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媒介多樣化的利與弊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前言

  新聞傳播媒介多樣化是資訊科技革命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是由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所決定的。現代社會,在科技發展帶動下的新聞傳播市場作用下,傳播媒介多種多樣,報紙、電視、電臺、網路等方式應運而生,不同傳播方式之間的交叉與互補日益頻繁。但是,由於市場監督與管理的滯後性,使新聞在傳播過程中衍生出了諸如虛假新聞、色情氾濫、報道角度異化、侵犯個人隱私以及智慧財產權、導航系統失效、意識形態和文化滲透等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如何及時監管和治理是現代新聞傳播主管機關面臨的嚴峻問題和挑戰。

  新聞傳播概述

  新聞傳播學。新聞傳播學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科,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新聞學在德國和美國形成學科,20世紀40年代傳播學在美國形成學科。新聞學在中國作為一門學科的出現以及中國新聞學教育的開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的成立作為標誌;而1978年7月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刊物《外國新聞事業資料》首次公開介紹傳播學,通常被視為中國傳播學研究的起點。新聞是資訊的一大類別,新聞和新聞的傳受是新聞學的邏輯生長點;而傳播學的研究物件是廣義的資訊和資訊交流現象。兩門背景不同但又有著密切聯絡的學科的交融,適應了社會資訊化的現實,打開了研究的廣闊思路。資訊交流滲透到人類的一切活動之中,是形成人類關係的材料,是流經人類全部歷史的水流,延伸著人類的感覺。新聞學和傳播學的整合、融合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新聞傳播媒介及發展歷程。新聞傳播媒介是指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和受眾的中介,是新聞資訊的物質載體,是用來表達某種含義的靜態的或動態的任何物體和物體排列。新聞傳播媒介包括許多種類,如報紙、電視、電臺、網路以及剛剛興起的手機微博等,而不同傳播技術具有各自的利與弊。

  報紙是近代以來歷史最為悠久的新聞傳播媒介,它是以刊出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出版物。報紙作為視覺媒介傳播物,具有儲存和選擇性強、適合傳達深度資訊等優勢特點,但也存在製作程式多而複雜、時效性較差、感染力不及音像傳播逼真等不足。但是,作為傳播歷史最為悠久的傳播手段,作為大眾最為熟知的傳播手段,它仍舊是我們最易於接受以及最為普及的新聞傳播媒介。

  廣播是通過聲音進行新聞傳播的媒介手段。它是繼報紙之後,最為普及的新聞傳播手段之一。由於其依靠聲音作為傳播媒介,因此,更能顯現新聞的真實性,增強新聞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過聽眾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場的感覺。廣播聲音符號的優勢和劣勢始終相伴,聲音語言的口頭化使其不容易像文字那樣做深度報道。

  電視是伴隨著近代影像技術的發展而衍生出的新聞傳播手段。與舊式傳播手段如報紙相比較具有傳播面廣、易於接受新聞資訊等特點,已成為影響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傳播媒介。電視是一種將影象、聲音、文字等形式集於一體的傳播形式。這種形式相對於報紙而言更為直接生動,它在進行媒介傳播過程中,大大強化了受眾群體的現場感,也更加強化了新聞的可信性,但也存在新聞細節不易被記錄、容易使讀者被新聞傳播媒體的導向性所左右的不足。此外,電視媒體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順時播放性也導致讀者在收視過程中受到限制。

  而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其大容量、高速度、超文字、互動性、多媒體形態的特點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使新聞傳播朝著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網路技術的發展,使新聞傳播真正成為一種高度全球化、高度自由化的新聞傳播方式。這種方式,可使讀者更加自如地選擇資訊收發,不再被新聞傳播媒體的輿論導向性所左右。此外,通過網路傳播自身的技術手段,還可以對以往的新聞事實進行復原再現,這增強了新聞事件的傳播性和可信性。

  手機微博是網路手段衍生出的新生新聞傳播手段之一,它具有傳播速度快和時效性強的特性,但是同時也存在和網路手段相同的缺點。

  新聞傳播媒介經歷了從文字順時性傳播到音像選擇性傳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同時也伴隨著發展過程中由於缺陷而帶來的陣痛。

  

  新聞媒介傳播多樣化的優勢。新聞傳播形式的多樣,對社會大眾而言,可以使他們接收新聞資訊更加便捷,特別是由報紙的順時性傳播進而到網路技術的選擇性傳播,傳播手段更為豐富,使新聞受眾更加易於接受,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可信性。同時,這種傳播媒介的多樣化,可以使讀者從文字到影像,通過不同的感官來對新聞事件進行感觸,增強了新聞事件的可渲染性,這對新聞媒體的主流輿論導向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傳播媒介的多樣化,使不同傳播形式的媒體之間很好地進行了互補,從經濟學而言,很好地做大做強了新聞傳播市場,對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新聞傳播媒介多樣化的弊端。不可否認,由於新聞傳播媒介的多樣化,導致更多的假新聞充斥其中,使讀者不易辨別真偽。同時,由於市場監督管理的滯後性,給色情資訊傳播和侵權性新聞造成了可乘之機,給新聞市場的健康執行帶來了障礙。

  面對利與弊的抉擇,我們應當在趨利避害的前提下,大力提倡發展綠色網路技術,加強市場的監管,為未來傳播媒介多樣化提供更為良好的發展空間。趨利避害的思考
  在現代傳播媒介手段下,由於科技的帶動,使得傳播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於新聞受眾群體心理需求的變化,我們看到,傳播手段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雖然網路技術的發展已經改變了過去順時傳播的舊方式,開始了新聞選擇性傳播的新時代,但是對於新聞細節的披露仍然不足,某些複雜新聞事件的可信性不高,仍舊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公信力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某些固有的傳播觀念來改變:首先,我們必須傳播受眾群體所需要的資訊,提高新聞資訊對於受眾的吸引力和需要滿足度;其次,要進一步劃分受眾群體,進行有針對性的分眾傳播;再次,傳媒要以自己的特色充分顯示自身存在的價值,以特色取勝。

  對未來新聞傳播媒介多樣化的展望

  不可否認,傳統媒體與網路相結合,使網路媒體的潛能得到進一步發揮。未來,人們對新聞的需求越來越多,而資訊科技的發展,可以使更多的新聞隨時隨地地傳給受眾。各新聞單位在重新進行資源重組和整合後,媒體經營網站,其業務將由釋出新聞為主到開展網路廣告、資訊服務和電子商務等多元化經營,並與國際接軌。在未來的網路世界,傳統媒體的中心格局必將被打破。雖然廣播電視新聞通過電纜、光纜向全世界傳送新聞已突破了時空概念,而網路時代,激烈的新聞競爭使網路新聞不僅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影視,而且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潛能。

  新的世紀,是傳統媒體加網路的時代,對於從中央到地方的主流媒體來說,需要集中精力,建立高效的執行機制,增強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加強主陣地建設,掌握主動權,做好思想準備、心理準備、物質準備、技術準備和人才準備。這裡的人才準備,指國家傳媒的從業人員,必須逐步適應這種多元化、多樣化的需要,向一專多能、一人多能、一體多能的方向發展,以適應網路媒體的競爭需要和我國在世界傳媒業的發展中搶佔更權威的地位的需要。

  結語

  總的來說,媒體的傳播力由傳播平臺、傳播內容、傳播人和傳播方式四個重要元素所決定,媒體只有將構成傳播力的四個要素優化組合才有望達到有效傳播的目標。

  媒介的創新已經構成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有效是變化的宗旨。從全球傳媒發展來看,怎樣將資訊有效地傳達給受眾群體是這個時代傳媒變局的主旋律,中國市場同樣將上演這樣的變革。隨著新媒體的崛起,我們同樣也可以想象越來越多的媒體傳播方式將被淘汰,但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有競爭力的媒體傳播方式將會日益成為這個歷史發展的主角。

淺談如何加強校園媒體傳播功能
企業文化社會責任論文
相關知識
新聞傳播媒介多樣化的利與弊
新聞傳播學專業期刊的學術發展與變遷
傳統文化的利與弊分別是什麼
淺談新媒體下新聞傳播模式的轉型研究
加強校園媒體創新提升新聞傳播效果
新聞傳播學十二大考研名校優劣勢分析
有關新聞傳播學論文發表
新聞傳播學論文範文
新聞傳播本科論文
新聞傳播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