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物理對於學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同時,這就對教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名學生都有豐富的創造力和無窮的潛力,通過科學的教學,將學生的這些能力發掘出來,是學生的財富,也是我們自身價值的實現。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物理教學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物理教學的方法一、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
興趣對於學生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讓學生對新事物有好奇心,充滿探索的願望,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理解和記憶,沒有對物理學產生興趣,當然不會主動去記憶物理學裡的知識點。下面是培養學生對物理學興趣的三點方法:
1、講好第一節課: 第一節課是學生與教師認識的一節課,也是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認識的一節課。在上課之前,要準備充分,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並且進行互動,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對以後的教學會很有幫助。
2、從生活入手: 物理現象在生活中的縮影無所不在。例如:筷子放在水中的折射現象,摩擦起電的現象等等。通過講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對這些現象的原理產生探究的興趣,在這些現象的謎底揭開的時候,學生也對其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對知識的理解也會化難為簡。
3、做好演示實驗: 僅僅憑在教學過程中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課程時,做好每一次演示實驗,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學生對於演示實驗很好奇,都會全神貫注的觀察,在這種氛圍中,將演示的現象和課程的內容講給學生聽,更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利於知識的接受。
物理教學的方法二、學生實驗的重要性
物理課程的教學對於實驗的依賴程度不亞於生物學和化學,教師生動的演示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學生自己動手的實驗,在實驗中提出問題和假設,然後設計實驗來進行驗證,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將這些問題解決,這整個過程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學生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考歸納能力,會有很重要的影響。學生實驗分為課堂分組實驗、課外實驗。
1、課堂分組實驗:鑑於我們縣的裝置和資源比較有限,學生在實驗課程上,以分組實驗為主。 教師的演示實驗,雖然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讓知識變得易於理解和記憶,但是學生僅僅停留在觀察階段,並沒有辦法參與其中。所以,學生的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最好的辦法,是實驗能力培養最重要的辦法。學生自己動手,受到的視覺和感覺會很強烈,對於實驗過程中的問題思考會更深入,在模擬實驗之後,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種種假設,在設計假設後再進行實驗,比單單的模擬實驗的過程效果更好。教師在課堂實驗中,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對於學生操作中的錯誤地方,要及時的予以糾正,避免習慣性錯誤操作的產生,教師還應該帶頭設計實驗,脫離課本中的模型,讓學生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課堂實驗結束後,要對學生的實驗予以正確的評價,適當的鼓勵學生,讓學生經過動手達成實驗目標後,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要認真進行總結,要讓下一堂實驗課的內容更豐富。
2、課外實驗: 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物理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點,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做很多有意義的實驗。學生在經過課堂實驗後,充滿了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趁熱打鐵,改變一些課後作業的佈置方式,改為讓學生動手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這樣做,讓學生對課後作業完成起來更主動。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很重要的,對於學生要求做的課外實驗,家長要予以支援,並創造一些條件,幫助學生完成實驗。
物理教學的方法三、物理模型的重要性
當學生對遇到的一些物理問題沒有辦法的時候,往往是不能將物理問題細分為簡單的物理模型,尋找不到突破口,導致問題無從下手。 物理學中的許多問題,是有共同點的,通過課堂實驗並且進行歸納,可以建立起若干個模型,這就是物理模型。在平時的教學中,將常見的物理模型進行總結,講解給學生們聽。 物理模型是物理學的基本知識單元,物理問題都是由多個物理模型拼湊到一起的,一個物理問題進行分析後,可以拆分成幾個彼此獨立的模型,從而各個擊破。單一的物理模型易於理解,學生也都容易掌握,但是讓學生如何能夠拆分物理模型,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對典型的問題要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講解,教會學生如何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將一道難題,拆分成一個個簡單的問題。 物理模型的歸納,在於教師平日的積累,很多物理模型已經成型,也有很多物理模型還在探索中,儘量從實際問題將物理模型提煉出來,會讓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大為提高。
八年級的物理教學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