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說明文作文加評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說明文的寫作要求是: 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肥肥實實,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傻里傻氣,嘴裡喘著粗氣。這傢伙是什麼?豬!一歲小孩都認識的東西。的確,豬在人們頭腦裡印象往往是又笨又懶又髒,就連《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大仙也是這麼個德行。其實從豬的馴化過程看,豬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動物。

  豬之所以被認為笨,是因為它的體態肥。可是別看它其貌不揚,它的一些聰明才智連狗都比不上!科學家曾對豬進行過一連串的測試,跳舞、拉水、開門等,豬隻要看一次人的示範動作就差不都可以學會了,而狗要近十次才能學會。現在,豬已經登上馬戲臺,表演起來比狗更精彩。

  豬的視力和聽力都不太強,然而,它的嗅覺比獅子狗還靈。於是有人訓練豬打獵,它能嗅出二十多米外的獵物。住經過訓練還能幫助尋找地下的食物。

  科學家還發現,豬也不是天生骯髒。豬面板上的汗腺不多,所以大熱天為了散熱,喜歡泡在水裡;只是因為找不到乾淨的水,只好泡在泥水中,豬也懂得講衛生,它總是儘可能地離開吃水的地方拉屎撒尿。只是人們將它關在豬圈裡,沒辦法,它才弄得很髒。豬吃食有很強的選擇性,凡是不愛吃的東西,決不肯勉強吃下去。它也懂得少吃多餐,細嚼慢嚥。豬還能吃蛇,對蛇毒有很高的抵抗力。因此,美國有人在農田中放養豬,田裡的毒蛇便明顯減少了。

  考古學家發現,早在近萬年前,人類就開始馴化並飼養豬了。野豬身上披著硬毛,長得青面獠牙,性格十分凶猛。它跑得快,發起怒來真是無所顧忌,連獸中之王老虎也要怕它三分。而被馴化的家豬,一改野豬的惡性,在長相、性格上都發生了改變,還逐漸形成了發育快、繁殖力強的特點,因此成為經濟價值最高的家畜。一豬多用,造福人類。豬不僅能供食用,還是製革製藥的原料,就連糞便也是上好的農肥,得到了“渾身是寶”的讚譽。

  【簡評】這篇說明文住著抓住豬的特徵,分別從豬的外形,才智,嗅覺,生活習性,功用等方面加以說明了“一豬多用,造福人類”。文章思路清晰,說明條理,語言準確,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二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著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那達慕”有著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閱自己的部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專案。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著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遊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群。射箭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簡評】這篇說明文,以“蒙古族人民的民風民俗”為說明物件,對“摔跤”進行了說明。作者運用了邏輯順序進行說明,順序合理,介紹了“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三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問我家鄉有什麼民俗,東北二人轉就是一絕。

  二人轉是東北傳統風俗,以一男一女、以一醜一旦為表演演員,以板胡、鑼鼓為伴奏工具,以簡練的臺詞,粗獷的唱腔為特色,以唱、說、做、舞為表演手法,以手絹、扇子為道具。該表演形式簡單,幾十個觀眾和兩名演員組成的一個露天小劇場,但卻深為人民所喜愛,東北人們喜愛聽二人轉甚至到了“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的程度。連周當初路過吉林一場二人轉,都讚歎道:“二人轉不愧為中華文藝瑰寶之一,應該好好發揚”。

  二人轉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幾種,其中廣為流傳的是:人們在田間地頭幹活時,又累又無聊,有兩個人想了一個辦法,將農田種菜的事件及村子裡發生的喜劇性質的事改為唱詞,給人們表演出來,慢慢就演變成了今日的二人轉。

  二人轉以它那獨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詞博得了人們的喜愛。而且二人轉有著自己獨特的演繹風格,在正戲表演之前多加一個“小帽”。俗話說“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調,唱戲的白搭,看戲的外落。”現在,小帽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二人轉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雙回門》《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轉”這種民間藝術形式,給人們帶來無限歡樂。人們喜歡它,也在發展它。很多地方辦起了二人轉培訓學校,使得這門民間藝術得以廣泛流傳。而因二人轉一炮走紅的轉星也不在少數,除了眾所周知的趙本山,還有小瀋陽,孫小寶等。他們在春晚的亮相,給億萬人民帶來了很多的歡笑。

  二人轉就是我們的民俗,也同樣是中國老百姓的喜愛,我衷心地希望它發展越來越好。

  【簡評】這篇文章介紹“家鄉的傳統文化——二人轉”的說明文,翔實的資料,井然有序的說明以及高度的概括了,是本文的突出優點。隨著作者的文筆,我們瞭解了二人轉的許多知識,介紹相當條理清晰。
 

春節作文帶評語
有關大自然的啟示作文4篇
相關知識
初中清明節作文
初中說明文作文加評語
初中說明文作文
初中說明文作文帶評語
初中說明文作文範文
初中說明文閱讀考試及答案
初中寫人的作文加評語
初中生寫人作文加評語
初中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初中說明文閱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