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萊戰役會是漢朝幫忙打的嗎
在大約公元前53年,在卡萊的附近展開了一場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戰役卡萊戰役,參戰方是安息帝國和羅馬共和國。那就有的人會有疑問,當時的漢朝是不是也參加到了此次戰役中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漢朝有參加卡萊戰役嗎
安息人被稱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培育出來的馬種都是非常優秀的。他們培養的馬雖然不如歐洲的馬種高大,但是非常的強健有力,速度也非常的快,他們的馬在跑起來時又快又穩。與安息軍隊不一樣的羅馬軍隊,他們的軍略戰術則是已步兵為主,他們的步兵技術很熟練,可以任意轉換隊形。
卡萊戰役會是漢帝國幫忙打的嗎?據瞭解在公元前36年時,為了郅支單于,西漢曾經派出4萬大軍西征。當大軍抵達郅支城時,突然意外地發現,在他們的部隊裡有一支不一樣的僱傭軍。後來在戰鬥結束的時候,西漢的將士們才發現,這些***是來自一個遙遠的國家。後來才知道,這些士兵是在遠征中亞時流落下來的,而那些士兵們,都一直逃到了西漢境內的河西走廊。
最後,在漢軍和郅支城軍隊一決高下的時候,漢朝的大軍一舉攻破了郅支城。而那些羅馬士兵,則成了漢軍的俘虜。漢軍則將這些士兵帶回到了中國,為了處理好這批不一樣的俘虜,漢元帝還專門在河西設立驪靬縣。從此,曾經失蹤的羅馬第一軍團的後裔,就在這裡繁衍生息。
而當時的漢帝派騎兵駐守在了西域,當代的解憂公主在那裡也擁有著高威望和人氣,沒有人不尊重她,因為有她所以那裡就是漢的國家。
卡萊戰役的過程
羅馬共和國和安息帝國接壤的東部邊疆,是地中海沿岸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這裡狹窄的沿海平原帶有典型地中海氣候的特徵,溫暖溼潤。緊鄰著沿海平原的是一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脈高達二千五百米。越過群山,便是兩河流域的上游。此處的地貌是廣袤平坦的荒漠,僅有少數綠洲點綴其中。渡過幼發拉底河,再向東跋涉五十公里,便到了已有千年歷史的古城卡萊。
克拉蘇的大軍在敘利亞過冬時,羅馬共和國的盟友,亞美尼亞國王阿塔巴祖前來拜訪。阿塔巴祖表示願意親率一萬鐵甲騎兵助戰,同時建議克拉蘇大軍北上,取道亞美尼亞南下,直接進攻安息帝國的都城泰西封。這條行軍路線所經過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安息騎兵的活動。然而傲慢的克拉蘇並沒有採納這個建議。他不願繞道,執意要橫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長驅直入。這個決定最終葬送了他的七個羅馬軍團。
安息皇帝奧羅德獲悉克拉蘇入侵,立即召見統帥蘇萊那。他決定由自己親率大軍北上打擊亞美尼亞,阻止阿塔巴祖馳援克拉蘇。同時,他留給蘇萊那不足二萬的精騎。奧羅德的計劃是,由蘇萊那儘可能地拖住克拉蘇,直至自己解決了亞美尼亞人,再趕回來與他會合,與克拉蘇決戰。
出身名門貴族,時年僅三十歲的蘇萊那是安息最傑出的統帥。他曾仔細研究過羅馬軍隊的戰術,從而非常有針對性地訓練了他的騎兵,使他們知道何時進,何時退,何時集結,以及何時分散。他從未打算按照奧羅德的那個設想行事,而是決定以自己手中的這支精騎直接和克拉蘇的主力決戰,消滅他們。
面對來勢洶洶的羅馬軍隊,蘇萊那定下了誘敵深入的策略。他命令所有軍隊,一旦遇上克拉蘇的主力便佯裝向內地逃逸。
連月來克拉蘇一直對安息軍隊緊追不捨。他不斷催促自己的七個軍團急行軍,終於在盛夏之際渡過幼發拉底河,進入了一望無垠,無樹無水的荒漠之中。羅馬士兵由於在高溫乾燥的環境下長時間急行軍,越發疲憊不堪。然而克拉蘇數月來都沒有見到過安息的主力。
終於有一日,羅馬軍團的偵騎向克拉蘇報告,前方出現大量安息軍隊。克拉蘇欣喜無比,立即下令全軍展開戰鬥隊形。起初,他按慣例將七個軍團的步兵一字排開,騎兵則處於兩翼,以防安息人迂迴他的陣線。
但克拉蘇很快便發現安息軍隊自四面八方湧現出來,而且根本沒有固定的陣形。克拉蘇意識到自己已經中了對方的詭計。不過他自知在兵力上據有優勢,是以並不慌張。他重新部署,將四萬大軍組成一個龐大的方形的夾門魚鱗陣,每一側的防線由十二個營的重步兵組成,中央為輕步兵,騎兵和輜重。
安息軍隊慣用戰鼓鼓舞士氣。蘇萊那發出開戰的訊號後,數千面戰鼓同時擂響,如雷鳴般奪人心魄。從未經歷過這等陣勢的羅馬士兵個個面露懼色。
安息鐵甲騎兵首先試探性地衝擊羅馬人的陣線,發現羅馬人的夾門魚鱗陣相當厚實,於是立即退回。克拉蘇命令騎兵和輕步兵出擊,但他們沒走多遠便被一陣亂箭射了回來。
數以萬計的安息輕騎兵此時已將羅馬軍團的大方陣團團圍住,緊接著密如飛蝗的箭雨便開始傾瀉到羅馬人的防線上。
安息輕騎兵一直和羅馬人的陣線保持三十至五十米的距離。他們飛快地放箭,根本就不瞄準,而且努力將箭鏃以最大的力量射出。羅馬重步兵很快便領教了東方弓箭的威力,他們的木製盾牌在東方人強大的箭雨攻勢面前便如同是紙糊的一般。很多箭穿透了盾牌,將羅馬重步兵挽盾的手釘在盾牌上。
此時羅馬人還抱著希望,只要敵人的箭耗光並退出戰鬥,或者前來短兵相接,他們就能堅持下去。可是他們察覺到許多滿載著箭的駱駝就在附近,最初包圍他們的安息人從那裡不斷得到新的補充。[2]
羅馬軍隊已面臨著一個兩難局面。他們希望能和敵人近身格鬥,但安息騎兵卻根本不給他們任何格鬥的機會。一旦受到絲毫的攻擊,原本或許正在衝鋒的安息騎兵便會立即退卻,取而代之的是自馬上回身射來的利箭。而已失去保護的羅馬步兵根本無法抵擋安息人的箭雨。反之,如果堅守不出,羅馬軍隊便只能被動挨打,越來越多的士兵便會被安息人的利箭殺傷,失去戰鬥力。
克拉蘇終於按捺不住,命令五千輕步兵和一千高盧騎兵出擊,不惜一切代價打破安息人的圍困。
看到羅馬人出擊,安息輕騎兵立即停止放箭,全線退卻。出擊的羅馬軍團大受鼓舞,緊追不捨,逐漸遠離了大方陣。此時安息鐵甲騎兵突然出現,組成一道鐵牆,阻住了這些羅馬人的去路,而先前逃逸的輕騎兵也都回轉過來,將這支羅馬軍團圍住。安息鐵甲騎兵於上風處以長矛掠地,攪起漫天沙塵,使羅馬士兵眼不能視,口不能言,本能地聚攏在一起。於是安息輕騎兵開始向羅馬的人堆傾瀉箭雨。
羅馬輕步兵為了行動迅捷,通常僅裝備一面直徑0.6米的圓盾,一支標槍和一柄短劍。這些僅僅裝備圓盾的羅馬步兵在安息箭雨強大的攻勢下紛紛中箭,翻倒在地。還能勉強站立的步兵則有許多雙腳都被利箭釘在地上,動彈不得。於是安息鐵甲騎兵開始衝鋒。他們排成緊密的行列,橫掃羅馬人的陣地。羅馬軍中的高盧騎兵異常悍勇,在坐騎幾乎都被射死的情況下依然徒步迎上,有的抓住安息人的長矛,生生將其拖下馬來用短劍刺死,有的則竄到安息人的馬下,猛刺其馬腹。然而這樣的個人英雄主義終究不能挽回敗局,這支羅馬軍團很快便全軍覆沒了。
卡萊戰役的評價
卡萊戰役是蘇萊那一生軍事指揮藝術的巔峰。是役,他以不足二萬的兵力大破羅馬四萬大軍,這成為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同時,卡萊戰役使安息帝國威名遠揚,一度成為羅馬的剋星。然而,安息軍隊的弱點也很明顯。他們的技術力量薄弱,缺乏攻堅能力,騎兵一旦到了山地便難以發揮作用。因而羅馬和安息在西亞的權力依然呈現均勢。同時,和東方人的戰爭亦使羅馬人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一些弱點。此後的一百餘年中,羅馬軍隊大幅度增設弓箭手,大型機弩以及投石機等遠端火力。鐵甲騎兵亦逐漸出現在羅馬軍中。
屋大維成為羅馬元首之後,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和安息開戰以雪卡萊之恥。不過屋大維很清楚羅馬軍隊的優劣,明白和安息作戰的勝算太小。他頂住了各方面壓力,堅持通過外交斡旋,終於使卡萊戰役中的羅馬戰俘獲得釋放,使羅馬軍團被繳獲的鷹符得以歸還。是時,卡萊戰役已經過去了二十餘年。
中國古代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