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名言名句知識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2日
同學們在寫作時往往喜歡引用名言名句,其目的是能更有力地說明道理,論證觀點,抒發強烈的感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閱讀與參考!
如下:
東漢 | 曹操 | 觀滄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 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寫出大海的雄偉博大,寄予了作者欲統一天下的遠大政治抱負。為全詩的點睛之筆和氣勢所在。 |
東漢 | 曹操 | 龜雖壽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全詩主旨,以老驥自喻,抒發了老當益壯的英雄情懷,表達了作者為統一全國而繼續奮鬥的雄心壯志。 |
唐 | 王昌齡 | 出塞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 以互文的手法描繪了一幅雄渾悲涼的古代邊關圖。隱含對戰爭不息的譴責,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
唐 | 王昌齡 | 出塞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用李廣善戰之典諷唐將之無能,表達了希望有勇將守關保國的願望。 |
唐 | 杜甫 | 春夜喜雨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總起全篇,概括點題。以擬人抒發對春雨的無比喜愛之情。 |
唐 | 杜甫 | 江南逢李龜年 |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寫景寓情,展示時代滄桑、人生鉅變,隱寓淒涼之情 |
唐 | 杜甫 | 春望 |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 寄情於物,生動描繪了安史之亂之後,長安城一片悽風苦雨的衰敗景象,表達了作者憂國的沉痛心情. |
唐 | 杜甫 | 春望 |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 寫出了因戰亂連續不斷,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思親的沉重心情. |
唐 | 杜甫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 由個人困境推及他人,體現詩人憂國憂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
唐 | 杜甫 | 望嶽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將群山和泰山對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偉,抒發登山的決心和壯志,表現出一種高瞻遠矚的雄偉氣魄。 |
宋 | 楊萬里 |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紅與綠的相互暉映,突出了西湖的一片清新和亮麗。“接”字寫出了荷葉的田田相連,廣垠無邊。“映日”襯出荷花的頎秀與紅豔。表現西湖夏日清晨富有蓬勃生機的明豔景色。 |
唐 | 白居易 | 錢塘湖春行 |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 以對偶、擬人寫出西湖早春生機蓬勃的景象,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
唐 | 王維 | 使至塞上 |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 通過“直”“圓”二字,以簡潔的線條配合,描繪出了雄奇蒼茫的塞外風光,也流露出了作者孤寂惆悵的心緒. |
唐 | 王維 | 送元二使安西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寫送別之傷情,表達對朋友的依依不捨和關懷。 |
唐 | 王維 | 漢江臨眺 |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 贊景用典,以襄陽守將山簡自喻,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充滿積極樂觀的情緒。 |
唐 | 李白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長江滔滔東流無所止境,給人留下無限遐想。詩人借長江奔騰向前的空闊壯美的景色,抒發對朋友的無限依戀。 |
唐 | 李白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 以新奇的想象,用擬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時空追隨友人,表達了對友人遭貶的無限同情和關切,也抒發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 |
唐 | 李白 | 渡荊門送別 |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由山地荊門來到曠野楚地,李白初見平原的欣喜之情躍然紙上。“隨”字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寫出了曠野的一望無際。 |
唐 | 李白 | 行路難 |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 借用呂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發現,在政治上大幹一番事業,體現了堅定樂觀的信念。 |
唐 | 李白 | 行路難 |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結尾句一掃前面的消沉,以激昂的語調錶達了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精神和信念。 |
唐 | 李白 |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 寫詩人面對黑暗現實激起滿心的煩愁苦悶,似水難斷。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氣,為千古名句。 |
宋 | 蘇軾 | 惠崇《春江晚景》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寫出大地回春的盎然生機,也包含了一定的生活哲理。 |
宋 | 陸游 | 示兒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體現了詩人對國家統一的堅定信念和愛國之情。 |
宋 | 陸游 | 十一月四日風風雨大作 |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以悲涼的環境襯出內心對祖國的滿腔熱忱,體現了老驥伏櫪,志在報國的英雄氣概。 |
宋 | 陸游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借夢表現愛國熱情和馳騁沙場的雄心,感情蒼涼悲壯。 |
宋 | 陸游 | 遊山西村 |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寫出西山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花團簇 擁的景象,用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 |
宋 | 辛棄疾 |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 用以動襯靜的手法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村夏季月夜圖,寫出了鄉村的清幽恬靜之美。 |
宋 | 辛棄疾 |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 領起對軍營生活情景的追憶,抒發了渴望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 |
唐 | 岑參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以梨花喻冬雪,極富浪漫色彩的描繪出塞外大雪的壯美,讓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表現了詩人的驚喜和好奇。 |
唐 | 岑參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 抓住細節描寫,以暖色反襯冷色,傳神地寫出邊塞天氣的奇寒。 |
唐 | 王勃 | 杜少府之任蜀州 |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 全詩主旨句,以說理來言情,體現了曠達爽朗的胸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也把前面的離別之傷感一掃而光。 |
宋 | 蘇軾 | 浣溪沙 |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 “唱黃雞”典出白居易《醉酒》,指悲唱黃雞報曉、人生易老的調子。詩句表達出作者執著的生活態度和曠達樂觀的性格。 |
宋 | 蘇軾 | 水調歌頭 |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以明月寄託思親之情,表達對弟弟的思念和對人生的美好祝願。 |
宋 | 蘇軾 | 水調歌頭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化悲悵為曠達,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反映了詩人對人生無常,萬物興衰的達觀態度。 |
宋 | 蘇軾 | 江城子密州出獵 | 老夫聊發少年狂 | 一“聊”一“發”既突出了豪壯之氣,又透露了怨憤之情。後人常用此句來抒發雄心壯志。 |
宋 | 朱熹 | 觀書有感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借景說理,比喻人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
唐 | 楊炯 | 從軍行 |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 表達了詩人投筆從戎的豪情和建功立業的決心,體現了勇敢無畏的精神。 |
清 | 趙翼 | 論詩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代代有人才,其影響只有數百年。聯絡全詩,作者主張詩貴有創新,反對盲目崇古。 |
唐 | 杜牧 | 赤壁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評史抒懷,一改傳統看法,慨嘆英雄成名需要機遇,流露抑鬱之情,告誡統治者不要寄希望於僥倖。 |
唐 | 杜牧 | 泊秦淮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鞭撻沉溺酒色、醉生夢死的統治階級,表現了作者對唐王朝將重蹈南朝亡國覆轍的隱憂。 |
唐 | 白居易 | 賣炭翁 |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 表現賣炭翁內心矛盾——衣單體寒苦與天寒炭價高的矛盾。 |
唐 | 白居易 | 觀刈麥 |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 表現農夫內心矛盾。 |
唐 | 白居易 | 憶江南 |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運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繪出春天的江南萬紫千紅的絢麗景色。 |
唐 | 李商隱 | 無題 |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運用比喻和諧音展示了戀人間生死相伴的真情,體現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現多用來讚頌追求事業者的奉獻精神。 |
唐 | 李商隱 | 夜雨寄北 |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詩人想象將來與親人歡聚的情景,表達渴望與親人早日相見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
南唐 | 李煜 | 虞美人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以問答的形式表現詞人內心滿腔的愁苦之情。將抽象的愁化作形象的春水,比喻絕妙。 |
宋 | 晏殊 | 浣溪沙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表達對美好事物逝去的無奈與傷感,惋惜中又有點欣喜和安慰之情,也體現詩人的惜春情懷以及對昔日人的懷念。乃全篇妙筆。 |
宋 | 李清照 | 醉花陰 |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看著西風中蕭瑟的菊花,聯想到自己孤苦的處境,湧起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將人瘦與菊花相比,突出相思之苦。 |
清 | 龔自珍 | 己亥雜詩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詩人以落花自喻,以贊花訴心曲,表明自己將繼續奮鬥,為國效力的志向。 |
晉 | 陶淵明 | 飲酒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全句之意境集中在“悠然”二字上,寫出了廬山的靜穆高遠,體現了全詩歸復自然的宗旨,表達出詩人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 |
唐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寫洞庭湖秋水高漲之景,突出其遼闊,也激起詩人立志為官報國的情懷。 |
唐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 用“波撼”襯托洞庭湖的澎湃動盪,寫出湖水的浩淼和磅礴氣勢。 |
宋 | 范仲淹 | 漁家傲 |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 從視覺上寫邊塞荒涼蕭瑟之景,氣勢雄渾,在人們眼前展現了一幅充滿蕭殺之氣的戰地風光圖。 |
唐 | 溫庭筠 | 夢江南 |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 情景結合,用擬人手法寫夕暉、流水,暗示思婦失望而凝愁含恨。 |
唐 | 李賀 | 南園 |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以設問句式,昂揚的激情,盡抒投筆從戎、報效國家之情。 |
唐 | 李賀 | 南園 |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 凌煙閣高掛開國功臣的畫像,睹像抒懷,作者以設問句式,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 |
唐 | 李賀 | 雁門太守行 |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 既寫景又寫事,渲染了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機形勢。 |
唐 | 李賀 | 雁門太守行 |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 引用燕昭王築造黃金臺來招賢之典,寫出將士報效朝廷的決心,也反映了作者捨己報國的志向。 |
唐 | 常建 | 題破山寺後禪院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描寫禪房環境的幽深。成語“曲徑通幽”出自本句 |
唐 | 常建 | 題破山寺後禪院 |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 作者身心融進宗教氛圍,以餘音襯寂靜,以禪磬淨心靈,抒發隱逸情趣。成語“萬籟俱寂”出自本句。 |
唐 | 韓愈 |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 寫獲罪被貶的原因及被貶之快。運用對比,表達了雖遭貶亦無怨悔之情。 |
明 | 夏完淳 | 別雲間 |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 英魂歸來看徵旗,表達詩人堅定的抗清鬥志和對抗清必勝的信心。 |
元 | 馬致遠 | 天淨沙秋思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 六種景物,動靜明暗互相映襯,情景交融,描繪出了一幅悲涼的晚秋黃昏圖,引發思鄉之情。 |
元 | 張養浩 | 山坡羊潼關懷古 |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主旨句,反映了王朝興衰,百姓遭殃的主題。 |
唐 | 劉禹錫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涵哲理。現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
唐 | 劉禹錫 | 秋詞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一改古人悲秋之調,盛讚秋天的美好。寄予作者雖遭改革的失敗,仍不氣餒的精神。 |
唐 | 劉禹錫 | 秋詞 |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作者奮發向上的精神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
唐 | 王灣 | 次北固山下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即景抒情,描寫景物、節令,蘊涵自然理趣,引起遊人的鄉愁之時,又滿懷憧憬和希望。 |
唐 | 孟浩然 | 過故人莊 |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由近及遠,抓住青綠之色,寫出山村風光的清幽恬靜和盎然生氣。 |
宋 | 王安石 | 書湖陰先生壁 |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 以擬人、對偶寫出青山綠水的幽美環境,寄予了作者閒適恬靜的心情。 |
宋 | 王安石 | 登飛來峰 |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 借景說理,語意雙關,一寫登高望得遠,二寫對前途的信心,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
宋 | 文天祥 | 過零丁洋 |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已成為中華詩史上千古不朽的名句。它一直感召著仁人志士為祖國、為民族、為正義事業而奮鬥、而獻身。 |
以上就是中考語文名言名句知識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謝謝!
高二語文上冊第一次階段檢測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