘面積達1500平方米。在3處房址中,其中的一處***編號為F1***地表形狀為長方形,用大石塊砌出,形制工整,有向外突出的門道建築。房址內分別用石塊圍砌出的方形或圓形遺蹟,顯示了不同的功能區域,並呈現出中軸線對稱的佈局特點。遺址內還出土了陶片、銅器小件、動物骨骼等遺物。
本年度的墓葬發掘取得了全新的收穫。阿敦喬魯考古專案組按照編號共發掘了8座墓葬,實際上因為墓葬結構複雜,比如一處墓內包括兩個墓葬,所以實際墓葬發掘數量達十幾座。墓葬的形制基本為方形石圍、石棺墓。出土的隨葬品除了陶器外,還有金耳環、銅錐等。
專案組認為,阿敦喬魯F1、F2和F3遺蹟,作為這一地區中心性的遺址,無論從建築的選址、規劃和分佈都顯示出了很高的文明程度,很有可能是原始居民到此祭祀祖先或者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
翼城西周古墓遺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