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
鑿壁偷光,是一個成語。出自西漢大文學家匡衡幼時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終成一代文學家的故事。現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鑿壁偷光:照亮求知路的“小桔燈”
【出處】《西京雜記·卷二》。
【釋義】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指勤奮學習。
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
西漢時候,東海郡有一個大學者,叫匡衡。他讀了很多書,學識非常淵博。但他的成功並不是因為他是個天才,而是因為他的執著與勤奮。
他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就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但是當時的書價都很高,家裡根本買不起,那些家中有書的富人們又不肯輕易地把書借給別人。於是,匡衡就在農忙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那些有錢人自然是樂意之至。這樣,匡衡便可以讀很多書。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點不起油燈,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絲亮光。他站起身,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家的燭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牆壁上挖了一個小洞,在鄰居家掌燈的時候,燭光從小洞中透過來,他就藉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書得來不易,燭光也得來不易,因此匡衡非常珍惜難得的讀書機會,他以驚人的毅力博覽群書,終於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
鑿壁偷光的【成長心語】
任何外在條件都無法阻擋我們追求知識的腳步,匡衡便是最好的例證。當然不只是匡衡,歷史上有成就、有作為的人,無不具有刻苦的精神,而一個人只要下定決心,不言放棄,總會獲得成功。貧窮的出身,不是我們自己可以選擇的,但如何繼續自己的人生,選擇權卻在我們自己手中。貧窮使我們受到了許多的限制,但正如匡衡克服重重困難一樣,我們也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或工具,來取代我們無法獲得的東西。燈泡在黑夜中可以給人以光明,同樣的冰心筆下簡易的“小桔燈”也一樣可以照亮求知之路。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