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禮儀的黑板報初中
中國是禮儀之邦。當前,禮儀已成為現代社會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加強中職學校青年學生禮儀教育研究,推進中職學校校園禮儀教育實踐尤為重要。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禮儀教養要從小抓起
從小抓起——知禮要趁早
“我要看《偵探柯南》,誰也不許換頻道!”
“不行,我才不給他玩奧特曼呢,我還沒玩夠呢!”
關於文明禮儀的黑板報圖片
這些言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陌生。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的教育與訓練。幼教專家曾就這一問題通過調查問卷、設計情景、讓幼兒回答問題等方式進行測試。其結果表明:許多幼兒對禮儀知識知之甚少,他們的禮儀認知與禮儀行為相脫節。統計表明:幼兒中對禮儀知識有良好的認識的僅佔調查總數的9.9%;中等水平的佔80.5%;差的為9.6%。在設計的情景調查中,隨機測查了35名幼兒,做到“進屋先敲門”的為“0”,見了客人“主動問好”的佔42.8%,做客時“徵得同意後再玩玩具”的為“0”。另外,在被問到“為什麼老師講課時不能亂髮言”時,大部分幼兒回答“會被老師批評的”。在測試進入一個彩門取玩具時,沒有孩子肯排隊,他們一哄而上,根本不聽“按順序進門”的要求……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禮儀教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能臨時突擊,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地培養與引導。禮儀是人類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對一個人來講,禮儀是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講,禮儀是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而幼兒禮儀是指幼兒在與同伴、成人交往活動中表現出的和諧、文明的態度、行為或品格。它包括禮儀意識、禮貌用語、儀表儀容、形體姿態、禮儀道德行為規範五個面。
學前期幼兒,他們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資訊,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規則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這時開始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程序,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播種一個理念,收穫一種行動;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教育孩子們知禮要趁早!
:禮儀教育對孩子一生的意義
幫助幼兒瞭解禮儀知識、學習禮儀言行、增長禮儀經驗,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與禮儀親密接觸,是幫助他們建立禮儀習慣的有效手段。“禮儀不用花錢購買,卻能透露一個人的身份。”禮儀是什麼?有人把禮儀理解為繁文縟節,覺得那都是虛偽的客套,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也有的人認為學習禮儀是成年人的事,比如社交方面的禮儀,幼小的孩子又不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學習那些繁瑣的禮儀很不現實。其實,這也是對幼兒禮儀的誤解。幼兒禮儀指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所必須遵守的一些簡單的行為規範。長期以來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幼兒期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是切實可行的,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都有積極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幼兒禮儀啟蒙教育應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起點要低,訓練要實,方法要靈活多樣;應充分發掘潛在的教育因素,重視家庭教育對幼兒禮儀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影響,因為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項長期的反覆性的工作,讓孩子長期生活在講究文明禮儀的環境中,使禮儀教育得以延續和進一步加強。幼兒時期正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的最佳時機,所以應該重視對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
概括而言,幼兒禮儀分為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三大部分。其中生活禮儀又分為用餐禮儀、儀容儀表、交往禮儀三個方面。用餐禮儀主要要求幼兒學會正確地使用餐具以及用餐姿勢;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內的乾淨與整潔;初步學會與人共餐時的禮節,不搶食、不在喝湯時發出聲音等。儀容儀表要求幼兒能養成保持身體和服裝整潔、養成講衛生的習慣;學會保持正確的坐、站、走姿勢。交往禮儀是指在與人交往中,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初步學會與人交談的禮節;初步學會做客的禮節;懂得尊重父母、長輩,會根據他人的年齡情況與他們打招呼。
關於文明禮儀伴我行的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