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推進和引導網路閱讀探析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摘要 網路閱讀經過多年迅猛發展,已經成為我國讀者的第二個讀方式。圖書館應當抓住這一機遇,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積極推進和引導網路閱讀,為開創我國社會閱讀的新局面做出積極的貢獻。
關鍵詞 網路閱讀;社會閱讀;公共圖書館
2007年“世界讀書日”前夕,一則訊息令人矚目:根據《人民日報》文化新聞版與人民網讀書頻道聯合推出的“讀者閱讀習慣”調查結果顯示,網路閱讀已經成為我國讀者的第二大閱讀方式,達到24.5%,僅次於讀書,超過報紙和雜誌。另據報道,與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相反,近年來我國網上閱讀率迅速增長,從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間增長了6.5倍。而我國目前的網民人數已經超過1.5億。顯然,一個傳統閱讀與網路閱讀並重的時代已經到來。
然而,面對網路閱讀的浪潮,公共圖書館界卻並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許多人還在大談網路對閱讀的衝擊、對圖書館的衝擊,或者認為網路閱讀是快餐式的“泛讀”而輕視它,或者認為網路閱讀分流了大量圖書館讀者而牴觸它。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提供的網路閱讀服務還極其有限,無法滿足讀者巨大的需求,以至於讀者到公共圖書館網站閱讀的比率很低。對於迅猛發展的網路閱讀,應當如何正確認識?應當如何有效地推進和引導網路閱讀?圖書館界對此應當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探討。
1 網路閱讀的優勢與侷限性
網路閱讀與傳統閱讀並無本質意義上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文獻資訊的載體和閱讀的方式,讀網和讀紙,只有閱讀方式的不同而沒有閱讀內容的差別。應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互為補充。
網路閱讀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內容豐富、檢索便捷、互動性好、時效性強、共享性高、跨越時空、多媒體運用等。計算機的存貯空間所能承載的資訊量是紙質載體無法比擬的,網路的連通又使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主機之間跨越時空限制而互通訊息,加之網路特有的超文字連結方式、強大的資訊搜尋功能、多姿的圖文聲像資訊,使網路形成一個巨大的資訊資源資料庫。
但是網路閱讀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使用時需要專用裝置、權威性與可信度較低、安全性與保密性差、版權保護困難、資訊良莠不齊、網路迷失、閱讀選擇困難等問題都是網路閱讀不可否認的弱點。下面具體分析網路閱讀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1.1 容易流於淺嘗輒止的泛讀
網路閱讀是基於超文字、超連結的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讀者通過滑鼠點選來翻閱、連結自己所需的閱讀內容。由於網路媒體的漫遊特性,加之網上讀物多偏重於休閒性、娛樂性和新聞性,很容易使讀者傾向於通俗和流行,網路閱讀更多的不是精讀,而是瀏覽和選擇,閱讀是快速的、跳躍性的,是快餐式的“淺閱讀”,往往缺乏深層次學習和思考的過程。
1.2 資訊氾濫,容易迷失,閱讀效率低下
網際網路是一個包羅永珍的、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資訊量過於龐雜。而超文字的固有特性使網路結點間的關係十分複雜,每一結點上往往存在多個並行選擇,頻繁跳轉加上大量無用的垃圾資訊,容易使讀者迷失在網路世界裡,偏離原來的閱讀主題,難以發現真正需要的資訊,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1.3 有害的不良資訊很多,容易影響讀者心靈健康
網路中的不良資訊侵害著讀者的精神世界。不良資訊包括頹廢資訊、煽動性政治宣傳資訊、網路色情、網路謠言、垃圾郵件、虛假資訊等。讀者上網閱讀時,大量不良資訊夾雜其中,如果讀者自控能力差,鑑別能力弱,或是出於好奇不自覺地涉獵這些內容,長此以往,對讀者心靈的健康成長將構成嚴重威脅,甚至誘發很多犯罪。
1.4 資訊的權威性、可靠性不足
總的來看,網路資訊釋出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隨意性,缺乏必要的過濾、監控和管理,且內容繁雜、混亂,缺乏規範,精度低,資訊汙染嚴重。而印刷型文獻經過了長久的歷史發展,已建立起完善的編輯、生產、發行系統。因此,網路文獻在學術和質量上很難與紙質文獻的權威性、可靠性等同。
可見,網路閱讀雖然擁有諸多優勢,得以迅速崛起,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不可能取代傳統閱讀,二者各有所長,應當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存發展。有個比較經典的比喻:在閱讀的世界裡,過去使用傳統的紙本書籍,如同步行,而網路出現之後,好比有了汽車。有了汽車,沒有理由不利用這種交通工具的方便性,但也不表示每個人從此都不需要步行了。
因此對於讀者而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適當地互動使用傳統閱讀和網路閱讀。在進行文獻檢索或進行資訊瀏覽時,我們採用網路閱讀的方式是很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的,因為計算機檢索快捷,且途徑很多,甚至可以進行全文檢索。但要做深入研究和潛心閱讀時,就要採用傳統閱讀的方式,慢慢地、細細地、深入地進行經典式的閱讀,這樣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達到我們求知和閱讀的目的。對於圖書館而言,一方面要繼續深化和延伸傳統閱讀服務,一方面則要積極推進和引導網路閱讀。
高校新辦專業文獻保障問題的對策研究
高職校圖書館資訊諮詢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 網路閱讀;社會閱讀;公共圖書館
2007年“世界讀書日”前夕,一則訊息令人矚目:根據《人民日報》文化新聞版與人民網讀書頻道聯合推出的“讀者閱讀習慣”調查結果顯示,網路閱讀已經成為我國讀者的第二大閱讀方式,達到24.5%,僅次於讀書,超過報紙和雜誌。另據報道,與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相反,近年來我國網上閱讀率迅速增長,從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間增長了6.5倍。而我國目前的網民人數已經超過1.5億。顯然,一個傳統閱讀與網路閱讀並重的時代已經到來。
1 網路閱讀的優勢與侷限性
網路閱讀與傳統閱讀並無本質意義上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文獻資訊的載體和閱讀的方式,讀網和讀紙,只有閱讀方式的不同而沒有閱讀內容的差別。應當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互為補充。
但是網路閱讀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使用時需要專用裝置、權威性與可信度較低、安全性與保密性差、版權保護困難、資訊良莠不齊、網路迷失、閱讀選擇困難等問題都是網路閱讀不可否認的弱點。下面具體分析網路閱讀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1.1 容易流於淺嘗輒止的泛讀
網路閱讀是基於超文字、超連結的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讀者通過滑鼠點選來翻閱、連結自己所需的閱讀內容。由於網路媒體的漫遊特性,加之網上讀物多偏重於休閒性、娛樂性和新聞性,很容易使讀者傾向於通俗和流行,網路閱讀更多的不是精讀,而是瀏覽和選擇,閱讀是快速的、跳躍性的,是快餐式的“淺閱讀”,往往缺乏深層次學習和思考的過程。
1.2 資訊氾濫,容易迷失,閱讀效率低下
網際網路是一個包羅永珍的、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資訊量過於龐雜。而超文字的固有特性使網路結點間的關係十分複雜,每一結點上往往存在多個並行選擇,頻繁跳轉加上大量無用的垃圾資訊,容易使讀者迷失在網路世界裡,偏離原來的閱讀主題,難以發現真正需要的資訊,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1.3 有害的不良資訊很多,容易影響讀者心靈健康
網路中的不良資訊侵害著讀者的精神世界。不良資訊包括頹廢資訊、煽動性政治宣傳資訊、網路色情、網路謠言、垃圾郵件、虛假資訊等。讀者上網閱讀時,大量不良資訊夾雜其中,如果讀者自控能力差,鑑別能力弱,或是出於好奇不自覺地涉獵這些內容,長此以往,對讀者心靈的健康成長將構成嚴重威脅,甚至誘發很多犯罪。
1.4 資訊的權威性、可靠性不足
總的來看,網路資訊釋出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隨意性,缺乏必要的過濾、監控和管理,且內容繁雜、混亂,缺乏規範,精度低,資訊汙染嚴重。而印刷型文獻經過了長久的歷史發展,已建立起完善的編輯、生產、發行系統。因此,網路文獻在學術和質量上很難與紙質文獻的權威性、可靠性等同。
可見,網路閱讀雖然擁有諸多優勢,得以迅速崛起,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不可能取代傳統閱讀,二者各有所長,應當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存發展。有個比較經典的比喻:在閱讀的世界裡,過去使用傳統的紙本書籍,如同步行,而網路出現之後,好比有了汽車。有了汽車,沒有理由不利用這種交通工具的方便性,但也不表示每個人從此都不需要步行了。
因此對於讀者而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適當地互動使用傳統閱讀和網路閱讀。在進行文獻檢索或進行資訊瀏覽時,我們採用網路閱讀的方式是很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的,因為計算機檢索快捷,且途徑很多,甚至可以進行全文檢索。但要做深入研究和潛心閱讀時,就要採用傳統閱讀的方式,慢慢地、細細地、深入地進行經典式的閱讀,這樣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達到我們求知和閱讀的目的。對於圖書館而言,一方面要繼續深化和延伸傳統閱讀服務,一方面則要積極推進和引導網路閱讀。
高職校圖書館資訊諮詢服務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