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的簡介
客家山歌是中國民歌體裁中山歌類的一種,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客家山歌的相關資訊吧!
客家山歌的概述
客家山歌,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主要流傳於梅州、河源、惠州、贛州、龍巖、韶關各縣以及深圳的鹽田、龍崗、石巖、觀瀾,漳州、湛江廉江、茂名電白、汕頭潮陽、潮南、汕尾陸河、陸豐,揭陽揭西,潮州饒平,廣西的賀州、博白、陸川,海南儋州南豐,湖南炎陵、瀏陽和臺灣的苗栗、新竹、桃園等地及國內外客家人聚居地。經過不斷髮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繼承了《詩經》中的傳統風格,受到唐詩律絕和竹枝詞的重大影響,同時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千百年來,廣泛流傳,久唱不衰。
客家山歌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拉翻歌、謎語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
各種歌詞結構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聲韻。
她曲調豐富,大致有號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節山歌、快板山歌、疊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客家山歌的社會背景與歷史因素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它富有客家人的語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獨立一支。客家人由於所處環境的關係,終日作業于田野山嶺之間,並且男女俱出,沒有“男子事於外,女子事於內”的嚴格差別。客家人的性格,大都簡樸耐勞,很少慵惰浮誇之態,儲存著古代中原人的風氣。這些都頗和客家山歌的產生有點關係。任何一種藝術都有其社會背景和歷史源流。山歌之所以風行於客家地區,大約有下列四種原因:
第一,客家多分佈於華東南各省山區地帶,日常生活與“山”發生關係,而且客家風俗是婦女與男子同樣擔任著山間的各種操作,在長期的山間共同工作中,男女互相傾訴衷曲是預料中事,而山歌是有音韻的言詞,比一般語言更能表達情意。
第二,客家因居住在山區地帶,工作較為辛勞,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而欲唱幾首歌來發洩自己的感情。
第三,舊時客家因沒有其他較為完備而普遍的民俗娛樂,平時抑制的情感不能獲得適當的宣洩,而唱山歌正是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所以一般男女對它都有共同的喜愛。
第四,在客家社會裡,舊禮教束縛很嚴,平常在家庭中或鄉村裡,男女之間保持嚴格的界限,除了夫婦關係,男女間的社交活動是非常稀少的。即使是夫婦之間,也很少有輕鬆的生活節目。由於在家裡拘束過嚴,所以到了山間就好像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會自然地唱起山歌來。
就客家山歌的內容和性質來說,大致可分為下列三種: 一是屬於自我陶醉或自我發洩的,唱時未必有物件,有時可以單獨一人隨口哼幾句 來調劑枯燥的心情。 二是屬於男女間調情的山歌,這是客家山歌的最主要部分。 三是屬於戲謔性的歌謠,即男女之一方以戲謔態度先向對方唱一首山歌,對方如有反應則互相以山歌調鬧譏諷對方,如無反應,可知她***他***是一個老實可欺或不會唱山歌的人,那就更可以放任起來了。
客家山歌的傳承與發展
客家山歌旋律優美,幾乎所有曲調中都有顫音、滑音、倚音等裝飾音,因而使旋律變得迴環曲折、委婉動聽。客家山歌有多種唱腔,包括梅州地區的鬆口原板山歌、梅縣區山歌、興寧羅崗山歌、蕉嶺長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客家山歌題材廣泛,意境含蓄,善用比興手法,尤以雙關見長,語言生動通俗,押韻上口。如:“郎有心來妹有心,鐵杵磨成繡花針;郎系針來妹系線,針行三步線來尋。”這首山歌用比喻詞“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離的戀情比作始終不曾分離過的針和線,通俗易懂,形象可見,情真意切,生動傳神;“橄欖好食核唔圓,相思唔敢亂開言;啞子食著單隻筷,心想成雙口難言。”這首歌利用形象生動的比喻,並帶雙關,用於抒發相思之情,訴說傾慕對方想與之結成一對夫妻但又難於開口,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客家山歌有較強的藝術想象力。如:“新打戒指九連環,一個連環交九年;九九還歸八十一,還愛相交十九年。”客家山歌中萬事萬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來是沒有感情的飾物,但它一般又多作“定情信物”,因此,歌中的戒指便成了愛情的見證,表現了男女同結百年之好的熾熱戀情;“見妹挑擔百二三,阿哥心頭著一驚;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見人多唔敢聲。”歌中敘述了客家妹子勤勞能幹,長途能挑擔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為之吃驚心疼的同時,細緻刻畫了男青年對情人既關心又怕羞的複雜心情,抒情敘事,渾然一體。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江西興國等革命根據地群眾,用客家山歌編唱新詞,歌頌革命,如《雞心嶺上金燦燦》等傳唱各地,人們稱為“興國山歌”。20世紀40年代來,廣東梅州地區的文工團,創作了《花轎臨門》、《回心轉意》等劇本,配以客家山歌的曲調,有唱有說,從而發展成為客家地區的方言劇種。
民歌青藏高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