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智慧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7日

  古人雖然沒有發達的科技,但他們的智慧卻是很高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徐文長從小就善於動腦筋思考,他聰明、機智也充滿了情趣。

  徐文長的伯父很喜歡他,時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領著徐文長來到一座貼著水面、橋身既窄又軟的竹橋邊,把兩隻水桶裝滿了水,對徐文長說:“我想考考你,你能提著這兩桶水過橋,我就送你一件禮物。”

  少年徐文長想了一下,就脫下鞋,用兩根繩子把小桶繫住,然後再把裝滿了水的木桶放到水裡,就這樣他提著兩根繩子走過了木橋。

  伯父還想用一個更難的法子把徐文長難倒。他說:“既然你過了橋,禮物我當然要給你,但必須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禮物。”說著,他就把那件禮物吊到一根長竿頂上,並且告訴徐文長:“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類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橫下來。”

  伯父想,這下徐文長就沒有辦法了。

  但徐文長摸了摸後腦勺,馬上就想出了取禮物的方法。只見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邊,然後把竹重向井裡放,當竹頂快到井口時,他就順利地拿到了那件禮物。

  伯父被聰明的徐文長驚呆了,不禁拍手稱讚:“真是聰明的徐文長啊!”

  徐文長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盤菜,卻只一雞蛋,舅舅說:文長啊,真是不好意思,你來的真不巧,要是晚來三個月,這個雞蛋就是一碗鮮的雞湯了。徐文長笑道:啊,真是難為你了。

  一日,徐文長復請舅舅,半晌,端出一盤竹片,對舅舅說: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來的真不巧,要是早來三個月,這盤竹片就是一碗鮮美的竹筍了。

  張三李四拜訪徐文長,張三暗將徐文長拉到一邊說:文長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聲,我今天就請客吃飯。徐文長笑道:“此事極易”。

  徐文長將張三李四帶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長手指瓜田對李四說:“李兄啊,你看這一片葫蘆長的多好啊。”李四納悶道:“文長兄啊,這明明是瓜嘛,你怎麼說是葫蘆呢。”

  徐文長道:“是葫蘆”。李四道:“是瓜”。徐文長:“葫蘆”。李四:“瓜”。徐文長:“葫蘆,葫蘆,葫蘆。”李四:“瓜,瓜,瓜!”

  2

  濟公活佛是杭州人民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杭州人心目中的濟公形象是頭戴破僧帽,身著破袈裟,手持破蒲扇,外形不僧不俗,非氓非丐,若痴若狂,好詼諧,好戲耍,神通廣大,“專管人間不平事”的一個受人喜愛的瘋和尚。濟公的故事傳說很多,而且大都跟杭州西湖有關。

  傳說,濟公是南宋時浙江天台人,俗名李修緣。18歲來杭州靈隱寺出家,法名道濟。他不守戒律,好喝酒,吃狗肉。後來轉到南山淨慈寺當記室***文書***僧。

  一次,淨慈寺失火焚燬了大雄寶殿。他受方丈之託,募化建殿的大木。他在痛飲沉醉三日後,大聲喊道:“大木來了!可從井中去取!果然寺中井底有大木湧出。寺曾們趕緊從井裡先後取出七八丈長、五尺多圓徑大木60多根。後來方丈說夠用了,大木就不再湧現,一根剛要出井的大木,也就停止不動了。今天的淨慈寺中的“神運井”***又稱“運木古井”***裡,還可看到井水面上的大木端面。一次,濟公預知將有一座小山從西方飛來落在靈隱寺前,為了拯救寺前小村村民的性命,他急中生智地採用了“和尚搶新娘”的辦法,使得村民們都趕快去救新娘子,從而避開了被山峰壓死的厄運。這就是飛來峰的故事。

  一次,濟公經過西湖邊,看到不少居民已將螺螄剪掉了尾巴,準備吃食,濟公就向居民乞討了這些螺螄,放生到西湖裡,這些沒尾巴螺螄都活了。從此,西湖中生長了不少沒尾巴螺螄。至今,虎跑、西溪一帶的山澗中,仍生長著沒尾巴螺螄,傳說就是當年濟公親手放生的“故物”。今天虎跑寺前的一條小澗,古時常常要枯竭,是濟公手持破蒲扇一扇,口中連連喊:“漲、漲!”澗水立時噴湧,並且從此暢流不歇,永不枯竭。

  3

  清末年間,滕縣有個名叫姚詩志的縣令。他清正廉明,愛民如子。這位縣令很有學問,寫得一手好字。據說他是坐著二把手來滕縣上任的。車子除了少量行李衣物外,全是書籍和字帖什麼的。

  滕縣南門裡有家賣粥的小市民,一天,五更頭,兩口子抬著粥缸子、碗架去擺攤兒賣粥。不巧,被一塊大石頭絆倒,摔爛了粥缸子和賣粥用的碗。小本營生,這一下,去了半個家當,兩口子就坐在地上哭起來。

  這天早晨,縣令姚詩志,出了公館,準備到南門城外遊逛,正好碰上賣粥的兩口子在痛哭。他看潑得滿地的粥和碎缸,又問了問賣粥的家境,就對賣粥的兩口子說:“這樣辦吧,你倆把這塊石頭抬到衙門裡去,老爺我要審問這塊石頭,叫他賠你的粥缸子。”

  賣粥的心裡話:俺這就夠倒黴的啦,您這位大老爺還開個什麼玩笑?!可不抬不行啊,縣太爺的命令,誰敢不聽!沒法,兩口子就順起扁擔,用抬粥缸子的架,抬起那塊石頭,朝縣衙門走去。

  人們見賣粥的兩口子抬著塊石頭,跟在縣太爺後面,朝衙門裡去,都感到很稀奇,有的說:“八成大老爺要審石頭,這一嘰咕,一街兩巷的人都跟著去看稀罕,呼啦一下子就擠滿了大堂前的院子。”

  縣太爺命令衙役,看守好衙門口,只許進,不許出。然後,他就站在大堂前開了腔:“鄉親們,今天本縣令遇上這塊石頭絆了人,砸破了缸。害得賣粥的兩口子哭哭啼啼。本打算審審這塊頑石,估計它不會開口。可它畢竟引來了眾鄉親,這算它將功補過吧。沒說的,請大夥湊個份子,最少一文錢,多者不限,算是大夥賙濟賣粥的夫婦吧。”

  聽了縣太爺這番話,看熱鬧的人,紛紛掏錢捐獻,功夫不大,就湊了足足有二十多吊銅錢。縣太爺讓看熱鬧的人走了以後,自己又拿來五兩散碎銀子,連同二十多吊銅錢,一起交給了賣粥的,說:“這足夠你的粥和粥缸子錢啦,回家去吧。”賣粥的千恩萬謝回了家。

  從此,姚縣令為小民分憂的事,一直傳到今天。

 

 的人還:

1.古代經典智慧故事

2.中國古代智慧小故事

3.關於智慧的古代故事

4.古代智慧小故事

5.歷史上關於智謀的故事

6.古代智慧故事

古代經典哲學故事
關於友情的經典故事_關於友情的經典故事文章
相關知識
歷史上的智慧故事
歷史上的勵志故事***2***
父母教育孩子的智慧故事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智慧故事有哪些
道家哲學的智慧故事
勵志中國啟迪一生的智慧故事
禪的智慧故事
有大道理的智慧故事
有名字的智慧故事
啟迪人生的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