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王先謙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王先謙,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曾有史學家、經學家、訓詁學家、實業家等稱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斗。王先謙終其一生,他很少擔任實際的政務官職,主要以學術名世。尤其在湖南聲望極高,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斗。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先謙生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4歲啟蒙,20歲時父親去世,因“餬口無資”,曾三次“佐幕于軍營”。18歲補稟膳生。咸豐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慶,任長江水師嚮導營書記,數月後

  辭歸。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樑洪勝營充幕僚。同年鄉試中舉人。明年成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遷翰林院侍講。光緒六年***1880***任國子監祭酒。覆在國史館、實錄館兼職,充雲南、江西、浙江三省鄉試正副考官。十一年督江蘇學政。任內延攬文人,在江陰南菁書院開設書局,校刻《皇清經解續編》,成書1000餘卷;還刻有《南菁書院叢書》。其間,還疏請籌辦東三省邊防,罷三海工程,彈劾徐之銘、李蓮英等。

  光緒十五年***1889***,王先謙卸江蘇學政任,回長沙定居。次年主講湖南思賢講舍,並在講舍設局刻書。十七年任城南書院山長。二十年轉達任嶽麓書院山長,主講嶽麓書院達10年之久。

  中日甲午戰爭後,維新運動在全國興起,湖南一些士紳開始興辦近代工業。王先謙投資銀1萬兩,與黃自元、陳文瑋等集股,並撥借官款,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創設寶善成機器製造公司。始終經理其事。公司開辦數年,折損頗多。不久交給官辦,終因經營不善,於二十五年停辦。

  王先謙與紳士張祖同、葉德輝等一貫干預地方事務。“久住省垣,廣通聲氣,凡同事者無不仰其鼻息,供其指使,一有拂意,則必設法排去之而後快。”光緒二十三年冬,湖南時務學堂成立,該學堂熊希齡聘梁啟超、韓文舉、唐才常等維新人士任教習。他初與張、葉等陽為支援,陰圖操縱。繼因維新運動高漲,他攻擊時務學堂總教習梁啟超等“傷風敗俗”,“志在謀逆”,“專以無父無君之邪說教人”,使學生“不復知忠孝節義為何事”;指斥南學會和《湘報》宣傳民權平等學說為“一切平等禽獸之行”,“背叛聖教,敗滅倫常”。並糾集張祖同、葉德輝等提出《湘紳公呈》,呈請撫院對時務學堂嚴加整頓,驅逐熊希齡、唐才常及梁啟超等維新人士。又致書陳寶箴,提出停刊《湘報》。還串通省內劣

  紳,鼓動嶽麓、城南、求忠三書院部分學生,齊集省城學宮,商定所謂《湘省學約》,用以約束士人言行,對抗新思想傳播。及至戊戌變法失敗後,其門人蘇輿編輯《翼教叢編》一書,集中攻誣變法維新,並頌揚王先謙能事先“洞燭其奸,摘發備至”。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唐才常等所領自立軍起義失敗,王先謙、葉德輝等人向巡撫俞廉三告密,搜捕殺害自立會人士百餘人。

  二十九年,學堂漸興,王先謙仍主講嶽麓書院兼任湖南師範館館長。旋以“人心不靖”,“邪說朋興,排滿革命之談充塞庠序”,遂不復至館。同年,嶽麓書院改為湖南高等學堂。

  三十四年,王先謙所著書經巡撫岑春蓂呈送清廷,受到嘉獎,賞內閣學士銜。宣統二年***1910***湖南災荒,長沙發生搶米風潮,他以“梗議義糶”,奉旨降五級呼叫。以後,竭力反對民主革命運動。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後,他改名遯,避居平江,閉門著書,凡3年,乃還長沙。至民國6年***1917***病逝世。

  王先謙博覽古今圖籍,研究各朝典章制度。治學重考據、校勘,薈叢集言。除前述校刻《皇清經解續編》外,還編有清《十朝東華錄》、《續古文辭類纂》等。著有《漢書補註》、《水經注合箋》、《後漢書集解》、《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家義集疏》等。為文遠追韓愈,又以桐城派陽湖派自許;其詩被稱為“得杜之神,運蘇之氣”,“置之清代集中,挺然秀拔”。有《虛受堂詩文集》。

  國學大師王先謙的貢獻

  史學研究

  王先謙學術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學。他治史的方法大體遵循乾嘉學風,注重校勘。其仿經疏體例註釋舊史的代表作是《漢書補註》。該書旁採諸家之說,經多年窮究,使疑難不解之處得以通曉,因而至今

  仍受國內外史學界推崇。其他的註釋著作《後漢書集解》 《新舊唐書合注》等也頗見功力,被後代史學史專家評為“王氏所作補註、集解諸作,都是校注書中標準的著作。” 《十朝東華錄》是王先謙的又一部重要的史著。《東華錄》本是清代的一種編年體史料長編,因國史館在清富東華門內而得名,先有蔣良驥編成自努爾哈赤天命朝至雍正朝5朝《東華錄》。王先謙任職翰林院和園子監時,嫌其過於簡略,特詳加增訂,並加修了乾隆、嘉慶、道光3朝,後果增修咸豐、同治2朝,合稱《十朝東華錄》。該書取樹廣泛,不僅取自《清實錄》,還廣採《方略》、《會典》、《御製詩文》、《大臣列傳》等,所以至今仍是研究清史的基本史料。

  鴉片戰爭之後,隨中西文化逐漸交流,中國學者開始著述外國史地,主先謙也順應時代潮流,於光緒年間撰成《日本源流考》、《五洲地理志略》。 《日本源流考》探討日本的政事學術和治亂得失的本源,目的是欲使閉目塞聽的中國能急起仿效。書中還用一定篇幅輯錄明代戚繼光、俞大猷等抗倭的資料,反映出作者的愛國之心。《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謙花4年時間辛勤編纂而成的,書中薈萃了古今中外的史地圖籍,對歐美各主要國家作了較詳細的介紹。一個原先遵循乾嘉舊規的學者,能睜眼看世界,輯成世界地理書籍,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版本校勘

  作為一名學術大家,王先謙深知版本校輯的重要,他強調“欲博覽遺書,尤以精研版本為重。”他獨自校勘或邀人合作而成的《郡齋讀書志》、 《天祿琳琅書目前後編》、《魏

  書校勘記》、《鹽鐵論校本》等都受到版本目錄 學者的重視。其中《鹽鐵論校本》被郭沫若、楊樹達著書時參考取材;他的《合校水經注》集乾嘉以來《水經注》研究之大成,為近百年來的獨特通行之作。

  經學研究

  王先謙是史學大師,又是經學大師,他曾花費半生心力,成《尚書孔偉參正》一書,書中探討《尚書》原委,旁證歷代諸儒訓釋;博採《史記》、 《漢書》、《論衡》等材料,對偽託之處詳加辨正。今文經學大師皮錫瑞評價它“兼疏今古文,說明精確,最為善本。”他並繼乾嘉年間的大經學家阮元之後,博觀慎取,解釋和考訂經書,集資匯刻了卷帙浩繁,於儲存文獻,發展學術非常有益的《續皇清經解》,因而清代著名文獻學家劉錦藻評價:“維持文獻之功,阮氏而後為推先謙矣。”他還撰有《詩三家義集疏》等經學著作,從而奠定了自己在近代經學史上的地位。

  國學大師王先謙的社會評價

  “長沙閣老,季清巨儒,著書滿家,門庭廣大”,這是長沙近代著名學者和教育家李肖聃先生對王先謙的評價。

  王先謙能在學術上取得這麼大的成就並不是偶然的。他自幼苦讀,鍥而不捨,數十年來廢寢忘食,孜孜於典籍之中,而且具有博採眾長,嚴謹平實的作風。王先謙治學側重古文經學,但不拘泥門戶,兼採今文學源的觀點,認為今古文經之爭,“展轉紛紜,徒形詞費”。他輯印的《南著書院叢書》就被人稱作“無乾嘉諸子標漢宋之幟,分門別戶致辨之習氣”。而《續皇清經解》、《尚書孔傳參正》就又包含了許多今文經學的觀點和材料。

  他在政治上與維新派勢若水火,但卻能稱道梁啟超的《新大陸游記》 “頗有長進”,並在撰寫《五洲地理志略》時多處述引。王先謙在撰述過程中繼承了湖湘務實的傳統學風,重求實,反臆斷,凡遇暫時不明白的問題,並不武斷曲解,總是以“存疑”的態度對待,或註明“無考”,'或注時“未知孰是”,“所當厥疑”。而對自己著述中的錯誤,一經發現就立即糾正。他曾刻印袁本《世說》,當經葉德輝提醒知道袁本“訛謬百出”時,便毅然毀版,請葉詳加校勘後重鐫。

  他還深刻地揭示中國學人普遍務虛圖名的弊病說:“竊謂中國學人大病,在一空字。理學興,則舍程、朱而趨陸、王,以程、樂務實也。漢學興,則低漢而尊宋,以漢學若人也。新學興,又斥西而守中,以西學尤繁重也。至如究心新學,能人所難,宜無病矣。然日本維新,從製造入,中國求新,從議論入。所務在名,所圖在私。言滿天下,而無實以繼之,則亦仍然一空,終古罔濟而已。”

  正由於王先謙痛恨空談,因而自己堅持實事求是,嚴謙治學。他的這種學術態度不僅使自己成為一代宗師,而且啟迪了眾多嶽麓書院士生,使他們深涉經史,旁及諸子,趨重實務,接受新學,使這千年學府再度煥發生氣,因而無論是撰述,還是教育,王先謙都堪稱大家。因此可見,當代學者李肖聃在《湘學略·葵園學略》中贊他“上箋闢經,下徵國史,旁論文章,用逮譜子。四十餘年,楚學生光。”這並非是過譽之辭,堪當確評。

  
相關文章:

國學大師楊守敬的簡介
國學大師陳寅格有哪些軼事
相關知識
國學大師王先謙的簡介
國學大師梁漱溟的簡介
國學大師馬一浮的簡介
國學大師陳寅恪的簡介
國學大師梅貽琦的簡介
國學大師楊守敬的簡介
國學大師劉文典的簡介
國學大師吳宓生平簡介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作品有哪些
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