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政治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政治,指對社會治理的行為,亦指維護統治的行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一個社會現象,或者說是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的一個現象——“釣魚”執法。

  “釣魚”執法,英美叫執法圈套,這是英美法系的專門概念。從法理上分析,這種行為指的是當事人原本沒有違法意圖,在執法人員的引誘之下,才從事了違法活動。而在近期,在我國部分城市,卻主要體現在交通方面。具體表現為:一位由執法部門派出的“鉤子”,“發生了緊急狀況”,向私家車主“求助”。車主動了惻隱之心將其搭載。孰不知落入了一個圈套,因為不遠處的執法人員,按照所謂的證據,將其定為“非法營運”。然後“依法處置”,***。這位車主自然是百口莫辯,除了“乖乖受罰”,哪有半點回手之力?這樣的執法方式固然荒謬。然而在我國的部分城市,卻有許多這樣的案例。

  如在上海,一位私家車主在上班途中,因路人“胃疼”,動了惻隱之心搭其上路。結果,搭客拔了他的車鑰匙,車外七八個身著制服的人將他拖出,還把他雙手反扣,卡住脖子,搜去駕駛證和行駛證。對方告訴這位車主,他們市城市交通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要他交錢才能拿回車。在各種壓力下,最後這位車主交了一萬元才取回車

  同樣是在上海,另一位車主也是動了惻隱之心,卻引來“非法運營”的橫禍。儘管他採用了“斷指”的方式想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卻也只是徒勞。

  慶幸的是,最後他們一個採取訴訟的方式,一個採取向政府求助的方式,讓法律還給了他們一個公道。儘管在這個過程中,執法者找出了諸多的理由以示執法的正當性,但卻掩蓋不了實質上程式上的違法性,以及背後的利益驅動。回顧類似行為造成的結果,發現在魚鉤上晃盪著的除了當事人,還有更大的魚——那就是法律,道德和人們的善良之心。

  我國是一個法制國家,生活在法治國家裡,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政府能否自覺的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辦事,直接影響到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權威。直接關係到依法治國能否順利實施,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巨集偉目標能否順利實現。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依法行政,是國家的公共管理活動依法進行,符合法律的規定。然而在“釣魚”執法過程中,執法者卻變成了違法者,引誘守法者違法。這讓社會對法律產生強烈的質疑。而執法者的做法所影響的也不僅是這一部門的形象,更影響了法律的形象。動搖了人們心中的法制觀念和信心。行政執法中的“釣魚”行為,不但會讓公眾在守法與違法的困惑之中,模糊守法與違法之間的界限,更是對道德釜底抽薪般的打擊。

  但是為何會有“釣魚”執法的產生,其主要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執法經濟。

  1996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雖然有這樣的規定,“任何行政部門都沒有權利私自處理罰沒款,都要上交國庫”,但各地財政一般會按40%到50%的比例將罰沒款返還給行政執法部門,有關部門再按照四六或五五的比例返還給各分支機構,此辦法被俗稱為“兩次五五分成”。這就等於是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與個人聯手設套盤剝司機。

  從這個利益鏈條中,我們看到,利益的始端和源頭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給交通執法部門經費或所給經費很少,不足以維持部門生存,而是寄望於其創收;中端是執法部門,執法單位創收多少與單位和領導的績效考核掛鉤,創收得越多,單位提成和政府財政返回得就越多,領導和員工的獎金、福利等也就越多;末端是執法人員,單位又將創收任務分解給每一個執法人員,並與個人獎金、福利、考核、提職加薪等掛鉤。這樣就在地方政府、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之間結成了一個公權力與私利錯位糾纏的利益共同體,共同體及其成員的目標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而且現在執法部門法治意淡薄,特權思想嚴重,想怎麼幹就怎麼幹。由於利益的驅動,更不把法律當回事,以致以罰代法屢禁不止。“釣魚”執法則成了執法經濟作用下的必然產物。

  在執法經濟的利益驅動下,“釣魚執法”呈不斷向社會擴充“執法力量”之勢,提成機制讓有關部門公然在社會上“招聘”大量“鉤子”,也就是所謂的“協查員”乃至“有正義感的社會人士”。他們敗壞了“正義”和“正義感”的名聲,使社會誕生出大量不從事生產性、創造性勞動的寄生蟲,也使法律、公權力的公信陷於崩潰的危險邊緣。

  當“釣魚”成為常態,社會的信任危機也自然會加重,互助友愛的美德將在“釣魚”中失去生存的土壤。 執法者的“釣魚”,守法者固然是那條魚,法律、道德也同樣是那條魚。

  “本車拒絕一切搭載求助,臨盆產婦、車禍、中風、觸電、溺水都不關我事,尤其是胃疼的!”這句話是最近在網上流傳的一句“最牛私家車標語”。當然這無疑是網民們針對“釣魚”執法的黑色幽默。但是這或許成為了私家車主面對“釣魚”執法的無奈之舉。不過,如果這樣的標語出現在每一臺私家車上,是否就表示,社會公德每況愈下,人們的善良,同情,友愛之心被迫穿上了重重自我保護的外衣,使那些社會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們的同情和幫助。那麼我國的民族精神中的“團結互助”,又該如後得到弘揚,得到發展。而這種情況還有可能隨時隨地陷公民於危險與不安,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境地!

  “釣魚”執法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對人們法制觀念的影響,實在太大。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該思索,面對這一切,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如何把“釣魚”斬草除根。

  篇二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和實施規範辦學的新情況下,做到既不增加學生負擔又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教育的新課題。捷徑是沒有的,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有效解決這一課題,必須努力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始於教師,源於學生,是一種“圍繞學生,服務學生,激發學生,在於學生,通過學生,為了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從一定意義上講,實現思想政治高效課堂,在轉變師生的關係、創造方面對教師和學生新 的要求.

  一、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要求師生建立起真正教學相長關係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是教師,學生只是學生,教師僅擔當教書的職責,學生的任務只是學習知識。師生在教學活動中彼此孤立、機械,教師很難判斷其教學效果,學生很難反映自己的困惑,體現不出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往往導致教師為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學生為識記知識而被動聽。現實中的“書呆子”不絕於耳,也勢必造成教師和學生拉長戰線,加重負擔,教學效率可想而知。而打造高效課堂,要求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適時地轉換彼此的角色,做到該為師時做教師,該為“生”時做學生;學生做到該為生時做學生,該為“師”時當老師。彼此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及時地轉換角色,共同參與,合作探究,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在理論知識的預設環節讓學生大膽蒐集資訊,互相交流;在課堂上師生共同完成知識的生成,師生共同求知,教師教學生,學生教老師,學生之間也互相交流。這樣的師生關係很顯然既有利於師生教學相長,又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二、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要求師生共同創設合作探究的環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解放孩子的手,讓他能幹;解放孩子的口,讓他能說;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讓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接觸大社會、大自然。”這段話告訴教師要推進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需解放學生,必須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一起合作探究。為此,師生要共同創設共同探究的教學環境。

  合作探究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教學方式,也能為師生共同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提供有效支撐。“合作探究”教學形式能有效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改善傳統的師生單項交流的方式,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通過師生合作,多項互動的交流,增加每個學生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中,師生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進行交流和討論,藉助集體的智慧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交往和互動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靈感,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能培養合作精神、批判精神、求證精神和樂於探索、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如在講解匯率的有關知識時,我就事先將學生分組,讓他們到有關經融機構瞭解相關常識,然後師生在課堂上模擬現實中有關匯率的具體情況,大膽地讓學生們自己去操作,這樣既鍛鍊了他們的參與實際經濟生活能力,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感覺這樣的課堂很輕鬆有趣。可見,師生創設探究合作的環境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 三、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課堂要求師生改變教與學的方式

  高效課堂是在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中生成的,是雙方共同努力的成果,離不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則要不斷地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要由傳統的知識傳授型向注重學生的能力提高與發展轉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傳統教學活動比較重視學生的知識的積累,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效果,而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做到以人為本,致力於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其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是“教書”,而是“用書教”,即教師通過對知識、技能的傳授,最大限度地發揮課程潛能,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它最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協作的能力,培養學生責任感。同時還要讓每個學生都擁有健康的身心,優良的品質,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以及科學和人文素養,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及學生個體的綜合提高。

  教師要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往的教學內容遠離生活實際,學生感覺知識繁、難、偏、舊,教學內容在呈現方式上又比較單一,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缺少生動性和趣味性,難以形成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情境,更談不上合作學習了。新的教學實踐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多種呈現方式。如採用圖片、遊戲、表格、背投等直觀、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教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將時事政治的材料,運用多樣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出來,效果更加明顯。這樣學生不僅樂於接受新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教師還要在多樣化的解決問題和靈活性的評價方式方面下功夫,激勵學生髮現學習固定的邏輯答案。單一的評價標準,鈍化了學生的思維,不利於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這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求教師不斷地加以解決。教學中淡化教師邏輯式的精心講解,鼓勵學生開放式的探究,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獨立思考,認識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僅僅看一次考試分數,更不能產生刻板效應。教師應通過書面考試、口試、課堂觀察、課後訪談,建立成長袋等方式,靈活地評價學生,充分體現評價的指導性、激勵性、尊重性,以調動學生去學習。學生會在教師的鼓勵下,大膽地思考、發現,不斷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

  總之,教學是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搞好思想政治課教學更是如此。只要師生共同努力,我想思想政治課的高效就一定能夠實現。

初二上學期政治論文
誠信政治論文的開頭
相關知識
初二上冊政治論文
初一上冊政治論文
初二上冊政治知識點複習
初二上冊政治知識點總結
初二上冊政治知識點
初二上冊政治友誼的天空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高二上冊政治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教案
初二上冊政治期中試題
初二上冊政治第二單元月考試題及答案
初二上冊政治期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