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題西林壁的讀後感
《題西林壁》是蘇軾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從中揭示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這幾天,我學了一首詩,名叫——題西林壁,它是蘇軾寫的詩這首詩是描述廬山的景色,描寫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從正面看廬山像山嶺,從側面看像山峰,從遠處看,從近處看,從高處看,從低處看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不知道廬山的真正樣子,因為人們站在這座山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明白了看一個東西或想一件事,一定要從各方面來看,不能只單純的看一個方面,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二***:
橫看成嶺側成風,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作品《題西林壁》。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
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被廬山的峰巒所遮擋、受到限制,作者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不是廬山的全貌。視線所見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常這樣。'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才可以把事情看的全面,做得比較圓滿。
作者藉助遊覽廬山的景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表達一種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三***:
我們五年級的語文課本里有一首古詩《題西林壁》,作者蘇軾。他借景說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形容住在廬山的人卻不知道廬山的雄偉壯觀,而第一次見到廬山的人卻從心底稱讚廬山的美,這就是因為住在廬山裡的人,天天見到這樣的景物,不以為然,“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記得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貼子:有一個貧困山村的小孩子,因為家裡很窮而讀不起書,結果他在教室外面站了整整一年多,望著他那光著的腳,存在破破爛爛的衣服,專注地望著黑板,渴望讀書的神情,我感動了……。今天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我卻不珍惜,坐在明亮的教室裡卻心不在學習上,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學習完這首古詩,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客觀全面地把握,冷靜的分析。所以我一定要刻苦努力的學習,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機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
***四***:
今天,我又研讀了一遍蘇軾的《題西林壁》,心中頗有一番感觸。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婦孺皆知的詩,我在今天,又讀出了他新的內涵,新的韻味。 東坡先生身處廬山之中,四周層巒疊嶂,已辨別不出此刻究竟身處何處。四周的山巒變幻莫測,從各個方向呈現不同的景色。置身於造物者那無盡的藝術構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這世界幻化成他筆下的各種神造,波瀾壯闊,氣韻迭起。而人,在這其中,就如滄海一粟,或許功成名就,或許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蒼茫的人間,個人,究竟是多麼渺小! 東坡先生一生風雲跌宕,但他的文學成就宛如一座豐碑。他那飄逸灑脫的文風,一如他的處世風格,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學家,看穿世事變遷。他說人對世界,應該是這樣的人生態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是何等的胸襟與氣度!他已經忘卻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離於宇宙之外,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來觀察這世間。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自己。每天,學習壓力,生活壓力,與心之嚮往將我苦苦的纏繞,沉重的壓制著我那顆年輕飛揚的心。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難免心情惆悵。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離出來啊。東坡先生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是要告訴我們,面對紛繁複雜的世間,我們一定不能僅僅禁錮於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長遠。要站在超脫的角度想想自己。如果我想到了以後,想到自己的這番磨礪必將是為以後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那麼也許我看到的就不是遠近高低各不同了吧。也許,我看到的就會是:殊途同歸。
***五***: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使人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的形狀,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廬山的樣子也不一樣。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廬山裡看廬山,卻怎麼也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有的人站在廬山頂峰看景色,不僅看得遠,而且看得很全面。“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生活中,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德育故事讀後感